秋语,一位在文学道路上不停跋涉的六零后,擅长小说、诗歌、散文及视频诗歌、视频散文的拍摄和后期制作。曾用荒原、行者、野茅等笔名发表过文学作品,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和文学网,目前共发表过千余篇各类文学作品。 《浅谈拍摄和视频制作的技巧》 讲座者:秋语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文友,大家晚上好!首先感谢逸飞夜校的领导给了我这次机会,在这里与大家相聚,一起探讨交流关于拍摄和视频制作技巧的话题! 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未期从事电视拍摄工作的,供职于一家三线企业的声像室(那时称企业电视台)。九十年代初,我有幸参加了广播电视学院(现传媒大学)为兵工行业开办的“电视导演、摄像制作班”的学习,算是入了这个行业的门。供职期间共摄制了上万条电视新闻节目(包括口播新闻),制作各种专题片、宣传片及产品介绍片上百件。其中,电视散文《新厂工地见闻》获西南兵工电视片展示三等奖,电视散文《南方的雪》获西南兵工优秀作品奖。上报给中央军委总装备部的某军工产品研制专题片,一次通过,因此获得了企业的嘉奖。退休后我依然热衷于拍摄和制作,先后拍摄制作了八百余件电视散文、电视诗歌、创意视频等作品,这些作品都发表在优酷和腾讯视频专栏上。 下面我就拍摄和后期视频制作谈一点自己的肤浅的看法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行家、老师指正! 第一:前期拍摄 摄像的基本手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手机的普及,拍摄视频已经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手里有智能手机,都可以进行视频的拍摄,从而使制作视频短片成了一种可能。从这个角度来看,摄像就和驾驶汽车一样,已经逐渐从一种职业演变成了一种技能。那么怎样才能拍摄出具有较高质量的视频素材呢?这就要求拍摄者熟练地掌握一些拍摄方法和技巧,有的放矢地去进行前期的拍摄,因此学习一下摄像的基本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视频拍摄的基本手法有推、拉、摇、移、跟等。 推,就是推镜头,让所拍摄的物体从小变大,从远景逐渐变化到近景。推的特点就是你所拍摄的物体逐步变大,而景深逐步变小。 拉,拉开,拉镜头,镜头从近景逐渐变化成中景、远景。随着镜头的拉开,画面所显示的范围越来越多,而物体越来越小。 在没有变焦镜头的时代,推拉镜头是通过机器在轨道上的前后运动来实现的。现在就很方便了,直接转动变焦环就能轻松的实现。需要注意的是,推拉镜头时,景深会随着推或拉的动作发生改变。这一点和定焦镜头在轨道上的前后运动是不一样的。现在好的智能手机上摄影时也可以进行变焦。熟练地掌握推和拉的手法,对于视频拍摄有着重要的意义。 摇,摇镜头。拍摄时,镜头相对于拍摄物体作匀速的扫视称着摇,具体可以分为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摇镜头一般用于表现一个较大较宽的拍摄对象。比如拍摄一段古城墙,需要体现出它的长度,就可以用摇的方法。一幢高大的建筑,层高达到几十层,想表现它的高度,可以从下到上或从上到下地拍摄。 移和跟,二者有着相似之处,都是在移动中拍摄,相对于被拍摄的物体,镜头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中。“移”侧重于对景物进行拍摄,比如在前进的车辆上拍摄外面的风景,而“跟”则是跟随着前方行进的物体(比如正在前行的模特儿)进行拍摄。当然,还可以这样:拍摄者慢慢后退拍摄模特儿迎面走来的镜头。在用移和跟的手法进行拍摄时,一般不再进行推、拉、摇的操作。 在实际拍摄时,还有一种手法用得很多,那就是对着一个物体进行较长时间的拍摄,而不加推、拉和摇的动作,这种方法有人称为“切”,有人称为“定”。 具体讲了以上几种基本的手法,下面就谈下几点注意事项: 1.注意起幅和落幅 起幅和落幅,指的是画面拍摄的开始和结束。在实际拍摄的时候,每一组镜头都要在开始和结尾处留出几秒钟相对静止的镜头。不要一开机就推拉和摇动,要为后期制作留下充足的时间。另外,在开机和关机的时候,画面不太稳定,而保留几秒的静止,可以减少抖动,让画面更加稳定一些。起幅和落幅相对静止的画面,会让制作出的视频有一种节奏感,显得张驰有度。 2.注意画面的稳定 现在的摄影机大都有防抖的功能,但也得要注意镜头的稳定。又抖又晃的素材,让人看着不舒服。虽然在后期制作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消除一些抖动,但抖动较大的素材是无法处理的。这就要求摄影者要注意基本功的练习,从端稳摄影机开始练习,还可以用三角架、手持稳定器等稳定你的摄影机。 3.注意轴向规模和方向性 轴线规律,是指拍摄的画面是否有“跳轴”现象。在拍摄的时候,如果摄影机的位置始终处在主体运动轴线的同一侧,那么构成画面的运动方向、放置方向都该是一致的,否则就是“跳轴”了。跳轴的画面,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是很难组接的,除非采用特殊的补救措施。轴线是指所拍的视频画面中的一个虚拟的线条,轴线规律则是在拍摄过程中设置摄像机机位的时候所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在拍摄中正确运用轴线规律,能正确处理镜头之间的方向关系,使观众对各个镜头所要表现的空间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感觉,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我们拍摄的是游记片,为了表现出片中的人物边走边看的情景,也可以突破这种规律,给人一种在此处徘徊的感觉。 方向好理解,比如我们拍摄一个人朝前走的镜头,只拍摄背影显得单调,这时就要加一个正面的镜头,而拍摄正面时,你得走到模特的前面拍摄,而不能让模特儿回过头来走。回头再走就反向了,会给人造成一种“模特儿”怎么又走回来了的感觉。 轴向规律和方向性,在拍摄时很重要,喜欢摄像的朋友在拍摄中应当多加注意! 4.都拍摄些什么 了解了基本的拍摄手法和注意事项后,顺便再讲一下拍摄什么。对于搞业余视频创作的人来说,主要拍摄的还是一些风光片和旅游片,可以视为用视频来写游记。不同的是,游记用的纯文字,而视频作品用的是画面和声音。我个人认为,拍摄这类作品,不外乎有这么几种类型,一是以展现祖国大好河山为主题,尽量拍摄好的风景,巍峨的山,蜿蜒的河,清亮的溪流,可爱的动物,灵动的植物,别致的建筑……而里面的模特儿,就起到把这些元素串起来的作用。二是,以里面的人物为主,着重表现人物在游览这些风景名胜时的感受。三是,二者并重。 当然,你也可以拍摄些带有剧情的微电影,那就先写好剧本,寻好演员再按剧本的要求来拍摄。 5.拍摄视频对模特儿的要求 要拍摄好一个作品,模特儿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总体来说,要求模特儿落落大方、收放自如。就拿我所拍摄制作的《东溪石韵怀古》来说,这个作品整体来看是抒情的,抒发在游览“东溪石韵”这个景点时我内心的感受。现略加分析如下,作品的画面并不复杂,所展示的无非就是见到的情景。隆冬园林的上午,阴沉的天气,有着淡淡的薄雾。在常绿的植物衬托下,模特儿行走在园林中,随着园中的小径来到了“东溪石韵”。沿途的景致,别致的石林,以及这里所表现出来的苍苍古韵,都让我浮想联翩。在这别致的风景中,思绪早就飞到了远方。联想到南宋大诗人陆游的诗作,更是感慨不已!东溪旁的几株梅正开着,散发着阵阵幽香,想到了七百多年前的那位诗人,在隆冬里看到梅的清雅时所发出的“零落成泥碾为尘,只有香出故的”感叹,想到了即将到来的春天,心中便翻起了不息的波澜…… 这些感触是抽象的东西,画面是无法直接表达出来的。要表达出来,一是靠解说词,二是靠模特儿的表现。模特在画面中所有的肢体姿态和动作,都是为了表达作品的主题,深化作品的内涵。模特儿是通过行走、观看等一系列形体动作,通过人与景的融合来展示的。这就要求模特儿的行走应当稍缓,不能急匆匆的。 在这种类型的作品中,模特儿的表情以中性为好,中性的表情有助于解说词的展开,而在我的视频《旧日时光之桃花令后篇》中,面对春天的风景,桃花开得正艳,模特儿沿着桃花小径轻松漫步着,脸上是灿烂如花的笑容…… 这个时候,模特儿灿烂的笑容,对于烘托一种喜悦的气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我刚完成不久的创意视频《迎春曲之梅颂》中,模特儿的脸上是一种欣慰的表情,与画面中正在盛开的红梅自然结合在一起,从而表达出了讴歌革命先辈、讴歌我们伟大的党和伟大的祖国的主题。 6.怎样拍摄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景合一 创意视频更加注重用画面来说话,要实现人景的融合,就要求在前期拍摄出注意人与景的关系,有意识地将人物置于优美的风景中。无论是拍摄视频还是照片,具体拍摄手法都得多用全景,让模特儿成为你画面中的一个部分。光圈一般选择适中,不要为了达到背景虚化的效果而完全选用大光圈。不是说大光圈不能用,而是大光圈主要突出的模特儿本身,在虚化了背景的同时,也就模糊了风景,如果整个作品的镜头全是这种风格,那人景合一就无法体现出来了。当然,在一个作品中适当地选用一部分背景模糊的镜头,让画面更加丰富也是可行的。 多用中景和全景,也为后期制作留下了空间。特别是用照片来制作视频时,如果每一张照片人物都取得很大,都是那种肖像照,人物占据了大部的空间,那后期照片的运动就不好设计了。 7.根据模特儿的情况和所处的环境,选择好拍摄的角度 每个人的形体情况是不同的,有的人侧影好看,有的人正面更上像,有的模特儿微笑的样子最美……就是一个小小的走的动作,也是千差万别。有的模特儿走路的姿式好看,无论快走还是慢行,都是那么优雅,而有些模特儿平常走路还看不出来什么,一上镜就发现姿式不太美了。作为摄影师来说,就得要准确地找出模特儿的长处,在拍摄时扬长避短,把画面拍摄得更美。 第二:关于后期视频制作 1.后期视频制作软件简介 当我们手里有了适当的照片和视频后,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视频的制作了。制作视频需要用专门的软件,这种软件统称过“非线性视频编辑软件”,简称为“非编”。 刚才已经简单地讲了“非编”的含意,之所以称它为“非编”,这是为了与以前的线性编辑相区别,在磁带机的年代,编辑设备是线性的,你需要两台专门的录相机外加一个控制设备来实现后期的编辑。那时的设备精度也不高,无法进行精确的控制,并且你必须从头到尾地进行编辑,而不能从中间或者任意点开始,它的流程是线性的。那时要在已经编辑了的节目前加上一段素材,相当麻烦。为了不影响视频的质量(模拟信号每录一次质量就衰减一次),经常要从头开始,而现在就完全不同了,在非编系统中,只要你高兴,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编辑起,因为现在的视频信号是数字化的,无论你是前方加或者是后方接,系统都会自动适应,前方加,系统会自动将以前编辑的朝后挪,后面加也是如此,而且无论进行多少次的录制,信号都不会衰减,这比线性时代要强了许多。 非编软件很多,有专业的,也有大众化的。电视台用得较多的专业的大型软件,这些软件大都是国产的,比如大洋、索贝、新奥特……等等,它们有一个统一的特点,那就是软件价格昂贵,不少功能还需要相关的硬件来支持,每一套都得要数十万元,对于我们业余创作者来说,既承担不起高昂的费用,也没有这个必要。而适合于家庭、个人使用的软件也很多,比如《会声会影》、《Power Director》即《威力导演》、《品尼高》等等。还有一些软件也属于专业软件,比如《Avid Media Composer》、《Adobe Premiere Pro》,索尼的《Vegas》等等这些软件也很好用。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更加简便的软件。这类软件在网上一搜就一大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试。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大众化的软件并不是说低级,而是说更好用、操作更简便,适合业余用户使用,像《会声会影》和《威力导演》等,它们的功能并不比电视台用的软件差多少,用它们一样可以做出很美的作品来。另外,它们还自带大量的素材和模板,可以方便直接调用。 2.视频制作的具体步骤 视频制作有多种方法,在具体操作中分为先组合视频(照片),再来配解说词,(一般的教科书上也是介绍的这种方法)这种方法要计算视频的长短,行话叫做卡秒,哪段画面用哪段解说词要事先设定好,并留够画面的长度,但这种方法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不好掌控时间,经常会出现声音和画面不相符的现象。 在实践中我自己总结出了另一种方法,就是先录音,用片中的解说来决定画面。用这种方法来控制画面方便准确,容易掌握,可以让画面和解说完美地组合在一起。这里就介绍这种方法。 (1)准备好所需要的素材。包括视频,如果是用照片来制作就得要将照片准备好,并完成照片的基本修饰。 (2)准备好音频文件。包括解说词,并将解说词录成声音文件。背景音乐、音效,根据作品的需要,事先准备好所需的声音片断,比如片中的鸟鸣、流水声音等。当然,你也可以在节目制作完成后,再来加这些音效。 先将录制好的解说词放在软件的音频轨上,再根据解说的情况,在视频轨道上放置视频或照片。 (3)调整视频。打开编辑软件上提供的剪辑功能,调整好视频的入点和出点,将注意与解说相配。 比如说,一个视频中画面里的人物(模特儿)正顺着上山的路往上走,而解说词写的正是“上山的路很陡,赏花的路很长”,我们就可以将声音完美地放在模特儿行走的动作上,显得很和谐。如果画面长,或者有多段素材要用,而解说词与画面相比要短一些,就可以将解说词剪开,往后拉,等下一段需要解说词的地方,再让它出现。 再比如我制作的视频《迎春曲之梅讯》中,开始的解说词是这样的:“一路地向上,一路地辗转,当我终于来到山顶,却发现前路是如此平坦”我是用模特儿向上行的画面,再加上山后沿平坦的通道前行的画面来编辑的。 在具体制作中,你可以根据拍摄的素材和解说词的情况灵活运用。 (4)对时间线上的素材进行修饰,必要时可以加上调色、润肤、修正抖动、快慢动作等特效,加上与解说相适应的字幕,并将其与解说的声音对齐,这样就可以解说的是什么,字幕就显示的是什么。 再强调一下,在视频制作中背景音乐的高低要控制好,你可以将心仪的音乐放置在音频轨道上,设置好声音的高低,如果用的视频素材,还可以加上效果音,比如虫嘶鸟鸣、流水声、风声、雨声、汽车喇叭、轮船的汽笛、天上的飞机引擎等声音效果。 字幕也是很重要的,要考虑好用什么标题,解说词最好也能用字幕的方式打出来,并把它们一一与解说的声音相对应,不能成“两张皮”。如此这般之后,一个视频就基本制作好了。和创作文章一样,接下来就是检查和改错了,看有没有不顺眼的地方,如果有,就改正过来。待这些都做好后,就用非编软件上提供的制作功能,将所有的素材整合在一起。我们称这个过程为“压制”。根据你电脑配置的高低情况,经过或长或短的时间,你的成品就出来了! 3.视频中照片动作的设计 当我们用照片来做视频的时候,要让照片有动感,就得要让它们动起来。照片的运动,分为外部运动和内部运动两种。 外部运动,是照片与照片之间的无缝连接,也叫做“转场”,现在网上用得最多的就是这种。这种运动有个好处,就是可以设计成统一的模板,方便拍摄者直接运用。用的时候,你直接套模板就行了,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动作上的雷同。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视频,让人有千篇一律的感觉。 内部运动,就不是这样的了,视频里照片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创作者自己来设定的。当然,这些动作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它是模拟视频拍摄中的动作设计的,不外乎有推、拉、摇、移等方式,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照片放大、缩小和平移,再细化出上下移动、左右移动等。另外还有旋转变小、旋转变大、U形移动、反U形移动等……由于每一张照片都不是完全相同的,特别是人像照片,每一张照片人物的位置、大小都不尽一样,你得要根据照片情况,自己来设计运动方式。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照片视频,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照片动作的设计,在非编软件中统一称为“平移缩放”。 4.视频后期制作中的注意事项 (1)转场的手法不要太过花哨。非编软件,特别是大众化的软件上提供了大量的转场效果,初学者往往会觉得新奇,而加了大量的“3D”类的转场,让图片飞来飞去,反而冲淡了你为图片设定的内部运动。 (2)根据你所要表达的主题、意境、情绪选择合适的音乐,注意不要使用容易引起版权纠纷的音乐作品。 十年前我制作了个视频,背景用的是《烟花易冷》这首歌曲,制作好了发到优酷后,被通知侵了权,说是这首歌存在着版权上的问题,网站也没有获得使用权,所以就不能发表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注重了这个问题。一是不能用作者申明了版权的歌曲。二是在有条件的时候,用自己谱曲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这样你的作品就拥有完整的版权了。到现在为止,我在多篇作品中就用了自己谱写的曲子。《作曲大师》这个软件适合于业余创作者,且全是完全免费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试。至于演奏,也是由《作曲大师》软件提供的配器合成功能。你只管把主旋律谱好,加上必要的装饰就行了。 (3)适当地运用视频特技,让你的作品更加出彩,比如说快慢动作、调色,会让画面更加新颖耐看。 (4)写出一篇好的解说词。在视频中解说词不是陪衬,而是和图像一样重要的主角,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有朋友也许会问了,在实际创作中是先有画面再写稿件?还是写好了稿件再去拍摄画面呢?如果你是拍摄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微电影,肯定要先创作好剧本,再按剧本要求去拍摄画面;如果是拍摄的游记片、纪实片或者创意视频,建议你拍摄好画面后再根据画面来写解说词。我称这种方法为“看图说话”。 5.后期制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后期制作会遇上各种难题,总体来说会有这么几个方面: (1)素材不足。解决方法一是前期尽量拍得详细一些,宁可用不上,也不要不够用。再就是修改解说词,让不够的地方变短,这样就够了。三是用特技让素材变得长一些,这个适合于素材差得不多的情况。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去补拍下,以丰富素材。 (2)所拍的画面与解说词不太搭,解决的最好方法,那就是用“看图说话”的方法来写稿件。需要注意的是,解说词是画面的延伸和补充,不一定每句话都要合在点子上,只要不是南辕北辙就行了。 (3)有时必须要用你没有拍到过的镜头,而你却无法补拍时该怎么办?一是在网上寻找些公共资源,比如说鸽群在天上飞的镜头,万马奔腾的景象,大海浪花奔涌的情景等等,这些在一些专业网站通过付费都能下载。一般来说,通过付费下载的资料,你也相应获得了使用权。还有就是有的素材还可以通过特技来获得,比如说用昼景来做夜景等。 好了,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展开细说了。谈的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拍摄影像和视频制作,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期待着有更多的文友加入到拍摄和视频创作者队伍中来,期待看到更多更美的视频作品!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本站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
一默先生 发表于 2021-2-27 22:52
当我们手里有了适当的照片和视频后,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视频的制作了。制作视频需要用专门的软件, ...
天龙 发表于 2021-2-27 22:41
今晚的专题讲座可谓深入浅出、精彩至极!相信大家都有醍醐灌顶、受益匪浅的感受吧?如何拍摄和制作 ...
海尔罕 发表于 2021-2-28 09:47
以我的感觉,秋语老师不是浅谈,不仅专业,而且贴切!佩服秋语老师,建议爱好影视制作的文友们反复鉴 ...
傅平艳 发表于 2021-2-28 10:07
秋语老师专业独到又精彩无比、实践经验丰富的讲座,深入浅出,一目了然,可操作性强。让我们倍感兴趣浓厚, ...
海尔罕 发表于 2021-2-28 09:47
以我的感觉,秋语老师不是浅谈,不仅专业,而且贴切!佩服秋语老师,建议爱好影视制作的文友们反复鉴 ...
傅平艳 发表于 2021-2-28 10:07
秋语老师专业独到又精彩无比、实践经验丰富的讲座,深入浅出,一目了然,可操作性强。让我们倍感兴趣浓厚, ...
莫道不销魂 发表于 2021-2-28 10:26
秋语老师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讲座稿十分细致入微,娓娓而谈,通俗易懂!特别感谢老师为大家传经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