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校长:大家晚上好!我们预约相聚于逸飞夜校群。今晚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夜晚,但对于我们逸飞人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夜晚,因为在建党百周年华诞来临之际,我们在夜校群特地举办“何君明先生系列音乐作品赏析会”,赏析红色歌曲,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激发奋进力量,以此作为献给建党百周年华诞的最好礼物!今晚的赏析会,先由何君明先生畅谈系列音乐作品创作体会,紧接着由海尔罕、阿巧、东湖岸边人、杨慧波四位老师闪亮登场,对自己所喜爱的一首歌曲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和赏析。 何君明,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人,汝城县君明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楹联学会、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湖南省音乐家协会、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郴州市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汝城音乐家协会主席。数十年寒暑勤耕不辍,共创作了诗词、楹联作品数百篇。并作歌词自费出歌,对外宣推美丽汝城。主要歌词代表作有《沙洲行》《情歌飞过九龙江》《汝城美名扬》《雨中思亲》《酒逢信陵君》《广益学子军训歌》《千古情怨》《醉美汝城》《汝城情》《你从山外走来》《汝城美》《汝城之恋》《乡思》《追寻》《与梦相逢》《我自高歌》《火红中国年》《湘之南 红之南》《动起来 舞起来》《我们要与成功签约》《喝酒就喝酱品皇》《最温暖的力量叫关爱》《一张借据的故事》《突破封锁线》《忠贞的信仰》《血染的丰碑》《点亮梦想》《真爱无边》汝城四中校歌《放飞梦想》 汝城延寿瑶族乡中学校歌《青春飞扬》《我还在老地方等你》等。 家国情怀,以歌咏之 --系列音乐作品创作的几点体会 各位文友,大家晚上好!很荣幸通过逸飞网结识了全国各地的诸多文学爱好者,感谢文友们不辞辛劳地真诚地对我的拙作进行赏析及分享,让我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更有信心、更有底气。欣喜之余,我想借此机会就创作的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绿色的风中,有一双洞察的眼睛;诗词的山峰,有一个眺望的身影;绿水青山,留下了无限的深情,诗词歌赋给予了我无限的遐想与深情。作为文学爱好者的我,历经了岁月的历练和不断地寻觅、积累与沉淀,创作了不少诗词,歌词对我而言更是偏爱有加!以个人对社会之理解,对事物的解读,或对家国之热爱,用自己的洞察能力和独特的视角,释放了我的所感所爱;用有所同、有所不同的情怀,去诠释那“独钓一江雪”的意韵与情愫。 诗的远方,也许是一片蓬勃的原野,而心的原野该怎样呈现诗词应有的魅力?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弘扬正气和对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抒发自己的情感呢?为此我暗下做了很多的功课,也曾不停地问自己。人常说,志在千里,情由心生;脚踏实地的“花”,才能结出让人喜欢的“果”,于是在我心中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基调:那就是立足本土(汝城),放眼更大的世界。如今,除了多首歌颂家乡的作品外,也写了涉猎了不同地域、不通风格的作品,并且很多作品的“颜值”似乎超出了想象,在社会上反响很大,倍受欢迎。由我作词的《汝城美》从网络到电视,从广场到会场,赢得了上百万的听众,真是:莫道醉人唯美酒,歌声入心亦醉人!我禁不住大声高呼:“汝之城,梦之城,我要尽情为你歌唱,愿你的风景伴随着我创作的歌曲在听众心里流淌!” 我知道大家对我的音乐作品的赞扬,不仅仅是“捧场”,而是引起了心灵共鸣,是发自于内心的喜爱。从那些真挚的字里行间,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真情,也是对还算走心的作品的一种认可与肯定。 人总要有点精神的,这精神无外乎是一种梦想、气质与担当。人来到这世上,总该留下点什么,就算长不成大树,做不成国家的栋梁,但“千里绿荫一点红”,做一朵赋有魅力的小花,也是一大快事,也无愧一生!有一份热发一分光,不仅是要求和鞭策某一个人,而是对每一个人都适合。当若干年后,你的音容、你的名字也许会被时光淹没,而你留下的那些可歌可泣的“东西”(作品)也许还有着你意想不到的余温。当世纪的风轻敲你的窗口,无言的对白,天空大地将会诠释这一切。那些字字句句,那些不老的歌谣,依然会回荡在千家万户、天地之间…… 昨夜小楼又乡愁,而今东风伴征程。今年恰逢百年党史,百年征程和不忘初衷的东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我有幸染指了多首关于唱英雄、诵党史的作品。在此期间,太多的感受,太多的对家乡的热爱无以言表。追忆风雨百年、红船搏击风浪的艰辛历程,令我夜不能寐。每当想起这一切,总有股暖流激励着我创作的欲望,心中的情爱如奔涌的潮水,荡击着我每根神经,让我奋笔疾书!一首首带着体感的词句,一行行激扬文字,跃然纸上。如巜沙洲行》《你从山外走来》《湘之南红之南》《突破破封锁线》巜忠贞的信仰》等等,我在创作感言中写到: 青石寨前千道峰, 千寻绝壁隔西东。 山头堡垒烟相接, 岭下延河路不通。 强敌阻拦张巨网, 哀兵突击挽长弓。 扫除旧制金汤破, 驱逐残云大地红。 一片初心兴伟业, 满腔热血定勋功。 将军浩气垂青史, 烈士威名接远风。 万里山川抬眼望, 尚闻炮火在云中。 追忆英雄,回首党史,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爱脚下的红土地,成了我叙述的主体,那一件件、一桩桩的红色足迹,都是我浓彩淡抹的画布! 我之肝胆对日月,情系江川春风还。能为家乡与人民写歌、做点事情,我感到无上荣光与自豪!努力勤奋,立足家乡,步向远方,是我不变的宗旨!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抒发乡音与乡情,是我一生的追求! 最后,特别感谢大家对我的音乐作品的喜爱和赏析,祝大家在逸飞这块广袤的文学田地里笔耕不止,创作出更多更美的歌词!祝逸飞夜校越办越红火! 刘宏斌,男,湖北武汉人,喜欢阅读、写作、摄影、音乐等,曾经是相关报刊杂志通讯员,现为江山文学网“心灵之约”社团散文编辑,笔名刘德正。逸飞中文网“散文随笔”专栏编辑和“艺术生活”专栏主编,笔名为海尔罕。2020年3月散文《我的武汉我的情》获人民网『人民战“疫”,智作助力』“深度作品奖”提名奖。 辞致雅赡,声动梁尘 --歌曲《湘之南,红之南》赏析 逸飞夜校的各位文友们,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能参加“何君明先生系列音乐作品赏析会”,与大家共同赏析何君明先生所创作的歌曲《湘之南,红之南》。下面,我就谈谈对这首歌曲的几点感受和体会。 《湘之南,红之南》是一首典型的红色歌曲,由湘南汝城诗人何君明作词,由资深军旅作曲家向东作曲,由国家一级演员、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联袂演绎。这是一首饱含深厚而真挚情感的歌,从歌词到旋律、再到演唱,都充分表现了创作者对中国工农红军灼热的情,对湘南这片红色的土地的炽热的爱。随着深沉、肃穆、舒缓、抑扬的旋律在耳旁响起,我仿佛伫立在东江湖畔,驰骋于莽山之阳。透过竞秀的群峰,迎着弥漫的轻烟,沐浴着和风的甘雨,沉浸于奕叶的馨香...... 一首歌曲的成功,要有至美的歌词、至性的作曲和至情的演唱,三者缺一不可,而好的歌词首先是一首好诗,好的谱曲恰如一汪荡涤灵魂的甘泉,好的演唱堪比词曲升腾的翅膀。《湘之南,红之南》,便是这样一首歌。词赋曲情,曲和词意,沁人心脾,荡气回肠。无论是主题,还是旋律,抑或是意境,都在创作者的节拍拿捏中,让曲式、和声、复调和配器等诸多元素,如八仙过海,似惠风和畅,称得上一部催人奋进的艺术尚品! 一、主题之美,在于血红。 可以说,《湘之南,红之南》是一部向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兼具传统与现代元素,蕴含家国情怀的声乐作品,应时、应情,应景。冠以“湘之南,红之南”之名,极具时政和艺术的引申意义,颇有一股未鸣其曲、便识其情、能撸其心的功夫。 所谓“湘之南”,属指的是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郴州市。郴州,乃南楚重镇,历史与文化相当厚重,非一般域地所能比拟,仅下辖的汝城县就有近1700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红军在汝城的遗迹多达百十个,红色的故事传承百年不衰。 “湘之南,灯火煌煌。红之南,有典有章。这里是红色故土,这里是革命故乡。湘南起义,热血流淌。沙洲故事,与日同光。这里是半条被子故事发生的地方。”这便是《湘之南,红之南》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乃木本之源。其中的“典”与“章”,在红色中国的历史与学术方面具有非凡的价值,影响深远。 近百年来,“半条被子”衍生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信条;“军民鱼水情”铸造了十四亿人永远跟着共产党的执念。湘之南,不仅是工农红军发展壮大的地方,更有讲不完的红色故事、诉不尽的热血衷肠...... 这份美,在歌曲由高潮遁入尾声处,通过复叠手法的运用,得到了完整的展现。“请来触摸岁月的年轮,看看红军住过的地方。请记住过往的时光,品味这岁月的芬芳。”歌到此时,词、曲、唱,瓶罄罍耻,昂扬着强烈的颂党、颂红军、颂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的情怀。于不知不觉中,把浇铸的镰刀与锤子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底,更辉映到了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的四面八方...... 二、旋律之美,在于浑厚。 毫无疑问,好的旋律是一部音乐作品的引子,让歌词走心的翅膀,能携手听众一起进入作品的境地,去感受歌中所蕴含的情绪,去领悟歌里的内涵思想。歌曲的首部,在庄重而宏伟旋律的烘托下,于曼妙的和声渐行渐隐时,声如洪钟的男中音豁然顿起:“湘之南,青山莽莽。红之南,碧水泱泱。这里是东江湖畔,这里是莽山之阳……” 简练朴实的歌词,和着平稳渐进、时而柔顺、时而高亢的节奏,给我以无限的遐想,画面感几近立体。轻而易举地激发了我对中国工农红军的崇敬之情,敬仰思慕。 《湘之南,红之南》运用了二部曲式结构,节奏、节拍、力度、音区、音色以及和声浑中见清,厚中有绵,浑与厚相得益彰。于潺潺流淌的近乎自然的过渡中,实现了时空的穿越、历史的讴歌;于抑扬起伏之间,演绎着湘之南过往的英勇壮烈与气势恢宏。 “红色湘南,林邑郴江。城在林中,百鸟来翔。”歌到此处,旋律由追忆而惆怅,因憧憬而明朗,我仿佛看到了成千上万的红军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旗帜在湘南这篇热土上高高飘扬,我似乎听到了一个响彻神州大地的声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作品情感爆发的地方,是演唱者情之所切的高潮部分。情绪随着旋律一步一步渐进,先缓缓上升,后徐徐潜行,变激情于舒缓,展现了演唱者醇熟而高超的演唱技巧,赋予了作品多样性的诠释与层次感。 不得不说的是,在歌曲的开篇,嘹亮的军号更迭着清脆的和声,触人灵魂,动人心魄,引吭着我的思绪,把持着主体韵律。刹那间,便有了遁入到昔日可歌可泣的红之南、当下如诗如画的湘之南的梦境...... 三、意境之美,在于幽深。 歌曲,乃文学与音乐的融合体。当音乐与歌词发生碰撞,加上演唱者的情感演绎,那便成就了具有个性化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声乐艺术。 《湘之南,红之南》作为一首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红色歌曲,无论是作词还是谱曲,都具有笃实的涵养,辅之以演唱者娴熟而醇厚的男中音,歌曲便有了美轮美奂的意境。 “群峰竞秀,轻烟弥漫;和风甘雨,奕叶馨香。”这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哟?这是“半条被子”故事的诞生地,是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壮大的地方。寥寥数语,是这部音乐作品的点睛之笔,“鸾凤和鸣”时,展现了艺术家们心之所向的正能量、曲径通幽的厚重功力。以至于每一次复听《湘之南,红之南》,我的脑海里都会不断频闪着湘南诗人的那首意蕴绵长的诗歌《青石寨在哪里》。 青石寨在哪里?在湘南的座标里,在红色的地图里,在中央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历史硝烟里,在顶着枪林弹雨“跟我上”的气吞山河里,在深藏六十二年“红军借据”的希望里,在军民鱼水情深的壮美诗篇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里! 情不自禁中,我的双眼湿润了。我发现自己俨然成为了湘之南红之南的一份子,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不论我走到哪里,“红之南”都会在我的心底,“湘之南”都是我随身携带的红色故乡! 古人云:“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大声不入里耳,曲高和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乐也。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有道是:曲到终时意难进。这也是我反复聆听的最重要的原因。我以为,何君明先生的歌词,是一组用无声的字穿起来的珍珠;向东先生的作曲,堪比冬眠于纸上随时都能激活的舞蹈。每当歌唱家杨洪基手持彩练当空舞时,都会呈现毛泽东主席笔下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便是《湘之南,红之南》的成功之道,也是其魅力所在。 有人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歌曲创作何尝不是如此呢。这里所说的“遗憾”,并不是说的狭义问题与错误,也不是指难以避免的瑕疵,而是指专业人士,也包括受众,尤其是创作者对一部作品的态度,是基于对艺术的完美与执着追求。从这个层面来说,《湘之南,红之南》这首歌,如果作词能够多一份写实,作曲再多一点地域、民族元素,将会更加撼人心魄,更有可能将这部音乐作品推上更高层次。 感谢三位音乐人的倾情创作,期待他们用更新、更多、更佳的音乐作品,传颂时代,讴歌英雄。让我们一起携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 我的赏析到此结束,不妥之处,请何君明先生包涵!请大家斧正!谢谢大家!祝逸飞夜校越办越红火! 笔名阿巧,性格开朗,喜欢静雅,爱生活、爱自然、爱写作。座右铭:自信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2015年开始写作,代表作:《春去春又回》《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爱在铁塔荷花开》等,收录在自己的文集《时光里的遇见》里。现任逸飞夜校副校长、荷塘月色社团副社长。 乡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何君明先生歌曲《乡思》赏析 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与各位文友相聚于逸飞夜校群,与大家一起赏析何君明先生的系列红色歌曲。下面,我就其中的一首《乡思》,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每个游子的心中都有一缕缕挥不去的乡愁,道不尽的浓浓乡思。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所在,是心灵的栖息地。无论走到哪里,故乡始终是最放不下的牵挂。那里不仅是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更是承载着游子童年的梦想、母亲的叮咛、父辈的期望...... 宋代诗人李觏在《乡思》中写到:“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故乡是那么遥远,在日落的地方,在天涯;却又是那么的近,它时刻在游子的内心深处,望眼欲穿,呼之欲出。一个“极”字,一个“恨”字,把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有人喜欢“我手写我心”,妙手著文章;有人擅长丹青,可以用画笔画出心中所想;有人热爱音乐,用唱歌的方式来抒怀。无论哪一种方式,都融入了作者的真情实感,都是灵魂的呐喊。有人说艺术是相通的,只要你用心感受,就能听到作者的心声。我喜欢听歌,但只是休闲娱乐而已,真正能触动灵魂的歌曲并不多,而汝城人何明君先生作词、向东作曲、张永君演唱的一曲《乡思》,却触动了我的心弦。反复聆听,美妙之音不绝于耳,触景生情,一种孤独、无奈、寂寞又充满了豪迈悲壮之情,蕴含在歌词之中、旋律之中,令我心生出无限的感慨...... 一、韵律优美,如泣如诉,婉转悠扬 初听此曲,一下就被它美妙的歌词、动听的旋律吸引住了。循环再听,竟然触动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一下子勾起了我的思乡情怀。由于工作在外,远离故乡,不能常陪伴在亲人身边,特别是父母去世后,每听到思乡的歌曲,就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故乡,物是人非,悲伤就会袭来。乡愁,就会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我常常想: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打动人心的,绝不仅仅是有深情饱满的歌词,更要有曲调的婉转悠扬,还有演唱者的真情演唱。这首《乡思》男歌手浑厚的男中音,堪称天籁之音,特别具有感染力和穿透力,可谓如泣如诉,再加上二胡的伴奏,一个个音符跃动着,悄然拂动着我的心弦,勾起了我无限的思乡之情....... 歌曲和写文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曲似观山不喜平”。变幻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悠扬的歌声,组成了一支美妙绝伦的歌曲。曲调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或柔情万丈,或直抒胸臆,或声如洪钟,气势磅礴,或柔情似水,温婉清新,具有一种刚柔并济之美,调动了我的视觉、听觉、嗅觉,使我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通感,似乎能从歌词中真切地感受到来自故乡的味道。 《乡思》不愧为新时代的经典歌曲,它道出了所有游子的心声。它又犹如一壶久酿的陈年老酒,历久弥香,让我百听不厌,让我沉醉其中,给了我“余音绕梁,不绝于耳”之感。 二、真情实感,句句珠玑,荡人心肠 这首歌无异是成功的,深受大众的喜欢,因为它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最真挚的思乡情感。每一句歌词都那么的精练,那么的催人泪下、触人泪点。由此可见词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对古诗词了然于心、运用自如。由秋天的红叶萧萧,触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烟波江上使人愁。这种思念,是一种不敢触摸的疼痛,是无法言说的寂寞,只好把它深深地藏在心底。对月独酌,形单影只,更觉凄凉。故乡,是心里的月亮,可望而不可及。它是漫漫长夜的情思寄托,只要心中有了故乡,就有了无穷的拼搏的力量! 在诗人的眼里,故乡有着娇媚的美丽容颜。回首往事,童年的欢乐,成长的烦恼,都深深地刻在了故乡这片热土上。“忘记是窗前的长望/思念是月下独酌/红叶是梦的强欢/江烟是心的离索……”这一组排比句气势如虹,把作者思乡的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秋的萧条,更激发了诗人的思乡情怀。“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独倚窗前,远山阻隔了他的视线,于是思念便化作了一杯杯酒。乡愁思绪,个中滋味,只有游子自己才能深刻地体会到。 诗人特别特别地渴望回归故乡,但现实的羁绊又身不由己,为了事业而打拼,“春花中的山”,“夕阳下的河”并没有走远,它时时刻刻萦绕在诗人的心头。故乡的有些人、有些事,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三、不忘初心,主题鲜明,具有家国情怀 人的一生都会在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要到哪里去?我们的生命不仅属于我们自己,也属于我们的父母亲人,更是属于国家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是小我,当融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每个人都可以为祖国添砖加瓦,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们的生命是如此平凡,微不足道,却又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列宁曾说过:“忘记,就意味着背叛。”自古以来,有多少人为了更好地生活背井离乡客居他乡,所以才会“每逢佳节倍思亲”。文人墨客思乡的诗歌、文章多如繁星,不计其数。思念故乡,记住乡愁,让我们不忘记当初为何出发?这是我们的初心,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一曲《乡思》,情深深,意浓浓,不仅勾起了我们的一缕缕思乡愁绪,更给了游子前行的不竭动力!故乡的山,故乡的河,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切的一切,皆融入到了记忆的最深处。无论身在何处,唯有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方能不辜负故乡的这片热土,不辜负亲人的热切期望! 如果非要说出一点不足或瑕疵的话,我觉得,在词的创作风格上,可以采用以喜衬悲的写法,会有出其不意的艺术效果。旋律再舒缓些、轻柔些,少一份低沉,少一份压抑,会更加触及人心最柔软处,会更好地体现主题。 以上是自己的几点感受和体会,谈的不妥之处,敬请何君明先生包涵,请大家斧正!谢谢大家!祝逸飞夜校越办越红火! 王才建,男,网名:东湖岸边人,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退休干部,曾在三所省级示范高中担任书记、校长等职务,现受聘为武汉市督学、武汉市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多年来,在《中国教育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湖北教育》《中国诗界》《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等多家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发表论文、诗歌、散文数百篇。2021年3月,被逸飞中文网评为“2020年度最佳会员”称号。 炸 弹 和 旗 帜 --歌曲《突破封锁线》赏析 大家晚上好!很荣幸参加今晚夜校组织的“何君明先生系列音乐作品赏析会”。我第一次走进网上夜校,还有点不太适应。我是个不善于欣赏音乐的“粗汉子”,今天也学着欣赏由何君明老师作词、向东老师作曲的《突破封锁线》这首红色歌曲,没想到会被感动了。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前苏联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名言:“无论是歌,无论是诗,都是炸弹和旗帜。”我认为, 两位老师创作的这首歌,是激发战斗精神、勇于战胜强敌、主动担当作为的“炸弹”和“旗帜”! 听着这首歌,我脑海中放电影似地浮现着红军突破敌人第二道封锁线时的壮烈场景。当年,国民党军队曾在汝城一带的湘粤边境设置了第二道封锁线,企图阻击长征中的红军。1934年11月,红军从这里越过延寿河继续西进,而延寿河边的制高点就是青石寨。青石寨山势陡峭,易守难攻,谁能够控制青石寨,谁就将控制西进要道。几天几夜的恶战,一批批红军战士在这里倒下。最终,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身先士卒,率领战士们夺取了青石寨,取得了关键战役的胜利,掩护主力部队继续前进,成功突破了敌人的第二道封锁线。我想,这首歌曲就是以这次战争场面为素材而创作的。 这首歌曲令我感动,是因为这首歌至少有以下特点: 1.意度昂扬:整首歌曲,无论是歌词、节奏、意境、情感,还是演唱者水平等等,都充满着昂扬、进取、必胜的磅礴气势。例如,歌词的第一段,如实地展现了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红军将士奋勇向前的坚毅态度。在“山上的敌军/筑好了战壕/身后的敌军/架起了枪炮/我们是四面危急”的恶劣情势下,虽然我们“只有步枪加大刀”,但也要勇敢地和敌人的“枪炮”对决,“突破封锁线/杀出路一条!”!战士们气势豪迈地“夺取青石寨/喊声冲云霄”,表现出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夺取胜利的昂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比之古代英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的情态还要昂扬、自信、高亢、坚定得多!这样的歌词,具有崇高的情操和境界,从而为整首歌曲的形象美、气质美、色彩美 、意境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意脉通畅:这首歌曲的文思脉络贯通畅达,因果关系清晰明了。歌词简洁描述了在极端危险的环境中必须“突破封锁线/杀出路一条”,因为“是死还是生/路只有一条”,所以“向死而后生/死也不动摇”。“同志们/跟我上”,既是决战的号令,更是引领决胜的旗帜。因为每一位领导干部、共产党员都是一面面身先士卒、激励斗志的旗帜,所以战士们勇敢向前、奋不顾身,“喊声冲云霄”。经过浴血奋战,虽然“殷红的血迹/染红了战袍”,伤亡惨重,但是“我们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掩护了主力部队前进,避免了更大的牺牲。胜利来之不易,我们为死难的将士们而“嚎哭”,更为终于突破了封锁线而“欢笑”!整首歌曲从战争环境、战争场面,战争结局,最后过渡到红军将士们英勇奋战的目的和意义,“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果有序,自然通畅,令人感奋! 3.意匠高超: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具有高超的艺术造诣,娴熟地把握和运用进行曲风格,大调式和民族音乐元素的采用、紧凑的结构、积极的速度、乐队伴奏的交响性与齐唱、合唱的互相呼应,给整首音乐打下了坚定、强劲、雄浑的底色,使歌曲犹如吹响了战斗的号角,具有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明亮雄壮的旋律,平添了一种战场的紧张感、紧迫感、悲壮感,明显增强了歌曲的战斗氛围,给人以激扬、壮烈、奋进的感受。紧密衔接的伴奏与重复演唱的歌词反复交替,在过程的可视性与叙述的抒情性交替切换中,不断形成并增长矛盾与反差,积蓄着步步高涨的音乐情绪,最终在最后一句“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辉大道”的旋律中将歌曲的意境与格调推向了高端。歌曲的演唱者们也是情绪激昂振奋,声音坚定饱满,形成了一种昂首前进、沉郁顿挫、激情燃烧的气势,很好地表现了词曲作者的意向。奋进的词文、优美的曲调,精湛演绎,完美结合,从而使歌曲动人心魄、荡气回肠、气贯长虹。歌词还运用比拟、烘托、反复、联想等多种手法,增添了歌曲的诗情画意美。 4.意寄深远:优秀的歌曲给人的意寄和激励是深切、生动而长远的。当前,我们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辉大道”上,会遇到各种尖锐矛盾。我以为,这首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提醒和激励我们至少要坚持和发扬“三种精神”。 一是“突破封锁线”的勇敢精神。我认为,“突破封锁线”这五个字,寄托着作者无限的意象。“封锁线”这个具象,就是我们前进道路上会经常遇到的各种壁垒障碍、各种艰难困苦、各种敌对势力!这些“封锁线”,不仅在长征路上,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而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未来前进道路上的每一个时刻都会存在的。只有勇敢顽强、百折不挠地突破一道又一道“封锁线”,把一道道封锁线抛在身后,我们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华民族才能“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辉大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革命意志,就能把一个个坎都迈过去,什么陷阱啊,什么围追堵截啊,什么封锁线啊,把它们通通抛在身后!” 二是“向死而后生”的亮剑精神。当我听到“向死而后生/死也不动摇”这段歌词时,脑海中立即跳出了“亮剑精神”四个字。“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便是‘亮剑’精神,也是中国军人的军魂。”这一段铁骨铮铮的话,是电视剧《亮剑》的主人翁李云龙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之军魂的总结,折射出的内涵可以延伸到个人、单位、社会、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有了这种“亮剑精神”,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我们是四面危急”,也要勇往直前,“夺取青石寨/喊声冲云霄”,让“殷红的血迹 /染红了战袍”,让“山头的残阳/ 映红了江涛”。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正是这种亮剑精神,激励着我们整个民族坚强地抵御外来的侵略,生存至今而屹立不倒!而这种敢于向对手向困难叫板、敢于争取胜利的“亮剑精神”,也是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最缺乏的东西。 三是“同志们/跟我上”的率先精神。歌曲中“同志们/跟我上”这句口号反复地出现,特别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由此我想到了一则报道。战争年代有一位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说他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又很不解的现象:国民党军队的指挥官们在指挥士兵冲锋陷阵时,喊的是:“弟兄们,给我上!”而共产党军队的指挥官在同样的情况下,喊的是:“同志们,跟我上!”“跟我上”,意即带头带领、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而“给我上”,是指命令,光喊口号,言而不行。一字之差,体现的是两种迥然不同的境界。什么是共产党人?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这一“跟”一“给”,就诠释了其中的含义。歌曲中高唱的“我们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辉大道”等等景况的出现,毫无疑问,与“同志们/跟我上”的率先精神有关。共产党员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是群众的表率。党员领导干部的速度,就是众人的速度;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就是众人的形象;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习惯,也是众人的习惯。要想“从胜利走向胜利”,战争中,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和平环境里,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是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谨记、带头做到的! 总之,我认为《突破封锁线》这首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历史性、现实性、艺术性、情感性、战斗性,是投向各种困难和敌对势力的重磅“炸弹”,是激发中华民族和革命志士奋勇向前的鲜艳“旗帜”!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首歌能使你心情愉悦、豁然开朗,总有那么一首歌能深入你的内心与你的灵魂翩翩起舞。”《突破封锁线》这首歌,就是能使我心情愉悦、豁然开朗的歌,就是能深入我的内心与我的灵魂翩翩起舞的歌! 最后,谈谈对《突破封锁线》歌词的一点建议:歌词主旨是通过对红军突破敌人第二道封锁线的赞美,倡导发扬“突破封锁线”精神。作者在歌词结尾部分的三句话“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辉大道。”可能是想对歌词的意境作进一步的升华。我认为作者的思路很好,但又觉得歌词的结尾部分显得有点陡然。红军突破敌人第二道封锁线后,并没有摆脱危机。遵义会议,才是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才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以上是我对这首歌曲的几点感受和体会,不妥之处,敬请何君明先生包涵!谢谢大家!祝逸飞夜校越办越红火! 杨慧波,湖南省郴州市人,人民教师,现任逸飞中文网散版版主。喜欢音乐、阅读、写作。2014年开始沉迷于写作,从此笔耕不辍。教学随笔《那盆无名小花》曾在《湖南教育》杂志上发表。“有志者,事竟成。”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能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铭记历史,谱写华章 --红歌《我还在老地方等你》赏析 一首优美动听而又略带忧伤的红色经典歌曲《我还在老地方等你》,就这样轻轻地回荡在我的耳畔,把我的思绪带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让我细细地感悟着主人公历经切切相思的忠贞不渝的爱情。 细细地品味这首歌,虽然是一首爱情歌曲,但是它却用深刻的主题,用动人心弦的真情实感,用朴实含蓄的歌词,演绎了那段特殊背景下的爱情故事。创作者以高超而娴熟的艺术手法,以优美而凄婉的音乐旋律,为我们奉献了一场意犹未尽的视听盛宴。 一、丰富的思想内容,演绎一份振奋人心的红色经典 红歌,做为时代特色的产物,它其实是中国人民宣扬民族和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的艺术瑰宝,有着激人前进的满满正能量。 任何一首红歌,如果要在听众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就必须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 当我反复聆听和咀嚼这首歌所要表达的韵味时,才发现自己有如走进了一个光芒四射的思想宝库,那些令人欢欣鼓舞的红色基因,便在这个宝库中熠熠生辉! 1.主题独特鲜明,激人振奋 “一别五十载,一等五十秋。”这五十年里,该饱含了多少感天动地的心酸血泪?饱含了多少催人泪下的沧海桑田?饱含了多少永远激励人心的红色经典? 五十年的风霜雨雪,五十年的时代变迁,五十年的急切渴望,在女子望穿秋水的眼眸里,演绎着一场不堪回首的悲欢离合,演绎着人们渴盼海峡两岸早日统一、人间永无战争、永远和平的美好愿望! 随着音乐的缓缓流淌,那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仿佛就在我的眼前来回晃荡着。赶赴战场时,含情脉脉的战士对恋人的依依惜别;面对强敌时,铁骨铮铮的战士战场上的浴血奋战;一水相隔时,情系两岸的恋人五十年间的望眼欲穿…… 词作者用柔婉的歌词,曲作者用婉转缠绵的旋律和曲韵,演唱者用甜美而又忧伤的声音,把这些令人泪目的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把这个慷慨激昂的红色故事深情传唱……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我仿佛觉得自己在音乐的王国自由徜徉,仿佛看到了坚韧果断的男子,为了赴一场毫无希望的约定、勇往直前地奔赴前线、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情景。 他们为了实现当年的诺言,为了祖国的未来而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一对原本如胶似漆的恋人,为了祖国的统一,为了永远的和平,为了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舍小家为大家,舍小爱为大爱, 宁肯牺牲自己的幸福,也要让全国人民得到解放,也要让全国人民有尊严地站起来,让全国人民在自己挚爱的热土上当家做主,实现自己多年来世间永无战争的美好梦想! 这就是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这就是不懈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顽强不屈的伟大品格! 一个个红色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唱。这些令人敬佩的英雄们身上表现出的崇高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勇于探索、顽强拼搏! 他们的光荣事迹,惊天地,泣鬼神!他们的优秀品质,千古流芳,永垂青史!青山依旧,那是对英雄们豪迈壮举的默默赞许;河水急流,那是为人民建设祖国而吹响的号角! 像这样催人奋进、深刻鲜明的主题,怎么能不让我们为之振奋?怎么能不让我们为之激越呢? 2.立意新颖含蓄,引人深思 一首好的歌曲,就像一篇好的文章一样,需要立意新颖、独特、含蓄、有创意,才能够深深地吸引听众。在这首歌曲里面,作者没有大肆渲染两位恋人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没有大肆渲染战士们满布枪林弹雨的战斗场景,更没有大肆渲染两个人花前月下的浪漫情怀,词作者对女主人公的外貌特征、心理活动、五十年如一日对心上人痴痴等待的场景等的描写,通过曲作者精心谱就的令人动情的音律,通过演唱者有如身临其境般真实的演绎,含蓄而又深刻地烘托了两位恋人比海誓山盟更加坚定的凄美的爱情,烘托了女主人公明知等待无望却宁肯站成一座雕塑,也要等待心上人归期的一片痴情,以及对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的急切渴盼。刚毅的男子在战场上英勇杀敌、顽强不屈、坚定信念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全国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和自由、对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海峡两岸人民急切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等,都在歌曲中展露无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无穷的力量! 歌词看似十分直白,歌曲也似乎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音调变化,但当反复聆听时,歌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好的思想,像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深深地烙印在听众的脑海,给人以余音绕梁的感觉。 3.情感真挚动人,令人感动 世界上最令人感动的,是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而以情感人是这首歌的一个显著特点。 整首歌充满了悲伤的基调,词曲作者把带着幽怨的女子浓浓的愁绪、幽幽的思念和切切的期盼浓墨重彩地表现出来,让听众听了无不扼腕叹息、唏嘘不已,同时也为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而啧啧称赞,让人感叹岁月的无情之余,更是从心底谴责战争的残酷! 故事中的女子,虽然充满哀怨,虽然惆怅不已,却从未颓废过,从未绝望过,而是一直执着地为心上人守候着一片爱的净土,一直在心灵的某个角落,为心上人构筑了一间永远驻足的爱的小屋。 < 版权声明: 本站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
红叶摇秋风 发表于 2021-6-27 13:15
四位老师的赏析早已欣赏学习过,今日与何先生的音乐作品创作体会一起再读,感触更深,理解更透。不同的歌曲 ...
秋语 发表于 2021-6-27 17:10
夜校上认真聆听了各位老师的经验之谈,现再次拜读,仍有不少收获。感谢夜校组织这么好的活动。再次恭贺各位 ...
绿色蜥蜴 发表于 2021-6-27 22:21
通过听几位老师的演讲,让我对何先生的歌词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很深的感悟,感谢夜校老师为我们组织的这次 ...
一默先生 发表于 2021-6-27 19:14
老师们辛苦了,感谢对逸飞夜校的支持
傅平艳 发表于 2021-6-27 22:54
逸飞夜校举办的何君明先生系列音乐作品赏析会非常成功,天龙校长和各位老师辛苦了!祝福逸飞越来越好、越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