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恩」主题征文获奖揭晓 从八月盛夏到十月金秋,家人们以文字为犁,在逸飞这片肥沃的土壤上辛勤耕耘,收获了累累硕果。 这是一次以“思恩”为主题的征文活动,顾名思义:思,有浓浓的思念之意;恩,有深深的感恩之情。家人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写并抒发了各自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思念过往时光,感恩生活馈赠,真情实意流淌于字里行间。 此次共收到作品78篇,其中65篇参与征文评选,13篇为支持贴,可以说每一位作者、每一篇作品都饱含着对征文活动的支持、信赖和期待。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我们对此次的评选活动进行了全新的管理模式:一是制定了评选活动安排,规范了评委的操作流程,增加了透明度;二是所有评委的作品不得参与评选,只能作为支持贴,确保了公正性;三是屏蔽了作者的名字,避免打人情分的现象,提高了纯洁度。 此外,担任此次评委的人员,原则性强、责任心高,有多年的文学创作经历和承担文学编辑的经验。为了保证评选的权威性和普遍性,聘请了5名逸飞编辑人员和2名逸飞会员。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临时评选小组,及时沟通、及时交流,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对此次作品的评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评,由5名评委打勾;第二阶段为终评,由7名评委打分,采用百分制的标准。 第一阶段,从68篇作品中筛选出了32篇,其中有两人多篇,根据评选规则,待评选结果出来后择其高分作品。在这32篇入围作品中,5名评委对同一作品打勾1篇;4名评委对同一作品打勾12篇;3名评委对同一作品打勾19篇。 第二阶段,对32篇入围作品打分,7名评委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尔后5名评委的分值相加,取其平均值。按作品分值的排序,确定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和优秀奖14名。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评选作品的标准有三点:一是主题鲜明,紧贴生活,讴歌正能量;二是构思精巧,内容新颖,富有感染力;三是形式活泼,语言流畅,无病句错字。基于此,要求作品必须围绕着思念与感恩来布局谋篇,结构新颖精巧,情节自然感人,语言规范流畅。在评选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作品虽然写得非常好,确实为上乘之作,但却偏离了主题,就只能忍痛割爱了。 为了体现评选标准,让家人们更好地了解“思恩”征文活动的内涵,我们特地对此次评选的两篇一等奖作品和三篇二等奖作品进行了点评,下面就是青山文客、高研两位老师代表评委撰写的评语。 《父爱如山--怀念逝去的父亲》:这是一篇中心明确、结构严谨很规范的充满正能量的散文。 文章开头引用古代名家范仲淹的《严先生祠堂记》中的最后两句话入题,运用排比句式精炼地概括为什么父爱如山。开头寥寥数语,引人入胜。这就是在写作上常说的“凤头”。 然后列举了父亲为革命、为社会主义建设流血流汗的具体事例,诠释了为什么父爱如山。在解放战争中英勇无畏,立下功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洒下汗水,带领村民战胜贫穷,沐浴改革春风。即使晚年病痛,仍然顽强地战病魔,不让后辈操心。作者从生活、工作、心胸、做人等方面总结了父亲给自己留下的大爱。 结尾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父爱在自己心中产生的巨大影响。 本文行文从容自如,用语精炼且多有警句。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符合此次征文的要求。 如果将第五自然段中间总结父亲精神财富的句子,和文章结尾的句子组合起来,应该更能起到前呼后应突出主题的作用。(青山文客) 《感悟母亲的泪光》:本文抓住母亲在建新房拆旧房时的眼闪泪光的特有表现,并由此生发开去,阐述了一个感恩的主题。人有七情六欲,流泪的情况多种多样。可是作者却从喜极而泣这个角度来分析母亲对生活的改善、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等方面的无限感慨和感恩。并且,自己也有了母亲当年那种喜极而泣的感觉。这种感觉代表了千千万万的老年人对国强民富社会繁荣生活幸福的感恩,反映了千千万万的老年人的爱国情怀。 本文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小见大,从一个极平常的流泪小事,通过分析和推理,反映了感恩的大主题。这也是本文的闪光点。(青山文客) 《葵花如梦》:葵花始终向阳,象征着忠贞不渝、初心不改和坚定追求不变信念的美好品格。《葵花如梦》以花喻人,深情回忆了作家从小就趴在大姐背上玩耍、看电影,慢慢长大的温馨时光,大姐从小爱漂亮、讲卫生、乐观自信,美如葵花向阳,是作家心中最美的女神,姐弟情深自不必说。因姊妹众多条件所限,大姐没有接受到什么文化教育,很以为憾。婚后生活的不幸,把大姐摧残得形容枯槁,但她一颗向阳的心始终未变,把自己的儿女全部培养到了高校毕业,父母儿女就是她心中永远的太阳。作品在写法上以简驭繁,以极简省的笔墨,通过几个典型事件,成功刻画了一个普通劳动妇女的光辉形象,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佳作推荐共赏。(高研) 《爱上九月的温情》:从“非常讨厌九月”到“爱上九月温情”,是作家筚路蓝缕打拼十年心理历程的真实写照。老大要成家,弟弟妹妹要上学,家贫加上母亲患病是雪上加霜……开门就要花钱而就是缺钱,透过辛酸的泪水,我们看到的是“赤豆里打不出油来”的那种囧得无以复加的尴尬和无奈,这是总在簇拥着鲜花、品尝着生活甘美长大的人们很难得到的心理体验。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被艰难困苦击倒沉沦,而是利用工作之余坚持读书、写作以丰富充实自己,并且取得了优秀成绩,实现了华丽转身;也因此心灵净化胸怀博大起来。回首十年,从当初的怨怼、愤懑甚至敌视的情绪中走了出来,认识到父母生活的艰辛不易,并升华理解了那些九月里的酸楚背后“是温情,是爱,是恩”。作家黄皮人先生称此作有深度和厚度,其意大概基于此吧。佳作推荐共赏。(高研) 《丝丝幽怨寄明月》:人说“长病床前无孝子”,其实是对儿女们的宽容和理解,而事实上儿女多期望父母健康长寿,多尽孝伺候一天也是好的,谁也不忍接受亲人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离去。作家不幸遇上了慈父突然离世的残酷打击,其撕心裂肺的悲痛足可想见。以乐写哀,倍加其哀。作家写怀念父亲的作品,选择了中秋月圆之夜的绝美时刻,和极度落寞、悲伤的心境形成巨大的反差,特别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作家熟稔古典诗词,又有很好的结构技巧和驾驭文字能力,因而作品表现出凄冷而唯美的意境,艺术感染力极强。还有一点值得称道的是,作家虽然悲痛欲绝,万般不舍,但从叹“菩提无树,明镜非台”,能看到作者“哀而不怨”的超脱情怀,这对人们如何面对生离死别是很有启迪意义的。佳作推荐共赏。(高研) 当然,对作品的赏析历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而,难免有沧海遗珠的现象,恳切希望所有的家人们以宽容之心谅解我们。如果说有不尽人意的问题,那一定是我们的工作能力和赏析水平还没有达到家人们要求的标准。 我们的评委是问心无愧的,是绝对尽心、尽力工作的,绝对尊重每一名作者,尊重每一篇作品。为了从大局出发,许多评委不仅将自己精心创作、准备参与征文活动的作品放弃了,而且还利用大量时间审阅、评判全部文章,付出了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在此,对热情参与活动的家人们表示真诚的谢意!感谢您们的理解与支持! 逸飞中文网·散文随笔·编辑部 (2022年10月19日星期三) [attach]45372[/attach] [attach]45373[/attach] 版权声明: 本站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