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5-2-14 20:26 编辑
【编者按】《回家》一文,满溢着淡淡的哀愁与对家的眷恋。以简单意象勾勒行程,亲情在字里行间蔓延。从归途到祭祖,再到对未来的期许,简洁文字中藏着深沉情思,动人心弦。(李靓才)
回家 文/客远
除了香和纸钱
什么都不用带了
就让背包瘪着上路
拉开拉链又再次拉上
把光阴取出来又装进去
只是一张车票的距离
火车要跑一晚上。星星
都落了的时候,就到站了
也许能遇见一两张熟悉的面孔
喊一两声婶子或者大伯
要是能喊声爸妈该有多好
大年三十在坟前上香
烧纸钱,磕完头在柏树上挂好灯笼
抽几支烟,转身离开
快要立春了,南飞的鸟儿
要飞回来。房檐下的燕窝被阳光照着
院子里的积雪还没有消
春风还会迈过子母河
也许那时日子会发出一点点光
【美文赏析】这首诗以“回家”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面对生死离别的复杂情感。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希望交织的情感。
1. 主题与情感 - 归乡与祭祖:诗中的“回家”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回归,更是一种心灵的回归。诗人描述了带着“香和纸钱”回家的情景,暗示这是一次祭祖的旅程。背包“瘪着上路”,象征着物质上的简单,而内心却承载着沉重的情感。
- 生死离别:诗中提到“大年三十在坟前上香,烧纸钱,磕完头”,直接点明了诗人面对的是已故的亲人,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意。这种场景既是对传统的尊重,也是对失去亲人的痛苦的深刻体验。
- 渴望团圆:诗中多次出现对亲人称呼的期待,如“婶子”、“大伯”,尤其是“要是能喊声爸妈该有多好”,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强烈渴望,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张力。
2. 意象与象征
- 火车与星星:火车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距离的跨越,“一晚上”的车程不仅是空间的距离,更是心灵的等待与期盼。而“星星都落了的时候,就到站了”则象征着夜晚的结束,黎明的到来,暗示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 柏树与灯笼:柏树在中国文化中常与墓地相关,象征着永恒与庄重;挂好的灯笼则带来一丝温暖与光明,象征着对逝者的祝福与安慰。 - 燕窝与春风:燕子的归来和春风的到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意味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重生。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认为“日子会发出一点点光”,显示出即使在悲伤中,仍然怀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语言与结构
- 简洁的语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通过简单的词汇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例如“拉开拉链又再次拉上,把光阴取出来又装进去”,这种重复的动作描写,既表现了旅途的单调,也隐含了时光的流转与内心的波动。
- 对比与呼应:诗中多处使用对比手法,如“快立春了”与“院子里的积雪还没有消”,形成了季节变化与现实停滞的对比,突显了时间的无情与生活的无奈。同时,诗的开头与结尾也形成呼应,从“回家”到“也许那时日子会发出一点点光”,表达了从悲伤到希望的情感转变。
这首诗通过对归乡、祭祖、生死离别等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厚情感。诗中既有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普遍的人生哲理相结合,引发读者的共鸣。(一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