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12164|回复: 0

[散文] 董市电影放映记(原创)

[复制链接]
来自- 亚太地区
来自- 亚太地区

该用户从未签到

64

主题

171

帖子

7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17
发表于 2019-11-15 15: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亚太地区
本帖最后由 王明清 于 2019-11-23 14:05 编辑

    董市电影放映记(散文)文/王明清

   2011年5月31日,围绕本文所要表述的主题,我分别调查走访了一直在湖北枝江市董市电影部门工作现已鬓生白发的退休职工陈家森、农村电影放映员李元俊二位同志,听他们讲述了30年来董市电影放映事业从兴盛到衰落再到复苏的发展历程,讲述了留在记忆深处的那一桩桩如烟往事……
  董市电影院的兴建与维护
  在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年代,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公共娱乐方式,深受群众的青睐和喜爱。为了满足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让他们在固定集中的场所观看电影,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董市镇就加大了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据陈家森回忆,1978年以前,枝江只有马店城关建有大礼堂,江口建有电影院,而董市城区没有电影院,没有固定的电影放映场所。有时候,董市人想看电影,还要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相约成伴跑十几里路赶到枝江礼堂去观看,很不方便。为了给群众提供一个公共娱乐场所,镇政府决定兴建董市电影院。1979年元月,镇政府通过与各部门、各企业单位以及县电影公司的协商,达成了一致意见,他们表示愿意为兴建电影院贡献力量。紧接着,前期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一是外出考察。镇政府、县电影公司联合组织相关人员前往荆州电影院、枝江电影院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外地电影院在设计、建筑上的风格和特点,从中吸取好的做法和经验,为兴建董市电影院提供参考;二是精心选址。在董市金狮路中心地段进行选址;三是解决占地。电影院规划中的占地均为国有土地,董市镇经请示县政府出面协商相关部门,对电影院建设中所占的国有土地进行无偿划拨;四是筹措资金。为了兴建董市电影院,镇政府投资9万元,县电影公司投资4.5万元,社会集资6.5万元,共计筹资20万元。五是配套建设。规划中的电影院地处小湖区,杂草丛生,污泥遍地,必须打一场清淤排污的硬仗。通过宣传发动,群众对修电影院的热情很高,他们出劳力,做义工,纷纷投入这场特殊的战斗。通过两个月的清淤挖泥,填土埋石,出色完成了配套建设任务。在此基础上,根据设计院的平面布置图和施工图于1979年3月开始启动董市电影院建设工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紧张施工,董市电影院于1980年12月竣工落成。建成后的董市电影院,占地3.5亩,建筑面积为1250平方米。其建筑特点为砖混结构,分大厅和前厅,大厅为电影院的观众厅,厅内安装了吊顶,两边侧门、天窗对开,墙面拉毛防止回音,设计了木板舞台,座位达到1000个;前厅分上下两层,上面为机房和电影放映室,下面为电影院办公室,总造价达到20万元。
  由于建筑年代太久,加上日晒雨淋,董市电影院渐渐由新变旧,门窗开始破烂,屋面多处漏雨。为了确保电影院安全使用,1998年10月镇政府投资5万元对电影院屋面、门窗进行维修,对电影院北侧和东侧场坝进行硬化;2002年5月投资3万元对电影院屋面进行翻检,旁边做起了围墙;2005年8月投资2万元对院内老化的电线和线路进行更新改造,对电影院外部进行维修;2010年3月,利用省拨专项资金、镇政府自筹资金共计15万元对电影院内部进行装修,添制了音响、舞台灯光等设备,更新了幕布、窗帘,整修了木制排椅,整修了舞台,电影院面貌焕然一新,一次可容纳1000多名观众观看演出。硬件设施的逐步完善,为董市电影放映事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电影放映队和电影管理站的建立与服务
  董市电影院刚建成不久,枝江县电影公司便及时下派素质高、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组建董市电影放映队和董市电影管理站,从人事、业务上进行统一管理,同时也争取镇政府的领导和支持。董市电影放映队负责城区电影放映,即电影院内的放映,董市电影管理站负责农村的电影放映。两支队伍既独立工作,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二者融为一体,发挥了巨大作用,打开了董市电影放映的新局面。
   据陈家森追述,1980年2月,电影主管部门为董市电影院配备了35毫米的放映设备、发电机和银幕,同时纳入宜昌地区城镇排片放映之列,并正式成立了董市电影放映队。1980年以来,放映队编制为9人,先后由辛德荣、尤先林、罗明、黄孝志、吕邦兰、李玉林任经理,带领全体工作人员从事宣传、财务、放映、发电等工作。在工作中,按计划接送影片,凭借发电机自行发电,靠影片通过放映机将电影艺术用声画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电影院实行售票营业,票样分甲、乙票,票价一般为1角、5角、1元,放映队人员工资和开支实行报帐制,实报实销。
   在强化队伍管理上,董市电影放映队一方面坚持抓好政治、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坚持建立激励机制,注重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爱岗敬业,相互竞争。
   1980年3月,董市电影管理站正式成立,先后由付先华、辛德荣、陈家森任站长。主管五合、安福寺、瑶华、云盘湖、老周场等五个公社的电影发行放映工作,负责抓好农村放映队伍的建设、影片的发行、财务结算和技术管理。要求每个电影队每月在各自放映点上至少要放4至6场电影,让广大群众能经常看到电影,经常享受到电影艺术的乐趣。
   同时在董市电影管理站的大力支持下,董市镇涌现出云盘湖社办电影队,涌现出新河口、洪治、周湖、黄金、新周、桂花、裴畈等队办电影队和石港桥个体电影队。董市电影管理站对所辖的10个电影队进行技术培训、设备维修、下队辅导,每年进行一次设备年检,年终总结评比。由于董市电影管理站是放映任务完成最好、普及率最高的管理站,因而在枝江县电影系统年年被评为先进单位,曾多次出席宜昌地区先进管理站表彰大会。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董市镇政府组建了镇办电影队,出台了董办发(1998)9号文件,对农村电影放映进行统一部署。据李元俊介绍,他作为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也参加了镇办电影队。当时电影队共有3人,由县电影公司提供影片,使用的是16毫米放映机,巡回在全镇各村进行电影放映。根据镇政府文件要求,各村电影场次原则上按每100人一年放映一场进行安排,人口达到600人的村年放映不少于6场,人口达到1000人的村不低于12场。全镇分泰洲、新周、桂花、金龙寺等四个管理区统一进行调度,全镇共计253场。放映经费从村公益金中列支,由镇文化站到各村落实,统一收取,同时按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落实放映员工资待遇。此项工作一直持续到1999年底。上述一系列电影放映网络的建立与服务,规范了内部管理,引进了竞争机制,为董市电影放映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电影放映活动遍布董市城乡
   在董市城区,放映队工作人员勤奋工作,各尽其能,电影院放映活动频繁展开。他们主要承担了三项任务:一是学生电影专场。通过与镇教办或学校联系,每月为附近各校安排两场电影,在强化纪律、强调安全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战斗故事片,让学生在观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重点影片放映。如人民的好公仆《焦裕录》、公安战线的好干警《任长霞》等重点影片都请镇政府或公安部门牵头负责,放映队安排宣传车,做宣传牌,张贴海报,大张旗鼓地进行广告宣传,组织有关单位干部职工到电影院观看,这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既让人受益非浅,又让人难以忘怀。三是兼顾其他放映。除抓好电影院内的放映外,电影队还承担了姚家港砖瓦厂、水泥厂、化肥厂等企业的放映任务,把电影送到基层、送到工矿企业。
   在董市农村,电影作为一支出色的文化轻骑队,很受农民的欢迎。据李元俊讲述,对电影放映前的情形,他至今还记忆犹新。他每次下队放映时,由于自行车的后架上搭载着影片箱(这是电影的标识),总会有孩子跟着他的自行车跑,迎面遇到的行人几乎都要问一声——是什么片子?在哪里放?凭着人们对电影的关注和热爱,放电影的消息已是家喻户晓。当时农民群众乐于露天电影形式,电影银幕张挂之处,早早便有些孩子在银幕前逗乐嬉闹,老人们也早早自带座椅,在银幕前尽兴聊天。天一擦黑,场子上的人群已是沸沸扬扬,电影开始,场子上是一片黑压压的人头。在放映过程中,电影队不辞辛劳,认真履职,他们一方面搜集好人好事,进行幻灯宣传;另一方面为帮助群众看懂电影,从最初的映间解说到对口型解说,后来又发展为涂磁配音。他们为宣传爱国主义和文化科学知识做出了较大贡献。由于这些普通电影人的不懈努力,农村电影放映活动十分活跃,曾出现过火爆的场面。有一次放映故事片《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时,现场观众达到上千人。
   上世纪80年代是电影的鼎盛时代。据陈家森讲述,1984年董市电影院实现光源改革,取用氙灯、锡灯等新光源,淘汰了炭精普通灯泡等旧光源,声光质量大为提高,电影类型多种多样,有普通电影,有立体电影,放映场次超历史水平,群众看电影的激情很强烈。台湾亲情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情节生动感人,赚足了董市人的眼泪;电影《少林寺》播放时,电影院一天播8场,从早上6点半播到晚上8点半,连播3天,场场爆满,一天下来能扫出好几桶瓜子壳、食品袋。好生意带来好效益,董市电影院也因此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6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多种多样,电视进入千家万户,VCD、DVD、雷射光碟的大发展,电影也悄悄进入家庭,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电影院票房收入滑坡,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差。1998年因电影市场萎缩,董市电影放映队不得不停止工作,只保留两名工作人员继续经营电影放映和接待文艺团体演出。
   由国务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提出的“2131工程”,是指21世纪初实现全国农村3个1的电影放映目标(即1村1月放映1场电影)。2009年下半年,“2131工程”的东风吹到了董市。随着“2131工程”扶助政策的落实和公益放映活动的逐步推进,农村电影市场渐渐复苏。在实施“2131工程”中,董市镇坚持送电影、送科技、送法律下乡,通过向上争取项目筹资2万多元,购买了一部数字电影放映机,确定一名专职放映员,组建董市电影放映队,巡回到各村放映,每年放映场次达到了140场。




回复 来自- 亚太地区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亚太地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订阅| 关注 (29)

以打造“超一流的品牌社团”为社团的发展目标,以“为作者服务、为文字服务、为读者服务”为社团的发展理念
0今日 3485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