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13187|回复: 0

[散文] 围绕“地名”找文化(原创)

[复制链接]
来自- 亚太地区
来自- 亚太地区

该用户从未签到

64

主题

171

帖子

7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17
发表于 2019-11-23 09: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亚太地区
本帖最后由 王明清 于 2019-11-23 16:04 编辑

围绕“地名”找文化(原创散文)文/王明清

  


   八月十六日,在镇民政办的邀请下,我与李镇长、高主席、闫所长等退休干部一起,参加了全镇地名普查,主要是居民点的调查走访及文化内涵的挖掘。我们兵分两路,李镇长与高主席为一班,我与闫所长一班,在市、镇民政部门、各村、社区等单位的精心组织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全镇范围内打了一场地名普查的攻坚战。尽管那几天酷热难当,但我们没有打退堂鼓,没有半途而废,而是按照预定的工作计划稳步推进。我们采取开座谈会集中发言、紧扣“地名”讲故事、到农户家调查走访、现场拍照写真等多种方式,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历经十天时间,我们总算完成了全镇居民点的调查走访任务,目前已进入地名文化的整理撰写阶段。十几天的工作,我有很多感受,也有很多体会,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表述:走村串户热汗洒,围绕“地名”找文化,点点滴滴注真情,巧用妙笔可生花。
   下面我描述几个具体片断——
   普查表在手,思绪万千
   我是一名刚刚接触这项工作的新兵,对于我来说,地名普查表就是我需要认知的第一手资料。因此,要真正进入角色,首先就必须弄清地名普查表的内容。一张普查表在手,我思绪万千。究竟怎样理出头绪来呢?通过外出学习公安、石首的经验以及我自己的揣摩,我觉得地名普查表乍看起来好像很复杂,但实际上主要包括地名来历、地名含义、历史沿革、地理实体描述等四大内容,其中重点是地名来历、地理实体描述。只要把握这一点,就能旗开得胜。
   关于地名我是这样理解的,地名,就是这个地方的名称,也可以说是这个地方的根,这个地方的脉,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就明白了它的来历及其含义。譬如观音桥这个地名,这是泰洲村的一个居民点。观音,指观音娘娘;桥,指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观音桥,指该地桥梁名称。相传观音娘娘为了在瑶华误日期修铁塔,经过此处,被一条无名小溪拦住,她手拿树枝一挥,金光闪烁处一座石桥搭建而成。此桥取名为观音桥。
   关于历史沿革,就是指地名的原来用名、现在用名以及属地的变化。关于地理实体描述,我是这样看的,除了搜集一些基本资料外,着力点应该在描述上下功夫,采集一些故事传说加以充实。捕捉到这样一些信息,我感到胸中有数,为下乡调查夯实了基础。
   民间有高手,虚心请教
   不知是哪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高手在民间”。对此,我体会很深。这次下乡普查,接触的都是70岁左右的老人,他们中有过去的老支书、老村长、老干部、老教师、老民间艺人(有的是民间吹打乐手、有的是老打丧鼓的、有的是吃百家饭的木匠、瓦匠、裁缝,还有走村串户的剃头匠等)。这么热的天,这么忙的季节,把他们请来真不容易。对他们的到来,我们感激万分。我们笑呵呵地问他们叫什么名字、多大岁数,他们一一回答,我们认真作好登记。开始座谈了,一提到熟悉的地名,他们便争先恐后地发言。象泰洲村的老会计向木远、老支书易礼河、曹店村老支书卢运炳、水稻种植专家杨子全、洪治村的潘传高老师、马家冲村的李老头、笋子沟村的田老头、向老师等,对地名普查特别是地名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座谈中,他们思路清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他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们讲着一个又一个与地名有关的故事传说,他们是真正的民间高手!譬如在提到肖家竹园地名时,洪治村的潘老师马上就想到一段顺口溜:“肖家竹园一条堤,家家户户嘎鳝鱼,下了一场罩子雨,摸水起刻漆。”在谈到檀树溪榨坊多、铁匠铺子多时,田老头很快回想起一句话:“榨打十里冲,火烧十里红。”在讲到广慈垸的地名时,向老师现场吟诗作对:“长江襟带三千里,盖紫堆蓝亿万年”表现出非凡的记忆力。
   我们虚心向他们请教,耐心地听他们发言,并把发言内容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这些老人看起来很朴素,很平常,但他们却是地名文化研究的行家里手,令人钦佩和敬重,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有问又有答,循循善诱
   在下乡普查中,我们主要采取由老人中的一个人主讲、其他人补充发言的办法进行座谈。有时候对一些不清楚的问题,我们也向他们提问,由他们回答。譬如在金龙村调查八根树时,他们只知道八根树是指八棵松树,长在土坡上,很粗很高,至于问有什么样的故事,他们一时答不上来。过了一会儿,他们打电话问老易书记,书记告诉他们说有个大辫子姑娘儿经常在松树底下玩,又说日军在金龙打死了一个躲炮弹的男人。通过反复询问终于将两件事合在一起,形成了这样一个故事:据传说,有一位美丽的仙姑,每天天不亮就坐在松树上梳头,遇到有月亮的夜晚还在松树上唱歌。后来日军在紫荆岭修工事需要木料,将这八根大松树锯断拖走。在锯松树的那天上午,日军为了显示威风,一来到此地就鸣炮开路,当地一个躲炮弹的30多岁男人不幸被打死。再譬如有时为了不让调查显得枯燥无味,通过打补丁插话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当说到甘林寺村的何家台地名时,他们说这个地方民间艺人多,彭兆耀、黄秀林会踩高跷,还有段子:“不怕疤、不怕麻,只要她生胖娃娃。”当时我添了几句话:“不怕疤、不怕麻,只要屁股大,能生胖娃娃,这样的媳妇子顶呱呱!”我话音刚落,全场哄堂大笑,连在坐的村里两位女干部都笑出了热泪。这就为地名普查增加了不少乐趣。有时候,往往我们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都能让老人们激情奔放,频添无限感慨!
   故事与传说,激荡人心
   这次下乡普查,我们走访了十三个单位,涉及到近百个居民点,搜集到了几十个故事传说。
   有家规祖训的故事:通过查阅家谱,我们找到了赵氏家族的家规祖训:“敦孝悌、睦宗族、力本业、慎交游、和兄弟、训子弟、尚勤俭、戒争讼、遵法律、禁非为”以约束赵氏家族的每一个人修其身、安其分、勤其业,成为社会有用之材。
   有枝江枫杨的故事:1979年5月,原枝江县林业所所长闫孝贵在董市镇访友时听说周湖二组村民尹保树门前长有一棵奇异的枫杨,便前去观看调查。发现该树在形态特征上确实与一般枫杨不同,并上报县科委、原宜昌地区林科所、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后将新命名报告提交给联合国国际植物联合会,变异枫杨的发现立即在国际植物学界引起轰动,不久被国际植物学会正式命名为“枝江枫杨”。
   有男女爱情的故事:解放初期,金龙村易家岗有一对年轻人在生产劳动中产生了爱情。但女方的父母考虑到男方家庭成份不好,硬是要女儿嫁给一位干部的孩子;可就在结婚的头一天晚上,新娘子却失踪了。原来新娘子和她的心上人坐在岗地上相互哭诉直到天亮。
   有赛栽秧歌的故事:集体种田时,居民们曾在四个冲赛过栽秧歌。伴随着锣鼓声,栽秧的姑娘们开始唱歌:“小小鲤鱼紫红腮,下水游到上水来,游过千张金丝网,游过万座钓鱼台,情哥钓我我上来。”挑秧把的小伙子们也唱起来:“石柳花开叶叶青,郎将真心换姐心,不爱灯笼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鸳鸯结伴永相亲。”歌声中传递着真情,唱歌者笑逐颜开。
   故事与传说还有很多很多,目前我们正在搜集整理之中,我们还将付出艰辛的努力。
   最后,我用四句话与地名普查员共勉:上下同心力量大,围绕“地名”找文化,深挖细品多润色,庆功会上戴红花!

共 2779 字 1 页 首页1尾页 转到页


回复 来自- 亚太地区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亚太地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订阅| 关注 (31)

以打造“超一流的品牌社团”为社团的发展目标,以“为作者服务、为文字服务、为读者服务”为社团的发展理念
1今日 3564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