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0-2-18 20:02 编辑
学习科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科学有漫长的历史,即使是最简单的科学原理,也有很多人为了寻找答案,而不停地思考、实验。 教科学课的谢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她对所教五年级三个班的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经验、知识构架做了充分的了解,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有机利用一些课件,进行资源整合,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 谢老师在教学第十六课《桥》中,设计了优美流畅的导语,引导孩子们汇报有关桥的相关资料:西周、春秋时期,是古桥的创始时期。当时,由于人民劳动生产力水平落后,大多数桥只能建在平坦的地形上,或者建立在不宽的、水流平缓的河面,桥也只能是木梁桥,在技术上十分灵巧,小而稳重。而在一些宽阔的、水流湍急的河流,更多的是使用浮桥。隋唐时期是古代桥梁发展的全盛时期。当时我国创建了许多举世闻名的的桥梁,其中隋朝时期的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建筑的历史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的桥梁建筑相比,我国在同技术桥梁建筑比外国早了整整七个世纪。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由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图中横跨汴水两岸的木结构飞桥是全画的“画眼”,它不仅浓缩了当时汴京城的繁华,也代表着我国古桥梁建筑史上一个辉煌的顶点。《东京梦华录》记载:“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撇,宛如飞虹”,故称虹桥。 谢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观察多种桥梁的图片,用亲手制作的不同形状简易桥做实验,研究它们的承受力是否一样,把实验中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为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积累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和能力。谢老师注意层次,普遍开发。布置孩子们选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桥的模型。 作品很快上交到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室里摆放着,以便大家观看。桥的制作多种多样,有的用方便筷子、胶水制作而成的小巧,结实的桥;有的用硬纸板、细绳、小木棍、细线制作而成的美观大气的桥;有的桥上还有个漂亮的凉棚,两端悬挂着红红的灯笼;有的是用废弃的塑料玩具材料制作而成…… 张校长对教学和校园管理尽心尽力,苇小成为领军校园。学校很重视孩子们积极动手创作的能力,专门为孩子们购买了奖品。星期三,利用课间操时间,在大会议室里,许主任为孩子们颁奖。瞧,孩子们带着亲手制作的精美作品,手持奖状,站在领奖台前,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课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它要求科学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如果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那么他的教学就富有了创新的活力,就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并使孩子们不满足于书本或生活中所给予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主动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自己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 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美丽的梦想,希望孩子们都能轻松遨游科学课堂,尽情享受科学的乐趣,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