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1272|回复: 5

[自由诗] 思念如水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

主题

113

帖子

171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13
发表于 2025-4-5 16: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思念如水

       在乡村的田埂,脚印深深
  那是父母走过的乡间小路
  我,一名乡村的草根
  在书声与花香间,思念清香甜润

  父亲,那扛着锄头的身影
  在日光下,被拉得好长好长
  他粗糙的手,抚摸过茁壮的禾苗
  也曾温柔地,拍过我的肩膀

  父亲算盘,依旧在叮咚歌唱
  吊脚楼,噼里啪啦的声音
  双手挥洒,几千年的文化
  煤油灯下,书写乡村的账本

  母亲,在炊烟袅袅中奔忙
  灶台的火,映红她慈祥的脸庞
  针线穿梭,缝补着生活的风霜
  她纳鞋的轻响,伴我进入梦乡

  那块小小的菜园,是她的宝藏
  香菜、豆角,装满希望
  她的微笑,是春日的暖阳
  温暖着,我成长的每寸时光

  又逢清明,家乡细雨纷纷
  不能踏上扫墓的归途,去插青
  望着南方,家乡的方向
  默默祈祷,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我是一棵小草,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根须里,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
  他们的故事,在我的生命里
  永远回响,永远镌刻于我的心田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5 07:18
  • 签到天数: 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808

    主题

    6万

    帖子

    41万

    积分

    副总编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0373

    优秀管理1月逸飞之星2月逸飞之星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5月逸飞之星9月逸飞之星10月逸飞之星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5-4-7 06:38: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沙发欣赏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8 14: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94

    主题

    4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2061

    优秀管理

    发表于 2025-4-9 21: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这首诗以乡村记忆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父母和家乡的深切思念。语言朴实自然,画面感强,情感层层递进,读来令人动容。

    1. 主题与情感
    亲情与乡愁 :诗中反复出现“父亲”“母亲”“乡村”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温暖的田园家庭画卷,流露出对父母劳作的感恩与对故土的眷恋。
    时间与距离 :从童年的回忆(“煤油灯下”“纳鞋的轻响”)到如今的清明遥望(“不能踏上扫墓的归途”),时空的拉长加深了思念的浓度。
    生命与传承 :结尾将“我”比作“小草”,根须里装着亲人的故事,体现家族记忆在血脉中的延续。


    亮点 :

    “父亲算盘,依旧在叮咚歌唱” ——用声音细节活化记忆,算盘的“叮咚”既是劳动的声音,也是文化的回响。
    “针线穿梭,缝补着生活的风霜” ——将母亲的辛劳与坚韧浓缩在一针一线中,意象精准。
    “根须里,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 ——以草木喻人,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含蓄而深沉。



    可优化 :

    “清香甜润”稍显直白,若改为更独特的通感表达(如“思念像稻穗低垂的弧度”),会更耐人寻味。
    “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略显平实,可尝试更克制的写法(如“雨滴和眼眶,同样温热”)。

    2. 结构与节奏

    四行一节,形式工整 ,每节聚焦一个场景(如父亲的劳作、母亲的炊烟、清明的遥望),层次分明。
    语言风格 :前半部分偏重白描(“粗糙的手”“灶台的火”),后半部分融入抒情(“泪水”“祈祷”),情感自然升华。


    建议 :

    可尝试在某一节打破固定行数(如将“又逢清明”一节压缩为三行),增强节奏变化。
    “吊脚楼,噼里啪啦的声音”稍显突兀,若与前后文更连贯(如加入“算珠声穿过吊脚楼的晨光”),会更流畅。

    3. 意象与象征

    “日光下的身影”与“煤油灯” ——一明一暗的光影对比,象征父亲从田间到书桌的辛劳。
    “炊烟”与“灶火” ——代表母亲的温暖,也隐喻乡村生活的烟火气。
    “小草”与“根须” ——将个人置于家族和土地之中,体现生命的扎根与传承。

    可深化 :

    “书声与花香”的意象可更具体(如“课本里夹着油菜花的标本”),增强画面独特性。
    “插青”是地域性习俗,若加入一句解释(如“插一枝柳,替我不能跪下的膝”),会让更多读者共鸣。

    4. 思想性与感染力

    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在于“真”——没有刻意煽情,而是通过细节堆叠(算盘、针线、菜园)让情感自然流淌。对父母形象的刻画尤其成功:父亲是“文化的书写者”(算盘、账本),母亲是“生活的修补者”(缝补、纳鞋),传统乡村家庭的分工与温情跃然纸上。

    建议补充 :

    可加入一两个时代符号(如“父亲的老式自行车铃”“母亲的褪色头巾”),让记忆更具辨识度。
    结尾的“永远回响”若稍作留白(如“他们的故事,在我骨血里/长成一片沉默的稻田”),余韵会更悠长。


    这是一首饱含泥土气息的思乡诗,像一壶温热的米酒,初尝平淡,回味绵长。若能对个别意象再提炼,并稍增强语言的新鲜感,会更显匠心。


    试改一段供参考 :
    原句:

    “母亲,在炊烟袅袅中奔忙…
    她纳鞋的轻响,伴我进入梦乡”

    改为:

    “母亲,被灶火熏黑的围裙角
    擦亮我每一个蒙尘的黄昏——
    她纳鞋的线头,至今
    仍缠在我异乡的枕上”

    这样的调整既保留原意,又增加了时空交错的张力。

    总体而言,《思念如水》如它的标题一般,情感潺潺流淌,润物无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8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总编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0502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这首诗歌以"田埂脚印"为经,"炊烟针线"为纬,在清明雨丝中织就永恒乡愁:血脉是刻进泥土的根系,思念是永不干涸的春泉。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

    主题

    113

    帖子

    171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13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一默先生 发表于 2025-4-9 21:55
    这首诗以乡村记忆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父母和家乡的深切思念。语言朴实自然,画面 ...

    谢谢站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

    主题

    113

    帖子

    171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13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李靓才 发表于 2025-4-12 16:54
    这首诗歌以"田埂脚印"为经,"炊烟针线"为纬,在清明雨丝中织就永恒乡愁:血脉是刻进泥土的根系,思念是永不 ...

    谢谢总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

    订阅| 关注 (78)

    情韵在心,文思飞扬;浅吟低唱,文字传音;思接千里,通于万世;起于青风之末,变在须臾之息,达在永恒之间。
    4今日 9176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