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名胜虎丘山 一提到“东方的比萨斜塔”,人们自然会想到苏州虎丘塔。虎丘塔坐落于被古人称之为“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山上,苏东坡当年游虎丘时感叹到“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在春意融融的日子里,我有幸到虎丘一游,产生了同感。 出苏州城,行约三、四公里,来到市郊,举目四望,虎丘山峰迤逦起伏,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隐藏于林木葱郁的幽谷之中。虎丘斜塔巍然屹立在虎丘山巅,塔寺辉映,古柏参天,绿荫蔽日,别有一番景韵。虎丘原名海涌山,海拔三十多米,传说吴王夫差之父阖闾死后葬于此处,并动用10万民夫建造此墓,用金银装饰墓坑,又用三千柄宝剑殉葬。坟墓建好后三天,有一只白虎威风凛凛踞于墓上,后人便称这里为“虎丘”。 当进入山门,走过海涌桥、断梁殿、试剑石,顺着上山的石阶,一步一步登上一块由南向北倾斜可容千人的暗紫色大磐石,俗称“千人石”时,顿觉面临耸壑绝岩,置身在深山幽谷之中,游人到此,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精妙雕琢。 站在千人石上,环顾四周,虎丘塔、试剑石等尽收眼底。沿千人石取道而上,来到阖闾死后,以剑殉葬于此地的“剑池”。进入“别有洞天”月洞门,只见两片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锁住了狭长的一池绿水,俗称“剑池”,长约七、八米,深约两丈,其水从崖壁上方“天下第三泉”流出,经人工开凿石胡同流入“剑池”。抬头一看,只见天成一缝,拱形的石桥飞架半空,石壁上苍苔藤萝丛生,石壁上,有篆书“剑池”两字,笔力遒劲,颇有神韵,相传为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所题。传说王羲之平生酷爱鹅,他游虎丘时,见池中有两只鹅,非常可爱,想买回去,可那养鹅老者就是不肯卖,并说要能写“剑池”两字,情愿将鹅奉送。王羲之一挥而就,当写完“剑池”两字,那老者和两只鹅却不知去向。而“剑池”两字却留在崖壁上。在剑池拱形圆洞门旁,有两块并列的石壁上还嵌有“虎丘剑池”四个字,字径逾三尺,铁划银钩,遒劲挺拔,非同凡响,为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留下的墨宝。颜公题写的“虎丘剑池”因年久风雨剥蚀,“虎丘”二字被湮没,后由明代叶清臣补书重刻,这便有“真剑池,假虎丘”之说。游人到此,都驻足细观,摄影留念。不知为什么我在此默默倘佯,目光落在水深莫测的剑池,飞架半空的石桥,以及那神秘的阖闾墓,激发了思古之幽情….. 沿剑池旁拱形门迂回而上,走过拱形石桥,虎丘十八景之一的虎丘塔巍巍耸立,直插云天。我凝望着虎丘塔出神,它是座微微向东北方倾斜的“斜塔”了。据介绍,经过测量,塔顶部中心点距中心垂直线偏离达2.3米,它的倾斜度不亚于始建于1174年,晚于虎丘塔250年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无怪乎,国内外称之为中国的比萨斜塔。虎丘塔又名云岩寺塔,原是晋朝司徒王珣的琴台旧址,后毁。现存的塔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建成于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1年),古塔共7层,高47.5米,系砖身木檐仿楼阁形平面八角宝塔,塔身由底向上逐渐缩小,由外壁、回廊及塔心组成,轮廓有微微鼓出的曲线,造形精美,并按照仿木结构以红、白、黑三色花纹和图案彩绘,色彩瑰丽,别具风格,古朴典雅。虽历经千年风雨,阅尽人间沧桑,其雄姿不减,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风采。其实,虎丘塔当初并不是有意要建成斜塔的,只是由于地质及其它状况形成的。解放前,虎丘塔由于自然环境影响塔基倾斜,岌岌可危。解放后,党和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加固抢修,尤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采用科学的方法维修,才使我们今天能领略千年古塔的秀丽风貌。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已是夕阳西下的时侯,我们仍然依依不舍在此地留连。此情此景,诗情画意,乐在其中。缓步下山,回顾虎丘塔,绿色的树海,美妙动听的传说,名人轶事融为一体,给人悠悠生出无限遐思……是啊,当盛传不衰的千古往事消融于灵山秀水之间时,便赋于丰富的人文底韵,史诗一样深邃的内涵,令人在陶醉中思索,在思索中慨叹盘桓…..千年古塔表现的顽强的劲儿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吗!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