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侯,从《三侠五义》、《铡美案》等小说、戏剧和民间传说中,知道许多包公的传奇般故事,对他铁面无私,廉正爱民,十分景仰。在金秋桂子飘香的季节,路过安徽合肥市特地去拜谒了包拯——包孝肃公祠堂,对包青天有了更深的了解。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官至北宋朝代时枢密副使。包公祠位于合肥市内南护城河中香花墩小岛上,相传,包公未入仕前,常在墩上读书。包公死后五年,族人在香花墩建祠堂。
进入香花墩,转过影壁,便看见粉墙青瓦四合院建筑,这是清嘉庆年间重修的祠堂。过山门,步甬道,登9级台阶,穿过一对汉白玉狮子,走进刻着“道德传家”、“忠贤将相”红底金字对联的大门,就是一排五间的包祠正厅。新塑的八尺高、古铜色包公像端坐正中。他双手放在膝盖上,头戴乌纱,身穿蟒袍,长须拂胸,蹙眉凝視,一副凛然不可冒犯的浩然正气。正殿上方高悬“色正芒寒”、“节亮风清”、“庐阳正气”等匾额,概括了他的高贵品质,这正是包公一生真实写照。殿内抱柱上、墙壁上的楹联表现了后人对他的崇高评价和敬仰之情。其中“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上下联作了鲜明对比,对贪官是“阎罗气象”,对百姓乃“菩萨心肠”,称颂了包拯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品德。正殿布局和楹联与包公像旁摆放的龙头、虎头和狗头三口铜铡,浑然一体,形成了一种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和谐统一的美。
正厅的东壁上有《包拯家训》石碑,其意思是后代的子孙有贪赃枉法者,死后,不得葬于包家坟莹。这是包拯晚年立下的“家训”,充分体现了他对贪污受贿的深恶痛绝,以及对子孙后人的严格要求。正厅西壁石碑则镌刻着《包拯书郡斋壁》一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经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表达了他治国安邦爱民的政治追求和高尚情怀,令游人驻足细读,获益非浅。面对大厅一件件文物,我仿佛听到了那铿锵的足音,在任谏官时,披肝沥胆,冒犯天威,大声疾呼:“大缓吾民,以安天下。”;在任庐州知府时,不徇私情,痛责自家亲戚,保一方平安;官至开封知府时,不避权贵,主持公道,执法如山 无论到何处任职,都能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包公祠还有一“绝”,在祠的左侧有座古井,井上建一小亭,亭上匾额书写“廉泉”二字。相传旧时新官上任时,必拜谒包祠,而且必饮井泉之水,这里泉水有“特异功能”,贪官饮之则会肚子疼痛,头发昏;清官饮之则神清目明,故名“廉泉”,取廉洁公正之意。这充分说明了人们对包公这样的清官的爱戴和对赃官的憎恶,并想以此警示后人,很有深意,正如小亭柱子对联所云:“护井何为?廉者清心贪者病;登亭有感,前人佳话后人思”。
倘佯在包公祠,仿佛在阅读一本清官的教科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道德资源。这里每一个景点,每一件文物都能说出一段故事。往事如烟,然而,这些却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一面镜子。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是老百姓对为官者之所愿。走出包公祠,我默念着包公留下的“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诗句,感到包拯作为封建社会清廉正直的官吏被后人称道,也绝非偶然。我认为,包公这位经过近千年来人们的想象而完善起来的人物,是会永久受到后人的崇敬和怀念的,因为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