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爽爽风
——承德避暑山庄散记
宫学大撰文摄影
人们都喜欢名山的妩媚姿容,喜欢广阔草原的秀美风光,喜欢宫殿庙宇的肃穆素雅,喜欢江河山川的奔放豪迈。时值盛夏,我有幸游览了集名山、草原、宫殿、庙宇、江河山川、园林建筑于一体的避暑胜地一一承德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位于我国华北北部的承德市的北部。南距北京250公里,东距沈阳400公里。山庄面积为564万平方米,有两个颐和园那么大。蜿蜒起伏的宫墙长达1 0公里.山庄的楼台殿阁巧随山势建筑而成。这里是水借山景,山依水色,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是景观集中的名胜游览区。
山庄的造园艺术集我国南北园林艺术之大成:而外八庙的古建筑群则融汉、藏、蒙宗教建筑艺术为一体。承德是一座山城,形态各异的群山,冬季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挡住了来自蒙古高原的寒风:夏季又以茂密的丛林和绿地.使得空气湿润凉爽,所以称为“避暑胜地”。
康熙皇帝书写“避暑山庄”鎏金匾额的山庄内.共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宫殿区包括“正宫”、“东宫”、“松鹤斋”和“万壑松风”四组建筑。这里是清王朝当年处理政事的地方。建筑始终保持着古朴典雅的独特风格。没有画栋雕梁,不见金碧辉煌,朴素庄重,优美淡雅。徜徉在宫殿区如同走进了幽静的林荫道.座座楼台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松柏交织.又俯罩于楼阁之上,清爽闲适.别具佳趣。”万壑松风“是山庄内宫殿区最早的建筑,康熙常在此批览奏章,接见臣吏。晚年时,康熙把最疼爱的孙子弘历(乾隆)安置在殿台鉴始斋读书,接见大臣时则让弘历陪侍,以培养他的才干。乾隆继位后感戴康熙对他的恩德,将此殿改为“纪恩堂”。
出山庄正宫区最后的岫云门.放眼望去,只见碧波万顷,爽风宜人.心胸顿时豁然开朗。碧波中.州岛错落,亭榭参差,堤柳倒垂,莲荷飘香.这就是山庄的苑景区.它由湖区、平原区和山区组成。湖区汇合山庄诸泉水疏成九湖两河.仿江南建筑风格而建造的亭台阁榭呈现在湖上.如仿镇江的金山岛.仿浙江嘉兴的烟雨楼.仿苏州的文园等.使南方园林之精华荟萃于塞北的山庄。夏秋之交,湖中红莲婀娜,白荷摇曳.浮萍点点,一片江南水乡的景色。康熙曾写下了:“自有山川开北极,天然美景胜西湖“的诗句赞美湖区美景。沿湖区西行进入平原区,只见绿波闪动.野花飘香,处处楼台则如锦上添花。在这里有著名的万树园、试马埭、文津阁、永佑寺塔和春好轩等多组建筑,是一处颇具草原风光、野趣横生的园林。万树园内设有蒙古包式大幄一座.两侧置小蒙古包幄50座.康熙、乾隆时期曾多次在此举行野餐.宴请各少数民族王公和外国使节。文津阁曾以珍藏《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而闻名.这是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藏书楼兴建.是皇家藏书楼。文津阁前假山上,造园大师独具匠心地雕凿了一弯新月。白昼,光线从这里折射至阁前的月牙池面,形成了一弯新月。游人至此无不争相围观,蓝天丽日.水中却新月倒悬,日月同辉,令人叹奇。
从平原区往西.就进入了山庄内连绵起伏的山峦区,这里既有群峰苍翠的山峦,也有幽静深邃的峡谷。最著名的是榛子谷、松林谷、梨树谷和松云峡四道峡谷。在榛子谷北侧平冈之上有大型敞亭一座,康熙题额日:“锤峰落照”,此处是观赏山庄最有景致的“磬锤峰”的最佳地点。此亭正对磬锤峰,当夕阳西坠之时,东方诸山一片苍茫.惟有磬锤峰矗然倚天,天空红紫万状.宛如神棒槌放出灿烂的光辉,光彩夺目,令人神往。 在松云峡内.我们踏着巨石板砌筑的御路,乘兴登上“南山积雪”亭,纵目远眺,棒槌山、天桥山、蛤蟆石、僧帽山等奇观及富丽堂皇的外八庙尽收眼底.云天绣岭、草木湖光、层次明晰、旷邈妩媚,令人心旷神怡。
出山庄.我们乘坐旅游车来到了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的外八庙。这些寺庙位于武烈河的东、西、北位置上,大都是仿照我国各地著名的寺庙而建。有同新疆伊犁风格的安远庙.有与北京天坛媲美的普乐寺.有酷似西藏布达拉宫的普陀宗乘之庙……这些融民族风格于一体的寺庙.体现了清王朝“备边防.全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目的.记载了清王朝不同历史阶段的重大政治活动和事件。我们先游览了普宁寺.俗称大佛寺。它是1 775年乾隆帝为庆贺平定新疆准噶尔部割据胜利而修建的,表示自此以后.民众安居乐业,“永远普宁”。普宁寺集汉藏两种风格.自山门至大雄宝殿.采用汉族寺庙“迦蓝七堂”的建筑形式,此后皆为藏式特点,呈六层重檐的大乘之阁.仿西藏三摩耶庙而建,高36 5米.倚山就势,气宇轩昂。阁内矗立世界最大的木质佛像——千手千眼观音.高2228米,重约11 0吨。佛顶上还立有高1.2米的无量寿佛。阁内设三层转廊,以便从各个角度观瞻佛容。阁内三面墙壁上镶嵌无量寿佛1 0090尊。金光闪闪的万佛龛和通体贴金的千手千眼佛像交相辉映,使大乘之阁更加金碧辉煌。
出普宁寺往西北.到了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普陀宗乘之庙。“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汉译.故又有“小布达拉宫”之称。1 770年,乾隆60大寿和其母80寿辰之时.为了在前来祝寿的各少数民族中光大皇威,便耗巨资建成此庙。山门八碑亭的三通巨碑记载这一史实。
过碑亭是造型别致的五塔门,红、绿、黄、白、黑五塔高耸在大门之上.代表着佛教中五个派别。沿山坡石板路曲折前行,来到了大红台,这是全庙的主体建筑,台高43米,宽:60米.外侧饰以藏式盲窗.给人以城阁凌空之感。台中央为“万法归一”殿。此殿全部用鎏金铜瓦覆顶,在阳光下,金顶灼灼闪烁.气势雄伟。 金色的夕阳,把群山涂抹得扑朔迷离。站在大红台上,眺望其东西面的须弥福寿之庙.这是仿六世班禅的住所——扎什伦布寺形制而建的。只见庙宇上空,金光闪烁.令人目眩。
原来殿顶的八条金龙是用1 5万两黄金制成的鱼鳞状的镏金铜瓦,在夕阳的映照下,金光夺目,令人神醉。远眺、近瞰,只见众庙为紫色的群山所环抱.群山之上,奇峰林立:山下,山庄、寺庙层层环抱,自成体系.又相得益彰,真是妙哉!美哉!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