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打好行囊,整理好心情,和大自然亲近,伴清风一路前行。本文文字朴实,清新自然。做为一 篇游记散文,行文如流水,过渡衔接顺畅,便是佳作一篇。朴实的语言中有寓意,真实的描写中富哲理。意境赏心,文字悦目。没有华丽的辞藻,不加修饰的语句,如吟如歌,娓娓道来。把豪情奔放的蒙古民族的典型风格、风俗及典故叙述得清晰、明了、深刻,阅后启迪。。大家阅,共鉴赏。 (编辑:书轩)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中读不到的,出行中可以读到。
敖包、经幡和勒勒车,这些汉族人过去并不多见的东西,我是在一次西藏和内蒙草原行中才搞清楚的。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我就从《敖包相会》这首很好听的电影歌曲中,知道大草原上有敖包。但敖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没有深究过,在很长时间里我想当然地以为敖包就是蒙古包。直到2002年夏秋我去了一趟内蒙的锡林格勒草原,经过蒙古族导游小姐的介绍,我才弄明白了敖包是什么。
导游小姐说《敖包相会》这首歌,中国人唱了几十年,大家都知道敖包。但究竟什么是敖包,很多人不太清楚,尤其是南方的朋友初来大草原,都以为敖包就是蒙古包,或者是寺庙。其实不对,所谓敖包,又叫鄂博,在蒙语里是“堆子”的意思。草原广阔无垠,蒙古各部落为了标明各自的部落疆界和道路,就用石头、木料、柳条或者沙土堆起一个堆子,这堆子就是敖包。在大的堆子上有的插着部落的旗帜,以示部落的领地和威仪。敖包的初始意义,只不过是路标或界桩而已,它是人们为了在茫茫草原上辨方向、设地界而采取的智慧之举。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图腾,崇拜它,信仰它,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敖包成为了祭祀神灵和顶礼膜拜英雄、祭奠祖先的祭坛,牧民借此以祈求平安、吉祥和幸福。时至今日,敖包又有了旅游文化的功能和色彩,如今去草原的旅游者,敖包是必到的一个参观景点,许多人甚至也在那里上香、跪拜、祈祷一番。2012年7月我去呼伦贝尔,就在海拉尔市远郊游览了一个既供牧民祭祀也供旅游者参观的敖包。
祭祀敖包,是古老的蒙古高原上最常见,而且最热闹的祭祀活动。这种活动一般安排在夏历的六、七月,由蒙古族喇嘛主持仪式,场面盛大恢弘。众喇嘛在敖包的正面焚香诵经、顶礼跪拜,牧民则围跪在另外三边,喇嘛用法号奏出雄浑苍凉的法乐,这法乐伴随着众人诵经和祈祷的声音回荡在草原的天空。末了,所有参加祭祀的人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求希冀,许下心愿,据说就可以将愿望变成现实。
祭祀仪式结束后,牧民们还要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这个时候,姑娘和小伙子则借此机会躲进草丛里,谈情说爱,互诉衷情,相约再会,这就是敖包相会。
敖包,不是蒙古包,却比蒙古包有着更多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内容。
从关于西藏的影视作品里,常常看到一种印有藏文和鸟兽图案的蓝白红绿黄五色方块布组合在一起的小旗子,它们一块紧接一块地缝在长绳上,悬挂于两个山头之间。在公路或河边,也常看到一堆土石的中心竖着一根高高的木竿,从木竿的近顶处往下向四面八方拉着许多条呈辐射状的绳子,绳子上挂满了五彩的小布条,这是什么?红红绿绿的,仅仅是为了好看,有色彩,还是另有别的作用?神奇的雪域高原,我觉得这东西也挺神奇的。2007年夏天,我和几个朋友去了西藏,在雪域高原转悠了一个多星期,在拉萨的布达拉宫、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在羊卓雍错和拉木错湖畔、在青藏公路和雅鲁藏布江边,一路上在藏族同胞民居的屋顶上、门楼上都看到了随风飘扬的五彩布条。
“那是什么?色彩缤纷还挺漂亮的”我问。“那是经幡”导游说。
“是做什么用的?”
“这是藏人相传已久一个有特色的习俗,它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用来祈求福运兴昌、消灾灭殃的。”
“不为好看,干嘛搞得花花绿绿的?”
“经幡的色彩有寓意有讲究,可不是随意排列的,一种颜色代表了一种自然物,红色好像是火,绿色是草和树……”多问几句之后,导游小姐也语焉不详了。回来上网搜素,终于弄明白了经幡的种种问题。
经幡是用羊毛和棉花等材料相互混合制作的一种质地上好的薄布。经幡有五种色彩,并且排列有序,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必须按照顺序排列,最上面的是蓝色,代表蓝天,然后是白色,代表白云,白色下面是红色,代表火焰,再下来是绿色,代表绿水,最后是黄色或棕色,代表黄土大地。五种颜色如此排列,客观地反映了大自然从天到地的物质存在的空间顺序。藏人世代生活在高原上,更敏感于天地万象的变化,自然界风调雨顺,人间就太平祥和,自然界灾害频发,人间就不得安宁。五色经幡的色彩和有序排列,实际上表达了藏人渴望自然和顺、天下太平的心理寄托。
当然,除了用五彩在经幡上寓意外,我在拉萨大昭寺广场上还看到另一种经幡。它是一条三、五米长的狭长布条,颜色单一,或白或红,上面有用木板刻印的密密麻麻的藏文字母以及栩栩如生的鸟兽图案,布条的一侧缝接在一根粗长的经杆上,插立在大昭寺的庭院前。文字可以直接用来表意,经幡上的这些文字,大多反映了佛教教义和佛陀的教诲。
经幡挂在山顶河边,日晒雨淋,易于褪色,它作为福运升腾的象征物,每年都要换新。换新是要挑好日子的,根据藏族历算,要选择藏历新年后的一个良辰吉日。据说,这天早上,全院的人都要盛装出席,齐聚楼顶,举行一个隆重、欢乐的插经幡仪式。因为在藏人看来,挂经幡具有无上功德,将经幡置于雪山上,或挂在大河边,对山上的生灵、水里的动物、水流过之处的、喝水的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有极大助益。路上、桥上和房子的四方四隅插上经幡,来往的客人和住在、甚至死在屋里的人和昆虫都能往生西方净土。无论人还是其它生灵,只要看到经幡,就可以获得非常大的利益与加持。
西藏的导游还对我们说,人们挂经幡,风吹幡动,其功德就如同不停地持诵经文。
草原上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萋萋芳草和彪马肥牛,人们都很喜爱,但我更喜爱的还是内蒙草原上那些优美动听的蒙古族民歌,从胡松华的《赞歌》到腾格尔的《天堂》,从王树理、吴秀云演唱的《敖包相会》到德德玛的《我和草原有个约会》。最近两年,还常听到乌兰其其格等人演唱的以勒勒车为主题的好听的歌曲。一首叫《勒勒车转着日月》的歌中唱道“草原上的车变了很多,阿妈还是喜欢那辆勒勒车,勒勒车转着日月,把阿妈的日子洒向长长的车辙”,歌是好听,但什么是勒勒车,为啥叫勒勒车,我不明白。草原上的车变了很多,为什么老阿妈还是喜欢那辆勒勒车呢?
去锡林郭勒草原旅游,我有幸看到了勒勒车。导游介绍,草原上的勒勒车,全身都是用桦树或榆树木组成的,不用铁件,车身轻便、结实。勒勒车车轮特大,高达一米五、六,非常适合在深草地、雪地和沼泽地里行进,由于速度快,曾有“草上飞”、“草原之舟”的美称。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常年逐水草而居,经常各地迁徙,从古至今,勒勒车一直是他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搬家迁徙、运粮运水、经商出游、部落征战等,都离不开勒勒车,需要时勒勒车可以组成庞大的车队,由十几辆甚至几十辆车首尾相接而成,有一个人驾车就可以了,为了不使车队走散,每头牛的犄角都用绳子拴紧相连,最后一辆车拴有大铃铛,叮当叮当地响,以便使前面的人能够听到。
勒勒车是个统称,根据用途的不同,达官贵人坐的叫轿车,运送佛爷佛具的叫佛爷车、送水的叫水车、当仓库用的叫库房车。我国古代,秦汉之际,匈奴人就懂得造车。勒勒车有记载的起源,可上溯到《汉书》所记载的"辕辐"。南北朝时期,鲜卑、柔然、铁勒(又叫敕勒)等少数民族,造车的技术已经相当高超。如今草原上到处是摩托车、小汽车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只有在锡林郭勒的草原腹地,仍存有一定数量的勒勒车,草原上其它地方已难以见到勒勒车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勒勒车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了解了勒勒车的前世今生,我很能理解蒙族老阿妈为什么还是喜欢那辆勒勒车。草原没有了勒勒车,真不知道是该庆幸呢还是该悲哀,勒勒车和蒙古包一样,也承载着蒙古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不要忘了,作为蒙古文明的一个代表,勒勒车在蒙古族的发展史上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了,在内蒙古高原走了一趟,我知道,“勒勒车”是因牧人赶车吆喝牲口的“嘞嘞”声而得名。勒勒车,又称“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因常以牛拉动,所以也叫蒙古式牛车。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