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从小对文史书籍非常感兴趣的缘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又添了一种考古癖 , 加之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长期从事爬格子工作 , 每到外地开会、学习、旅游及记趣、游记写作和摄影成了我一大爱好,愿意用文字和摄影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
每当到那些著名风景区 , 尤其是那些与古代名人密切之处 , 总要把名称、传说和典故抄录在笔记本上,有些不甚了解的地方向风景区的工作人员请教 , 并简要记下当时的感受,拍下几张特点照片,然后再写下游记和有关文史拾零.泰山、黄山、九华山 、峨眉山、衡山、岳麓山、青海、西安、成都、洛阳、南京、苏州、杭州、北京及江南三大名楼等上百个景区、景点、名山大川、名人胜迹都在我的拙笔下留下记录.先后写下了《无字碑前发幽情》《倾国何须怨玉环》《一代词人有旧居》《一门父子三词客》《不教胡马度阴山》《千古草堂留后世》《太行群峰唯苍岩》《香山墓地悼诗魂》等近百篇文章,这些游记的题目大都是由先人的诗句做题? 然后再加上副题《××游记》 , 同时 , 还搜集到不少文史知识 , 了解到中国的风景名胜离不开山水庙宇、楹联和名人故事如《千年文明话古塔》《石狮作为装饰物的由来》《名山奇景的秘密》《古塔层为何以奇数居多》《苏东坡到底是何模样》.自1985年以来,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中国老年报》《中国工业报.汽车周报》《辽宁日报》《辽沈晚报》《中国旅游报》《老同志之友》《沈阳日报》《沈阳晚报》《中国地名》《北方旅游》等30 多家报刊发表了游记及文史拾趣 200 多篇 ,30多万字,旅游摄影 150 多幅。, 旅游摄影不单纯地写一个景点的说明 , 而是以散文的方式去写。如写杜甫草堂,开头是这样写:吟诵着古人的佳词名诗 ,人们总希望追随诗人的足迹寻找那尚未失落的灵感。那么到成都游览的人们可到杜甫草堂看一下。这样就增加了读者的兴趣。我在工作之余, 将这些游记和文史拾趣整理成《游踪记趣》。
《游踪记趣》、《心灵的旅行》无疑是我行万里路的结晶 , 就旅游本身来说 ,是以游为主 ,摄影游览相结合。我在函授大学学习哲学的时候 ,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 。盖因时光不再来也。但是 ,文字和摄影记录却能化瞬间为永恒。我现在把报刊发表过的我写的游记及文史拾趣和摄影都剪贴在册子里,每次翻阅 ,过去的情景又历历在目, 故而愈是珍贵。真可谓 : 观江山之胜迹 ,发思古之幽情,感沧桑之浩叹,唱时代之新声 ,不亦快哉。
古人曰: 江山胜景 , 绵绣文章二者相得益彰。因而游览名山,寻迹访幽,领略胜景 ,可以陶冶人的性情 ,净化人的心灵 ,还可以开阔人的胸襟 , 焕发向上的精神, 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并加深了我对所学的古典文史知识的认识 ,这真可以说得上我的旅游 " 副产品 " 。我的报社和出版社的朋友和老师都鼓励我向30万字以上冲刺 , 而后 , 可出书 , 现在这方面努力已成现实。
《老子》有云 ," 合抱之木 , 生于毫未 ; 九层之台 , 起于累土 ; 千里之行 , 始于足下。 " 巨木长成 ,高台筑就,远行成功 , 都是不弃微小 , 日积月累 ,循序渐进的结果。自从小学开始起 , 我就喜爱读书,在大连中山区捷山小学时,1963年我们班只有我一人考取了辽宁省重点中学---大连二十四中学。在中学读书时我有幸成了业余图书管理员,午休和业余时间在阅览室和图书馆帮忙。使我在学习之余,看了上百本小说和报刊。参加工作后, 诸多生活习惯均有颇大的变化 , 唯独对书的酷爱丝毫没有改变。我爱书 ,也感谢书 , 书让我走出混沌与蒙昧 ,书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书之于我 , 犹水之与鱼, 须臾不可相离 。 自 1968 年下乡及工作的五十年的时间里 , 读了近万卷书(包括杂志) , 并在读书之余笔耕不辍 ,先后在各类报刊、电台等发表各种稿件4000多篇,使得艰辛和汗水都化作氤氲暖我心扉。我坚持读书与作 ,不仅仅知识得到充实 , 思想境界也达到升华 ,获得活力 , 进而学有所进。并荣获‘沈阳优秀家庭藏书状元’‘辽宁省优秀读书家庭’“辽宁职工诗人”等光荣称号。同时,我写的《读傅雷家书有感》一文,获辽宁省读书征文一等奖。
在写完这篇“代前言” 的时候,信手翻到千禧年春节所作的一首小诗:翰墨遨游忘复还,书山伴我进梦园。才疏自愧无多作,苦读笔耕咏大千。今天,我所发表的游记有幸以《游踪记趣》《心灵的旅行》上、下集结集出版,确实遂我心愿。 图为证书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