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耀光 于 2019-8-31 10:35 编辑
山野的秋风,爽利。 我喜欢山野里的凉爽秋风。农村人早先没有游山玩水的功夫和闲心,秋天走进山野都是因为有活要干,不是收晚稻、挖红薯、就是采摘山上的油茶果,或是砍柴、放牛、割茅草......干啥总是累得身上汗津津的,每每这时候有一阵秋风吹来,真是爽死个人了。 秋风送爽,大家都有过体验,但城里人未必都体验过山野秋风之爽。我在赣西山区的农村里长大,从小跟着大人们去山里干活,就喜山乐水,也喜欢山野里的秋风、秋果,并深以为在山野劳动的时候,渴山泉,尝野果、吹习习秋风,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享受。 与雾气重的春天不同,秋天的山野是“火”性的,处处干燥干爽,少了水汽和云雾,空气不再湿漉漉的。山野的秋装,少了翠绿,多了枯黄、深褐和火红,虽不再满目青葱,但色彩更斑斓了。与春风不同,秋风虽不和煦但凉爽,秋风中虽没有花香,却有着丰收果实的芬芳。放眼远山如黛,层层叠叠。而近处树树叶黄,野柿果火红,就像一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红灯笼。 记不清我曾多少次进山被秋风紧紧搂抱,也不记得多少次在舒适的秋风中品尝过山上那酸涩的秋果了,但曾经的一些场景,却印象深刻,还记忆犹新。 当金灿灿的晚稻成熟,我跟着大人们在田里收割。累了,满身是汗,大家聚坐在田边的草地上休息。吹着山野里洁净凉爽且散发着稻、果香味的阵阵秋风,我感觉通体的舒服,真是太爽快了。高兴的时候,我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四脚八叉地躺在干爽柔软的田头草地上,眼望着蓝天白云,口里轻轻地哼着小曲,那满足和惬意,便通过小曲飞扬在稻田和山野中。 老家的冬天寒冷,多雨雪。秋天,农家都要为入冬准备足够的柴草。乡下孩子周末大多都要上山砍柴火、割茅草。星期天,邻居的孩子们与我相邀上山砍柴,便是我们农村娃秋游、赏秋的大好时机了。我们磨好砍刀,带上绳子扁担,结伴而行,说说笑笑地上山。上了山进了林子,大家先是紧张地干活,各自搜寻死树枯枝,不够就砍些枝枝杈杈。动作快的帮助慢的,大家都够分量了便捆绑成担。然后就集体进入休息、嬉戏或打闹时间。我们玩的花样可多啦,有时候我们坐在松树下吹凉爽秋风,讲有趣故事;有时候站在山上,眺望山下,指指点点,辨析方向、村庄和自己的家在哪里;有时候留下一人守住柴草担,其余分组寻找野果,找不到野果的,干脆就到人家的番薯、花生地里动手脚,挖一些拿回来大家共享,吃了喝了之后,要是天色还早,就玩锤子、剪刀、布,谁输了就被重重刮一下鼻子,要是刮得太痛了,就会打闹、追逐一阵,尽兴后挑起各自的柴草担山,又一路说说笑笑、高高兴兴回家。 那时的农村物质条件很差,没有面包,没有蛋糕,更没有巧克力。我们只有酸涩的野果和父母难得花钱给我们买的几颗琥珀色的硬水果糖解馋。生活虽然艰苦,但我们能自由自在地融入自然、释放儿童的天性,从来也不怕什么输在起跑线上,精神上很愉悦。可不像现在的孩子,刚会说话就压着背唐诗、学英语、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上学了又进补习班,根本就没有时间亲近自然,放松自我。现在想来,当年的我们幸哉快哉,有满满的幸福感。 秋叶赛春花。秋天的山野里不仅有洁净干爽的秋风,更有美丽的景色。 我参军后进山观秋景、赏秋叶、体验秋风之爽的机会虽然不多,但也有过几次。记得我在团里当放映员的时候,有一年的国庆节去永安县的热西林场慰问职工。林场在河对岸,那时林场没有公路,河上只有几根铁锁链上搁着木板的吊桥,汽车没法开,我们只能肩挑背扛着放映设备,小心走过摇摇晃晃的吊桥,艰难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汗水湿背,多亏有浓荫蔽日、松涛鼓浪、秋风送爽...... 后来,我提干了,参加过一次为期一周的长途拉练和两次秋季军事演习,在长乐、福清、莆田和深沪湾海边的山头上,又多次体验了山野秋风之爽,或黑夜里山路上全副武装的行军、或烈日下趴在海边山上闷热的战壕里待命,或抗登陆演习中听到冲锋号向海际滩头发起的猛烈冲锋......阵阵呼啸的秋风吹来,是送爽,是加油、鼓劲,也是胜利的冲锋号角!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快意舒心的呢?凉爽的秋风吹干了我身上的汗水,吹走了我周身的疲惫,也吹散了我心中的纠结和烦恼。那段时间,交往了几年的女兵离我而去,我正遭遇着失恋的痛苦。深沪沿海多是光秃秃的石头山,山上没有茂密的树林,只有一些稀疏的相思树。部队演习休整时,当我坐在深沪湾海边山头上的相思树下,吹着凉爽的秋日海风,眼望着东海的万顷碧波,耳边听着阵阵涛声,我心驰天外,心胸豁然开朗,物我两忘,即便坐在相思树下也再无相思和失恋之苦了。这之后我依然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丝毫不影响我的情绪和对本职的工作热情,还得感谢秋风吹散了久居我心中的那篇愁云。 又到“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时,想起那些年的秋风之爽,我打算国庆节过后找个合适的时间,约三、两知己好友到哪里去尝尝晚秋。行前,我兴味盎然一气呵成先写了这篇文字,临了我为本文取了个名字,大声说了出来:“山野里的秋风,真爽”,坐在客厅里的妻子突感莫名,吓了一跳。
2018年10月6日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