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九日下午,我和张磊、佘唯青一起去娘庄村为村民们送医服务。
下午两点多钟,正是骄阳似火的时候。我们冒着炎炎暑热驾“电驴”行驶在乡村水泥路上,有阵阵热浪袭面而来。是啊!人间最热七月天。好热的天气!一轮毒辣辣的太阳烘烤着大地,大地上热浪翻滚连一丝风也没有,天地之间仿佛就是一个巨大的蒸笼,万物处其间饱受暑热薰蒸之苦。你看树上的叶子都被晒蔫了,软搭搭地无力地垂着。偶见一只趴在树下的狗儿,也是伸着舌头闭着眼睛不动不走。往日乡村水泥路上来往的行人早已不见了踪影。那么热的天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啦!这不,我们行走在路上都感到自己的皮肤有灼痛感,感觉脸庞和暴露在短袖工作服外面的手臂正在一寸一寸地慢慢变红、变黑。这么热的天简直就像是一只大火炉呀!天地间的万物就全似在那火炉之中呢!
任烈日炎炎似火烧,我辈下村送医的为民服务理念不动摇。暑天下村服务苦不苦?我们要想想革命老前辈们的长征两万五。我们要把送医服务不折不扣地送给辖区内的村民,让他们在三伏夏日里感受到党和政府为民利民政策的清爽凉意,让她们在家里轻轻松松就能享受到送医服务。我们首先来到村民沈志松家。
老话说世上有三样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沈志松家经营着一间豆腐坊。虽是大热天,可豆腐坊依旧火热作业中。沈志松大爷患有高血压,停下手头的活就来测血压。张队娴熟地给他测血压,老佘作服务记录,我就到作坊里参观了一下:两口二尺土灶大锅灶下烈火熊熊,锅上热气腾腾,满锅里翻滚着白色的豆浆直冒泡泡。另有一个小锅炉灶膛里也是炉火旺盛,它的一根铁的通气管插在一只铁的敞口容器的豆浆里。那豆浆也是气泡直冒、沸腾不止。这样的敞口容器有四只并排在作坊里,一个年轻的大姐正拿着一个棍子给另一只容器里的豆浆搅拌。她是满面通红、汗湿衣襟。整个作坊里的温度足足能高达四十度,可是有一只小音箱正在作坊的角落里苦中作乐地播着《花开的时候》。那里太热了,我稍作参观就赶紧出来。
那时我就想啊,乡亲们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辛苦劳作,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他们把送医下村工作干好?我们还怕什么暑热?!我们一定要走好党和政府送医服务征途的最后一公理,为村民们做好下村送医服务。
那时张队已帮沈大爷测完血压,并交待好了注意事项及各项保健方法常识。大爷的血压相对偏高,这与他的工作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我们一再叮嘱他家作业时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从沈家出来,我们就来到了村民李桂花家。我们一进客厅就被墙上的两面锦旗吸引了:妙手神医,华佗在世;杏林高手,悬壶济世。感情我们碰上了同行的前辈。这是大水冲进了水晶宫啊!再看看门上那一副副手写的龙飞凤舞的对联:平安健康财中财,欢乐开心福中福;行善人家有余庆,积德宅地福满门……整个客厅里窗明几亮、干净整洁、一尘不染。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家诗书礼仪之家。李桂花阿姨是慈眉善目地长者。花甲之年的她告诉我们,她曾在我们医院学过临床,干了一辈子的妇科医生。她还告诉我们,她的老伴过去在乡政府工作,一肚子的文化,家中的对联都是他写的。就在那时他的老伴也回来了,于是我们为他们量了血压。他们的血压控制得很好,平时吃得都是外甥女从上海寄回来的药品。我们叮嘱他们平时要坚持规律服药,要清淡饮食,适量运动。俩位老人家频频点头,并告诉我们“老俩口十分注重养身保健,平时饮食也很清淡,也基本上不吃腌制的咸菜。”说着李阿姨就拿出一只西瓜,剖开款待我们。长者赐,却之不恭,受之无愧……在她家我们感受到了暑热的消退。
当我们从她家出来再次走进炎炎暑热中时,内心却感到清凉了许多。是啊!村民们的箪食壶浆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如此即便身处炎热世界,内心也会感到丝丝的清凉;如此即便是漫天暑热,我们也会为村民们做好送医服务;炎热酷暑烈夏里,我们要偏向暑热村中行啊!
就这样我们一下午顶着暑热走东家奔西家,为村民们量血压、测血糖,宣教规律用药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了乡村们的诸多好评。
当傍晚我们踏上归途时暑气稍退、晚霞满天!我想我们下村送医服务工作也要像这满天红艳美丽的晚霞一样,为村民们送去美丽、送去美好、送去幸福健康的生活。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