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明清 于 2019-11-23 14:00 编辑
水府神韵(原创)文/王明清
来到董市水府庙,透过饱经沧桑岁月的古代建筑,穿越栩栩如生的大小神像,观摩飘着美妙音乐的道教法会,从中感受到水府庙深不可测的神韵。
历史悠久传说神奇
位于湖北省枝江董市镇东黄龙岗上的董市水府庙,又叫萧公庙或龙王庙,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距今已有六百四十余年历史,现为宜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常情况下,道观或庙宇均建于高山之上或丛林之中,而董市水府庙却兴建于江边,其中缘由可能与民间传说有关。相传,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在鄱阳湖与劲敌陈友谅作战,因彼此力量悬殊而难以取胜。时至深夜,朱元璋翻来覆去睡不着,迷迷糊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自称是萧公的老人告诉他如何用火攻的方式击败对方。第二天,他率领官兵依计行事,果然打败了陈友谅,坐了大明江山。朱元璋认为,他之所以能登上皇位,水神萧公有相助之功。于是,他封萧公为天下水神,并责令长江沿岸兴建水府庙,供奉萧公神像。从此,长江沿岸各地两百余座水府庙傲然矗立,董市水府庙是其中的一座宙宇,由董滩口一百零八家商号奉旨捐款修建,主要建有山门、围墙、大殿、天井、后殿、厢房、侧院等。据说庙内楠木屋架是董市商家在四川做好后,用自己的商船装运到董市,一夜之间竖立起来的。清乾隆年间曾历时六年进行重修,规模扩大,楼阁增辉,香火鼎盛。泽被四方。民国时期沿江战火不断,后又遇“破四旧”,长江沿岸水府庙相继被毁,董市水府庙虽然断壁残碑,杂草丛生,破烂不堪,但庙宇的模样依旧,总算幸存下来。一九九三年三月,省道教协会会员、鸣凤山道观道长马诚子实地考察了水府庙,觉得水府庙是沿江唯一幸存的庙宇,有必要进行抢救性保护。他向董市镇政府及枝江市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得到许可后依靠社会各界筹措三十余万元资金对水府庙进行了维修。一九九九年十月,董市水府庙重塑萧公、董和神像,举办恢复庆典与神像开光,并对外开放。二○○五年五月,水府庙道长刘厚福继往开来,艰苦创业,多方筹资增建玉皇阁并于二○○七年九月举行玉皇阁落成庆典;同时逐年对屋面、侧院进行整修,兴建了厨房,在庙内植树种花,安装九个监控,更新消防安全设施;并启动镇政府投资一百余万元硬化周边道路,使庙内外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古风犹存别具特色
具有南方民间四合院式建筑风格的董市水府庙,现占地面积一万七千一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二千一百六十平方米。其建筑均为黑瓦坡顶,灌斗墙砖木结构,硬山顶。大殿面阔二十二米,五间,进深十二米,檐高六点五米;两端两间为五柱穿斗式木构架,中间三间为四柱抬梁式木构架,主要供奉萧公、龙王、水官大帝、靖江大王、董和。后殿面阔九点二米,三间,进深九点五五米,檐高四点三米,抬梁式结构,主要供奉真武祖师、观音大师、财神爷。两边厢房为父母殿、文昌殿。在供奉的神像中,董和是蜀汉名臣,董市是董和故里,水府庙南山墙上有“后汉掌军中郎将董幼宰故里”题记;董和为官二十多年,一生正气,尽职尽责,直言不讳,清正廉洁,去逝时家无任何财产,深受老百姓的信任和爱戴。一九九一年董市镇政府曾立董和像于狮子路口,近几年人们又将心中的“清廉之神”立于水府庙内,供仰视、崇拜,更显虔诚。庙内除了有神像、彩画、匾额外,还有石狮、铜钟、石碑等文物;原有的歌舞楼、长江导航灯杆以及七级砖塔塔基等遗迹至今尚存,拟规划复建。
商贾往来影响深远
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董市水府庙在古镇往来商贾中影响极大,在董市籍海外游子心目中有着重要地位。董市自古傍水立市,逆江西上过宜昌入川,南去经松滋河通湖南“四水”,东下沙市直达武汉。平日里,江面上木帆船频繁来往,沙宜客货轮船也常在董市码头停靠。明清时期,董市是枝江的水陆交通枢纽、是闻名遐迩的物流集散中心。每逢丰收时节,四邻八乡的商贾相会于此,董滩口码头帆船如林,拉纤的号子声一阵紧似一阵;与水府庙相连的老正街,人头攒动,叫卖吆喝声不绝于耳;在董滩口码头举行的龙舟赛,场面壮观,热火朝天,江边人山人海,加油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做完了生意或交易,看完了龙舟赛,商家们便三五成群地来到水府庙,在神像面前跪拜焚香,祈求商旅平安。据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曹之新撰写的《董市水府庙碑记》中记载:“上自巴蜀、下至沅湘江汉以及滇闽吴粤间,凡富商巨贾,峨舸大舰,莫不荟萃于此,有祷必应。”清嘉庆十七年(1813年)六月,久旱不雨,老百姓焦急万分;枝江知县铁林大汗淋漓步行几十里前往水府庙为老百姓求雨,感动了苍天,当晚大雨如注。古往今来,到水府庙朝拜、寻根者数不胜数。他们中有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外国朋友,还有众多港、澳、台同胞。他们来到水府庙,或祈祷平安、或寻根访问,或揣摩道教,或合影留念,表达了对董市家乡的眷恋之情。
修道养德感恩社会
道教宫庙之所以称“观”,与道教夜观天象的传统也许有直接关联。道教重视天文学,主要是受先秦道家遗风之影响,对天体极为崇拜与敬畏;再者从道家“天人合一”、“身国同治”的思维模式出发,认为了解天象,有助于求道证道,得道成仙,所以称为“观”,取观星望月之意。董市水府庙作为一座古风犹存的道观,主要传承推崇道教文化。而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认为“道”是“虚无之乐、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其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道”衍化而成的,因而就有了“道法自然”之说。道教信仰中与“道”并提的是“德”。道教经书中解释为“道之在我者就是德”,《自然经》中说:“德言得者,谓之道果”,所以道教规定道教教职人员要“修道养德”。
在早晚课、法会、祈祷、存思、养性、内丹、外丹等修炼中,董市水府庙道教教职人员始终坚持既修道又养德,以求“清静无为、离境坐忘、安静自然”,或边喝茶品茶、边闲聊解忧,从而达到“茶悟人生”的境界。董市水府庙现有道教教职人员六人,道教团体两个,信教群众三千余人,由水府庙民主管委会统一监管,依法依规开展道教活动。二○一二年三月,董市水府庙隆重举行道教古本经书捐赠会,大会由原枝江市政协董市联络处主任刘中品主持,欧阳修第三十八代嫡孙欧阳运森在会上向水府庙捐赠了古本经书,枝江市民宗局、文体局、董市镇统战部门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原宜昌市政府副市长符利民在会上即兴讲话,参会者达七百余人。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九玉皇大帝圣诞、二月十五太上老君圣诞、六月十九观音大师成道、九月初九祖师爷圣诞时,水府庙均要举行法会或庙会活动。在以“教风”为主题的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中,董市水府庙大力倡导人间道教思想,运用《道德经》诠释道教义理,逐步引导道教信士和广大民众从中汲取智慧、道理和教训,以此净化心灵,提升道德品质;并坚持倡导爱国爱教传统,以慈悲之心、感恩之情,为长江行船、乘船者祈祷商旅平安,为当地道教信士和广大群众祈福消灾,并参与救助灾害、扶贫济困、助学助残和支持教育、医疗、福利院等公益事业共计捐款近十万元。一九八五年以来,水府庙不断被列入旅游开发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到此观光旅游;如今,董市水府庙进一步提档升级,成为鄂西生态旅游圈和三峡旅游线上新的文化旅游景点。近十年共接待观光朝拜的游客、香客40万人次。
掸尽尘埃华光灿,别有天地春风来。随着董市水府庙龙王亭、魁星塔、养生堂、水府庙公园等工程的顺利竣工,一个融朝拜祈祷、旅游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宜昌市道教文化中心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