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15249|回复: 0

[散文] 相逢老家话农耕(原创)

[复制链接]
来自- 亚太地区
来自- 亚太地区

该用户从未签到

64

主题

171

帖子

7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17
发表于 2019-11-20 11: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亚太地区
本帖最后由 王明清 于 2019-11-23 13:38 编辑

  相逢老家话农耕(散文)文/王明清


   我们的家乡在老家人民公社农庄所在地——枝江董市裴圣村。刚踏入家乡的土地,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蓝蓝的天,碧绿的水,周围农家整洁宁静,到处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我们相约老家,一边吟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一边体会农民劳作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眼前便浮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据老人们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曾在这里春种秋收,辛勤劳作。
  有这样一句谚语:“穷人没听富人哄,桐籽开花就泡种。”桐籽开花之时正值清明前后,天气仍有些寒意,但农民不失时机地把握农时开始泡种,挑选优良谷种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再浸泡直至发芽。同时选好通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农田为母秧田,并整好母秧田,先下足农家底肥再灌水,通过“三耕两耙两糙”,使母秧田“田平如镜”。在整好的厢块上,农民均匀地抛洒谷芽;洒完谷芽后厢块上须覆盖草木灰,以防鸟叼谷芽,早熟的早稻母秧田还要覆盖薄膜,以防因气温低而使谷芽冻死。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因此,农民特别看重母秧田的管理。播种结束后,母秧田还要晒2至3遍,让每一粒谷芽都站立起来,再上水,但水不易过多,以防淹死谷芽。还有个环节不容忽视,即每天下午五点钟将田的水放干,第二天上午八点钟再上水,连续放露4天,4天后保持适当水份。等秧苗长到“两叶一芯”时用尿素追“提苗肥”,同时除草间苗,再等秧苗长到一尺左右用尿素追“出嫁肥”,3天后移栽到大田。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男人们天刚蒙蒙亮就起床,身穿蓑衣、头戴斗笠,手里拎着秧马下田搿秧。他们双手紧贴地面,前后来回搿扯秧苗,用秧草扎成秧把,顺手放在右侧象列队的士兵随时等待调遣。这时天大亮了,雨也小了,男人们干脆脱掉蓑衣,取下斗笠,轻装上阵,将清洗过的秧把装入粪筐里,挑上肩直奔大田,将秧把抛入大田之中。
  雨终于停下来,姐妹们早已叽叽喳喳地来到田里,打好厢沟,依照既定的行距、窝距开始插秧。她们双手紧密配合,左手拿,右手插:拿秧的左手可不清闲,拇、食、中指须敏捷地把手指中的秧苗分开挪出,递给右手;右手也是三指合作,接过秧苗,找准秧位,裹住秧茎、秧根,向田里轻巧一点,迅速抽出手指,秧根即被插入田中。顿时眼前一亮:横看成行竖成排,万苗接得清风来。
  姐妹们一边插秧,一边说笑,有的还唱起栽秧歌,歌词中流露着纯洁的爱情:
  “蝴蝶喜爱花儿香,鲤鱼喜爱游池塘,天上织女爱牛郎,地上喜雀爱凤凰,小妹爱的勤快郎。”
  “小小鲤鱼紫红腮,下水游到上水来,游过千张金丝网,游过万座钓鱼台,情哥钓我我上来。”
  歌声撩拨心弦,挑秧把的小伙子早就憋不住了,他们也亮开嗓门唱起来——
  “一把扇子二面黄,上面画的姐和郎,郎在这边望到姐,姐在那边望到郎,姻缘只隔纸一张。”
  “麻粉子细雨湿衣裳,情哥情姐岗对岗,情哥眼里只有姐,情姐眼里只有郎,恨不得浑身长翅膀。”
  彼此间唱着笑着,相互用秧把摔来摔去,有的干脆将泥巴涂抹到对方身上,民间称为“泥仓子”,表现了劳作的欢欣。
  接下来是田间管理,秧插3天用深水,3天后排放成浅水,10天后用尿素追第一次肥,一个月后将水放干晒田,谷穗怀胎时追保胎肥,并打药治虫,让谷穗在农历六月冒出来。到了农历七月,季节使稻杆变成褐黄,阳光将谷穗镀成金黄,谷穗颗粒长成,谷子饱满成熟,初秋的稻地有一种丰收的安详。
  割谷序幕一拉开,男女老少齐上阵,他们遵循老农的叮咛:割谷腰要承下、胯要叉大,镰刀握紧,谷铺均匀,桩子割平,颗粒归仓。紧接着捆草头、挑草头,忙个不停。不一会儿,草头在农家稻场拆开铺平。打谷场上,老水牛拖着沉重的石磙在谷场上转来转去,男主人一边牵牛赶磙,一边哼着小调,脸上露出丰收后的喜悦。不一会儿翻叉,再碾压直至除场。随着夜幕的降临,谷上堆,草上萝,农民们结束了一天的农耕生活。
  轻风拂面,晴空万里,农民们用木制月板将谷堆打开扒平,在谷场上来回走动翻晒,等谷穗晒干后再上堆,选择好的风向迎风扬掀,灰尘渣草顷刻间被风吹走。农民用风斗风谷、用大吊筛滤谷,将整净的谷穗装入蛇皮袋中,除留足社员口粮、谷种外,其余稻谷全部交给粮店,交给国家。农民们结伴而行,有的用箩筐挑着稻谷,有的用板车拖着稻谷,有的驾着牛车拉着稻谷,直奔当地粮店。一路上彩旗飘扬,欢声笑语,好一派喜送公粮的生动景象!
  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今天,我们相约老家,回顾当年的农耕生活,心中激情飞扬,感慨万千,一首悠扬的老歌仿佛又一次在我们耳边响起:
  公社是棵常青藤,
  社员都是藤上的瓜。
  瓜儿连着藤,
  藤儿牵着瓜,
  藤儿越肥瓜越甜,
  藤儿越壮瓜越大。


回复 来自- 亚太地区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亚太地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订阅| 关注 (29)

以打造“超一流的品牌社团”为社团的发展目标,以“为作者服务、为文字服务、为读者服务”为社团的发展理念
0今日 3485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