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华夏 于 2020-2-8 17:28 编辑
实干者的脚印(原创)
———记董市镇好干部胡必毅
文/王明清
他容光焕发,在浓浓的眉毛映衬下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他声音宏亮,说话时胸中似乎涌动着万丈激情;他做事风风火火,浑身上下仿佛有使不完的劲。他叫胡必毅,今年59岁,是一名具有三十九年党龄的老党员,是董市镇正科级干部。1972年高中即将毕业时他光荣地应征入伍,被派往海军后勤部工作,1979年10月转业回乡;他曾经在石岭公社、云盘湖公社任武装部长,1983年任董市镇武装干事、武装部长,2001年董市与姚家港合并后他先后任董市镇人大副主席、老干部组组长、农办助理、民政助理等职、现任董市镇土地房屋征收办主任。他数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廉洁奉公,默默奉献,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他所从事的纷繁工作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他作为一个人民公仆的靓丽风采,从他不辞辛劳、成天奔波的身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坚实脚印!
——勤学善研,荡涤心灵。 常言道:“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为此,胡必毅把学习当作干好一切工作的源泉,经常给自己“充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除认真学习党章和国家方针政策外,他还结合武装、民政、土地房屋征收以及征地拆迁等工作实际,反复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做工作上的明白人。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胡必毅积极参加学习讨论,认真做好笔记,撰写心得体会,他还坚持参加每周星期四集中夜学,联系实际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通过学习研究和自查整改,他的思想得到锤炼,心灵得到荡涤。他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创新意识不强、知识储备还有差距”等问题,深入解剖其深层次原因,并确立了争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等五好干部的努力方向。 ——爱岗敬业,勇于担当。谈到胡必毅所从事的岗位,镇政府机关一位老同事评价说:“老胡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接着他滔滔不绝地打开话匣:计划生育刮肚子、农村防疫打狗子、防汛抗旱补口子、市场税收堵漏子、征地拆迁腾场子,哪一项工作没有留下老胡的足迹?哪一项工作没有倾注老胡的辛勤汗水和心血?的确,胡必毅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当武装部长11年送兵800多人,没有一个因政治上有问题身体不合格而退兵的。他在工作中讲究原则,勇于担当。福星村屠宰户胡某是胡必毅的侄儿,由于在家私自屠宰被他发现后现场检疫并进行罚款处理;草台村屠宰户杨某因私自出售未检疫的白水肉被发现后要处罚,蛮横的杨某把屠宰刀搁在胡必毅的脖子上加以恐吓,但胡必毅毫无惧色照样收了他的罚款。他忠于职守,乐于奉献。从2007年开始从事征地拆迁工作,胡必毅已有七年没有公休,也没有请过一天事假,即使自己的亲侄儿侄媳妇结婚,他也没有参加他们的婚礼,只是安排家人带去了一份美好祝愿。他带病工作,任劳任怨。胡必毅患有脑梗塞、高血压、输尿管结石等多种疾病,有一次他刚做完输尿管结石手术还在尿血,不巧遇到磷石膏渣厂二期工程项目开工,他不得不赶往现场,在附近村卫生室一边打吊针,一边安排相关事宜进行督阵,从而使工程项目正常运行。 ———防汛抗旱,大显身手。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前几年防汛抗旱工作中,时任董市镇镇委委员、镇武装部长的胡必毅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放在心中,多次组织人力物力排除险情,大显身手。每逢汛期到来之前,作为镇防汛抗旱副指挥长的胡必毅总要与分管水利工作的副镇长一起来到水利服务中心进行调研,协助水利服务中心拿出详细预案——即成立组织机构、确定劳力造花名册、充分准备物料、确定应急抢险队造花名册,联系解放军事先进行演习;并要求水利服务中心坚持24小时值班,搞好水情雨情预报,及时上传下达,不耽误抢险战机,全力组织抗洪抢险。1998年7月至9月,连续一周降暴雨,长江最高水位达到48.82米,位于董市镇的长江大堤高度为50米,历经8次洪峰考验。胡必毅督促水利服务中心一方面进行水情雨情监测,另一方面分工明确不慌乱,有的负责巡堤、有的负责预情抢险,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并及时拿出方案及时处理,有的负责后勤。在巡视中发现新河口、周湖段有漏洞、福星村尹家白屋有散浸险情,长度80米,胡必毅一边迅速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上报情况,一边及时组织水利技术员和应急抢险队300多人,挖填土方50立方米,填筑沙石100立方米,全力反滤铺盖,防止流土造成溃口,进行紧急处理后安排30人在现场轮流换班观测坚守,确保了堤防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胡必毅与其他抗洪抢险者一道风餐露宿,日夜奋战,两个月没回家。2002年3月的一天,时任镇人大副主席的胡必毅,安排部分村从泉河二支渠往太白水库放水,那天晚上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沟渠过水量达到3。8个流量,在渠道因年久失修、即将面临溃口的情况下,他立即召集50多名身强力壮的农民跳入还有点寒冷的浊水中,用稻草和泥土堵塞溃口处理险情,使下游的2000多亩农田未受损失。2004年三四五连续三个月没下雨,胡必毅每天步行50多里深入村组查看旱情,并及时组织劳力200多人对末梢渠道进行清淤开沟,集中引水灌溉,使远离主干渠的3000多亩稻田幸运得救。他还根据桂花、黄金、泰洲等村不同的干旱情况,从斗渠上分水,合理安排水源调度水源,同时调处用水纠纷200多期。
———征地拆迁,倾注真情。伴随着城乡统筹建设步伐的加快,征地拆迁任务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由于诸多矛盾和因素交织在一起,因而征地拆迁便逐渐成为“天下第一难事”。作为长期从事这项工作的胡必毅,对此有很多感触,也想了很多办法。在征地拆迁进程中,他始终严格把握标准和要求,坚持阳光操作,公平公正,做到物量核实“一把尺”,补偿标准“一刀切”,宅基安排“一杆秤”,切实维护各项政策执行的严肃性,通过实地复核公开,严格按照政策发放补偿款,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对于那些对征收补偿不满意、迟迟不签约的被拆迁户,胡必毅凭着自己能说会道的优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方面向群众反复宣传解释相关拆迁补偿安置政策,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取得拆迁户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在不违反拆迁政策的前提下,及时帮助解决群众的一些历史遗留和实际困难,主动为困难群众联系租建住房,落实就业安置和后期安置保障,让拆迁户无后顾之忧。在姚家港沿江大道西扩拆迁中,涉及到几个农户的房屋要拆迁,其中李某有一栋160平方米的房屋,起初要价58万元,否则不签约,胡必毅先后18次进他的门宣传相关政策和补偿标准,又请他的亲朋好友帮忙做工作,最后以23。8万元签约。象这样的事不胜枚举。据调查获悉,胡必毅在征地拆迁第一线已奋战了七年之久,七年来他凭着与群众的深情厚意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硬是做通了1000多户农民的思想工作,共拆迁房屋1000多栋,交地10000多亩,为董市镇征地拆迁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胡必毅的工作得到了市、镇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他也因此获得了较多荣誉,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胡必毅没有自傲,更没有自满,而是以一个人民公仆的博大情怀和远大志向,大步流星朝着更新更高的目标奋进!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