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耀光 于 2019-1-2 15:29 编辑
金门,一个古称浯州,形似亚鈴的小岛。 近几十年来,因了金门战役(台称古宁头战役)和八.二三炮战举世闻名,又因了厦、金小三通而引世人瞩目。作为曾经的福建前线部队的一员,我对料罗湾、北太武山、翟山坑道等地名,早已耳熟能详,所以久有游览小岛的愿望。今得以成行,我起了个大早,赶早八点的“新武夷”号渡轮赴金。 半小时的航程,一眨眼功夫就到了。 真是咫尺天涯啊!只一弯浅浅的海水,过去半个多世纪里,把一个国家,变成了两个世界,厦、金两地,虽广播喇叭之声可闻,两岸人民却老死不相往来。过去,我从望远镜里遥望过金门,只见海岸上碉堡林立,海滩上、浅水里,密密麻麻地满布了轨道砦,一种用以阻碍我方舰船登陆的嵌入了带钢轨的结实的水泥墩子。而今,轨道砦没有了踪影。倒是轮渡码头楼顶上“金门欢迎您”五个大字格外醒目,游人在海上远远就能看见。 我的金门游,意不在海岛风光,也不在闽南古厝,更不在金门的糖和酒,我属意在“烟”,在曾经的战火烽烟和战地黄花。一踏上金门岛,我就想起了那场惨败的金门战役,想起了与之相关的人和事。1949年10月24日,人民解放军二十八军下属的三个团登岛作战,进攻金门,在岛上苦战三昼夜,终因后援不继,全军覆灭,是我军建军以来一次彻底的败仗。有军事专家指出,这次战败不是前线战士不英勇,而是“主帅轻敌,指挥失当”。我军官兵英勇作战不怕死的精神,连被毛泽东称之为“狡如狐”、“勇如虎”的胡琏都不得不佩服。胡琏曾特意带手下参观我刘天祥团长的古宁头指挥所,他说:“我就是要你们来见识见识,看看人家是什么样子。人家上岛到现在,没进过一粒米水,一个人对我们好几个人,这仗还不残酷吗?……”据说,这个指挥所弹痕累累,现在还屹立在那里。 为了祖国的统一,九千勇士,渡海作战,弹尽粮绝、血洒海疆,感天动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壮志未酬的英雄。在金门战役四十周年的时候,叶飞登上厦门云顶岩,天突然下雨,他任风吹雨淋,默然伫立雨中,深情地眺望对岸的金门,双手颤动。其后不久,当年的副军长肖锋和妻子带着酒来到厦门海边。他遥望金门,双眼潮湿,向大海里洒了三次酒。厦、金三通了,许多崇拜、感念和追忆英雄的亲朋好友及我等后生晚辈,来到金门战地缅怀解放军的英雄。 如今硝烟散尽,两岸和平相处,金门岛上气氛宁静、祥和。不过两岸昔日军事对峙的遗存还随处可见,岛上依然残留不少军事设施,最多的似是碉堡和坑道。碉堡有多少,导游未作介绍。但在村口、路边,大树底下等许多地方,我都看到了外表涂上迷彩的低矮的圆形碉堡。至于坑道,导游说小岛上有3000多个,或许还不止这个数。因为尽管解放军要炮击的是军事目标,但金门老百姓说“炮弹不长眼睛”,为安全计,不少人在自家房前屋后挖了小坑道,只能躲进五、六个人。在水头聚落,导游就给我们指看了这样一个老百姓的家用坑道。我们参观的翟山坑道就大了,它是一个人工开凿的A字型的花岗岩山洞水道,水面宽6米,全长357米,小艇和船只可出入料罗湾,是专为守军运输武器、弹药和给养用的,里面能停泊40条小艇或补给船。 两岸情势紧张时,岛上最多曾住有十万部队,随着两岸关系缓和,现在仅有5000人的守军。去景点的路上,路过一些营区,导游指给我们看,早已人去楼空,营地荒草萋萋,连中心训练场许多地方也长满了小草和野花,看来这地方也很长时间没派上啥用场了。 金门岛上的菜刀、一条根、高粱酒和贡糖是很出名的,这是许多大陆游客喜欢带回的东西。有意思的是,除贡糖1934年创始,前三者都是战争催生出来的产品。金门菜刀钢硬刃利,它是利用了战争时期大陆打过去的炮弹壳精工制作的。金门的“一条根”,原是一种野生的祛风湿的草药,因战争时期常年住在坑道的士兵多有风湿,这种草药在金门被广泛种植、利用。随着一批批老兵退役,“一条根”治风湿便在台湾传播开来,来金门买此物的人越来越多,促进了“一条根”的生产、科研和销售,渐成产业。而金门高梁酒是泡“一条根”的理想溶液。当然金门高粱酒的规模化生产,是因为金门缺水,不产水稻、盛产高粱,蒋经国力主高粱造酒,酒钱换米的主张和他的大力推动。 下午五点,游人手里都拧着大包小包的金门特产,满足地返回轮渡码头,排队等候办理回程的手续。我什么也没买,自然没有购物的这种满足感。走进船仓,找位坐定,我静心一想,辛苦了一天,我的金门游才看了几个景点?本来一日游的时间就很紧,再去买糖、买酒、买刀、买药,几个地方一转,哪有多少时间可用来细细观景。一些本来很想走一走的地方没能走到,想仔细看一看的地方也没能看仔细,心生些许的遗憾。想不留下遗憾,下次若是跟团就得安排二日游,要不就得邀上几个朋友来个金门自由行。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