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随寓而安 于 2020-3-7 16:30 编辑
走为上策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有一位老沈,是某国营建设单位的老工人。他是从晋北深山区出来的,由于讲话时土语太重,所以他说的话有一半儿别人听不太懂,得靠猜。 单位的工作多在野外现场,终日的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的,使老沈落下了老胃病。在野外单位,风湿病、老胃病等并不罕见,全是工作条件恶劣引起的,只是没有被列入职业病而已。 老沈身体不壮,躯干也不直溜,除了微有驼背以外,脊柱在左右方向上也不直,准确点儿讲:他的双肩、胯与双腿有三条中轴线。因此,他走路时打晃的幅度就大。熟悉的人,戏称他走路还抡耙子。 那几年,建设系统为了解决老职工子弟就业难的问题,出台了一个政策,叫替身顶替。说白了就是老职工的子女来单位上班,其本人回家,单位在册人员的名额没增没减。 当时,不少家在农村的老职工都享受了这个“待遇”,老沈也不例外,孩子来了单位之后,他就回老家去了。被子女替身顶替之后,老职工本人就跟单位没有任何关系(如工资、劳保等)了。 奇事儿就发生在此之后。 过了几年,老沈因突然腹痛,住进了医院。经过检查,医生确诊其为胃癌,嘱其必须尽快做手术切除肿瘤。 老沈对吃药、打针都不草鸡,唯独怕开刀,这下可难住了他。其实,他知道癌症做手术并不全靠谱,本单位好几位故去的职工,都是做了手术之后,尚未熬到出院,人就没了。 “自己即使做了手术,恐怕也不能活着出院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老沈终于做出了一个果断的决定,……。 第二天一早,当护士查房时,发现老沈不见了,而且他的生活用品也不在了。不用问也知道,病人逃走了。 住院的病人偷偷溜了,并不是稀罕事儿,不少病人因为欠了医药费交不上,就采用此法儿。何况老沈并不欠费:他交的住院押金还没有用完。所以,医院也就不再声张了。 单位也不管那么多,因为老沈除了在单位花名册上还有个名字以外,已经跟单位没有了任何实质性的关系。 不过,老沈从医院逃跑后,也没有回家,他在离开医院之后就人间蒸发了。
一晃过了好几年,老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就被单位的熟人忘却了。 直到有一天,单位大院里突然出现了一个走路抡耙子的身影,熟悉的人不禁大吃一惊:此乃老沈其人、还是他的阴魂复现? 当然这是真的、活的老沈。 据他跟熟人们讲(别人依旧还是听懂了一半儿):他半夜里趁着护士不注意,就从医院逃了出来。本来他是想回家的,可是当年师傅讲的一句话又响在了他的耳畔:要是想逃离索命的冤家对头,就必须躲过所有的熟人,包括家眷,不然迟早还得让对头找到。 他把医院当成了“冤家对头”,按照师傅的“教诲”,自然不能回家了。所以,他就撞进了深山。后来碰上了一个道观里的师傅,这位道人会气功、懂医,为他疗病,一来二去的他竟然没事了,活了下来。 当年老沈到底是不是真的患了胃癌,已经无法查证了。这是因为,十余载之后,直到老沈尽其天年,他再也未踏进过当初的那家医院半步:他实在惧怕医院那把无情的手术刀切在自己身上。
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老话,叫做“走为上策”,据说此语乃孙子兵法之精髓。堪称世界军事奇才、战略大家的毛主席,总结打仗最有效的经验时用了一句很普通的话: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嘛! 老沈肯定不懂战略战术,不过,他当初在与“对头”相比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脚底抹油的办法却歪打正着地成了上策。 老沈那次没有“逃”错,显然他是幸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