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甘肃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9-2-22 10:55 |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论坛元老
- 积分
- 25297
|
本帖最后由 陇上瓜牛 于 2020-3-31 14:46 编辑
卜算子•春去也
文/寡瓜牛
老圃花未燃,新历春先暮。 杨柳枝头晓露残,料峭风和雨。
醉里不成欢,独把残词数。 燕影徘徊三月天,犹唱阳关路。
2020.3.30.暮临
先附上原句吧,然后是瓜牛说——
种种原因,有一段时间没来诗台点评了,甚至有几位好友去年发来的作品,直到现在我仍未回应,瓜牛深感愧疚!
做任何事儿,坚持是最重要的;更何况有文字相伴,我们携手放歌,始终在路上!
其实,读诗评诗,也是一种美的创造,有人称之为“二度创作”。哪怕是评说自己,每次写完后,或者过段时间回头再读读,总有好多言犹未尽的东西,这种感觉弥足珍贵。“诗”外的诗意最为动人,却总是易于被一笑而过,我们可能过于注重生活表面的花朵……今天,我只想点评一下昨天的自己。
我不否认“当局者迷”的老话,但对于文字作品而言,最知其味的还是作者自己;要进一步打动别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这个太长的假期,瓜牛有一个月没有动笔;就在昨天,家乡诗会在连续“抗疫”之后,发起了以“春韵”为题的写作通知,看看日历才惊醒——又到“人间四月天”了!而我蜗居两个多月的宅院内,墙角的葡萄藤还没有吐出一粒新芽,“老圃花未燃,新历春先暮。”随手写出的第一句,也是这首小词的写作动机;我已经习惯于长久地伫望墙外的那棵老柳,从“遥看近却无”,到终于一天天由黄而绿;但突然的一场风雨引起的降温,让我却无法埋怨这乍暖还寒的“倒春寒”!接下来,也就是一两分钟的事,上阕似乎一气呵成了。
哪怕是填词,我始终追求唐人诗法,习惯于由景入情;所以到了下片,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李后主“林花匆匆”的无奈,以及自己多日闭门禁足的寂寞感伤!倒是总觉得景好描摹,情则太难传达;心中有意,下笔却颇费思量。尽管能信手拈来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也能自如地让王摩诘的“西出阳关无故人”以人拟物,代我惜别这个太多况味的春天,可我还是反复徘徊于“阳关曲”和“阳关路”之间。前者入典的普遍意味自不待说,但我再三诵读,最终选择了后者,首先考虑到音韵的起伏变化;更觉得两者表意相去不远,化典出新,为我所用更值得追求,既题为“春去”,着一“路”字作结,方能说服我自己。
这是写完后修改的第一个字,五六句也改了两次,原稿为“梦里不成篇,羞把把残词数”,“梦里”或许是受后主“梦里不知身是客”影响了,但终不及稼轩“醉里挑灯看剑”来的快意,所以改作了“醉里”;(而且,当时徘徊苦思中,的确喝了一小杯的。)“不成篇”也太实,且与下句寓意过于相近,影响就影响吧,就用《浪淘沙》句“一晌贪欢”的“欢”。于是,第五句定稿为“醉里不成欢”,事在情中,内容也觉更深微些。写第六句总想到易安词中的羞赧少女——“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人家的娇羞喜悦与我的伤春何干?且着一“羞”写我,总有几分“娘”气,思之再三,伤别实则是怕饱尝孤独的不忍与无奈,第三次修改,也是一个字,敲定为“独”了。
此外,我不喜欢写过长的文字,也经常告诫自己不要强凑,古人流传至今的无数经典,大多为脍炙人口的短章;家喻户晓甚至耳熟能详的,哪怕是长篇鸿著,也不过是其中的几句或者一句罢了。对于填词,我一直追求韵律音乐感,虽然古人的词调乐谱已经失传,但我们母语文字本身的声律仍能让人诵读起来荡气回肠,余音不断!如这首【卜算子】中,每一单数句末我都添加了第二组韵脚;填其他词牌时,我也首选韵脚较密的,哪怕是韵脚过疏的长调,我总觉得不能唱,韵味就淡多了,再加些宽韵、叶韵,岂不美哉!
我仅以这次改诗为例,抛砖引玉,说说自己写作中煎熬与享受的真实过程。我深知笔力才能实在差得太远,希望朋友们提出宝贵意见,我们真诚交流,弘扬诗词瑰宝,携手相扶而行!
2020.3.31.午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