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0-4-14 18:00 编辑
【编者按】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从隋炀帝、北魏孝文帝说起,把我们带入了久远的时代,眼前虽残破不全的石窟默默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历史。作者既赞扬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与艰辛,又表达了珍贵文物损失的遗憾之情,向我们较全面地介绍了龙门石窟的特点及风貌。美文佳作,推荐共赏!【编辑:莫道不销魂】
2013年4月下旬,我前来龙门石窟参观。站在龙门大桥上,凭栏望去,香山一片翠绿,青烟缭绕,龙门山石窟密如蜂窝,游人如蚂蚁般蠕动。面对着伊阙峡谷,香山与龙门山隔河相守,伊河水从两山中间穿流而过,滋润着两岸的中原大地。我想起了开拓大运河的隋炀帝杨广,当初他也许就是站在这里,以为走进了真龙天子的门户,便将此处命名为“龙门”。 如今两山如故、伊河常流,历史犹如这脚下的流水,带走了曾经的帝王和他们的那个朝代,却把身影留在了山水之间。历史的凿头在龙门山陡峭的壁崖上凿就了千万个石窟,将帝王们的发愿固定在这座大山上。 这是公元493年前后,北魏孝文帝从塞外平城迁都至洛阳,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在将鲜卑族文化融入博大精深的汉文化的同时,又将那个朝代的历史开凿于龙门石窟。谁不愿名留青史?更何况一国之君。至此龙门石窟开始为历代帝王所青睐,纷纷效仿,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至宋等朝代都在山壁之上雕凿了自己的历史印迹。前后历时400余年之久,使龙门石窟密布于伊水河畔东西两山的峭壁之上,南北达1公里之长,共有97000余尊佛像,于是原本沉寂的山野变得门庭若市,原本默默无闻的伊阙变得扬名四海,原本无关轻重的山体变得价值连城。
尽管前来参观的游人如过江之鲫,人贴人不易拍照,但我还是尽力用摄像头定格每一尊佛像,因为这里汇集了自北魏至北宋各朝代的艺术精品和文化精髓,从那精湛的工艺、惟妙的造型和绝美的构图上,不难看到北魏的风骨、盛唐的神韵及北宋的灵性。如此浩大的工程委实令人叹为观止!在那个条件贫瘠的年代,在如此陡峭的山坡上,成百上千的工匠师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手持铁锤和钢凿,在坚硬的石壁上雕琢着君王们的发愿,也将如烟的历史凝固在石窟之中。 进入潜溪寺,这是一座幽静的院落,里面有三座石窟,名为宾阳三洞。洞中以释加牟尼佛像为主佛,左右侍立着二弟子、二菩萨,还有两只昂首挺胸的石狮。此处本为北魏年间初建,由于发生宫廷内乱,后由隋唐两朝续建完成。倒是“龙门二十品”最能彰显北魏之风,它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表达了造像者祈福消灾的意愿。该碑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其书法艺术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兼隶书格调,又孕楷书因素,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体的代表。 最引我关注的是奉先寺,顾名思义就是供奉祖先的意思。其布局有点像皇帝在宣召文武百官,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中间的主佛为卢舍那大佛,系释迦牟尼的报身佛,佛像通高17.14米。据传说她是武则天的化身,是武则天自掏银两塑造的。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对秀目,嘴角微微上翘,笑而不露,头部稍低略作俯视状;她庄重而典雅,睿智而明朗,令人敬而不畏。这尊佛像将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结合在一起,有着无比的艺术魅力,堪称盛唐时期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
龙门石窟还是一面折射历史真相的明镜,客观真实的反映了历朝历代的社会环境,劳动人民在创造艺术珍品的同时,也有黑手在不断行破坏之能事。参观中,不难看到龙门石窟受到人为的盗凿损坏十分严重,许多雕塑缺胳膊少腿,没有人头像等。据介绍: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使石窟蒙受大难,清末民初年间石窟造像被盗十分严重,此外民国政府为从南京迁都洛阳,修建龙门西山下道路时也炸毁了大量的山麓佛龛,由于战乱管理空虚,1930年到1940年龙门石窟造像受到了疯狂的盗凿,许多头像、碑刻、浮雕被国外文物商人收购。看到这里,你能不感到内心宛如刀绞般的疼痛吗? 然而,瑕不掩瑜,小小缺陷丝毫掩饰不了龙门石窟的艺术光辉,人为破坏丝毫影响不了龙门石窟的历史价值,龙门石窟不愧为中原大地上的石凿珍品博物馆,将永远载于中华文明的史册!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