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46183|回复: 11

[随笔]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复制链接]
来自- 安徽
来自- 安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7 20:20
  • 签到天数: 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49

    主题

    392

    帖子

    20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35
    发表于 2019-1-16 21: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说到“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时,他引用了张栻的典故“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为了更好地领会讲话精神,我就典故的出处和含义进行深入学习,形成笔记,和朋友们共勉。

         1,典故出处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出自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的《论语解·序》,原文是“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他在这里讲的是“知”和“行”的关系问题。究这个问题的根源来说,可以这样理解,人最初的言谈举止,行为过程都是根据自己对当时所处环境和事物的认知程度来理解和实践的,然而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的认知程度还会增长,知识又会不断更新和精进,而这种不断深化的认知过程又反过来促进人的实践活动和行动能力,更加知会通达,更加具有明确的方向感。总起来说“知”和“行”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断深化的关系。

             2,张栻其人

            张栻(1133~1180.8)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县)人。南宋“中兴”时贤相张浚之长子。幼承家学,既长,从师南岳衡山五峰先生胡宏,潜心理学。曾以古圣贤自期,有著作《希颜录》可见志。孝宗乾道元年(1165),受湖南安抚使刘珙之聘,主管岳麓书院教事,在此苦心经营三年,使书院闻名遐迩,从学者达数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成为一代学宗。后历知抚州、严州、吏部员外侍郎、起居郎侍立官兼侍讲,再历知袁州、江陵,淳熙七年(1180)迁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武冲祐观。著作有《南轩文集》、《论语解》、《孟子说》、《武侯祠记》、《风雩亭赋》,还有亲书韩愈韩《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刻碑嵌于合江亭壁。卒谥宣,葬于湖南宁乡沩山(又名官山,为衡山之麓,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综合评价:张栻,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其学自成一派,为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 后人将其与朱熹等理学大师共称石鼓七贤。

            3,宋代理学

            理学,或称道学,亦称义理之学,是宋元明时期儒家思想学说的通称。理学,以宋儒论学多言天地万物之理而名。道学,以当时流行称谓、且《宋史》有《道学传》而名。又因其始兴于宋代,又称宋学,与汉学相对。理学是起源于北宋延至南宋的六百多年,形成的主要哲学流派,以致延续到元明时期近千年的历史传承。理学之所以影响如此深远巨大,是因为它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理学是将天理(道德神学)、儒释道(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和王权(皇权与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为一体的哲学思想,逐渐为统治者采纳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同,成为官方哲学。他们的哲学中心观是“理”,把“理”说成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层面的东西。理学的出现,作为官方正统文化的儒家文化,发展到宋朝,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并且对元明以及后世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重要的代表人物理学家有北宋五子(程颢、程颐、张载、周敦颐、邵康节)、南宋杨时、朱熹、陆九渊、林希逸,以及元朝吴澄、许衡、张文谦,明朝湛若水、王阳明、朱得之等,还有王安石、司马光等人。理学主要为两大流派:一是以 “二程”(程颢、程颐兄弟)、朱熹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二是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强调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后有气本论、理本论、心本论流派之说,只是各有侧重罢了。

            4,知行理论

           有关知与行关系的理论研究,由来已久,早在商代伊尹就有《知行论》的研究,直到明代王夫之才有更系统的知识、思想、认识,行为关系的阐述。其中尽管是哲学理论却有相当深刻的心理学思想。商代初期的伊尹认为“弗虑胡获,弗为胡成。”意思是指不思虑怎么能搞清楚,不去做怎么能成事。后来就有相当长的时间,流行一种“知易行难”的说法,“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春秋时期孔子重学更重行,墨子很重行,认为检验言论是非的三个标准中,就有“见之于行”的实效,即“于何用之”。战国后期的荀子主张知和行统一,指出行可以产生知,知通过行而得到。他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也。”“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知之而不行,虽敦困”。就是说,学习而得到的认识有深浅不同,而达到知以后仍要通过行的验证;知道的虽然扎实(敦),如不通过行的证明,还一定会碰到困难。这里荀子提出了知行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即“知明而行无过矣”。
            到了唐宋时期,人们的认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以柳宗元为代表的对知行的理解有创意,他认为,人的天赋来自“刚健之气”和“纯粹之气”,前者就是意志,即行;后者就是认识,即知。指出了人具有行动的意志力和明了事物的求知力,构成了知与行的两个方面。到了宋代知行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刻,理学家程颐说:“须是识在所行之先”,“知了方行得”。还说:“君子以认识为本,行次之”,强调知先于行且重于行。理学大师朱熹更有发展,提出“知行常相须”的观点,并指出“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把知行的辩证关系说得更加清楚。其后王守仁(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王阳明的看法后来得到哲学界一些人士的赞同。
           在古代思想家中,对于知行理论贡献很大的还有明末思想家王夫之,他直言不讳地批判重知轻行的不正确说法,强调行和知同样重要,而且行容易被忽视。他完全赞同《古文尚书》中《说命》中讲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那句话,同时强调不能把知和行强分先后,而认为行是较为重要的,而且进一步指出知和行是不相离的,相辅相成的,各有功用但不能合一的。他说:“知行相资以互用。惟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则于其相互,益知其必分矣。同者不相为用,资于异者乃和同而起功,此定理也。不知其各有功效而相资,于是姚江王氏(王守仁)知行合一之说得借口以惑世。”表示不赞成王守仁的看法。
             当社会即进入现代,人们对知行理论的研究并没有放松。在知行关系上衍生出许多命题,如知与行到底谁先谁后,谁易谁难,谁重谁轻?就像哲学上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一样,争论不休,永远没有结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孙中山,针对长久以来一直流行的“知易行难”的观点,结合革命实践中的体会,提出了“知难行易”的学说,以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明知行统一观。后来,毛泽东在《实践论》这一重要著作中明确阐明了知和行的辩证关系 。毛泽东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提醒我们,知行的合一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又通过实践解决问题,最终知和行才能在实践的运动中达成合一。”他所说的实践就相当于行,他所说的认识当然就是知。他论证了实践和认识间密切的关系,明显地把实践(行)摆在首要地位,指出实践可以验证、改正、完善认识,也可以取得新的认识。反过来,在实践中提高的认识也能更好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夜,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题目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文章的作者就是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胡福明,他根据毛泽东“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哲学观点,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是掀起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正如 1978年12月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说的:“会议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这对于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提出我国改革开放三步走的目标,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征程。正是这场知与行的大讨论,撬动了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四十年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雄辩的印证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让中华崛起的康庄大道。

             5,中国智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发展不断进步,我国迎来了新时代。不断地把前一步的认知和实践形成的经验,总结出来,作为下一步的行动基础,又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攀登,这样的事业才会越来越进步。四十年春风化雨,我国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中国人民从温饱、走向小康进而富裕。仅仅四十年,我国实现弯道超车,2010年经济总量超日本,再用7年时间逼近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中国速度。高铁、航母、航天、天眼、探月、互联互通等一大批骄人的业绩,彰显了划时代的奇迹,让国人无比自豪,中国的崛起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经据典张栻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就是提醒人们改革开放越是不断深入越是要求我们的认知要跟上,形势越是发展就越是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创新,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刻,才能更好地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离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就越贴近,就越是需要凝聚全中国人的智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引经据典,多次谈到了知与行的关系。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彰显中国智慧。如今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中引用春秋时期文子《上义》中的一句话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指出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成不变是不行的,谁排斥变革,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提醒人们注重知行结合,在行为过程中追求新的理念,寻找新的途径,以达到利国利民利事业的目的。又比如2014年4月,习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典故,‘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指出我们推进改革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心要细致,表达了改革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还比如在上合组织成立15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朱熹的“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的知行关系的名言;将中国古代“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运用到国际关系中,指出中国作为上合组织的创始国,将秉承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在发展战略对接中,努力创造合作机遇,为成员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回复 来自- 安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安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8 14: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92

    主题

    4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9717

    优秀管理

    发表于 2019-1-16 22: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朱熹的“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的知行关系的名言;将中国古代“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运用到国际关系中,指出中国作为上合组织的创始国,将秉承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在发展战略对接中,努力创造合作机遇,为成员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安徽池州
    来自- 安徽池州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27 18:05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9

    主题

    455

    帖子

    111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11
    发表于 2019-1-17 11: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池州
    问好诸葛老师!感谢支持散文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安徽池州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安徽池州

    来自- 安徽池州
    来自- 安徽池州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27 18:05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9

    主题

    455

    帖子

    111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11
    发表于 2019-1-17 11: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池州
    文章剖析深刻,发人省醒。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安徽池州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安徽池州

    来自- 安徽
    来自- 安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7 20:20
  • 签到天数: 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49

    主题

    392

    帖子

    20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3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8 21: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
    一默先生 发表于 2019-1-16 22:00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朱熹的“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的知行关系的名言;将中国古代“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和实践 ...

    这是一篇学习笔记,供大家学习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安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安徽

    来自- 安徽
    来自- 安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7 20:20
  • 签到天数: 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49

    主题

    392

    帖子

    20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3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8 21: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
    倾城未倾国 发表于 2019-1-17 11:32
    问好诸葛老师!感谢支持散文版!

    学习老熟人老朋友编辑,辛苦你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安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安徽

    来自- 安徽
    来自- 安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7 20:20
  • 签到天数: 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49

    主题

    392

    帖子

    20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3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8 21: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
    倾城未倾国 发表于 2019-1-17 11:33
    文章剖析深刻,发人省醒。学习了!

    学习笔记,互相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安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安徽

    来自- 湖南
    来自- 湖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2 09:57
  •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92

    主题

    417

    帖子

    266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69
    发表于 2019-1-18 21:51: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
    学得实在!
    回复 来自- 湖南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5 07:18
  • 签到天数: 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790

    主题

    5万

    帖子

    36万

    积分

    副总编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7516

    优秀管理1月逸飞之星2月逸飞之星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5月逸飞之星9月逸飞之星10月逸飞之星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19-1-19 15:16: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哇塞,诸葛老师,引经据典,太厉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安徽
    来自- 安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7 20:20
  • 签到天数: 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49

    主题

    392

    帖子

    20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35
     楼主| 发表于 2019-2-2 21: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
    清秋丽影 发表于 2019-1-19 15:16
    哇塞,诸葛老师,引经据典,太厉害了!

    谢谢清秋老师打分留言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安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安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订阅| 关注 (53)

    左岸飞花,右岸白马,夹岸流逝的情话,只道相思无涯。抬头望,青鸟与鱼,定格成画;扣心问,人生苦短,何必言他!
    17今日 6750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