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莫道不销魂 于 2020-5-18 16:57 编辑
【编者按】这篇精彩细腻的小说描写了一群奋战在抗日战争后方的英雄,有兵工厂的主要负责人厂长崔劲宏,还有技术员张科建、老厂长、 警卫连长、王应高等人。他们虽然没有上前线,但他们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除了修理各种损坏的枪械外,还自己生产刺刀、地雷、手榴弹、枪榴弹等成品,成了八路军部队不可缺少的装备基地。作者通过一件件事例将他们的工作、生活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歌颂了他们无私奉献、吃苦耐劳、敬业钻研的精神,他们真算得上是幕后英雄!小说擅长运用景物描写舒缓紧张的抗战环境,技法娴熟,令人称赞!【编辑:莫道不销魂】
一
夕阳把最后一抹余晖洒在高高的山顶上,山岗染成了一片金色。风轻柔地刮着,带来夏日里山区特有的清凉。山洞里响了一天的打铁声停了,周遭静寂了下来。两只山鹊在那棵挺立的红松上叽叽喳喳叫着,享受着一天里最惬意的时光。
洞前有一处百十平米的空地,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平日里空闲下来的时候,人们都爱站在这里,透过密集的野茅和树隙,朝着山下望去,看那弯曲的河流和崎岖的小道;看山鹰在深深的山涧中飞翔。
这个座落在大山深处的山洞非常隐蔽,距最近的村庄都有十多公里,这就是当初为什么把兵工厂建在这里的原因。洞子很深,贯穿了整座山体。入口在这个长满了树木和杂草的山腰处,而出口却在一个深达百丈的绝壁上,如果将一块石头从出口朝下扔,半天才能听到落地的声音。这对于要避开敌人的视线的一个兵工厂来说,的确是一个好地方。
刚将兵工厂迁来时,这里还处在根据地里,但经过鬼子几次残酷的大扫荡,八路军主动收缩了兵力,根据地的面积也减少了许多。让这片方圆上百里的广阔地域成了位于根据地和敌占区的中间地带。这里地势险要,敌、伪、顽、匪多重势力犬牙交错,八路军也把这片广阔的区域作为自己的游击区,局势相当复杂。
这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面对强大的敌人,面对着敌进我退,根据地缩小的严峻形势,上级也考虑过将兵工厂撤到根据地腹地里,但出于对地址和迁移难度的综合考虑,也鉴于兵工厂所在地易守难攻,就算是飞机轰炸都难以奏效等综合考虑,还是让兵工厂留在了这里。只是增加了对兵工厂的保护力度,将以前的一个警卫排,增加到了一个连。就这样,兵工厂在这里坚持了下来。工厂除了修理各种损坏的枪械外,还自己生产刺刀、地雷、手榴弹、枪榴弹等成品,成了八路军部队不可缺少的装备基地。
这会儿,厂长崔劲宏、技术员张科建二人正站在洞前那条崎岖山道的尽头,向下张望着。黄昏的山峦,所有的绿色的植物都尽量展示着自己的美丽。几只猕猴在山岩上嬉戏着,享受着难得的安详时光。但他们二人却没有心思欣赏风景,前几天就接到上级的通知,一支从敌占区出发的运输队,携带着兵工厂急需的物资朝山里进发,要他们做好接应的准备。警卫连长王应高已于昨天上午带领一个排的战士顺着大道接应去了,然而,一直到现在,都还是没有一点消息,这不能不让他们担心。
崔劲宏是去年三月才被任命为兵工厂厂长的。那个时候,老厂长在自制的枪榴弹实弹发射试验中,因发生了意外而身负重伤。经过白求恩大夫的亲自治疗,保住的性命,但却失去了一条胳膊和一只眼睛,已不再适应武器开发这种危险的工作了,被安排去了根据地从事其他工作,这兵工厂的大梁就由崔劲宏挑了起来。
这是一个二十七、八岁左右的年轻人,中等个头,穿着一身合体的八路军军装,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很是精神。但从那紧锁着的眉头上,也能看出他的内心正翻腾着不尽的心事。
那天,老厂长苏醒过来以后,用那只还算完好的手紧握着崔劲宏的手说:“小崔呀,虽然这次试验失败了,但新型炸药的研制还得要搞下去。我们的黑火药虽然材料易得,但威力有限,这次事故一是配方上还有问题,二是试验的那个发射管不是无缝钢管制的,强度不够,所以下一步,我们还得在配方上多下点工夫……枪榴弹发射器这个项目,无论如何都要搞下去,前方攻坚需要呀!”
那时,崔劲宏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
后来,上海地下党组织费尽力气搞到了一批无缝钢管,运输队闯过了敌人数十道封锁线,以牺牲了三名队员的代价,才把钢管送到了兵工厂。
得到这批无缝钢管后,崔劲宏组织了专门的攻关队伍,又根据钢管的直径重新设计了发射器的图纸,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造出了样机。对于榴弹本身,他们也重新调整了装药量,将引爆装置也进行了调整,确保只有经过发射,并飞行了十米以上距离时,保险装置才自动打开,以确保射手的安全。
实弹试验时,许多人都报名,争着要担任发射手。然而,面对一项有着高度危险的试验,崔劲宏决定和老厂长一样,由自己来担任发射手。在后山的试验场上,崔劲宏再一次检查了发射器和榴弹,沉着地扣动了板机。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由步枪空包弹作为推动力的枪榴弹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飞了出去,距离超过了一百二十米,落地后即刻炸开。只见前方火光一闪,腾起了一团浓烈的烟雾,枪榴弹终于试制成功了。
兵工厂就用那些无缝钢管,制作了三十五具发射器,送到了前方。这批枪榴弹发射器在前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战斗中,由于没有重型武器,面对敌人的碉堡,八路军战士尽管恨得牙痒痒的,却只能用人硬冲,用炸药包来炸掉敌堡。有时为了炸掉一个敌人的碉堡,要牺牲好几位战士。而用枪榴弹,可以直接从敌人的枪口处射进去,只消一两颗就能让碉堡里伸出白旗,特别是那种只有伪军驻扎的碉堡。如果用加了药的榴弹,甚至可以直接炸塌半边敌堡。随着战事的发展,前方对这种武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无缝钢管却是日本侵略者严格控制的物资,市面上很难搞到。崔劲宏期望这次运输队能够再给厂里送来一批这样的材料,让他们能再生产一批枪榴弹。
二
远处响起一阵马蹄声,运输队同志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山道上,崔劲宏和厂里的一帮年轻人兴奋地奔了下去,把运输队的人马迎上了山来。
山洞外的空地上沸腾了,十余匹精壮的骡马给兵工厂驮来了紧缺的物资,也带来无尽的希望。用不着安排,人们就七手八脚地把物资卸了下来,骡马也被牵到了山后的池塘里喝水去了。
“崔厂长,瞧瞧我都给你带了什么来了?无缝钢管,一百五十米!听警卫连的同志讲,可以生产一百多具发射器的了!”在山洞的库房里,运输队长刘洪川指着那几捆用草帘和粗布包得严严实实的物资说道。
“那太好了,上个月司令员来视察时还要求我们尽快生产出一批枪榴弹呢。”
“只是,这一次的钢管和上一次直径又不相同,而且还是两种规格的……”
“这没有关系呀,我这儿历来就是有什么米做什么饭。只要是无缝钢管,我们就能让它派上用场的。刘队长,还有什么呀?”
“多得去了,粮食,钢材,铜材,还有一部新电台和一台小型发电机。本来是想把电台和发电机留给司令部使用的,报告给司令员后,司令员让直接送到你们这儿来,说是你们那电台太老旧了,经常出故障。但这汽油机马力太小,发的电只能给电台有,外带可以解决两三个房间的照明……”
“这个司令员呀,记忆力就是好。一年前的事了,他都还记得。那次,他来厂里视察,我就是提了下电台的事,他就记着了。”
“哦,对了,我还给你弄来了几个大铁疙瘩,这一路上都小心翼翼的。怕它突然爆炸,这不,就叫两个队员赶着马,离开大队一里地,这会也该上来了吧。”
“你说的是没有爆炸的航弹吧?那太好了。上次前线送了几个上来,我们用那些黄色炸药做了五十多个高爆榴弹,专门用来攻坚,部队反映很好。”崔劲宏兴奋地说,拉着运输队长就朝洞外走去。
山道上,三匹马驮着几麻袋没有爆炸的航弹已经走了上来。崔劲宏说道:“来来,这些东西不能搬进洞里,让我们自己来吧。”他一挥手,马上过来好几位年轻人,把麻袋抬到后山的一个简易棚子里。
崔劲宏和刘洪川也抬着一个沉重的麻袋,来到了工棚。
这个工棚位于山洞的侧后方,是一片约摸百余平米的坡地。在坡地尽头,有一个高达数丈的悬崖,兵工厂就在靠近悬崖的地方,建起了一个石台,拆弹等具有高危险的工作就在这里进行。如果在拆弹取药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可以很方便地将炸弹推到悬崖下面去。
众人将几颗大小不一的航弹整齐地摆在工棚里,等着抽时间来拆开它们,将里面的苦味酸炸药提取出来。
三
这是一个阴天,风起劲地刮着,将雨的气息带到这山洞的外面。浓厚的云彩遮住了炽烈的太阳,让这山里显得格外清凉,这种天气正是拆弹的好时候。
崔劲宏将一大帮跃跃欲试的年轻人全赶到了安全处,只留下了自己的徒弟、技术员张科建。他们将拆弹要用的工具挨次摆在石台上,开始仔细观察起这颗日产的航弹来。这是一颗中型的航弹,装药量在三十公斤左右。如果拆除成功,里面的高性能炸药,可以生产150枚枪榴弹或高爆手雷,这个险值得一冒。
崔劲宏是放弃了国民党兵工厂工程师的优厚待遇,从重庆二十一兵工厂一路转碾达到延安的。来到延安后,在组织的安排下,他参加了抗大的学习,是八路军第一批枪械及弹药专门人才。自党中央和毛主席发出到敌人后方去的号召后,他随着部队来到这太行山区,参与了第一个兵工厂的筹建工作。兵工厂组建后,他带领着几个铁匠和青年学生,优化了黑火药的配方,使其爆炸的威力提高了一倍以上,用这种新型火药装置的再生子弹,克服了打不远,打不准的毛病,成了前线部队的新宠。目前已经形成了月产再生子弹三千发的生产能力。如果旧弹壳能够供得上,这个产量还可以提高。正在设计开发中的小型圧铸机,进展也比较顺利,一旦生产出来,可以形成日产三百到五百枚新弹壳的能力。到那时,他们不仅可以给用过的弹壳重新装药,使其重返战场,还可以加工生产出自己的全新子弹。
将没有爆炸的航弹拆开,对于崔劲宏来说,也不是第一次了。刚来到这里不久,根据地的老乡就给工厂抬了一颗大炸弹来,那是一颗人们都没有见过的大家伙,称了下重量,足有一百多斤。整个兵工厂的同志也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大家伙,人们围着它打量着,不知从何下手将它拆开,航弹的引信已经打开,不知是什么原因,这颗大炸弹没有爆炸。崔劲宏仔细观察了航弹好久,终于看出了门道,它的原理和那些小型航弹是一样的,随着飞机的投掷,引信在重力的作用下打开,与引爆装置形成待发之势,当炸弹落地,随着弹头与地面的撞击,引信引爆起爆药,从而让整个航弹炸开。
他主动请缨,拧开航弹头部的紧固螺丝,将起爆装置拆除了下来,那一次,他用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把那颗一百多斤重的大航弹解除了武装,把炸药全取了出来。足足有五十公斤。打那起,崔劲宏就成了厂里的拆弹专家,两年多来,拆除了数百枚各型炸弹,为工厂取得了数千公斤苦味酸炸药。
崔劲宏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眼前的这枚航弹,发现它就是一枚普通的BZ02型航弹,不知是小日本国内生产这种航弹太多,疏于检验还是出现了其他的问题,近段时间来,发生了多次此类航弹落地不炸的情形。八路军的有些被服厂甚至将里面的炸药取出来,做为染料来染做军装和军被的布匹。
艺高人胆大,他在徒弟小张的配合下,熟练地操作着,很快就把一颗炸弹的装药全倒了出来。在拆第二颗时,他让小张动手,他在一旁指导,这种工作只靠他自己来做是不行的,他必须还要给工厂培养出几个拆弹高手来。
四
夜已经很深了,机房里还亮着灯光,崔劲宏带着厂里几个技术骨干,都还在忙碌着。几盏马灯将工房照得亮晃晃的,几匹骡马在已经踏出了一道深深印迹的地上一圈圈地转着,拉动着用于带动机床的木制滚轮,再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传动装置,传输到机床上的力量刚好能够让需要加工的无缝钢管以工艺要求的最低速度转动,在锋利的车刀作用上进行必要的加工。这是整个兵工厂最核心的车间,里面有着五台这样的宝贝,有的机床经过崔劲宏和他的徒弟们改装,可以一机多能。这样,他们就可以进行车、铣、镗、磨等多种作业了。在整个八路军兵工体系里,这里的设备是最齐的。但是,靠畜力带的机床,转速是不均衡,精度也不好控制,而且一次只能开动一台机床,要开动多部机床,就得增加畜力,但是,这是在山洞里,地方相对狭小,想要开动多台机床,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成了一个令崔劲宏头痛的问题。
人们紧张地工作着,有的在加工着发射器的主体管,有的在对制作好的零部件进行检验,有的则坐工作台前,对榴弹发射器进行最后的装配调试。
崔劲宏却坐在一个相对偏僻的角落里,对着一根粗钢管和一张图纸沉思。运输队这次送来的无缝钢管中,有几根直径达到了十二厘米的粗管。但长度却只有不到四十公分。这种直径的钢管,完全可以制作成小炮了。日本鬼子的部队里,就配置了许多小炮,它们轻便灵活,可以单兵携带,在行进的路上随时都可以停下来,架在地上发射,且杀伤力超过了任何一款手雷。
他看着那几根长度不到四十公分的无缝钢管,陷入了沉思。他见过鬼子的那种小炮,那其实就是一种小型的迫击炮,要发射还是得停下来,将小炮在地上架好。他不打算仿制鬼子的。他要在现有的条件下,造出一种可以像枪一样发射的武器来。在他的构思中,这种新型的武器,不像鬼子的那样,炮弹必须从发射口的前端滑入,而是可以像步枪一样,拉开大栓,就可以将炮弹填入,然后瞄准,扣动板机发射,炮弹可以平射,就是在行进中,也可以发射,准确性还很好。这种设计,一开始就超过了鬼子的小炮。 他看着无缝钢管,把手指伸到里面试着它的光洁度,感觉很粗糙。看来直接利用是不行。这种武器和枪榴弹还不同,枪榴弹的弹体是插在发射筒里的,靠空包弹的冲力发射,对发射管本身的要求并不高,但新开发的武器却要求无缝钢管的内壁必须要光滑,虽然这个可以用那台简易的镗床进行加工,但由畜力带动的机床转速却不够,难以保证内壁的光洁度。这种武器虽不需要膛线的,但对光洁度的要求却很高。如果光洁度达不到要求,炮弹就有可能在里面卡住,从而发生炸膛的事故,而这种炸膛,是一颗装填了四两甚至更多高性能炸药的爆炸,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有一台五十马力以上的发动机,这个问题才是难以解决的。
他站了起来,掏出怀表来看了一下,对大家说:“都下半夜一点多了,都休息了吧。”
在车床上干得正欢的张科建说:“师父,再让我干会儿吧,我不困。”
“不行,你不困,你看那些骡马都累成啥样了?再干下去,饲养员该找我要说法了!”
小张看了下那边走得无精打采的骡马,这才不舍地停下了手里的活儿。等在那儿的饲养员赶紧将骡马解开,牵着它们朝马厩去了。
五
夏日的正午,太阳正毒,蜿蜒的公路上,没有一个人影,就连平日里叽叽喳喳叫着的山鹊这会儿也躲了起来。周遭很静,只有吸饱了树汁的蝉们,在那些远远近近的树上啼着,不知是不是在感叹这多事的夏天。
昨天,兵工厂得到了上级发来的电报,有两辆装满了物资的日军卡车要打离兵工厂不远处的公路上经过,前往百多公里外的黄家口据点给那里的鬼子送给养。上级的本意是要他们注意这一情况,并没有要求他们去伏击敌人,然而崔劲宏和王应高连长一商量,却决定打一场伏击。一来可以得到两车物资,二来,可以得到汽车上的发动机,稍加改装,就能用来带动机床,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于是,他们联系地方武装,请他们准备好运输队伍,得手后好尽快把物资转到根据地去。他们还与地方武装的负责人一起,制订了周密的计划,选定了伏击的地点。
这是一条狭长的山谷,两边都是高高的悬崖,公路两旁都有着一道深沟,上面长满了密密的灌木,的确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
前方传来了汽车的引擎声,两辆鬼子的载重汽车驶了过来,快到山谷的时候,车突然停了,一个鬼子军官抽出指挥刀朝着前面一挥,架在车头上的机关枪就响了起来。尽管这里并没有八路军的大部队出没,但出于本能,敌人还是进行了一番火力侦察,见确实没有埋伏后,才放心地将车开了进去。
然而,他们还是失算了,车辆开进去没有多久,埋在公路上的地雷就炸响了,鬼子的汽车立即趴了窝,不能动弹了。车上的鬼子并不多,只有十多个人,一轮齐射之后,就报销得差不多了,战士们又一番冲锋,解决了残余的鬼子。余下的事情,就是查看车上的物资了。两辆汽车,一辆装着粮食,一辆装着弹药。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还有汽车发动机,一台炸坏了,另一台完好无损。地方武装当即将这些物资装上大车,往根据地去了。
拆卸这台汽车发动机,花了一个多钟头的时间。当把发动机运到兵工厂后,天都已经黑了。
崔劲宏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他和助手当晚就动手,对汽车的发动机进行重新组装,到天明的时候,终于与以前的那个转轮连接起来,一发动,机床的转速果然提高了好多倍。崔劲宏当即将一根无缝钢管装在机床上,试着加工了一根,光洁度完全合格。他的助手小赵把操纵杆合上,将另一台机床也带动了起来,把制作枪榴弹的钢管加工了一根,速度提高了两倍,质量还很好。
六
一支二十余人的小队伍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几辆小车,两匹骡马运载着这几个月来的成果。
夏季已经过去,几场秋雨催黄了树叶。让山上的树木都呈现出了金黄或淡红的色彩。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一种新式的武器终于生产了出来。这是一种从后膛装弹,可以抵肩瞄准,如步枪一样扣去扳机发射的武器。长度在十二公分的炮弹,分为推动部和战斗部,战斗部装填着足有四两的黄色炸药。经过试射,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他们按照总部首长的要求,赶制了几具,让部队试用。在一次拔除敌人炮楼的战斗中,这种可以单兵携带的武器初战告捷,一发炮弹不偏不倚,直接从敌人的枪眼里钻了进去,爆炸的气浪掀翻了半截炮楼,接着一个冲锋,就把残余的鬼子和伪军全俘虏了过来,而我军无一伤亡。
事隔不久,敌人的一支特种部队偷袭我部首脑机关,这支训练有素的鬼子擅长山地作战,从总部所在地后山的悬崖上爬了上来,密集的火力压得守卫的部队抬不起头来。在这危急的时刻,一名战士带着刚装备不久的武器从侧面迂回了上去,在距敌五十来米的地方突然出击,两发炮弹就将鬼子的那支小分队消灭过半,趁着敌人慌乱的时候,守卫部队冲了出去,将敌人一举歼灭。那次前后不到二十分钟的战斗却注定要写入我军工的发展历史。新式武器成了八路军作战部队的挚爱,所有的部队都想拥有。总部首长给这种武器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攻坚炮”,要求他们加大生产量,以满足部队的急需。
然而,就是倾其所有,他们也只生产出了二十余具。崔劲宏心里最清楚,“攻坚炮”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威力,除了它简单的结构和可靠的性能外,最根本的原因是采用了从那些没有爆炸的航弹中取出的炸药。这种被称为苦味酸的黄色炸药,威力要比黑火药高出好多倍,是黑火药的换代产品。然而,以我们兵工厂的现有条件,是生产不出这种炸药的。从运输队送来的未爆弹中取出的炸药已经用完。因此,这批攻坚炮每具只配了三发高性能的炮弹。其余的就是用一般的黑火药装填的。这种用黑火药装填的炮弹的威力和一般的手榴弹差不多。这不是弹壳的问题,也不是制造能力的问题,而是没有高性能的炸药。看来,要开发出新的炸药,还得另辟蹊径。为此,崔劲宏他们费尽了心思,最后决定以黑火药为基础,增添新的物资,以达到提高威力的目的。而这种新物资,他们只找到很少的一点,全用在了试验上。他们此行的目的除了要把包括二十具“攻坚炮”交到总部外,就是想在总部机关寻一些制造新型炸药材料。
忽然一声唿哨,前方的道路上,猛地跳出几个人来,黑洞洞的枪口直对着他们。
其中一个高个子用手里的枪管将扣在额头上的帽子往上一挑,念叨着:“停下停下,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么?”
兵工厂警卫连的战士们早就拔出了枪来,连长王应高朝前走了一步,说道:“接下来是不是该说:‘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地过,留下买路财’了?也不看看你们拦住的是什么人!”王应高当过好几年的侦察员,见识过土匪,对他们的黑话也知道一二,不过刚才那一句,是土匪打劫里常说的话,还不能归结到黑话的范畴。
“哟,还是‘溜子’?不知道这是黑三爷的地盘么?”
这一个“溜子”就是黑话了,简单说来就是自己人的意思。
“谁告诉你我们是溜子了?告诉你吧,我们姓‘共’,是‘八爷’的人!”
“‘八爷’的人?你们是八路?”
一名战士走上前来,手里的冲锋枪已经上了膛,对王应高说:“厂长,别和他费口舌了,还是打发他们上西天吧。”
“别急,再看看这位朋友还有什么话说。”厂长崔劲宏说。
“哦,这么说来,你们还真的是‘八爷’的人?”
王应高正色道:“听说你们黑老三是个有骨气的人,坚决不给日本人当走狗,杀富济贫,专门和日本鬼子作对,这是怎么啦?受不了了,要给日本人当狗了?要和八路军作对了?”
“谁说我们要给日本人当狗了?老子黑老三就是饿死,也不做让千人恨万人骂的事!今天看你清一色的壮小伙儿,又没有穿八路的军服,我们还怀疑是你们是鬼子化装的呢!这才叫弟兄们来打探一下。”随着一声喊,一个脸黑如墨的壮汉从山林中走了出来,朝着崔劲宏一拱手,说道:“你说你们是老八的人,总得有个凭证吧?”
“知道‘白大侠’这个名么?他是我们八路军一名首长的别称,他给我说过,这个名号还你黑老三给他起的呢!”
王应高的一席话让黑老三吃惊不小,“白大侠”这个名称的确是他给一名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起的,那一次,鬼子的一个中队外加一个团的伪军前来围剿他的山头,是那个有着一张白净脸膛的八路军高官带领部队解了他的围。临走,还送给他一把崭新的勃朗宁手枪。
“你们真的是八爷‘白大侠’的人?”
“当然是,我们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冒充八路军。”
黑老三双手作揖,报歉地说:“对不起大军了,兄弟来报告,说路上来了一个车队,一看就是‘空子’,弄不好还是些鬼子,我这才命兄弟们来劫的。白大侠说得好,现在国难当头,我们虽然是胡子,但也绝不能做祸害老百姓的事!我们还等着和八路一起抗日呢!”
崔劲宏说道:“那好,抗日不分先后,抗日就是一家。黑三爷今天的义举,我们一定向白大侠报告。让他给你们记一功。”
“这位是——”
“他呀,是我的领导!”警卫连长说道。
七
将新制作出的“攻坚炮”交到总部装备处后,崔劲宏就径直来到总部,将研制开发新炸药的计划向首长进行了汇报。
“说吧,你研制新式炸药需要什么材料,只要总部有的,你都可以拿去。”首长听了崔劲宏的报告后,痛快地说。
崔劲宏说:“真的?拿什么都行?”
“当然是真的。只要你把这种炸药给研制出来,就是要我的头发我都马上剃给你!”
“头发倒不用,听说上次总部攻打县城,端了鬼子一个仓库,缴获了一批胶卷……”
“哦,你的鼻子倒是很灵的。连这个都知道了。但那胶片是拍电影的,和你的炸药八竿子沾不上呀!”
“不,首长,我的新型炸药,别的都好说,就这个东西难以找到,缺的就是它了。当然,要是有其他胶木的东西,像那些唱片呀,胶木盒子都行!把它们弄碎,加在那些黑火药里,性能可以提高好多倍……特别是那些胶片!”
首长把警卫员叫了进来,吩咐道:“你马上到后勤处去问一下,看那批胶片还有没有,要是有,就全给我拿过来!”
“是!”警卫员敬了礼,转身跑了出去。不大工夫,警卫员就返回了,报告道:“首长,后勤部长说,那些胶片质量不行,在库房就受了潮,不能用了。电影队的领回去又给退了回来。”
“受潮了,还能用不?”首长转身问崔劲宏。
“受了潮不怕,晾干了就行,电影队用不着,那太好了,我们能用呀!”崔劲宏高兴得都不知说什么好了。
“瞧把你美的。那就去领吧,顺便翻翻库房,只要是能用于新型炸药的材料,都拿去。不过,你的大话可是放出来了,下面就看你的了。”
“放心吧,首长,我给您立军令状!”
八
兵工厂后山的一块坡地里,修起了一个秀珍版的碉堡,在离碉堡不到二十米的地方,还挺插着一个胸环靶。一块长满杂草的地块也清除了出来,并进行了平整和压实。这些都是为了试验这种新型的炸药而修建的。
离碉堡一百米的地方,垒起了一个石台,上面摆着一只用来试验的“攻坚炮”和几发炮弹。两颗用新型炸药装填的地雷也准备就绪。只等着厂长一声令下就进行试验。
崔劲宏再次检查了一遍今天试验课目和物品,下达了开始试验的命令。
首先是地雷试验。参试人员一丝不苟,将地雷埋在了指定的位置,为了验证试验效果,分别在离地雷十米、二十米和三十米的地方都插上了草人。等大家都隐蔽好了,崔劲宏一挥手,试验员拉动了手里的绳子,随着一声沉闷的声响,地雷爆炸了。腾起了一股巨大的烟尘。用肉眼就能看出,这种新炸药的威力超过了苦味酸炸药。还没有等烟雾散去,崔劲宏就带着试验人员跑了过去,仔细一检查,爆炸的有效半径居然达到了三十米。三十米处的那些草人身上平均中了两块弹片。十米处的草人全都炸碎了。清理好的现场,重新插上了草人,又试了一次,数据与第一次差不多。三十米处的一个草人身上,还多了一个碎片。
地雷的试验成功了,下面该进行“攻坚弹”的试验了。警卫连长与崔劲宏发生了争执,警卫连长说:“你是兵工厂的最高领导,这种事情不能由你来做。”
“正因为我是最高领导,还是这个项目的总设计师,所以这试验得由我来做。从老厂长——我的老师起,这种试验都是由领导亲自来做的。你就不要和我争了。”
崔劲宏谢绝了由别人来试验的提议,炮弹的装药和地雷是一样的,一旦发生炸膛,在场的人都会牺牲,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进行试验的情况下,他,一个共产党员,又怎么能让别人来犯险呢。
当然,他是不会蛮干的,他将“攻坚炮”固定好,在搬机上拴了根细绳,人躲在掩体里。只见他手上使劲儿,随着一声轰鸣,炮弹发射了出去,在二百米开外落地,发出了沉闷的爆炸声。
他从掩体里爬起,抓起那个发射器检查起来,没有发现异常。就和上次发射黄色炸药装填的炮弹一样。按照试验要求,他又装上了一发,像普通步枪射击一样,抵肩瞄准,对着那个胸环靶打去。炮弹飞了出去,准确地命中目标。崔劲宏的脸上露出了笑来,看来这第三发可以由别人来发射了。他朝着后边的警卫连长招了下手。“你不是一直想亲自体验一下这‘攻坚炮’么?来吧,下面该你这神枪手来打精度了。目标,前一百五十米碉堡上的枪眼,打吧!”
警卫连长高兴地接过了“攻坚炮”来,将炮弹装填好,瞄准一百五十米外的那个碉堡的枪眼,扣动了扳机。随着一声轰鸣,弹头从枪眼中准确地穿了进去,炮弹炸响了,那个用来试验的碉堡倾刻间就成了一堆乱石。
人们欢呼着围了上来,争相与两人握手,技术员小张早就把那宝贝炮拿了过去,小心地擦拭起来。经过总部批准,这门“攻坚炮”已经作为厂里试验用炮留下了,而厂里又把保管任务交给了他,他可得小心地保管着,说不准哪一天他就会用这门攻坚炮消灭前来袭扰的敌人......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