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船还行 于 2020-7-25 08:38 编辑
俺老船的小说《血色古诗》在某网站逐日逐节连载期间,几位文友悉心跟读,并撰写了为数不少的解读点评性文字。现辑录如下:
原创短篇] 血色古诗(1) 传奇啊,传奇!老船老师这个短篇小说,一开篇就是传奇色彩,可读性很强,很有探秘色彩。 [原创短篇] 血色古诗(2) ,在这里,传奇故事进入了第二个跳板,托出了小说阅读[原创短篇] 血色古诗(2),可以看到作者老船老师将他见到的对象——主人的综合身份,告诉人们——“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其中的“我”有些豪放不羁,有些豁达幽默,当然这些都是小说主人的自述,而自述则是老船老师这个讲故事的人打造小说“主人”之——我的一些经历与生活轨迹。这里用墨不少,可以看出被拜访中的小说主人的教师身份的来龙去脉。小说由此更加深入地延伸到《血色古诗》的脉络之中。时代背景,破三铁,教师的同事,张晓晓和江洋两位老师,一一登场。 阅读这一章节,可以看出老船老师塑造的对象——人物,这个“我”,依然有老船老师的小说招牌“印记”,大开大合,有巨大的空间,却不会“空荡无物”,其大,仍是为了聚焦到某种“小”,这是一种超然的艺术技巧,一般人不好驾驭这种艺术表现方法,通常会陷入到“废话多多”的地步。接着慢慢欣赏,我们将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吧。
[原创短篇] 血色古诗(3)——里边又有什么呢?你看到新鲜了吧?一个特定的历史年代,特定的破三铁背景下的故事在这里已经拉开了大幕,你看到了什么呢?——对了,该解释一下“破三铁”了,这是改革开放的年代,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铁饭碗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打破”,很多人会因此卷入“被动”的生活中,眷恋,期望保留铁饭碗是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的一个期待,很多人不适应被动离开工作岗位,甚至是单位。于是,很多新的矛盾不断产生,新的生活画面不断产生,包括很多人的行为会有“变异”。不是吗?老船老师正在介绍小说主人——武老师所面临的单位情况,焦急,正在蔓延,幸好武老师个性特殊,在他身上没有更多的畏惧感。那么,其他人呢?小说中的时代背景,正越来越丰富地呈现出来。当然,这不是单单地给读者介绍历史,打开一个画面。这只是小说中我拜访的主人故事的一个有机结合,他的形象的有机结合。
阅读老船老师的小说——[原创短篇] 血色古诗(4),人们又看到什么呢? 用它来概括比较恰当吧,即:“一石激起千层浪”!裁员的指标在上峰们的公布下,留下了一个待揭晓的尾巴,而这个尾巴却将学校的教师们的心都提的高高的,大家都担心那个指标会落到自己的身上,闹场了,沸腾了,乱哄哄的谁都说自己不愿意被裁员,大概只有小说中的我——武老师没那么担心吧,因为他的个性,他的不以为然。当然,对武老师的态度,更多的要等到下一个章节中去观察,去了解。本读者只是做一个猜测。 在[原创短篇] 血色古诗(5)(6)中,—— 小说戛然而止,给出了《血色古诗》的谜底:一个时代中的学校“破三铁”的某个结局,与小说《血色古诗》的来源,终于给读者们一个交代。看完小说,非常敬佩老船老师在这一小说中,给我们读者们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焦点故事。小说故事情节紧凑,上下连贯,笔墨精彩到位,人物生动形象,时代感强烈。小说具有历史意义,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时代的缩影。 老船老师这篇小说的时代背景应该是铁饭碗逐渐消失的开端时代?本人没经历过这段时光,看老师的故事脑补一下如同身临其境。历史是需要不时被提及被重温的。否则,怎么好意思称为历史呢?
俺老船的多条回帖,不妨整理如下: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的这首诗本身与他当年即将展开的变法运动没太大的关系,只是在赴京路上回望江南春色,触景生情寄寓乡愁之作。之所以泛起乡愁,不单纯是告别故乡这么简单。隐性的原因是此番赴京他将受命于君王,展开他的政治抱负,实施他大济苍生、巩固朝廷的变法。变法能否顺利推进,在宦海沉浮多年的王安石不敢过于乐观,知道阻力一定不小,故而多有愁烦,由此引发乡愁就颇为自然的了。 古往今来,所有改革、变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老船在这篇小说中只是拿一个国企子校教学人员精简这样一桩小小的改革作为麻雀来解剖,也可窥一斑。破三铁破出这么一个奇葩的血色古诗,足见改革之难。
小说写完了,如果能给读者留下些许思考余地,则是作者之幸。正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首血色古诗中蕴含的微言大义还真能牵动阿蔡老师这样的读者兼编者的思绪哦。
不错,九十年代初,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之后,全国各地掀起以破“三铁”为典型标志的新一轮企业经济改革热潮,老船所叙述的南方某小城某企业子弟学校当然也不能游离于热潮之外哦。
关于本小说题外之意,我再饶舌两句:这家公司响应破“三铁”号召,这么大费周章搞人事改革精简所属子弟学校在岗人员,一不小心还弄出“血色古诗”这般带点血腥味的闹剧,似乎说明他们改革决心之大是多么令人动容,然而,事实上也仍然是虚应故事,应付一下上头,应付一下形势而已。不是吗?故事的结局是一年多以后,该子校在岗教师仍然是以前那个人数,并没有起到奖勤罚懒择优汰劣的作用,压根没有实现人事改革的初衷。极具反讽意味的是,作为本文主人公的武亦文老师通过亲历这场风波,进一步看透了个中积弊,在取得所带毕业班小升初会考名列全市第一的教学业绩后,毅然决然辞职自谋职业,赴商海弄潮去也。此举对于当年体制的某些弊端,无异于一声断喝,凸显体制改革的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