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尔罕 于 2020-11-3 12:17 编辑
虎丘塔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简称虎丘。虎丘塔始建于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寿元年),初建成木塔,后毁。现存的虎丘塔建于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落成于公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比意大利比萨斜塔早建200多年。塔七级八面,内外两层枋柱半拱,砖身木檐,是10世纪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自明代起,由于地基原因,虎丘塔就向西北倾斜,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米,斜度2゜40’,被称之“东方比萨斜塔”。1956年,苏州市政府邀请古建筑专家采用铁箍灌浆办法,加固修整,终于保住了这座古塔。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剑池旁拱形门迂回而上,走过拱形石桥,虎丘十八景之一的虎丘塔巍巍耸立,直插云天。我凝望着虎丘塔出神,它是座微微向东北方倾斜的“斜塔”了。据介绍,经过测量,塔顶部中心点距中心垂直线偏离达2.3米,它的倾斜度不亚于始建于1174年,晚于虎丘塔250年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无怪乎,国内外称之为中国的比萨斜塔。虎丘塔又名云岩寺塔,原是晋朝司徒王珣的琴台旧址,后毁。现存的塔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建成于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1年),古塔共7层,高47.5米,系砖身木檐仿楼阁形平面八角宝塔,塔身由底向上逐渐缩小,由外壁、回廊及塔心组成,轮廓有微微鼓出的曲线,造形精美,并按照仿木结构以红、白、黑三色花纹和图案彩绘,色彩瑰丽,别具风格,古朴典雅。虽历经千年风雨,阅尽人间沧桑,其雄姿不减,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风采。其实,虎丘塔当初并不是有意要建成斜塔的,只是由于地质及其它状况形成的。解放前,虎丘塔由于自然环境影响塔基倾斜,岌岌可危。解放后,党和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加固抢修,尤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采用科学的方法维修,才使我们今天能领略千年古塔的秀丽风貌。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已是夕阳西下的时侯,我仍然依依不舍在此地留连。此情此景,诗情画意,乐在其中。缓步下山,回顾虎丘塔,绿色的树海,美妙动听的传说,名人轶事融为一体,给人悠悠生出无限遐思……是啊,当盛传不衰的千古往事消融于灵山秀水之间时,便赋于丰富的人文底韵,史诗一样深邃的内涵,令人在陶醉中思索,在思索中慨叹盘桓…..千年古塔表现的顽强的劲儿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吗!
见证前朝几多景,文人雅士绪怀间。
莫道剑池深与浅,吴王泉下几时安!
【编后•作者简介】
宫学大,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高级职称。沈阳作协盛京文学网古诗词精品编审、蕙风文学社副秘书长,古诗词副主编、中国诗赋和沈阳诗词楹联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并著有《游踪记趣》《心灵的旅行》。1968年从大连二十四中下乡北票插队。1971年抽调返城后长期从事宣传工作,先后任军队工厂办公室主任和汽车周报记者。自1969年以来,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汽车板》《辽宁日报》》、《辽沈晚报》、《沈阳日报》《沈阳晚报》等全国40多家报刊、电台发表通讯、消息、诗歌、古诗词、散文、游记、小说、照片及论文4000多篇,有10余篇论文评为省以上优秀论文,所撰写的论文和经验材料被20多种书籍汇编。并著有《游踪记趣》《心灵的旅行》上、下。三百余篇诗词、文章被有关书籍收录。先后被辽宁省、沈阳市评为优秀读书家庭。创作的格律诗词参加诗词大赛先后获一、二、三等奖。荣获《辽宁职工诗人》《盛京文学网模范优秀编辑》称号。2018年所写的《诉衷情令--读书感怀》被盛京文学网评为古诗词十佳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