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辽宁沈阳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12-7 10:00 |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版主
- 积分
- 170536
|
本帖最后由 海尔罕 于 2020-12-23 16:05 编辑
|
悠悠钟声,咚咚鼓响,琅琅经声,伴飞瀑流泉,松涛竹韵,我仿佛步入飘飘渺渺的圣境。这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
汽车从安庆出发,坐轮渡过长江,出安徽池州古城,刚刚进入安徽青阳县境,一组多姿秀丽的峰岭如出水莲花,蓦地出现在远方的天幕,啊!这就是九华山。横亘200多公里,集雄奇秀于一体的佛教圣地,无怪乎大诗人李白赞叹说:“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
汽车在险崖陡壁间左拐右绕,杆杆翠竹如云似海,从车窗掠过,到了海拔600多米高的九华街。下车后,走过写着“九华圣境”的山门,看着这块小小的谷地,前后左右,都是白壁粉墙的庙舍,游人香客,僧尼之多赶上星期天逛大都市的商场。怎么这么多人,一打听,才知道,再过几天就是农历7月30日,是开山寺庙金地藏的圆寂日。九华山,早在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就有僧人怀渡在山中筑室为庵。唐代开元末年(公元803年)朝鲜人金乔觉大师好道出家,航海而来,在此开辟法场,使得九华山声名大震。他死后,徒众将开山寺庙化成寺辟为道场,徒众认为他是地藏王的化身,尊称为“金地藏”。
从九华街内放生池北面沿石阶而上,就到了金地藏生前居住的化成寺。化成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三庭院四进,渐次升高,十分显赫。寺门上悬“敕建化成寺”匾。此寺最早建于唐至德三年(公元757年)现存寺宇是明、清后续建的。寺中藏有明代万历皇帝御赐的藏经、手书、圣谕,藏经共6777卷,其中有一套“血经”,是一个佛教徒用手指血掺和朱砂写成。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先后为化成寺题额,九华山佛教进入极盛时期,山中寺庙达300多座,僧尼达5000多人。化成寺西侧有“月(读肉)身殿”,是在金地藏墓地上建造一座塔形庙宇,高10余丈,石柱挺立,红墙绿瓦,画檐飞展,门楣上挂有“东南第一山”大字金匾,格外壮观。登月身殿,要攀登81级陡峭的天梯。大殿以汉白玉石铺地,中间是肉身塔,高7层,大小地藏王塑像环立四周,庄严肃穆。
过了化成寺绕山而走,在东崖山麓“祗园寺”的上面,高耸着5层走马通楼式的宫殿——百岁宫,宫内供奉着一尊稀世国宝——肉身菩萨。他是明代僧人明海玉,又称无暇和尚126岁时,在此坐化,被历代敷金供奉,被制成中国式的“木乃伊”。他端坐殿中,双腿盘起,两臂前拱,面对一群群参观朝拜的虔诚者,在那里闭目沉思了350多年……。这里的古刹钟声,经音佛号,僧尼身影,山民风俗,给人以仙城佛国神奇梦幻般的感受和情趣。
有人说:“不上天台,等于没来”。可见游览九华山,均要登上天台峰。从九华街至天台峰有15华里,天刚亮,我们出九华街东行沿上山小路爬行,经过近二个小时的攀登,就到了天台寺,它又名地藏祥林,矗立在天台峰悬崖峭壁上,是个五层走马通楼式的建筑,远看像一座雄伟的城堡。明初始建,清光绪年间重修,拱形大门上有“中天世界”四个大字。寺内有万佛楼,楼四周梁间还悬挂一个个木雕小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我上了天台,站在六角建筑的“捧日亭”上,只见火红的骄阳从茫茫云海中静静地托出,顿时,天空五彩缤纷,峰峦尽染,好一幅壮丽的奇景,远处,云雾撩动,山峰在云层中争露头角,像仙人,像金鸡,像蜡烛,有的你还来不及细想,被云层变成其它模样。那些飞峙于悬崖峭壁间的劲松,有的直立,有的盘曲,给群山增添了奇丽的景色。
我立于这高台,尽情欣赏着如波起伏的云海奇景,遥看远处一座座白色庙屋、村舍,北眺万里长江如线,南望黄山如屏。我想,山下的人能看到我们,一定会发现,我们已站在九华山的出水莲花的莲蕊上。我忍不住从心底喊出:九华山,你这莲花佛国,真是一座魅力无穷的神山!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