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小说是真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赏析从作者对小说的理解和自我感受出发,引出小说《校花》是真实反映现实的观点,通过对小说《校花》内容故事情节,联系自身的亲身体会,所见所闻进行细致深入的解析,相比之下,和当今社会的种种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阐释《校花》的社会写作背景。描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生活,人文历史,还原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里的核心,故事情节,名字的安排,社会环境,都是小说里的精华部分。赏析语言流畅,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感谢赐稿,学习欣赏,推荐阅读。(编辑:鹦鹉) 我们的网站改版后,一直不是很畅通,时不时地就让我们上不去。上不了网的滋味怎么样呢?呵呵,不好受。但是,上不了论坛,也给我们留下了更多写作和自我欣赏的时间。我就利用这个时间把《校花》和我写的赏析文又来回地翻看看,我的阅读欣赏能力不是很强,而且有些话也不能太直接。 《校花》一书是我在网上阅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书的内容比较鲜明和实在。作者徐伟成他自称胆小怕事,但他也是一个见义勇为的人。在那个时代,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人,年轻人打架斗殴是很常见的事,电影院、商店、车站等经常有打架的事情发生。我老婆买断前就在交通总站工作,经常有因为一张车票,乘客和站务员打架的,吵嘴是小事,有时甚至是动手动脚打起来。这是作为社会人说的。 那么,徐伟成是年轻的学生,对他打架的事应该以说服教育为主,而他“赶巧”了,正赶上“严打”。那时候,我就听说各地凑名额,名额凑不够的就把不该严打的也严打了,也许公共场合放个屁的都给严打了。 当然,有时候好事变坏事,也有时坏事变成了好事。我想要不是徐伟成被严打入狱,这本《校花》也就不会诞生了。狱中八年,他还有被严打的那些人给上级写信,肯定是觉得自己太冤枉了。他除了写信可能就写这部小说了吧?他是以倒叙的形式书写他的学生时代的。我就是在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比作者长了几岁。 是那样的,我刚上小学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我们哪里知道什么是“革命”啊,反正就不上学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今天在我家、明天在他家学习。家长也不管我们,从来没有人问我们学习怎么样啊,将来考什么大学啊等等,那些事好像就和我们没有关系。 头四年,我是在锦州度过的,1971年就随着父亲下放到了盘锦。盘锦是一个鱼米之乡的好地方,我在这个地方读完了小学。但是,那时候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还兼学别样,学工、学农、学医等。我们给“五七田”拾粪,经常去那里劳动,特别是在农忙的时候,学校就组织学生到五七田劳动,向贫下中农学习,辨认什么是草、什么是苗,知道了我们吃的大米是怎么来的。我们都带着中午饭,中午时分,我们就在地头找个地方就吃饭,同学们之间也有互串吃的,很是热闹。我们下乡劳动一次能挣回几斤粮票给家里补贴,上学后,老师就在教室里挨个给我们发粮票。 我喜欢上俄语就是在劳动回来在家无事可做,顺手拿起了桌子上的俄语课本开始读起来,直到那个时候,我才觉得俄语挺有意思,于是就开始学起来。那时候,我是班级里,不,也许是年组里俄语学习最好的人。老师一进教室,就用俄语说: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现在我还哩哩啦啦能记住几个单词呢,每次上课提问,老师总是第一个让我回答问题。能把俄语学好,尽管生活和工作中没有用,但它能作为一种知识被我掌握也是值得沾沾自喜的。 对于和异性的交往,我没有徐伟成浪漫和丰富,这方面纯粹是一个情盲。那时候,我们不敢和女生接触,怕被人误认为“耍流氓”,那是多么让人接受不了的称谓啊。这个莫须有的感觉一直影响着我,即使现在和女性说话还在小心翼翼,甚至还觉得脸红。徐伟成虽然只比我小几岁,但他们好像冲破了我那个时代的束缚,敢于和女生在一起了。也许这是京城和我这个小地方的区别,思想开放程度要大于我们这个当时还是垦区的盘锦吧。 在这部著作里,徐伟成回忆了他的学生时代的生活和所处的历史背景下。那时教育的确不被人重视,孩子犯了错,回到家里,父母不是打就是骂。做父母的是这样,孩子当然也这样。然而父母仗着是家长就有打骂孩子的话语权和实施权。这也是家长为了在外人面前不失面子对孩子进行的“教育”,虽然比较粗鲁,但那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那个时代的人还是要脸的,如果换了现在,双方家长就会来校为自己的孩子做辩护,没理也要辩三分,唯恐自己的孩子受委屈,更怕孩子受欺负。 但是,无论是哪个时代,打架斗殴、扰乱社会治安都是不允许的,都要受到制裁。即使那个年代法律还不健全,但是杀人放火也是要受到管制,何况徐伟成是在那个严打期间作案,就算是附加名额也得被“严打”。虽然觉得冤枉,但也不得不度过八年的狱中生活,也就是说小说《校花》在这八年中诞生了。也许,当时也许是因为狱中不自由的生活,让徐老师想到了写一本自己的回忆录,写着写着就无法停笔了,直到他出狱前,才把小说内容告诉了狱友,最后才定名为《校花》。 徐老师的写作语言大众化,没有太华丽的词汇和豪言壮语似的文字,只是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一段历史。像他说的上山下乡,那时真的就有和父母闹不和的,不让去,那怎么行?响应党的号召谁敢阻拦,于是就和父母闹翻,下乡去了。 那时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我家在来盘锦前,挖了一个地道,我和弟弟一起设计施工的。在我居住的街道,我家地道挖的是最好的。很多人都来参观,虽然我们很小,但那时候我们比现在孩子们更有智慧,什么东西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像做风筝、做冰车、印纸牌的模子都是自己用皮子、或者木板或者用黄泥做出来,然后烧火做饭时,放进炉灶里烧出来的。现在,我校每年都举行“艺术节”活动,其中就有小制作,可差不多都是家长给做出来的,有几个是学生开发智力做出来的? 虽然那个时代物质匮乏,商品紧缺,什么都凭票购买,像中秋节一户只允许买一包月饼,走后门的也只能买两包。到家后,爸爸妈妈就按人数把月饼切开,一人一小块,尝到为止。我们小,吃起来特别的香,就是这么一小块月饼,爸爸妈妈都舍不得吃,还要给孩子们留着。当然,吃的蔬菜都是现在人追求的“绿色食品”了。徐伟成老师在小说里也提到了到乡下去吃大饼子的事,的确,那个时候,我们吃什么都香。 现在小商贩卖菜的都对买主说,是自己家种的,没打农药,纯粹的“绿色食品”,等买主走了,他就对周围人小声说:“现在种地不打农药、不上化肥,庄稼不长啊。”的确如此,化肥这个东西越上越多,今年用一袋,明年就得用两袋。所以,现在得病的人多,都和这些有关系,但有什么办法呢?该吃还得吃,只是免谈“绿色”了。 小说里的其他人物描写的也挺成功,特别是四个“英”的各自的命运都有所不同,还有一个“英”在徐老师的笔下死掉了,结束了她的年轻的生命。每当我读到这里,心里真的一阵阵的难过,就在她风华正茂的时候,竟然选择了自杀,太让人难受了。是什么原因让她如此呢?也许就是因为他的父亲长年累月的饮酒导致了她对生活、对家庭的失望,从而她用死亡摆脱了生活对她的残酷。悲惨啊! 女主角罗娟英是差不多所有男孩都喜欢、也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她和徐伟成虽然很好,但最终阴差阳错地没有走到一起。而是她和几个男人结婚生子后看破了红尘,竟然皈依佛门,与世无争了。还有像孙有柄这样两面三刀的人到处都有,也有像霍国强这样戴着警徽帽做着见不得人的龌龊的事情。总之,徐伟成老师的作品对我们这代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虽然他经历的我不一定也经历过,但大的环境就是那个样子。当然,那个时代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东西,比如绿色食品,天大旱人大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还有出门不上锁的安全等等。今天法律健全了,但还有很多不依法约束自己的人,贪污腐败的现象还依然存在,教师的“为人师表”也沾染了灰尘,用知识赚钱了,等等都和法律背道而驰。 从小说作者入狱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那么徐伟成老师的冤情是否能得到昭雪,将来会不会有人站出来向他说一声对不起呢?我们需要社会的稳定、需要人人平等富强,但是还有很多人三十几岁了没有正当的职业,找对象成家都成了问题。这几天又在电视里看到和听到现在又出来了机器人服务的饭店,人将来干什么呢?这样一来,又要有多少人走下工作岗位,社会怎么能安稳吗? 总之,通过徐伟成老师的作品,我们可以联想许多的事情,但就《校花》而言,我觉得徐伟成老师的作品是很成功的,是值得我们喜欢写作人学习的。通过阅读和学习《校花》也让我们懂得了写作要从心里往外写,写的真实就容易感人。 好了,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哪句谈到了点子上,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徐老师原谅,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