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中国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9-2-2 20:31 |
---|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金牌会员
- 积分
- 1276
|
【编者按】赏析就小说开头精彩部分提出自身感悟,在通过对比手法对于题目由原来的不感兴趣到兴趣盎然,指出在当时观念落后的八十年代人们羞涩的恋爱观,和家庭里因为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会大打出手的状况进行细致解析,指出人们淳朴的恋爱观,并对作品中出现的几处需要探讨的地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赏析语言生动活泼,观点独到,剖析细致,角度新颖,论述条理,提出的建议中肯,并对后面故事充满期待,引起读者兴趣。(编辑:朔风)
应执手群几位好友的相邀,建议我去看看徐伟成的《校花》,还说这部小说以后可能拍成电影;我也就感兴趣了,这几天断断续续看了差不多十二章《校花》,已经被故事情节吸引住了。小说一开头出现的“严打”,和开头几章交代打架的前因后果,主人公徐伟成与他喜欢的女同学罗娟英、以及他的小伙伴孙友炳之间的交流,间接穿插着班级别的一些同学们之间的点滴事迹。贴切历史,很有那个时代社会的生活感觉。再往下看,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成长过程更是符合八十年代初期的社会,大多数人成长的缩影。
才接触这部作品,一看名字《校花》,便没有太大的兴趣欲望去阅读,毕竟现在大多数校花、富豪之类的题材,以前也看过一些。便没多大兴趣,基本都是陈词滥调,情节单一或者故事脱离实际,很容易就联想到结局。然而看过一部分章节后。对故事情节有了些了解,也觉得《校花》这个名字取得不错,有点另寻蹊径的感觉。“校花”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校花,而是主人公心底最喜欢的那个她,不论她美与不美,都是唯一的。这部作品对我这种八十年代后期出生的人来说,是比较新鲜的,然而也不意外。毕竟也看过不少年代剧,打小也喜欢听别人讲历史故事,读书上学时期也最喜欢历史老师讲历史课。所以我还是可以懂得那些社会变化。我也相信我们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会喜欢上这部作品的。
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才几年,一切都处在摸索中前进,人们的思想也还在解放中,但并不成熟,百废待兴。看到前几章,感觉还不深,小说着重表现主人公与罗娟英的感情变化,那时候的爱情观还是保守着,一张小纸条和日记本的约会都能引起两对家长对孩子们的责难,一句“我吻遍了你的全身”引起主人公父母的争吵。都挺不声不响表现出了那个社会环境的阶级立场和情感观念。
通过前九章主人公徐伟成与玩伴孙有炳的相处和对话、上课堂的捣蛋,以及钟主任责怪等事情,可以看出主人公有些痞子性情,嘴厉害,敢说,会察言观色,但总觉得缺根筋。这样的人也许就像罗娟英所说的,总是我怕你。
文中也有一些错别字,还有十几处词句表达不算太通贯,但整体不影响整部小说的阅读。毕竟带有地方口语话的表述,一两句句子的通畅与否不影响意思,没必要太咬文嚼字。但是太多了作者还是该注意尽量修改下。不过我知道有人肯定早就提出来了,毕竟重金征集评论,能人才子很多。就不再多述。只说一个最近看过的第十一章的:开学第三天……我回家跟我爸一学舌,这个学舌应该改成嚼舌。
第十章讲述大口结是傻子,雷锋也是傻子,雷锋说过:要做革命的傻子……我要做罗娟英的傻子。看到这段话挺有点味道的。借用革命精神等表达爱情,也是那个时期能说出的最好的表白。
第十一章再次出现主人公借用毛主席语录,我们允许人家犯错误,也允许人家改正错误。右手支持左手反对王老师的情节,主人公的对思敏捷,真让人击节叫好。一堂课程更是以小见大,暗喻了那个年代人们思想的混乱。
第十二章开始主人公肆业了,有了自己的工作,女主角也换成钱君英和英兰。文中的一句:向往美好,追求华贵高雅的生活是一个人的本性。更是为以后的结局起了铺垫。
看到这里,这部小说越来越有意义了,也更吸引人了。我喜欢细嚼慢品,细细回味,等抽时间再继续看剩下的章节,在此总结下心绪,一吐为快。同时期待作者以后的对主人公和女主角的写作更出彩,希望主人公的结局完满。
(注明:字数1333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