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中国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9-2-2 20:31 |
---|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金牌会员
- 积分
- 1276
|
本帖最后由 疏朗 于 2018-12-3 22:22 编辑
【编者按】时代的呐喊,现实的批判,正义的呼唤!再一次读《校花》,是不一样的感受,开篇对小说整体进行评价,在介绍其内容的基础上肯定其文学和社会价值,并提出本文的观点:小说的价值与活力彰显在对时代的呐喊中!对铁道和罗的报告进行分析后,紧接着通过例举的方法对小说中揭露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陈述和总结,最后对再次对小说进行肯定并指出错别字。赏析观点鲜明,语言生动,采用分条概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论述持论有据,令人信服。(编辑:念初心)
再一次重读了一篇《校花》,从整体上看,有着与初次阅读不一样的体会。
小说是一个虚构的世界,虚构并不是虚拟,而是有约束的塑造描写,多少带有些现实生活中的影子。也不只是单纯的语言描写,更多的是张扬对个性的想象力。一部好的作品需要贴切现实生活,需要有对现实的态度和立场,这样才能引起读者阅读和思考的兴趣。整体上看,《校花》虽然是写徐的青春与年轻懵懂的成长史,重点是与四“英”的爱情,但《校花》并没局限在徐的成长历程和他的爱情描写中,也过多插述了社会、学校、家庭、同学中的一些事情,刻写了一些人的生活和思想。作者在关注时代、历史和底层生活的立场上,有自己独立看问题的态度和思想。这样的作品,在当代文学中是比较少有的。
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太需要文学界的关注和面对。一个作者有良知的写作,才会给自己的作品赢得尊严。纵观《校花》全文,有对现实的批判和干预,以及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呼唤,它的价值和活力也许就彰显在这种呐喊中。但愿这部小说能流传下去,广为人知。
作品征集评论以每个作家的内心深处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说起,引起读者的兴趣与思考,这些秘密是什么?在小说中会或多或少得到展示,让读者从中看个究竟,对其中隐藏的含义,是对是错,任由他人评说。
“铁道”是这部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场景,也是反复描写的意象,比如:“长长的汽笛声梦境般让我告别现实……”,“铁道上泛黄的路灯……”,“一个人坐铁道发呆,一走就是一宿……”。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懵懂、感伤、忧愤等浩茫的情感意绪。长长的铁轨,更寄托了一种对“远”的未知和憧憬。
徐借用罗娟英在班里讲报告时说要做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接班人,拒绝资产阶级自私自利好吃懒惰的思想。二十年后,徐说他们班百分之八十的同胞都应了她(罗娟英)的真言,下岗的下岗,买断的买断,成了真正的无产阶级。这段话给我的感觉很深刻,很有暗喻的味道和深度。一个人总是不能脱离社会存在的,在无法改变社会环境的时候,能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思考,固守初心,显得尤其重要。
一些故事也揭露了社会现实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比如下面的几件事情:
1.贾老师在教杨英背胯时,以从小没妈没喝过一口奶为借口,故意博得杨英怜悯,在杨英的奶子上任意蹂躏。反映了现在学校教育工作队伍中出现的一些披着狼皮、师德低下的老师,以自己教师的身份,对学生进行骚扰和侵害。
2.徐与张东旗等人偷高粱杆,被焦王庄看青的海青子逮到,在押送时,徐看到旁边墙面上的一句标语:破坏秋收工作,一律按反革命处理。在海青子审问下,徐说张东旗爸爸在86983部队当团长,海青子报告给他二舅,二舅则以不给老革命家惹事,维护老革命形象为由,把徐和张东旗等人给放了。让我们看到,对有权势的家庭,是不是在对他们家属的处理就不一样了?可以区别对待了。
3.钱君英父亲是银行领导,生活条件好,钱君英后来也在他父亲提拔的一个分行行长的手下做事,后来成为副行长,开的车也从桑塔纳换成本田。这种待遇,让我们感叹,只要自己有关系,工作什么的都不是事。公平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目标,每个人的命运不是天生就一样的,也不是努力就能一定达到的。
4.徐在工厂车间与孙有炳偷铅锭时被发现,慌忙逃跑在铁道途中,遇上一个老者,老者说了自己的经历,说自己是待定户,就是定烈士家属可以,定台湾特务家属也可以。交谈中,徐说计划生育是国策,老者抬高声音说:解放后他们想着跟台湾有一仗,后来抗美援朝,过几年与苏联闹掰,怕打起来人不够,让你可劲生,前些年和美帝建交,与苏联缓和,人手富裕了就不让生了。说明政策的变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政策是政府的需要,但更应该考虑现实、目光长远,灵活运用,忌讳一刀切,随意变动。
5.中国什么都跟风,偷自行车也是。偷自行车这个故事,写出了那时候中国的一般百姓的艰苦生活,和社会风气及大环境,好多人并不是小偷只是因为生存所迫,看别人偷,跟风也偷,讽刺了国民的劣根性。
6.解放半个世纪,那些不幸的人,现在为什么没有改变。那些学生,为了上学,走十几里山路,那么危险,那么辛苦,应该怪谁呢?似乎在拷问整个社会和政府,是否躬身问过,都是无产阶级接班人,凭啥人家就该过那样的日子。
7.霍国强以警察的身份,不正当的名义,占有了罗娟英,想用警察的职业在社会上给她提供一种安全的假象。以及后来在张东旗与葫芦袄姑娘的纠缠打斗中,因为同学关系,为张东旗开脱,葫芦袄要他一碗水端平,他说张东旗患有精神病,极力为他开脱,后来听到张东旗说,自己当初赶回来想生米煮成熟饭,都是霍国强的算计,怕徐抢先得到罗娟英。翟国强就此恼羞成怒,要把张东旗带走,被罗娟英阻止,而没得逞。这个场景把霍国强这种人的无耻表现得淋漓尽致。所谓的正义职业有时候只是一种迷惑人的假象。
有人说,判断一部作品的好坏,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它是不是经得起再读。一本书,当再读它时,如果味同嚼蜡,没有耐心看下去,那么这就不是一本好书;如果仍然有初读时的兴奋,如同风雪之夜,与久别老友围炉话旧,不知东方之既白,那么它就是一部好的作品。在《校花》中,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和思想,给我们留下了相当大的阐释空间,这种在生活底层的经历,似乎又超越了底层生存的环境,写出来的作品值得去耐心细读。
当然它的一些句子和错别字作者出版时需要修改下,每章也是需要注意小节和字数平衡的。
(2140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