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1570|回复: 0

吴炫哲学散步—王蕾 相遇“批评创造性思维”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

主题

63

帖子

45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45
发表于 2023-5-14 18: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西米 于 2023-5-14 18:16 编辑

王蕾 相遇“批判创造性思维”[color=rgba(0, 0, 0, 0.3)]原创 王蕾  吴炫的否定主义    2023-03-22 21:00      发表于上海




相遇“批判创造性思维”
——于心灵的暗夜与黎明之间








吴炫老师:

您好!我在看了“批判创造性思维”课程的前六讲后,有一些感悟与您分享下。

图片一.jpg

正如我之前所说,走进您的批评与创造性理论,犹如看到了一束光,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的本科、研究生和博士都是读的经济学专业,越学到深入,我就越不解,为什么教科书上都是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我们目前的学术研究都是用西方的理论来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虽然所谓经济学帝国确实可以囊括众多,似乎也可以解释诸多经济学现象,但是我还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对于东西方文化、制度、甚至是思维模式的不同,真的都用相同的理论和方法吗?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性?但当我拿这个问题与别人讨论的时候,结果似乎都是导向我想多了、过于敏感、不够现实之类的归因。

后来,我发现这种冲突不仅仅在于我的专业领域,更是涉及我周遭的太多日常生活,包括我的女性身份、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走向社会以后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思索等等,于是我看了一些心理学、社会学、文学、哲学方面的书籍,渴求突破学科领域,从一个更大的层面去解开我内心的困惑。

图片二.jpg

再后来,我感觉从宏观方面还是无法理清,还是要从个体的人出发去寻求答案。于是我从2016年开始接触心理学的荣格学派,并进入他们的培训体系。荣格心理学深受中国易经、道家思想的影响,可以说跟中国文化有许多紧密的联结。我逐渐能够从文化与社会的层面去看待家族力量的强迫性循环,意识到儒家文化中的君臣、父子、夫妻关系从某种层面来说被纳入了一个隐形权力系统,这个系统千百年来对于维护社会秩序、集中力量办事方面是有效的,但从人性与个体生命力的压抑也是明显和普遍的。

在前段时间接触女性主义议题的时候,我发现她们是借用的西方理论,更多地处于一种对抗的关系中,与父权的对抗本质上还是处于父权的体制中,并没有走出来。还有一部分自称女性主义者的人,他们将女性主义纳入了父权本身,无形中成了新的自我压制力量。其实中国关于女性主义议题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从神话和传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女性力量,如女娲补天、木兰从军,但我们也可以看到精卫填海、旱魃沦落荒野这样一些令人悲伤的故事。另外,父权这一概念本身在本土语境下也需要重新被审视。经由您的批判创造性思维的启发,我感觉女性主义议题在中国要走一条自我创造之路,包括理论上和生命个体层面,只有一个又一个独立的具有生命力的创造性个体的出现,才能够从根本上回应目前产生的各种扑朔迷离的问题,而到这个层面后,女性议题又不仅仅是一个女性议题了,而是上升到每一个人,上升到作为人的尊严与对生命力重视的重塑。

图片三.jpg

另外,我发现您的批判创造性思维不仅仅是理论与方法,更是一种哲学式的生活与体验。您反复提醒我们要尊重自己的生命感觉,而每个人的生命感觉是不一样的,要在这个基础上去寻找到自己的哲学问题。就我对心理学的理解与体验来说,尊重自己的生命感觉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我们需要听从自己内在声音,这就要分清楚哪些声音是自己的,哪些是外界环境施加的,哪些是内心的召唤,哪些是规范与训诫。这样去慢慢体会自己的内在生命感觉,也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到属于自己的哲学问题。

图片四.jpg

这一路走来,我一直都觉得哪哪不对劲,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浮浮沉沉了太久。很多年,我都像是提着一盏灯笼在黑暗中行走。您的理论让我恍然间醒悟:原来光明之路是个人构建的创造xing生活之路,生命的真实、生活的真实是需要自己去创造的!您并没有说光明世界确切是怎样的,您只是告诉了我们去探索光明的世界的理论与方法,而光明本身是需要我们自己去缔造的!于幽幽暗暗间蓦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突然感觉很激动,创造虽然艰难,但在这片古老而又深情的土地上,灵魂的暗夜真的太需要被点亮,而它终会迎来光明的一天。

(本文作者为江西财经大学博士生)

图片五.jpg

吴炫,男,1960年2月生于南京,中国否定主义哲学、美学、文艺学建构者,开设否定主义实践系列课程有:哲学的批判与创造性思维,中国文化现代化审视研究、中西方哲学思想专题批判、中国式当代文学性理论、批判与创造性思维下的文学经典、批判与创造性思维下的影视作品、批判与创造性思维下的新时期文学等。目前从事区别于《易经》《易传》《道德经》多样统一思维的中国当代文化哲学建构研究,并通过“天地人智”的新的哲学理解展开中国现代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社会哲学的原创性研究。已出版文史哲各类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随笔和公众号文章280余篇。现为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已退休)、人文学院博硕士导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等。

























当舍却一切的时候,内心只剩了自己,灵魂是如此的空灵……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赏析评论

赏析评论

订阅| 关注 (1)

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0今日 1025主题

论坛聚焦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