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亚太地区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9-1-5 08:03 |
---|
签到天数: 33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5]常住居民I
论坛元老
- 积分
- 5640
|
发表于 2018-12-3 05:02: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亚太地区
【国色天香的《校花》】原创首发
【编者按】美好遐想下的思索。赏析首先提出文章的精彩之处,通过对当时社会背景的解析,指出青少年受各种思潮的影响,从而阐明作品的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让青少年遵守道德规范,做好自己各个时期该做好的事情。文章艺术性方面,用一颗赤子之心,塑造时代典型人物,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来阐明写作中真情实感的重要性。并指出人物细腻心理描写和制造悬念方面是文章精华所在。举例说明哪有文章不遭非议的道理,从而提出文学应该接受善意的批评,结合小说内容,提出心理活动挖掘深些,人物对话再加强些的建议。赏析语言生动,剖析深刻,论述引经据典,举例以陈,提出的建议,客观中肯,令人深思。(编辑:朔风)
"校花",乃最漂亮的女生,是指生的花容玉貌,国色天香,长得漂亮,并且只有交际能力,学习成绩等各方面都优秀的出色的女学生才能享此殊荣。
乍一看《校花》这个标题,就会唤起人无限遐想:
涶涎美色,喜欢美女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试问:有多少富可敌国的财神儿金屋藏娇?又有多少达官贵人家外有家?家外有花?连一些文学泰斗也不甘示弱,纷纷摸仿,不说余秋雨先生对前妻有多少不忠,单说他对现任又玩起怎样的猫腻?那全是美色在他心中作祟,"英雄难过美人关",被人们感叹了几千年。
跳进作者为广大读者精心设置的佳作(校花)这个美色的陷阱里,我也有种难以自拔的感觉。
读任何作品,我总有种浅尝辄止的习惯,读 《校花》却与以往的阅读习惯大相径庭,作者高超的文笔,精致的语言,会讲故事,会创设情境的写作技艺令我汗颜,不可匹敌,我沒有嫉妒恨,只有羡慕,只想为它高歌:
《校花》有着与千千万万名家大作所写的故事一样,一是作品的思想性合乎时代的脉搏,乃 锄奸扶弱,嫉恶扬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校花》的时代背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严打,那时,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
改革开放,国门打开,饱受“文革”动乱之苦的社会又面临着西方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大量回城的知青成了待业青年,游手好闲,又处于躁动的年龄,社会治安一年比一年差。在“文革”打砸抢烧的无政府主义遗毒的影响下,影响恶劣的重大刑事案件高发,中央终于下决心进行“严打”。
那时,作者还是个在校学生,社会阅历不足,由于一时沖动,才有了他写作的故事发生,这个题材可让现在的年轻人很好地读懂历史,读懂如何遵守道德规范:
是在校学生就应该兢兢业业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是已走向社会的就要积极工作,创造社会财富,努力为人民服务。这应该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纵观《校花》长篇的艺术性(写作技巧),作者对世界有一颗赤子之心, 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时代的典型性,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由我所思,最好的文学也是我"心"的文学,寻"命"的文学,在作品中建立起人心世界的丰富维度的文学,这方面《校花》是杰出的范本。
他在第一章(2)里写自己对罗娟英的心:
罗娟英在我心中永远不会有这种味道,她身上的味道是淡淡的,幽幽的,只有沉静下来,才能闻得到那种兰花的味道。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越漂亮的姑娘在我鼻子里味道越鲜美。我在学校厕所里,如果赶上罗娟英也上厕所,我的鼻子能过滤所有的臭味杂味闻到罗娟英所处的位置。
"我的鼻子能过滤所有的臭味杂味闻到罗娟英所处的位置。"可见他对自己所喜欢的人是一种怎样的刻骨铭心啊!
人心换人心,惺惺相惜,在那物质还很匮乏,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很低的现实生活中,浪漫的婚姻爱情还属于奢谈,此时的作者已有了西方爱情的洒脱,满脑子装的是罗曼蒂克史,他的心再也不是传统的思维方式。
金代元好问有两句诗说:"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意思是一个人写的文章如果不是发自肺腑的真话,怎么好意思拿出来见人?
小说虽然是虚构,但它是现实生活中的结晶,写出来的东西必须经得起推敲,检验,他开篇写的:
那是个惠风和畅的下午,他和孙有炳刚看完电影,骑着车,哼着歌看到有七八个人拽着罗娟英和杨英的车把,心里又怕又气。面对那伙混混他心里嘀咕道:"我哪惹得起呀。"
从他接下来的叙述中,可知他为什么又怕又气呢,原来他们之间竟有一个令人不可理喻的小故事:
"气的是刚散电影我在门口和杨英开玩笑,说:“孙有炳的车坏了,顺路带我一段。”说完拉着她的后车架假装要上去。她和罗娟英推着车,回头恶狠狠地说:“谁跟你顺路!”并学着《流浪者》里扎克对拉兹说的一段话:“你只有一条路,去偷,去抢,去杀人,去放火——这是你父亲的愿望。”说完转身就是一脚。我一闪身,正好被踢在尾巴根上,这给我疼的。"
从这个叙述中不难看出:如果这件事是虚构,但从他虚构中的这段话中找不出质疑的元素,读来令人真实可信,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一篇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让人产生兴奋,回味无穷,便有人提出"兴奋点”这个名词
"对小说家而言,能始终抓住那极具魔力的兴奋感就是最大的奖励。"这是菲立兹惠特尼所述。
在每个作家的一生中,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时刻。如果这些时刻是在经历了被拒绝和失望之后,那么将更加令人喜悦。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编辑打电话给我,说我的大作在巜当代文学选萃》上发表了,我是一种怎样的兴奋啊,捧读被刊登的作品,那是脑海中所出现的第一缕闪光时的奇妙时刻。那是一种眩目的感觉啊!那种感觉总觉得自己的文章才是最好的。
在《校花》整个小说的创作中,作者精心设计悬念,制造矛盾,制造令人欲罢不能的一个又一个兴奋点,如第一章(1)他与孙有柄的矛盾以及两个女生来看望的窘迫场面:
我不好意思地从床上站起来,猫着腰,快而有力地紧了紧鞋带,脚丫子在片儿懒里来回搅动,……
我将她俩让到床边坐下,我拉过一把凳子,坐在两屉桌前,把抽屉关好。不知怎么,从系完鞋带,我的目光不知放在哪里合适,我无目的地看了看门,看了看装衣服的柜子,最后把眼睛盯在了她俩胸前的野花上,看了一会儿觉得还是不妥,又看她俩的腹部,看她俩一人拧着一个衣角,看她俩的鞋尖,弄得她俩把两只脚交叉在一起向床底下藏着,我真不知道盯在哪里合适,两只眼睛真是多余。
作者对人物心里活动的细微描写,达到了极致。一下子把读者带进了他个人的小世界,看到了他鲜为人知的一面。这一小节是这一章也可以说是这一部小说的神来之笔,点睛之笔。
第一章(2)作者受伤后,罗娟英和杨英来看他:他揭露了孙有柄的人性,把矛盾又尖锐化了,通过把母亲的旗袍找出来显摆后又学吸烟摆酷。制造出杨英这个人物的悬念,让人慢慢理了个头绪,并对这些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激发读者往下读的欲望。
这就是精华所在。
然而,任何一个优秀的作家,任何一部优秀的作品总有人说三道四,说长道短,曾有人说郭敬明是文鄙,很多东西是偷来的,据说还惹过官司,前不久,我在一个QQ群里公然有人说莫言是汉奸、卖国贼,他的著作含沙射影攻击领袖,攻击党,他的作品得到了西方人的利用云云。
连我这个不值一提的文学爱好者,也曾遭到一些人的指责谩骂,说我这个人另类,我的文不接地气,意淫等等,这些很不善意的批评就是那些小人的心里不平衡,怀有嫉妒之心,他们唯恐天下不乱。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
这虽然是指艺术,但文学也应该如此。只要是善意的批评就值得倡导。
《校花》的作者破费让大家去点评他的作品,他肯定作好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褒贬,然而只道好,不说孬,是不负责任的态度。若能出钱买"臭骂"也未曾没有什么不好,至少比通篇阿谀谄媚要好。只要心态摆正就不会有什么不舒服。
纵观《校花》梗概,(说句老实话,我还沒读完全部)不难看出,写作是非常成功的,是吸人眼球的,是令人浮想联翩甚至泪流满面的,但我觉得稍有欠缺的一是对人物心里活动的挖掘还不是很到位,一部特别优秀的长篇,如果把一个主要人物的心里活动刻划得淋漓尽致,让读者的心跟着作者笔下人物的心里活动悲喜交加,缱绻悱恻,作者就有了与读者的共鸣,读者就会佩服他,就会喜欢上他,他的作品就有种让读者: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无穷欲望。
作者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是以一种叙述描写为主的写作技巧,因而在人物对话上设计得比较少,我是说若能穿插更多的人物对话的艺术性,也许能增加作品更多的感染力、亲和力。
郭沫若同志曾讲过,“小说注重描写,我感觉它和绘画的性质相近。它的成分是叙述和对话。叙述是作家自己的语言,对话便应该尽量地采用客观的口语。”在这里,郭老是把对话与小说中的描写相并列的。
可以说,对话是文学作品组成的主要形式之一。人物对话,对于刻画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反映人物心理活动,描摹人物语态,间接地描写景物和人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读过琼瑶先生的许多作品,她的很多篇幅就是通过人物对话来感染读者的。
也许有人会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就像有一些女人夏天喜欢穿裙子,有些女人喜欢穿光洁透明的内服,都可展示女人的魅力,只是各人的欣赏角度不同罢了。
我无需繁文缛节,只是摆弄一下姿势提出自己这不成熟的看法,想必读过徐伟成老师的作品的人都和我一样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他的确宝刀未老,名不虚传,他冠以优秀作家的桂冠一点也不过份。
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