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一
叶圣陶先生写过一篇散文《藕与莼菜》。里面讲了自己在上海大都市里,长期吃不到像藕、莼菜这样的家常菜,引发了对故乡的无比思念。
乡愁始终是我们这个民族从古到今丢不掉的情结。故乡的美食也能够勾起我们的思乡之情,而且会与日俱增。我前面讲到的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也是这样。汪曾祺就说,故乡高邮的咸鸭蛋比别处的好,油多,不像有的地方,入口像嚼石灰。他通过盛赞故乡的鸭蛋来抒发对故乡的热爱。
三十二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师范教材中有一套《文选和写作》,里面有很多好文章。我最近找到了前三册。刚刚又读到了叶圣陶先生的《任瑞卿老先生》,感慨很深。任瑞卿六十八岁高龄时还在担任中心小学的校长。解放前就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受过很多欺辱,但依然不改初心。遇到共产党后,他总算如鱼得水,以更加旺盛的精力投入到革命洪流,继续为教育事业不断奉献。他始终艰苦奋斗,没有领导者的架子,甚至当校长时也没有特权,还主动为教职工烧水。
今天,我们读到这样的文章倍感亲切。当下,这样的好校长、好老师太少了。那个时代人们凭着顽强的革命斗志,任劳任怨,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我们当下缺的就是这样的正能量。
三十三
我们读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燕子》,写得清新明快,尤其是结尾说:“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我们总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是怀着喜悦的心情,通过赞美燕子表达对春天的喜爱。长大了才知道,这篇文章选作课文时经过了删改,它出自郑振铎的散文《海燕》。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残酷地迫害共产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作者当时被迫流亡欧洲,在途中看到海上飞着几只燕子,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文章。可见,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很苦闷的。作者反复在想,这是不是在家乡看到的燕子呢?从而引来了他淡淡的乡愁。原文结尾就说:“啊,乡愁呀,如青烟似的乡愁呀!”作者虽然离开了家乡和祖国,但内心深处还是割舍不下对故土的思念。这才是作者当时的真实心境。
我们在学生时代读过很多优美的文章,可惜的是限于篇幅和思想等因素,有的文章做了较大程度的删改。我们学生时代的确应该努力学习,多读好的课文。可是,如果我们有志于从事文学研究和写作,就应该跳出课文的局限,寻根究底,多读读原汁原味的全文,那样我们的理解才会更深刻。
三十四
我们读小学时,学过老舍先生的《古井》。讲了院子里有一口古井,人们每天早晨要去那里挑水。村子里还有一对老人,人们像古井一样,无私地帮老人挑水。这篇文章就是教育人们要像古井那样舍己为人、甘于奉献。这个单元的作文就是学写一种读书笔记,也就是读后感。范文就是一个小作者写的《古井》的读后感。文章先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然后找了生活中一件类似的事情作对比。说一位老爷爷和自己的亲爷爷争着去倒垃圾,小作者自己把垃圾抢去倒了。这下坏了,我们那个时候以为读后感只有这一种写法,必须从生活中找类似的事情和原文对比。后来我才知道,这种看法很肤浅。因为,我后来在《小学生天地》上看一个学生写的《金色的鱼钩》读后感,里面就没有拿生活事例和课文对比。原因很简单,战争时期的生活离我们当下很遥远,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同类的事例,因此只能就文章本身去谈。
我们的作文教育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范文太单一,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这类作文时,完全可以多找几类范文,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打开。同样是读后感,这样写可以,那样写也可以,我们自己还有没有新的写法呢?我们读书其间,阅读的好散文很多,能写的读后感同样很多。有的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很接近,可以和现实生活对比;还有的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可以就文章本身去谈。读后感,只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即可,为什么一定要有固定的模式呢?
三十五
老舍的儿子舒乙有一篇散文《父子情》,里面说老舍对儿子的功课采取超然的放任自流的态度。还有很多名人都说过同样的话,他们对子女的文化课教育并不很关心。很多人不理解,那么多名人都不关心子女的学习,为什么今天的父母还要这么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呢?
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太无知了。我们永远要知道,名人是名人,普通人是普通人,两者在很多地方没有可比性。名人的子女也许文化课的学习不用很上进,但他们接触到的其他事物比我们要丰富得多,这是我们不知道的。而且,中国的教育他们觉得不好,可以送子女去国外留学。普通的家庭可能做到吗?我们周围也的确有些糊涂的父母,觉得读书无用,完全忽视子女的学习。他们不知道,普通人要想改变命运,必须努力学习,基本上没有其他的途径。一般的学生,如果放弃了文化课的学习,整天浑浑噩噩,只会抱恨终身。
三十六
巴金有一篇散文《爱尔克的灯光》,作者看到欧洲的建筑物,想到了那个故事。爱尔克的姐姐点燃灯光,等远航的弟弟归来。可是直到死,她也没有看到弟弟回来。作者进而联想到自己的姐姐的遭遇。作者出国后不久,姐姐就去世了。姐姐的丈夫也消沉、堕落了,开始抽鸦片。作者后来有讲到自己的家族,祖父置办了家业,秉持的理念是“长宜子孙”,可是子孙们处理他的遗产时只有两个字:分和卖。原来,财富并不能“长宜子孙”。祖父想让子孙后代过得好,事实上大家过得却是如此凄惨。
巴金总结得很有道理。老一辈的想法是好的,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自己的财富,过得很好。可是,事实上只能事与愿违。尤其是年轻人,如果局限在家的小圈子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只能消磨自己的意志,还会变得自私。即使在今天,巴金的话仍然有其积极意义,尤其是对我们年轻人。我们不能局限在家这个小圈子里,眼界要开阔,依靠祖宗的荫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三十七
冯至有一篇《朱自清先生》,这一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朱自清生前交往的一些细节,写出了朱自清的伟大人格。朱先生平时温良恭俭让,谈话时主要是认真倾听,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很少出风头。他即使是批评人,也很有分寸,不一棍子打死。可是,在涉及国家、民族的大是大非的问题时,他立场坚定,对恶势力从不低头。
我经常想,我们做人就应该像朱自清先生一样。平时要懂得与人为善、宽容大度、和蔼可亲,但是在原则问题上要敢于拍案而起,无私无畏。现实中,很多人恰恰是倒过来了,他们对身边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揪着不放,可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丧失立场、颠倒黑白。我们这个民族需要朱自清这样的真君子。
三十八
当代作家丰子恺先生有一本散文集《静观人生》,序言里讲了自己童年时作画。他有一次画了一个人牵两只羊,绳子画了两根。有一个先生告诉他说,绳子只需要画一根。不管多少只羊,只要把头羊牵住了,后面的自然会跟上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艺术家必须有生活阅历,脱离生活实际就会闹笑话。
三十九
丰子恺有一篇散文《华瞻的日记》,舒婷也有一篇《我儿子一家》。这两篇散文中的“我”就不是作者,而是作者的儿子。作者都是用小孩的眼光审视成人的世界,这样的文章充满了纯真的童趣。
我们都是从小孩成长起来的,我们观察小孩的言行,觉得很好奇。同样,小孩观察我们成人的言行,也会觉得好奇。
四十
丰子恺先生的《静观人生》有三篇文章讲李叔同先生,分别是《怀李叔同先生》《李叔同先生的文艺观》《李叔同先生的爱国精神》。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丰子恺对恩师李叔同的敬仰。李叔同的品行高洁,博学多才,身上洋溢着拳拳的爱国之情。这样的人的确值得我们后人怀念。
我大学时听一个爱好音乐的人说:“李叔同如果不出家,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和鲁迅不相上下。”我不敢说这句话没有夸张,但也不能说这是胡说八道。李叔同是看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紧接着军阀混战,世界大战打得不可开交,在这样的形势下出家的。他是对这个世道绝望了,当然这里面有个人的时代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对他求全责备。他是为了社会、人生的根本问题出家的,从这一点上看,他依旧是伟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