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老榆木 于 2020-4-21 20:19 编辑
大爱与感恩
---读乜也短篇小说《一只绣花鞋》后的几点思考
老榆木
小说版不乏优秀作者和优秀作品,作品大都有较高的档次和质量,各有特色,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老榆木就不一一评点了。今天老榆木主要想就乜也老师的短篇小说《一只绣花鞋》谈几点不太成熟的看法,或者叫体会吧。
一,谈一谈小说主题的思想性
我看作品,习惯先看小说主题,把小说的主题思想性作为衡量作品质量的关键。老榆木认为,一件好的作品,首先必须有好的主题,主题必须有较强的思想性,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必须有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双重效果。这点,《一只绣花鞋》做到了,我们可以看出,本作表现的主题思想是弘扬社会文明,尊崇人间大爱,传递社会正能量,这样的主题我们喜欢。本文中的主人公沈小兰是个极有爱心的人,她在学校表现非常突出,每次考试都是第一,然而这样一位极有前途的学生,却因家庭的变故而失学。就在沈小兰求学遇到极大困难的时候,受到一位自称“吴名”先生的大力扶持,资助她重新上学并一直到完成大学学业。虽然沈小兰一直在寻找这位好心人但却无果,但这位好心人的扶困济世助人为乐而不求图报的至高思想境界,深深影响了沈小兰,品德优良心地善良的小兰姑娘把资助贫困学生作为对吴先生报恩的一种方式,用实际行动把人间大爱源源不断地传递下去。这是作品最感人的地方,也是最闪光的亮点。所以说,一部好的作品,主题选对了,选好了,作品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组织语言、构思故事和设置情节了。
二,对小说题目的一点剖析
老榆木之所以说这篇小说写得好,除了主题鲜明有的思想性之外,其创作手法的巧妙运用,也是触动老榆木心弦的内在原因。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本作的标题:《一只绣花鞋》,这个题目颇为吸睛,这倒不仅仅是有一部反特故事片《一双绣花鞋》家喻户晓,更主要的是题目本身就很有吸引力,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为什么是绣花鞋?为什么绣花鞋只有“一只”?绣花鞋是本作的主题吗?本文是围绕一只绣花鞋展开故事的吗?这一只绣花鞋会说明什么问题?一只绣花鞋里暗藏有什么玄机?我们看到这个题目时,一种欲探究竟之心油然而生,不知其它人如何,反正老榆木具备了这样的一种心态---首先被题目吸引了,遂对小说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
三、小说主线和暗线的巧妙设置
本文在艺术创造过程中,可以看出是动了脑筋的,作者以“一只绣花鞋”为题,实际上并没有以“绣花鞋”入题,而是在小说的后半截,才出现“一只绣花鞋”,我们猛一看,似乎小说的前半部分与主题“脱钩”,其实则不然,作者在安排故事时,设置了两条线,一条主线和两条副线,巧妙的是,表面上看“一只绣花鞋”应该是主线,也即明线,然而作者却没有把“绣花鞋”作为明线而是暗线,为什么呢?因为涉及“绣花鞋”的故事,并不是本文叙述的正面,而是一种对正面进行衬托的侧面。所以说,绣花鞋的故事不是本文的主题,而是对本文主人公的一种反衬:与沈小兰一样受到“吴名”先生资助的齐小云,一个与家人断绝关系,不认给了她生命的生身母亲的人,会是一个懂得报恩的人吗?我的看法:肯定不是。这样说开来,齐小云的出现,是为了将沈小兰的高大形象反衬出来。不过,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作者虽然在沈小兰身上花费了大量笔墨,但沈小兰的故事仍然不是本文的“主线”,是对化名“吴名”,真实姓名叫罗汉民老师的一种反衬创作手法,这样显得罗汉民老师的形象更加突出,更加高大,起到了“近处写山,远处看山”的效果。也就是说,我们都被作者给“蒙”了,其实,沈小兰的故事也是一条暗线,真正的明线,是化名“吴名”的罗汉民老师的故事,齐小云这条线是反衬沈小兰的,而沈小兰这条线又是用来是烘托罗老师的,这才是作者艺术构思的精髓。
好了,限于篇幅,老榆木就浅谈这些了,其它的,留给读者去剖析吧。当然,以上探讨只是个见,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还请作者谅解为盼。
附:原作链接
http://www.yfzwg.com/forum.php?m ... 226&fromuid=174(:逸飞中文网)[/url]作者:乜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