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 于 2020-5-23 22:14 编辑
低头打磨生活,让诗意在生活之上闪烁
----------赏析现代诗歌《落日》.
面对当下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急功近利越来越困惑得不知所向的现实,诗歌写作进入了瓶颈之中。一方面,诗人们为了追求独立的个性的自我,以诗歌为载体,在心里肆意放纵心灵的“烟花”。这种“烟花”所选择的题材往往与生活没有多少关系甚至背道而驰,大多倾于自我的小人生、小感情和自我的小忧伤,他们陶醉其中,闭门造车,缘木求鱼,望着电脑手机生义,以各种技术手段通过语言的嫁接直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严重缺乏对生活、社会、国家、世界、宇宙的思考,担当,悲悯和张望。另一方面,老百姓需要的是“炊烟”一样的具有生活味道精神粮食。这些粮食,能够让处在当下纷繁多变的他们精神有所皈依。而我们现在的诗歌,特别是网络诗歌,鱼龙混杂,垃圾文本堆积成山。普通老百姓有读不懂他们的,有读了过后什么都没有得到,纯粹是一种浪费读者时间的写作的。其实,很多时候,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表达了什么。中国诗歌现状正如诗人南鸥所说:“是一种表面的繁荣,其实质是千人一腔,万人一调,高度同质化倾向日益严重,极具视角和独特话语的诗歌文本少之又少”, 表现出了貌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虚胖症状。
那么,我们如何在“烟花”和“炊烟”中找到某种平衡,让诗歌既具有“烟花”的精神质地又具有浓郁的“炊烟”一样的生活气息,到达“极具视角和独特话语的诗歌”高地呢?这就是我要对诗歌《落日》所要说的“低头打磨生活,让诗意在生活之上闪烁”。
第一,要对生活低头。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必须纠正,不能仅仅用以往的平视和俯瞰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诗歌创作。因为其一平视看到的发现到的经验有限,俯瞰到的一样的更加有限。其二,平视和俯瞰到的经验往往是用居高临下或者旁观者心态获得的,与客观现场的真实是有距离的。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读者是不会买账的,因为你所发现的没有抵达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不能产生共鸣。所以,优秀的诗人在创作时一般仰视生活,也就是低头寻觅生活经验,这样就有更多的素材让诗人去发现,这也是读者迫切需要的。比如,在《落日》这首诗里,就有“郝家圩”,“八公山”,“报恩寺”,“淝河岸边”等等生活的地名出现,这些琐碎生活现场,像一个个真实的生活片段,诗人带着这些从不同的侧面获得的生活经验,组合成了《落日》这首诗的低调,隐忍和真实。
第二,在生活中不断的打磨生活后,对生活经验要有所取舍。呈现你想表达的,省略你想表达的,遮蔽你想表达的。甚至融合三种写作方式。在《落日》里,诗人摒弃了诸多诗人写落日集中于一点,穷尽技巧,想象和语言去展示落日的辉煌或者颓废的写法,而是将落日的落(下山或者落下去)和“倦鸟知投林”的“投”巧妙的结合起来,不突兀,不生硬,让诗意的发现自然而然的进入水到渠成之中。让生活这一个巨大的隐喻,以象征的姿态呈现。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诗人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是对生活经验有所取舍的。诗的开头一个“捱”字就别有用心,既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有生活的诸多不便,这和当今的现实一下子就结合起来了。去看桃花看郁金香包括后面的听鸟鸣,这些琐碎既是对生活的真实反应,同样是为看落日进行了铺垫。当中的不去报恩寺一节,颇具味道。桃花郁金香鸟鸣都是寻常之物,寻常得可以作为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的替身。而报恩寺是神祗之所,是精神的高地,只能远视或者仰望。尽管诗人绕着思绪走了一圈,但诗意所呈现出来的内涵,两相比较,呈现出来想表达的,省略掉不想表达的,巨大的悲悯便从诗意里阐述了出来。
综上所述,诗人有必要低头打磨生活,在打磨中促使诗人关注现实,从而产生使命感,在心里形成某种(情绪)之后,才能用语言的形式记录下来成为诗。应该强调这种生命对于现实的体验,或者说诗人的情感完全在于体验,体验越深刻,诗中情绪越强烈,诗之生命力也就越强。文学史上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无不是这样。
现今社会,大部分人们在急速膨胀的经济社会建设当中几乎迷失了自我,沉沦于金钱,名誉和势力的争逐当中,已经很久没有抬头仰望诗歌的天空了。他们甚至无暇喘息,但他们太需要诗歌文化这一最经济,最环保的精神粮食来拯救自己千疮百孔的灵魂。所以,诗人应该挑起上帝的职责,用诗歌的语言呼唤他们回归自我。我们的生活,社会甚至地球方回归自然的本色和天籁之音(引用)。
附原玉【落日】
文/小康之后
捱过这一天,我就带着你 到郝家圩看桃花 或者去八公山看郁金香 只是,我不能带你到报恩寺 我的腿很长,膝盖够不着蒲团 小时候放羊,被羊抵哭过多次 害怕看见石羊抵头 我们就站在宾阳门上远眺一下吧 我也愿意聆听淝河岸边的鸟鸣 看三两片桃花叩击靖淮门 在岸边看落日。我们可以并排坐着 更喜欢你悄声说:倦鸟知投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