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30704|回复: 17

[散文] 村庄的声音(散文)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主题

576

帖子

2万

积分

首版

Rank: 8Rank: 8

积分
21192
发表于 2020-3-6 08: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0-3-6 23:23 编辑


    【编者按】作者久居闹市过惯了城市的生活,因偶然的机会申请去农村挂职锻炼,第一次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带给作者的感受是非常沉重的、辛酸的。第一部分讲述了村里的现状,青年人都进城里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作者在村长的带领下来到老寿星徐奶奶家,亲眼目睹了老人的生活,贫困、落后、孤独就是留守老人的现状,虽然他们很知足很幸福,但作者感到了深深的悲凉。第二部分记叙了自己在乡村生活的巨大困难,来了之后才明白远远不是不穿高跟鞋那么简单,城市和农村的巨大差别让作者深深地忧虑:年轻力壮的有识能干的都涌到了城市,农村靠谁去建设?一篇直面现实的文章,结尾表明了作者的忧患意识,改变农村现状刻不容缓!深情美文,推荐共赏!【编辑:莫道不销魂】


        
       夕阳衔山的黄昏,峰峦如淡彩油画,在浮云中若隐若现,山岔口一股股青烟袅袅地飘逸在暮色中。我坐上最后一趟返城的班车,激动的情绪在胸膛里滚动着,也算是一件令我愉悦的事。回望着那一座座彩山、一栋栋白屋、一缕缕青烟,思绪随之飘逸蔓延……  
       这是一个人口为650人的山村,由两个自然村组成,村中间有一条新修的水泥路,路两边是村上统一栽的洋槐树幼苗,整个村庄无遮掩地裸露在视线中,一眼能望到边,家家户户都有朱红漆大门,门口都是水泥铺地,有的院子是一层楼房,有的院子是二层楼房,清一色晃人眼的白色磁砖墙。随行的村长告诉我,这是区上统一规划的新农村。正式入住村上的先一天正午,村长陪同我去村里转转,街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偶见有老人坐在大门口,手里拿着一个老式收音机,神情庄重地听着秦腔,安静的山村使这秦腔秦音显得更加响亮悠长,多数村民大门都挂着锁,我指着门口杂草有一尺多高的农户心生疑虑:“他们咋不回来夏收秋种?”村长苦笑着说:“人都去城里打工了,留在村里大都是老人,这些户干脆把地包给了乡上和区上一些吃商品粮的,现在农村工作不好搞,没有青壮年啥事也弄不成,就拿去年修村上这条水泥路来说,村里就出不了劳力,花钱包出去修的。”
  说话间,村长带我来到了一户二层楼房的村民大门口,说这是村上89岁老寿星徐奶奶家。大门里门道一侧拴着一条老黄狗,我们踏进大门时它象征性地吠了几声,村长一声呵斥它就住了口懒洋洋地躺下了。穿过有点昏暗的门道来到院子,院子很大,上房是二层楼房,门房是一层楼房,阳光斑驳地洒满了院子,徐奶奶佝偻着身子正在院子中间颤颤微微地洗着一件衣服,满头的银发在秋日澄碧的天空下显得更加苍白,让我突然有一种凄凉感。显然狗叫声并没有引起她的注意,村长一边喊着“徐大姨”,一边说着“人老了耳背了。”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村长一连喊了几声,徐奶奶才转过身来,看到有来人立即放下手中的衣服,手心手背轮换在上衣前襟上使劲擦试着,笑容在脸上聚拢成沟壑,村长向徐奶奶介绍我,徐奶奶激动念着:“公家人来了,快到屋里坐!”伸出双手拉着我进屋,双手的冰凉让我有一丝冷。
       徐奶奶说,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媳妇都在城里打工,夏收秋种时也只有儿子一个人回来,总是急急的。徐奶奶住在门房一间屋子里,灶房在楼房的一楼,去灶房要上两个台阶,她的眼睛不好使,上下台阶不方便,就在自己住的屋子里做饭,屋子一头靠墙角放着蜂窝煤炉子,炉子上铝壶里的水正冒着热气,一张旧桌子上有电磁炉、案板、碗筷,靠桌角的铁桶里盛着少半桶水,挨着铁桶是白色洋瓷盆,盛着半盆脏水,盆底的沉淀物和盆周的黑圈告诉我,这盆水已用过多次。屋子另一头是土炕,挨着炕头有一个老式柜子,上面放着一台电视机,周围堆满了各种吃的,早餐饼干、光明奶粉、营养快线,还有装在塑料袋里的蛋糕、桃酥等。徐奶奶拉我坐在炕边,拿出一块蛋糕就往我手里塞,她的热情就像她脸上的笑容一样让我无法拒绝,我拿在手里难以入口,蛋糕已经霉点斑斑。徐奶奶指着柜面上的食品满眼喜悦地告诉我这是孩子们给她买的,我顺手拿起这些东西翻看着,有过期的,有快过期的,不要说徐奶奶不识字,就是识字,包装袋上那么小的字她也看不清,就是看清了,她也舍不得扔,或许在她眼里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孝心。
  与徐奶奶交谈中,我了解到了她和村民的吃水情况。村子东头有一口井,由村上一个组长管着,每天早上七点半到九点半放水,村民或挑着水担或拉着架子车或提着水桶陆续来接水,徐奶奶提不动一桶水,常让村里人帮忙。时间长了她就过意不去,一次对门的王大妈帮她提水时摔一跤,幸好只是肌肉扭伤,从那以后她就尽量不让村上人帮忙,每到早上接水时间她就提着铝壶去接水,走走停停,来来回回攒满一桶水。遇到天雨或身体不适,灌满一桶水要用一个星期,我想像不出是怎么用的,不夸张地说,这一桶水只够我在家里一个早晨的洗刷。我向徐奶奶询问着她的生活,她眼里闪着明亮的光芒连声说:“好得很,好得很,现在的政策好啊!有白馍吃,一月还给我发八十块钱,我有福得很,孩子们回来都给我钱,还给我买好多吃的。”徐奶奶的声音被幸福感荡得颤动。是呀,有政府的关怀,有孩子们的孝心,徐奶奶不缺钱花,日子过得很满足,可不知怎的我心里还是酸酸的......

  二
  村委会在两个自然村中间的最西边,红砖院墙,大红铁门,两边外墙上写着朱红色的标语:社会主义好,建设新农村!东隔壁原是村上的学校,前几年并校后村上孩子都去十里以外的村子上小学,一周回来一次,这个学校也就空了,村庄从此也就没有了清脆的铃声和孩子们的戏耍声。村委会院子里是三间平房,房前正中有一个用蓝砖砌成菱形图案的椭圆形花园,里面长满了杂草,杂草丛中有零星的野花无精打采开着。房后是用石棉瓦搭建的旱厕,有村民定期清理。三间平房被隔墙隔成一大一小两个房子,大房子里挂着干部会议室、党员活动室、计生宣传室、妇女协会等牌子,里面摆着几张桌子椅子。小房子挂着办公室三个字的牌子,里面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桌子上放着一台二十英寸的彩电,最里面有一张床,床对面靠墙放着有花边洋瓷盆的脸盆架和一个红色塑料水桶,村长说这就是我住宿和工作的地方,吃饭固定在一户村民家里。这就是我要生活一年的地方?一股冷凉的味儿灌满了我的胸膛,揉搓着我被梦想染绿的心......
  天刚黑,村长带我去吃饭的农户家里。村长对我说,村庄的晚饭不看时间看天色,一年四季晚饭都在天快黑时才吃,夏天晚饭后村民在大门口纳凉到夜里十点,入秋晚饭后此起彼伏的“哐哐”关门声就不断响起。留在村庄的人都是从艰苦年代走过来的,一生节俭惯了,用的都是十瓦灯泡,灯光昏黄,站在村子里也就看不到哪家有灯光、哪家没灯光,四处一片黑暗。村委会的灯泡是村上瓦数最大的,前些年村里的青壮年比较多,晚饭后都积聚到村委会,下棋打牌聊天,村庄的夜晚总算还有一处灯火通明的地方。现在青壮年都跑到城里打工去了,一到晚上村庄寂静得令人恐怖,半夜常有狗叫声,有时还有不知是鸟是兽的啼叫声,偶尔有一只野猫跑到窗台上,用利爪抓得窗框发出刺耳的“哧哧”的声音,我被这些声音吓醒后,恐怖爬满神经,睁着眼睛不敢再入睡了。
  这村委会晚上特别空旷冷清,白天也只有上级来检查工作时,村长才拿着钥匙急匆匆向村委会跑,因为村支书去年去了儿子所在的城市找了一份临时工,这个职位一直空缺着。今年区上从区直机关选拔一批工作人员到所包的乡镇的个别村担任村支书或村长职务,大小动员会开了好几次,可写申请的人极少,对于习惯了繁华热闹的都市人来说,山村只是偶尔休闲的一个去处,真要去长久居住生活,没几个愿意的。当领导接过我的申请时,一脸的诧异,他用怀疑的目光盯着我问:“你能吃了苦?”随后又拍拍我的肩膀笑呵呵地说:“去了那里可穿不了高跟鞋,你能习惯吗?”说真的,当我刚脱了时尚的高跟鞋换上平底鞋时,还真有点不习惯,走路总感觉身子向后栽。领导的这句话,让我低估了山村生活的艰难,在山村生活远远不是不能穿高跟鞋这么简单,每个夜晚都被寂寞、恐惧所包裹着,还要忍受晚上起夜折磨和白天使用旱厕的尴尬。
  如果说这个村庄除了收音机里传出的秦腔声音之外,还有一种声音,那就是黄昏时候的咳嗽声。九月份的城里还是一派秋意迟迟的青葱浓郁,而山村早已经有些寒冷了,家家户户开始烧炕,一到黄昏浓烟就弥漫村庄,空气里满是呛人的烟味,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湿柴捂火的那种味直把人呛出眼泪来。村庄最响亮最集中的声音,也许就是这浓烟中的咳嗽声了,有撕声力竭的,有颤颤微微的,有下气不接下气的……
  ……
  两个小时后,我在城市的车站下了车。车站喘息着吞吐着人群,村庄浓烟般的人群从车站出口喷出来,如尘埃,随着气流的裹挟,被喷吐到城里各行各业。年轻力壮的有识能干的都涌到了城市,农村靠谁去建设?靠我们这些挂职锻炼的人?我不敢说别人,我起码没有这个能力,就是有能力,一年时间又能做些什么,也难怪有友戏谑我们是去农村“镀金”。
  每每望着这个没有青壮年失去活力的村庄,我的眼睛赤痛得直想流泪;每每听着村庄黄昏发出的低沉喘息声,我就期盼着村庄强壮的生命呼吸早日回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山西朔州
来自- 山西朔州

该用户从未签到

68

主题

5184

帖子

7万

积分

总版

Rank: 8Rank: 8

积分
75182
发表于 2020-3-6 11: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朔州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0-3-6 11:55 编辑

一篇溢满深情、令人感慨的文章,体现了作者的怜民情怀和忧患意识。在农村小康建设中,不少偏僻的村庄还很落后,年轻人都进了城里打工,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守着空荡荡的村子,村庄也就没有了活力,何谈小康?亟需改变这种现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山西朔州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西朔州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4

主题

6027

帖子

13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136642

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0-3-6 14: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0-3-6 15:18 编辑

【编者按】作者久居闹市过惯了城市的生活,因偶然的机会申请去农村挂职锻炼,第一次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带给作者的感受是非常沉重的、辛酸的。第一部分讲述了村里的现状,青年人都进城里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作者在村长的带领下来到老寿星徐奶奶家,亲眼目睹了老人的生活,贫困、落后、孤独就是留守老人的现状,虽然他们很知足很幸福,但作者感到了深深的悲凉。第二部分记叙了自己在乡村生活的巨大困难,来了之后才明白远远不是不穿高跟鞋那么简单,城市和农村的巨大差别让作者深深地忧虑:年轻力壮的有识能干的都涌到了城市,农村靠谁去建设?一篇直面现实的文章,结尾表明了作者的忧患意识,改变农村现状刻不容缓!深情美文,推荐共赏!【编辑:莫道不销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4

主题

6027

帖子

13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136642

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0-3-6 14: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我想知道老师在那里生活了一年吗?我和你一样,也没经历过农村生活,那样的条件忍受不了。
今天荷塘正式搬家了,很开心拥有一个温馨的新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辽宁抚顺
来自- 辽宁抚顺

该用户从未签到

83

主题

818

帖子

7526

积分

右首版

Rank: 6Rank: 6

积分
7526
发表于 2020-3-6 15: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抚顺
老师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现状,急群众所急,期盼着村庄强壮的生命呼吸早日回归,令人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辽宁抚顺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辽宁抚顺

来自- 陕西西安
来自- 陕西西安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8

主题

1634

帖子

4万

积分

右首版

Rank: 6Rank: 6

积分
46506

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0-3-6 19: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西安
经历也是财富,写起来也觉得充实。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陕西西安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陕西西安

来自- 河北唐山
来自- 河北唐山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主题

317

帖子

2984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2984
发表于 2020-3-6 19:48: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唐山
文章真实的描述了当前一些农村现况。文中对村里高龄奶奶生活现状的描写真实的让人心痛。农民离开村庄,放弃土地,打工的收入使经济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村里起了高楼,修了村路。而土地在荒芜,村庄人员在减少,没有了往日热闹的生活气息,人们的内心会不会有一种不安?会不会对村庄故土有一份眷恋?文章深刻的内涵让人心情沉重,期望能让人有更多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河北唐山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北唐山

来自- 山东烟台
来自- 山东烟台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主题

326

帖子

238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88
发表于 2020-3-6 20: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烟台
情感浓郁,文字流畅,情节描述真实可信,农村现状令人担忧,应该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山东烟台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东烟台

来自- 河南
来自- 河南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8

主题

3297

帖子

11万

积分

右首版

Rank: 6Rank: 6

积分
113298

12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0-3-7 12: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
一篇令人沉思的精美散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青年人都到城里打工生活,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村庄,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作者关注底层人的生活,关注民生,具有忧患意识,令人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河南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主题

576

帖子

2万

积分

首版

Rank: 8Rank: 8

积分
21192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1: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莫道不销魂 发表于 2020-3-6 14:56
【编者按】作者久居闹市过惯了城市的生活,因偶然的机会申请去农村挂职锻炼,第一次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带给 ...

特别感谢老师精彩编按,辛苦了,敬茶一杯。

点评

不用谢,能阅读老师的文章就是学习的机会,我很喜欢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0 15:06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订阅| 关注 (29)

以打造“超一流的品牌社团”为社团的发展目标,以“为作者服务、为文字服务、为读者服务”为社团的发展理念
1今日 3411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