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4-3-7 14:36 编辑
【推荐语】一篇洋洋洒洒的力作,非常敬佩李总的博学多才。湘南民居及古建筑在他眼中,都是精美的艺术品,整栋建筑不光知道它的美,更能说岀子丑寅卯来,简直是建筑与鉴赏专家无疑。通过对门、窗、屋顶、山墙、隔扇等等建筑结构的精描细画,让读者大开眼界,增知涨智。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渊博的知识储备,是很难写出这样专业性极强的文章,故值得推荐。(清秋丽影)
湘南古民居建筑艺术
千百年来,湘南地区物阜民丰,仓廪实而积内力;人杰地灵,德望高而受崇尊。尤其是明清以来,各行各业都得到高度发展。在民居建筑领域更是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不朽艺术。
一、门窗
《老子五千文·道经·第十一章》有言:“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户即是门,牖就是窗。门窗是一栋建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湘南建筑特点是木构框架,门和窗都不承重,其大小和形式都可自由设计安排,不受力学上的制约,门窗形式尺寸也就更五花八门。
在湘南古建筑中,门的形式大概有四类,即实榻门、攒边门、撒带门、屏门。
实榻门,将门板的外面做成光平无缝无线脚,犹如镜面,背后打眼穿销或横向钉起。门钉是按建筑物等级来定,高级的用纵横九路,其次为七路,最少的为五路。大门上往往安装带神兽的门环。这个神兽称为“椒图”,是龙生九子里的第五个孩子,形状像螺蚌,性好闭,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铺首衔环为其形象。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实塌门是各板门中形制最高、体量最大、防卫性最强的大门,专门用于宫殿、坛庙、府邸及城垣建筑。如苏仙岭南禅寺、龙女温泉大雄宝殿、桂阳三国城的大门用的就是实榻门。
攒边门,又称“棋盘板门”,为双扇对开,个别也有单扇的,常用于一般府邸民宅的大门,四边用较厚的边抹攒起外框,装板心,背后穿四根带,即所谓薄板穿带,故称“攒边门”。该门从外观看呈棋盘状而又得名“棋盘门”。在湘南古建筑中,攒边门的运用最为普遍。大门是一栋房子的脸面,其制作从选材到尺寸规格都非常讲究。大门的门口、门边、抹头、门心板等尺寸都要遵循着一套完整的权衡尺度规定。在大门的权衡规定中,首先是门口的尺度(定尺),没有门口的尺度,就没有门扇的尺度,更没有了其他分构件的尺度。关于门口的尺度,在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卷四十一“各项装修做法”中是这样规定的:“凡棋盘门大边(即门边),按门诀之吉庆尺寸定长(即门高)……凡抹头以吉门口定长(即门宽)……”在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得知门口尺寸是按照“吉庆尺寸”确定的。
撒带门,所谓撒带门是一边有门边,另一边没门边,所有的穿带均撒着头,故称撒带门。撒带门是街门的一种,常用作木场、作坊、店铺等一类买卖厂家的街门。门高、宽的尺寸同棋盘门。撒带门使用一根门边,不用上下抹头,只用穿带交门心板与之连接。只是穿带一端作榫,另一端撒头。在湘南的一些古镇、古圩场,尤其是在湘粤骡马古道沿线的一些古村中,撒带门的运用最为常见,如桂阳县七里街最南端的盐行街就保存着这样的门。在湘南的某些农舍中,也常用它作居室屋门。
屏门,屏门是一种用较薄的木板拼攒的镜面板门,因其类似屏风而得名,即在整个格门框架上用板钉上,表面光平如镜,它的作用主要是遮挡视线、分隔空间(遮隔内外院或遮隔正院或跨院),多用于垂花门的后檐柱、室内明间后金柱间、大门后檐柱、庭院内的随墙门上,园林中常见的月洞门、瓶子门、八角门、室外屏风上也常安装这种屏门。有的正面作镜面而背面作格门式则为讲究的屏门。屏门多为每套6-10扇一组,具体视空间跨度而定,形制灵活多变,但必须是偶数。由于门扇体量小,一般没有门边,门轴,凭鹅项、碰铁等铁件做开关启合的枢纽。门往往饰以精细的描金漆画,所绘或为吉花祥鸟,或为炉瓶瓜果,或为人物山水。构图疏密有致,画法细腻流畅,显得玲珑剔透,婉转柔媚,风韵秀雅。有的门涂刷绿色油饰,上面书刻“吉祥如意”“四季平安”“福寿绵长”“寿山福海”一类吉辞。在湘南古建筑中,屏门的使用多为大户人家,一般百姓家较为少见。但不管怎样,屏门的使用都充分体现了湘南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
窗,是房屋通风透气采光的装置,有着防盗、通风、采光、赏景等多种功能。为更好地理解“窗”的涵义,先从“向”和“牖”二字入手,做个小小的探究。
向,因势象形。从宀(mián),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说文》曰:向,北出牖也。不过,窗发展到今天,也就无所谓东西南北了。
牖,因形会意。从片户甫。片,锯开的木片,“户”指窗。先秦多用牖,窗少见。《说文》曰: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这就把窗的材质与制作方法说得很清楚了。
在湘南古建筑中,窗户造型呈多样化趋势,圆形的、方形的、扁平的、菱形的、花瓣形的,甚至椭圆形的都有。窗的花格式样也丰富多彩,常见的有套方灯笼锦、工字卧蚕步步锦、套方、正搭正交方眼隔扇、正搭正交万字窗、码三箭、拐子锦窗格等式样,而盘长类、冰裂纹、正搭斜交万字窗、架杆条玻璃屉、龟背锦、三交六椀带毬纹菱花、三交六椀菱花、正交四椀菱花、白毬纹菱花等窗花式样相对较少,甚至没有。在湘南古建筑中,有些古村的窗格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其构图元素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的窗花还镏金,一派富丽堂皇、美轮美奂景象,营造着一种喜庆、祥和、吉利、富贵的氛围和色彩。如临武县石灰窑村,方形窗户饰葫芦花边最为常见,葫芦的音与“福禄”相近,而且其外形圆滚而有曲线,看来相当有福气,加上入口小、肚量大的特点,象征能够广吸金银珠宝、守财聚富。大门走马板上方窗户多为五扇,都用内棂条拼成花纹,间隔间用小动物花鸟木雕件连贯。窗扇的中空和上下空板,有镂空式阴、浮雕的人物、龙凤、花卉图案,最多为蝙蝠图案。而资兴市唐洞街道的龙门世第星塘村保存下来的石窗也很有意思,整个窗子由一整块石板雕刻而成,中间是一个镂空的“寿”字造型,以表达“长长久久”之意。更有趣的是北湖区华塘镇土坑下村(美秀洞)国玺公大屋大门两侧房间二楼的窗,堪称迷你窗,说是一个采光小孔一点也不为过。该窗石质,纵横约30厘米,外框为“十”字形花瓣,里嵌一石雕蝙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是好运和幸福的象征。人们经常说的“五福(蝠)临门”,其图案就是由五只蝙蝠组成,这“五福”代表了“寿比南山”“恭喜发财”“健康安宁”“品德高尚”“善始善终”5个吉祥的祝福,意义深远,韵味无穷。
在湘南古建筑中,窗的涵义和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家是我们的栖息之所,是我们自己营造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环境,挡风避雨,遮阳隔音,保护自己不受到任何来自外界的因素侵扰。家是相对独立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完全脱离外界的环境而独自生活,我们需要室内室外能有一个合理的交流与互换。在这个小环境中,我们需要有合适的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还要有适合自己的声音环境……而这些,只能通过窗来实现。
在谈完门窗之后,还有必要来谈谈与之相关联的隔扇与隔扇隔断这两样东西。
隔扇,唐代已经出现,宋代以后大量采用,一般用于民间的装修,在宋代称为“格子门”“隔扇门”或“格门”,是安装于建筑物金柱或檐柱间,为可脱卸之门,用于分隔室内外的一种装修。此门分成上下两段。上段叫格心,隔扇心是安装于外框上部的仔屉,通常有菱花和棂条花心两种,糊纸或装玻璃;下段用木板镶起叫裙板,裙板与格心之比,宋式为1:2,清式为4:6,实际上也不严格规定。当全部用格心而不用裙板的整个隔扇称为“落地明造”,玲珑剔透、美不胜收。但结构不太牢固,故尺寸不大。隔扇的式样根据其尺寸大小,受力情况分为三交六椀六抹隔扇、五抹隔扇、四抹隔扇、二抹隔扇(落地明造)等几种,往往是整排使用。隔扇上的雕刻,题材丰富多样,有禽鸟花卉、人物故事、吉祥图案等,一般采用浮雕、浅浮雕、干浮、透雕、贴雕等手法,将隔扇外部装饰得丰富华丽,为整体建筑增添美的姿色。园林中的厅堂等建筑上的门,也称为“隔扇”,既可当作门,又可当作窗。由于隔扇的结构和造型与窗大致相同,因此园林中厅堂正面的隔扇也称“长窗”。这种长窗窗心的装饰式样繁多,为窗本身增加了美感。在湘南古建筑中,古典园林基本消失,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只能从古籍中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因此,园林隔扇也就难以着墨。好在湘南的一些古民居中,尤其是在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古村民居中尚可见到不少隔扇实体,
隔扇隔断,是古代汉族建筑室内分隔的构件之一,在明代以前还不曾出现,到清代开始用于内檐装修,是隔扇的一种延伸形式,又称“碧纱橱”,可移动,以视需要灵活调整房屋的平面布置。这是中国传统建筑装修的一大特色。隔扇隔断类似落地长窗,而落地长窗通常多安装在建筑外檐,碧纱橱主要装修在内屋。清代《匠作则例》写作“隔扇碧纱橱”。南宋女词人易安居士也曾提到过“纱橱”,那是她那一首著名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湘南古建筑中,隔扇隔断的艺术表现手法要略逊于隔扇,相对于隔扇而言,隔扇隔断的使用不够广泛。
二、屋顶
屋顶形式对丰富建筑立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微微起翘的屋角、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以及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扇面、十字、万字、穹窿、圆劵、盝顶、盔顶、勾连搭顶、卷棚、重檐等众多屋顶形式的变化,使建筑物产生独特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通过对屋顶进行的种种组合,又使建筑物的体形和轮廓线变得愈加丰富。从高空俯视,还可形成了独特的“第五立面”,这“第五立面”与其他四个立面有机结合,突显建筑的特色与个性,极具艺术魅力。
湘南民居,常见的屋顶形式主要是硬山式、悬山式、歇山式、庑殿式和攒尖式这五类,前两类均是双坡屋面形式,其飞檐翘角比其他地区更为含蓄。
硬山式,其特点是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这种屋顶形式,在宋代修纂的《营造法式》一书中没有记载,现存宋代建筑遗物中也未见,推想,在宋代还没有硬山这种形式。明清时期及其以后,硬山式屋顶开始萌芽并得到广泛地应用。不过,硬山式屋顶是一种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屋面都是使用青瓦,并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瓦筒,更不能使用琉璃瓦。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的寺庙建筑中,几乎没有硬山式屋顶。在湘南民居中,从山墙上讲,硬山顶分“凸”字硬山顶和“金”字(或称“人”字)硬山顶两种。从屋脊上讲,硬山顶又分起脊与卷棚两种。起脊即屋脊高耸,正脊和垂脊都相当明显,似有一种强大的护佑力量;卷棚是湘南民居中的一种形式。其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如北湖鲁塘镇村头村的大部分民居就是卷棚硬山顶。
悬山式,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也有无正脊的卷棚悬山)二坡,各条桁或檩不像硬山那样封在两端的山墙面中,而是直接伸到山墙以外,以支托悬挑于外的屋面部分。也就是说悬山建筑不仅有前后檐,而且两端还有与前后檐尺寸相同的檐。于是其两山部分便处于悬空状态,因此得名。悬山顶起于何时,没有确切的史书记载。在古代,悬山顶等级上低于庑殿顶和歇山顶,仅高于硬山顶,只用于民间建筑。唐代以前并未用于重要建筑;宋代有所发展,称“不厦两头造”;清代称“悬山”,又名“挑山”或“出山”,已广泛流行于江南一带。在发展过程中,悬山顶也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日语称“切妻造”。南方多雨,尤其是地处五岭深处的湘南,一年四季雨水充沛,悬山顶有利于防雨,便成了湘南民居中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不过,在湘南的11个县市区中,悬山顶主要见于罗霄山脉中段,尤其是井冈山西南麓、八面山周围一带的桂东、汝城、资兴、安仁等几个县市,株洲的炎陵、攸县也是如此;而永兴、桂阳、嘉禾、临武、宜章及苏北两区多为硬山顶。
歇山式,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组成,因此又称“九脊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其样式最早见于汉阙石刻,在汉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画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现存最早的歇山式建筑是五台山的唐代南禅寺大殿。歇山顶风格独特,后传入朝鲜、韩国、琉球、日本等国家或地区,日本称为“入母屋造”。歇山顶是湘南民居的一大特色,它的装饰艺术较其他地区更为讲究。工匠们在正脊、垂脊、戗脊、檐角仔梁端头安装精美生动的正吻(亦称大吻、龙吻、鳞尾、吻、吞脊兽、望兽)、垂兽、戗兽、套兽。有的还在屋顶角脊脊端安装仙人、走兽等装饰构件。仙人的造型是一位仙人骑在一只昂首的鸡上,布置在檐角端头,其后的走兽亦称小兽、小跑、跑兽。其排列次序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鱼儿)、獬豸、斗牛(吼牛)、行什(猴,因排行第十故名)。按檐柱每高二尺放一个,总数为单数,除故宫太和殿可放满十个外,其他建筑最多只能用足九个,最少数目为5跑(门墙、影壁、墙帽除外)。其规格大小均按筒瓦所选定的相应样数选用。这一组构件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俗称“仙人指路”,充满深厚的文化底蕴。
庑殿式,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一说戗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屋面稍有弧度,故又称“四阿顶”。从外观上看,庑殿式建筑内凹曲屋面的造型飘逸舒展,寓意深刻,犹如大鹏展翅,形成一种独有的飞动之美。庑殿顶出现得很早,甚至早于歇山顶。在殷商的甲骨文、周朝的青铜器、汉朝画像石与明器、北朝石窟中都可发现庑殿顶。汉朝的阙楼和唐朝的佛光寺大殿是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建筑。后来庑殿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等级的屋顶形式,常用于皇家建筑以及大型寺院、宫观。清朝时期,庑殿顶只能用于皇家和孔子的宫殿,其中又以重檐庑殿顶最为尊贵。闽东南沿海,多暴雨台风,乡民以草结庐,屋顶参照庑殿顶作成流线型,减小阻力以抗强风,并有利于屋顶雨水顺势流下,称之谓“落舍”,亦有朝风一面作成单落舍屋顶。日本、琉球传统住宅受闽东文化影响,也使用平缓的庑殿顶。而在湘南的古典建筑中,庑殿顶只见于少数大户人家,其余基本上见于寺院或现代仿古建筑中,如桂阳县三国城里的?,及郴州市三中的综合楼、实验楼所采用的就是庑殿顶。
攒尖式,是一种尖形屋顶,一般认为起于宋代,宋时称“撮尖”“斗尖”,清时称“攒尖”。攒尖顶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宝顶处,有单檐、重檐之分,按形状分角式攒尖和圆形攒尖两种类型。角式攒尖有三条脊、四条脊、六条脊、八条脊等形式,分别称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六角攒尖与八角攒尖;圆形攒尖没有垂脊,用竹节瓦(上窄下宽,如同竹节状的瓦件)逐渐收缩于宝顶。宝顶(也称绝脊)在攒尖屋面的顶端,其下部为多层砖砌线脚,一般与须弥座做法相同,由上下枋、枭及束腰、圭角等构成,上部为圆形中空的宝珠,内部包有雷公柱伸出屋面的通心木。攒尖顶遍布于湘南各县市区的亭、榭、阁和塔等古建筑或现代仿古建筑中。
三、天井
天井是湘南民居的特色之一,是民间敬天敬神、天人合一观念的特殊产物。它表面功能是通风、采光、排水,深层功能则是人们精神需求的物化表达,即蓄财养气。“天井”一词出于典籍,原指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如《孙子兵法》中“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必巫去之,勿近也。”现指宅院中房与房之间或房与围墙之间所围成的露天空地。天井若在大厅中,则夹于前厅(下厅)、中厅与后厅(上厅)之间。天井在中国古已有之,最早产生于何时,已无实迹可考,但大概不会迟于西周陕西岐山凤雏村四合院。
湘南民居天井分上缘和下底两部分,上缘由屋顶四向的屋檐或墙壁组合构成,下底铺地面积大于井口,凿内池、留沟防、设路径、安石埠、置盆载种种异制,均具有集水、纳阳、通风、采光、消防等多种建筑功能。民居天井的空间尺度以间为基准,空间形态与明堂厅堂为一体,是一个无具象界面的类井状泛空间。
从建筑学上看,湘南民居往往建有高大封闭的墙体,但由于封闭,采光、通风、心理感受都有缺陷,于是,富有智慧的古代建筑师便设计了在高墙内开一“天井”,作为采光、通风的换气口。一栋完整的房屋,顶上空出一片,露出蓝天白云,这是别出心裁之艺术。从风水学上看,“天井”还有“可见天日”的通透玄机。造就“天井”,使天降雨露、财气,落到屋顶后不流到别人地上,从屋檐“四面八方”“洒金流银”汇聚天井,再顺地下水道而出,这叫“四水归堂”,以表“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
天井内池的盘石多为“太极阴阳”图,或“鲤鱼跳龙门”图
四、马头墙
马头墙,在湘南民居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即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马头墙造型丰富多样,翘首长空,既可防火,又可防风。故又称“风火墙”“防火墙”“封火墙”。砖墙墙面以白灰粉刷,墙头覆以青瓦两坡墙檐,白墙青瓦,明朗而雅素。
马头墙的“马头”,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作官”这一理想的追求。马,在众多的动物中,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吉祥物,中国古代“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汗马功劳”,等等成语,显现出人们对马的崇拜与喜爱。这也许是江南建筑设计师们为什么要将这种封火墙,称为“马头墙”的动机。
马头墙又因形似鸡冠,故在湘南一带还有个俗称,叫“鸡冠垛”。鸡在民间文化中是生命力和光明的象征。“鸡”与“吉”谐音,被人们赋予了吉祥的意义,说它可以避邪,还可以吃掉各种毒虫,为人类除害。鸡还被称为“五德之禽”,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自古以来,有鸡鸣犬吠的地方就有人家、有烟火,而雄鸡啼曙则作为光明之象、奋斗之声。
湘南民居马头墙造型较徽派、赣派建筑的水平走向更增添了夸张的曲线造型,大都有2-3级梯状迭落,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大有“万马奔腾”之势,充分突出防火防风的功能。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吴山村的曹氏宗祠就是四叠式马头墙,抬头仰望,马头墙高低起伏、上下错落,原本静止、呆板的墙体,显出一种绝妙的动态之美。
五、走马板
走马板是湘南民居的特色之一,是古建筑外檐装修的重要木构件,起遮挡作用,亦称“门头板”,宋称障日板。“走马板”大多用在板门上,此构件处在大门中槛与上槛之间,嵌在凹槽中,后由引条固定。清式建筑在额枋以上通常安设的枋间横向条板也称为走马板。
在数量安排上,古代匠人一般采取对比的手法,即两门扇则设置三块“走马板”,“走马板”在汉代就已经使用,并且早已形成数字组合的审美意识。汉以后“走马板”成为外檐装修的一个固定构件,由于此构件有一定的面积,因此,古代匠人常在上面或写或画或雕,反映其文化思想。
明清时期的“走马板”表面,常见几何图案、花鸟植物和人物故事的内容。如临武石灰窑村各栋建筑大门上方走马板上的镂空木雕,多为造型古朴的瑞兽或寓意吉祥、富贵的百花鸟语,以聚集各方灵秀之气;有的背面画题以威震降魔、避邪除妖为主,寓意扼守宅邸。凸现湘南民居的特色元素,组成一幅幅丰富、吉祥、灵动又和谐的画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