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4-7-29 15:44 编辑
【编者按】读罢美文,方知“哈格砸”是建始的方言,意为“有味有趣”。方言,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个地方乃至一个民族用以交流的一种工具,带有显著的地方特色,用方言进行交流,可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增进彼此间的友谊,特别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假如听到乡音,那种亲切感,犹如见了亲人一般会喜极而泣。文中的“哈格砸”就是建始方言的一种,它不仅仅是一种地方方言,更是建始人的幽默与智慧,是建始人生活态度的体现。文章以优美的笔触,饱满的热情盛赞了这种独特的方言,让读者不仅领略到这种文化的魅力,更加体会到这个民族透在骨子中的善良、坚毅、热情、美丽,并满怀期待建始的明天会更好,建始的未来会更辉煌!(清秋丽影)
在建始县花坪镇,每一次呼吸都似乎吸入了那山间清新的灵气,每一次倾听都仿佛听到了溪水与鸟鸣的和谐乐章。这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一个让人不禁放慢脚步的地方。而“哈格砸”,这个亲切的词汇,正是对这片土地自然美景和生活美好的最佳赞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生动向往。
于龙王淌,一个不经意的发现——“哈格砸山庄”的招牌,牵引了我的好奇心。在与当地老乡的攀谈中,我得知了“哈格砸”的深意,这不仅是一句方言,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老乡的声音里满是骄傲,他让我明白,这三个字背后承载的,是建始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品一杯建始高山硒茶,清香中带着一丝甘甜,正如建始方言给我的感觉,淳朴而又回味无穷。老乡及其夫人热情相待,与我分享了更多建始的方言与故事,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认识。
建始的方言,是一曲曲动听的乡音,是一幅幅生动的乡土画卷。“老太婆”成了“老麻子”,“老头子”成了“老汗儿”,这些称呼中透着亲切与尊敬。“嘎嘎”和“嘎公”是对外婆和外公的亲昵称呼,让人心头一暖。街头巷尾,方言词汇如同串串珍珠,串联起建始人的日常与情感,“那们”、“么子”、“涮坛子”、“嚼牙包骨”,每一个词汇都是对建始文化的一种传承。
建始的歇后语,更是这片土地智慧的缩影。“大拇指挖耳朵—进不去”,“豆腐掉进灰堆里——吹又不好吹,打又不好打”,这些歇后语以其独特的幽默和哲理,让人在笑声中体会到生活的智慧与深意。
“哈格砸”,在建始方言中意为“有味有趣”,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建始人自在生活的颂歌。在这里,每一个男人称呼自己的伴侣为“媳妇子”,称呼儿媳则为“媳妇”,这些独特的称呼,是对家庭温暖的珍视和对亲情的重视。
建始方言,如同建始的山水,自然天成,韵味悠长。“老把子”、“不得韩”、“达高子”,这些词汇在舌尖跳跃,让人沉醉于它们的音律与意境。它们是文化的载体,是地方特色的展现,更是建始人情感与智慧的结晶。
建始方言,如山间的清泉,清澈见底,活力四射。“闹矛盾”称“扯皮”,“倒霉一辈子”是“背万年时”,这些生动形象的表达,让人感受到建始方言的幽默与智慧。它们是建始人生活态度的体现,是对文化魅力的传承。
建始方言,如山谷间回荡的歌声,充满希望,饱含憧憬。“上街”是“赶场”,“差劲”是“日古子”,这些朴实无华的词汇,让人感受到建始方言的真诚与热情。它们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建始未来的祝福。
建始,这个名字,如同一首古老的歌谣,回响在每个来访者的耳畔。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建始人的热情与友好,可以体验到建始方言的魅力与韵味。让我们共同期待,建始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建始的方言文化会更加繁荣昌盛。哈格砸,建始!哈格砸,花坪!
在我依依不舍地起身离开时,老乡用一首建始民歌《哈格砸》为我饯行,那歌声里,有山的坚毅,有水的柔情,有土家人的豪迈与自由。歌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词,都让我仿佛看到了建始的山川、田野、人家,都让我仿佛听到了建始的风声、水声、笑语。
哈格咂,好一座雄起的山,
哈格咂,好一个闹热的湾。
好一股清甜的泉,
好一坡五彩的伞。
地是开阔的地,
天是自由的天。
……
哈格咂,哥儿死了也心甘。
哈格咂,好一群漂亮的姐儿,
哈格咂,好一帮豪爽的汉。
好一排透气的蓬,
好一堆暖心的炭。
地是开阔的地,
天是自由的天。
……
我以为,《哈格砸》是建始的一张名片,是建始人的心声,是建始文化的灵魂。它唱出了建始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由天地的热爱,对家乡山水的眷恋。这首歌,让我感受到了建始的心跳,让我触摸到了建始的脉搏。
建始,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用它独特的方言和文化,吸引着每一个前来的人。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感受到建始人的热情和友好,可以深入体验到建始方言的魅力和韵味。让我们共同期待,建始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建始的方言文化会更加繁荣昌盛。哈格砸,花坪!哈格砸,建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