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5-1-15 07:29 编辑
父亲和酒 文|沧海一滴
父亲喜欢喝酒。
酒,在中国历来作为情谊的纽带与慰藉,可温暖人心,可诗情画意。可我今天讲述的,是草根农民的庸常故事,也是一个常常令我心灵不安的故事。
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天母亲总会用自家种的糯米酿上一缸水酒。先用一个又大又高的甑桶把糯米蒸熟,然后把蒸得晶莹软绵的糯米饭倒进一口大缸里,均匀地撒上邻居用草药手工制成的酒引,盖上大锅盖,再用稻草把大缸盖得严严实实,放在柴火灶前慢慢发酵。过些时日,掀开稻草,揭开锅盖,一股醇香扑鼻而来,我攀住缸沿往里一瞧,那些糯米饭已浮起,中间一汪清澈且微微泛黄的酒散发着诱人的甜香,“好香啊!”我情不自禁地说,“这丫头,以后是个会喝酒的”,父亲眉开眼笑地说。
可母亲却不让我沾上一点酒,“小孩子喝酒会变蠢”,父亲说,“我女儿将来是要读书跳出农门的”,关于我能跳出农门这件事,父亲比我还要自信,我就更不敢沾一滴酒。
母亲蒸了酒,父亲干活回来,总不忘往缸里舀上一点酒热上,有滋有味地喝上一碗再吃饭。到了过年,有邻居亲戚来串门,母亲热上一壶酒让父亲和客人慢慢喝。等缸里的酒喝完,父亲难免要失落一阵子,母亲说他“嘴嘘嘘”(嘴馋之意)。那时,家里的气氛是我喜欢的,那时的我,也还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以前村子里但凡有红白喜事,都会摆酒席在祠堂内,有机会参与的酒席,父亲都会带我去,我胆小,死活不肯去,父亲便想尽办法哄我去。在临近散席的时候,那些已成家的农村汉,便会大大咧咧地“喊拳”(猜拳),嘴里吆喝着“五魁手”“六六顺”“百发百中”,声音铿锵有力,手势干脆利落,只喊得面红耳赤,周围清一色看热闹的汉子,女人们则骂骂咧咧地开始收拾碗筷。我看不懂猜拳的意思,吃两口饭便自己回家了。
不一会儿,母亲便打发我去叫父亲回家,帮母亲传话,是我做得最多的事。我传的话父亲大抵都会听,这也是母亲爱叫我传话的原因。但是,喝酒时例外,父亲总是说:“等一下,就来。”我将父亲的原话回复给母亲,母亲便会说一些气话,说得最多是“灌尿”。不知过了多久,父亲心满意足地回来了,一进门便对母亲说:“这个蠢丫头,带她去吃酒席,竟然只吃饭不吃菜。”听到父亲说我蠢,我满腹疑惑,不解其中缘由。
逢年过节,父亲和两个姨夫以及舅舅都会喝上两碗水酒,他们喝过酒,喜欢说些俏皮话逗逗孩子,从来不耍酒疯,喝醉了就乎乎大睡,醒来继续劳作。父亲和姨夫舅舅喝酒的时候,母亲和大阿姨就边干活边数落喝酒的男人,“灌尿”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不过奇怪的是对于舅舅喝酒,母亲和两个阿姨从未说过一个“不”字,每次回娘家,从不忘给舅舅买酒,舅舅到姐姐家串门,三个姐姐都会拿上家里最好的酒,频频给舅舅倒酒,直到舅舅舌头打结,说话口吃不清为止,她们讨厌自己的丈夫喝酒,却似乎不知道,舅妈其实也讨厌舅舅喝醉酒。
有一次舅舅来我家,母亲作为大姐,不断给舅舅倒酒夹菜,也不断地给同席喝酒的父亲摆脸色,瞪白眼,父亲不做声,他照例自己给自己倒酒,喝醉了,就和衣而卧,鼾声如雷。
汝城有“冬季蒸酒做豆腐”的传统,不知什么时候起,母亲不再蒸酒,只做豆腐。有一次,我突然怀念蒸酒的日子,便问母亲为什么不蒸酒了,母亲狠狠剜我一眼,我知道母亲是不愿意为父亲蒸酒了,听多了母亲的抱怨,也觉得喝酒不好,所以并没有劝一劝母亲,那时的我并不懂酒对于父亲的意义,
再到后来,物美廉价的瓶装酒,散装酒应有尽有,男人们几乎都喝上了烧酒,据说比水酒有力道,好喝,也更容易醉,从此母亲再没有蒸过酒。
我出嫁后年底辞年,正月拜年,也会带酒回娘家,虽不是什么好酒,但都被母亲留着送给了舅舅。现在想想,作为女儿,我从未特意给爱喝酒的父亲带过酒。
我是个心理成熟比较迟的人,一直不理解父亲为什么那么喜欢喝酒,明明母亲那么反感他喝酒,可他从未有过任何改变。
后来读到白居易的诗《问刘十九》,诗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冬季新酿的酒,在小火炉上温得暖暖的,邀上朋友,在寒冷的冬夜喝上一杯,该是多么惬意?如果有人问父亲“能饮一杯无?”父亲一定会欣然答应。可父亲没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作为一个幼年丧父的农民,一个被繁重劳动压弯了腰的农民,一个不被妻儿理解体恤的农民,他心里的苦累没人理解,他的诗和远方,就在那碗水酒里,在那几杯薄酒里。“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不知父亲的酒,是否也有此功效,可惜,我从未像朋友那般和他聊过天,更不曾像朋友那样邀父亲喝上一杯。
有一次去姐姐家做客,姐姐的婆婆过来热情招待我,要我喝点酒,她是喝点小酒的,她给自己倒杯酒,也给她的老伴倒一点,并亲切地对老伴说:“老同志,我们开开心心喝一点。”然后转头对我说:“你爸爸喜欢喝酒,喜欢就喝点,人生在世,应该如此。”一句话,听得我醍醐灌顶,双眼氤氲。
可父亲已经离开我整整十一年,这是老天对我这个不懂酒的女儿的一种惩罚。
老爸,多么希望有机会能亲手为您炒几个下酒菜,拿上一瓶好酒,为您斟满杯,我也倒上一点儿,然后双手敬您:“爸爸,请干杯。”
泪眼朦胧中,我仿佛又看到了爸爸万丈红尘一杯酒的洒脱和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