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5-1-19 17:11 编辑
【编者按】本文对淡泊如菊老师的教育故事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其在写作中引用西方案例的问题,强调中国教育应彰显自身文化特色,观点鲜明,引人深思。(李靓才)
首先我理解阿蔡老师所言,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个大问题,用中国的理论、根据中国的国情来教育孩子,完全可以开启孩子的智慧,像孔、孟、朱熹、翰愈、陶行知、蔡元培等等古今教育家,他们的论点论著至今仍熠熠生辉,而西方教育的观点,假如有可取之处适当“洋为中用”,如果一味的照搬,我想就有失偏颇了。在这一点上,阿蔡老师在文中讲得详细备至,他的所言,可引发读者的共鸣。特别是在当今,有的人心浮气躁,对孩子教育沉不下心来,只想拨苗助长,一口吃个大胖子,偏离正常的教育轨道,或照搬一些所谓的“经验”,不但孩子成材困难,家长也累的吐血。所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为阿蔡老师点赞!(清秋丽影)
我对淡泊如菊老师有关孩子教育故事的“东拉西扯” 原创:上海阿蔡
( 阅读与成长 )
早晨,上网阅读,看到淡泊如菊老师的新作《孩子从小就要好好引导》,于是做了阅读与点评。
这是淡泊如菊老师的一个关于小孩教育的好故事,作者从家庭聚餐的切蛋糕环节引发开来,讲述了小孙女的一点小任性,及爷爷奶奶的观察后的讨论。其中,还有有涉及到小孙子的进步例子,用它说明对孩子(小孙女)的正面引导作用之重要。文章中,作者对小孙女的今后的成长进步,信心满满的。
淡泊如菊老师的这篇名为《孩子从小就要好好引导》的作品,既理解小孩的天性,又不随意放任不管,从实际出发,注重孩子身边大人对孩子教育上的引导启发,并能够从教育与期望的目的性方面入手,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情绪化,不短期化,这是一个特别可以给读者们以启发的阅读故事的重点。也是该故事的亮点,虽然这需要读者自己去归纳,总结。
显然,对孩子教育,必须长期化,这是作者故事不可忽视的地方,也是故事的重要提醒之处。而在长期化之中,不情绪化,则是方法之一。那么,文中的别的启迪,启发,那又是什么呢?可以相信,读者们都会自有答案的。
本读者欣赏这样一个关于孩子教育的好故事。上述,是我的阅读感受之重点吧,这里跟读者们做点介绍,并分享。
另外,附加谈点个人对淡泊如菊老师在该故事写作上的看法。在她的故事中,还谈略加写文句,谈到对国外教育现象的欣赏与引用。这方面,从我的感觉看,这些引用的内容,是可以放弃的,不用的。因为,完全可以独立的用淡泊如菊老师的自我语言,来强调,或增强“对孩子教育的边界,与任务的阶段感”,即:18岁之前的孩子教育问题,是父母的责任,及此后孩子应该怎样融入社会,独立发展的问题。
我为什么要提到这个写作上的案例引用问题呢?或者是个人觉得像淡泊如菊老师这样的写作能力非同一般的高手吧,完全可以摆脱改革开放以来被西方教育故事传播已久的案例的影响,完全可以用自己中国文化独立特性,或个性,来展现她的故事中需要表述的意思,即:——孩子教育上的阶段性边界感,时间段,及18岁以后得成人之后所应有的独立生活,自我成长,自我人生任务的完成,所应该如何走向生活,面对活。
我相信,这些教育的边界感,任务期限问题,孩子未来的独立性问题,是完全可以由淡泊如菊老师用中国文化智慧编写和阐述出来的,是完全可以放弃“西方案例”,而自成特色地讲述,或编写出来的。不是吗?当然,此中的内容的意思,不是写作高手,也是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的。
那么,为什么,淡泊如菊老师没有像我说的这样,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思想,来表达呢?这可能是在一个很长时期以来,中国的教育的开放,导致了很多“言必称——西方“的结果所致吧。当然,我是说,一个国外的所谓教育案例,被长期的引用之后,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的大众了!由此,习惯,或不习惯地,自然地影响到我们的写作,与表述。在无意识中,人们会引用了它这个西方教育的案例。就是这样吧。
我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呢?也是偶然地再度在淡泊如菊老师的这个《孩子从小就要好好引导》的故事中,我再次看到了上述西方教育案例的引用。它让我想到了更多,于是写了这方面的感想,与建议。
好像,在前段时间,也是佳作栏目上,有人写了教育话题,其中也说到了“西方这个案例”。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的出版物上,各种儿童教育的读物上,更非常多的出现这个西方教育的案例。对此,我不认为案例本身不好,我是认为中国的教育是应该摆脱言必称“西方”的阶段了!不然,叙事性的话语权,会永远地自我放弃。这不利于中国自我文化的提高,和传承。
我的话,可能重了一点,甚至是会被看成小题大作,过于对中国文化,及中国教育的忧虑吧。但是,确实,我感到有必要提到这个问题,有必要作为我的一个谈写作方面话题的一个建议,而呈现出来。
我想,我在自己谈的表扬,称赞淡泊如菊老师的故事——《孩子从小就要好好引导》,本来写得好好的,怎么就不能见好就收呢?本来就此打住,全篇那都赞歌啊,不是更好吗?
是的,如果从通常的写作上来说,确实是这样的。但是,既然,我还有写作方面的感想,并且这个感想,它不是针对淡泊如菊老师一个人的写文方面说的,我觉的有必要借她的这篇故事,来说一下。这是一个机会吧。因为,恰好是在谈教育问题,恰好是在谈孩子的教育问题吧。于是,我就把我个人对中国的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端了出来,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当然,话题是我引起的。
写到这里,大家应该了解我的“多此一举”的原因了吧。
我想:淡泊如菊老师是可以理解我的“东拉西扯”的吧。我也希望,更多的人,更多的读者们能够理解这一点。
阿蔡写于2023年10月16日早上8点2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