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0-5-24 13:16 编辑
在成都旅游期间,我印象最深的,既不是风光旖旎的山水,也不是明清风格的古街,倒是一次战友聚会。以至于由蓉返京,打算提笔写游记时,那晚聚会的情形像决堤的洪水般在脑海里奔泻,令人久久难以平静。 那日,我们原本已经安排了都江堰、青城山一日游,距离成都60公里。朋友秦朝元的战友执意要于当晚做东,宴请我们一行。盛情难却,秦朝元应允了,晚上6点准时出席。然而,我们是乘坐旅游大巴随团而行,由都江堰返回成都至少要到晚上8点以后,秦朝元临时决定,中途退出,我们自己乘坐长途汽车返程。 我非常赞同秦朝元的决定,信守诺言,这就是军人的作风。生活中,我发现大凡曾经当过兵的人,往往非常守时,这绝对与在部队受过严格训练有关,时间观念极强。于是,我们一路风尘仆仆,由都江堰乘车赶到成都长途汽车站;随后再换乘出租车。当我们的脚步跨入饭店的大门,墙上的时钟显示:5点50分。 早已守候在包间里的战友见我们到来,先行军礼,随后握手,仍然保持军人作风。落座后,大家自我介绍,真凑巧,今晚16人,8个家庭;北京、成都各占一半。更凑巧的是,所有男同胞都曾当过兵。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随后第一位自我介绍的张大姐,她非常幽默地说:虽然我没当过兵,但我曾经当过军嫂。那语气,那神态,充满了自豪!也给初次见面的氛围平添了几分亲切感。 近些年,随着社会上价值取向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也变得越来越疏远了,但战友之情却越来越坚挺,含金量也越来越高。不管在什么场合,大家陌路相逢,只要都是曾经“当过兵的”,即便不是一个部队、不是一个军种,立马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仿佛,当兵就是一面标牌,军营就是大家共同的家,相逢就是一家人。
筵席开始,气氛融洽。今晚参加聚会年龄最大的是秦朝元的表哥,原在成都军区服役,后转业定居成都。另外三位成都人,是秦朝元的战友小吴、小范、小杨,他们78年入伍时,秦朝元是后勤汽车第51团的连长。于是,他们至今还亲切地称秦朝元为:秦连长。 秦朝元,老家在四川乐至县,不仅与陈毅元帅是老乡,而且长相酷似。由于深受元帅的影响,其家风清正,入伍前夕,老父约法三章:一不准贪财;二不准贪色;三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69年入伍到昆明军区,由于工作出色,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和作战参谋。如今,其曾经带过的新兵,遍及全国诸多省市。后由于85年部队精简,转业到威远县公安局工作,退休后随儿子定居北京。 推杯换盏,相谈甚欢。第一个站起身敬酒的是战友小吴,他说:真诚感谢秦连长对战士们及家庭的关心!接着他讲述了一件往事……那年,一名战友患了黄胆性肝炎,没人愿意接触他,怕传染。是秦连长亲自开车送他去医院治疗,并拿出自己的钱给他买营养品。病愈出院后不久,战士又接到家里来信,母亲因病住院,思儿心切,希望他回家探视。然而,当时正值全军战备,一时不能回家。秦连长一边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一边拿出自己当月的工资,让他寄回家。 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吴的话音刚落,小范猛地站起来,举着酒杯,激动地说:秦连长多次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化险为夷,解救了战士们的生命。接着小范讲述了又一件往事……一次部队进行实弹投掷训练,生性胆小的一名战士见手榴弹“嘘、嘘”地冒着青烟,手一哆嗦,掉地上了。秦连长眼疾手快,一脚将手榴弹踢进身旁的弹坑里,同时将战士扑倒,用身子压住他。仅仅相差一秒钟,“轰”地一声巨响,手榴弹在弹坑里爆炸。两人安然无恙,避免了一次伤亡事故。
小范还想继续往下说,小杨按捺不住了,打断了他的话题,给大家讲述了他的一次亲身经历…… 1979年2月,他们的部队奉命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任务是为云南马关、金坪一线作战部队运送物资。一次,行驶途中汽车发生故障,由于连续下坡,刹车片发热,后面两个轮毂抱死,车动弹不了。怎么办?那时的通讯设施落后,无法与连队取得联系。前方战斗正酣,急需物资补给,况且军令如山!当时,正值下半夜,旷野茫茫,前面还有50余公里的路程。为了抢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将物资送达前线,秦连长当机立断,将刹车片卸掉,汽车处于无刹车状态运行。由于前线驾驶汽车不得开大灯,以防暴露目标,只能借助微弱的月光前行。 秦连长挂上低速档,两眼紧盯着前方,双手紧握方向盘,凭着熟练的驾驶技术,在颠簸不平的山路上行驶。由于一路下坡多、弯道急,汽车往往由于惯性速度太快,稍不留意就会掉进路旁的万丈深渊,后果不堪设想。秦连长让小杨控制手刹,配合他调整车速,缓慢慎行。然而,由于小杨初次遇此险情,难免心慌意乱,动作僵硬。秦连长一边驾驶车辆,一边安慰他,缓解了小杨的紧张情绪。至今,小杨深有感触地说,是秦连长当时临危不乱的镇定情绪和一句豪言稳住了他:今晚,咱俩的命搭进去无所谓,完不成任务事关全局,豁出命来也要在天亮之前把物资送上去! 就这样,黎明前夕,他俩准时、平安地到达了目的地。当前方的战友们得知他俩的险情,无不为之感到后怕,如果一路遇有对面的来车,速度无法控制,很容易两车相撞。好在战时道路实行军管,一路无车,有惊无险。 讲到这里,小杨显然有些激动,尽管一旁的其它人员在静静地听他讲述,但他还是提高语音,加快语速,说:“这一夜是我当兵最出彩的时刻,也是我与秦连长生死相交的时刻!”说完,他不管不顾其它人,扬脖将酒倒进了嘴里,眼里还噙着泪花......
秦朝元显然也受到了感染,不善饮酒的他也将手中的杯酒一干而尽。操着浓郁的四川话说:我出生时正赶上抗美援朝,父母起名:朝元。我参军正好赶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参加了那场战斗。能够和战友们一起经历一次真刀实枪的战火生活,是我的幸运。 于是,四人相拥而抱,浓浓的战友情在无声地拥抱中尽情宣泄!我坐在一旁,感慨万千!和平年代,到过军营的人不少,但是真正经历战火的毕竟有限。在人生的履历薄中,这将是何等荣光的一页啊! 接下来,3人盛满酒,齐整地排列在秦朝元面前,说:感谢老连长的军大衣,给我们带来温暖。原来,部队当时规定只有干部才配发军大衣。战士们每夜站岗时,遇冬季天气寒冷,秦连长将自己的军大衣拿出来,专门给站岗的战士们轮流穿着御寒。 今天的聚会,真是精彩纷呈,让我大开眼界,当兵的人聚会,满满的正能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聚会的喜庆气氛越来越浓烈,这时,小吴走上台,为大家献上一首歌。小吴,从部队复员后,进入成都一家企业,现被派往四川绵阳,任分公司负责人。今天,他特地专程从绵阳刚来,宴请老连长及我们一行。他的嗓音特别宏亮,音准拿捏有度,一首“战友,战友,亲如兄弟”特别应景。 我们北京一行中的宁大哥,曾经在新疆服役,业余歌手,退休后参加了一老年歌唱团,成为台柱子。他深情地演唱了一首《送战友》,那歌声,绝对有点“余音绕梁”的味道。别看宁大哥年近7旬,当兵的人有老底子,中气十足,唱起歌来字正腔圆。
小吴见状,上台拉着老宁,要求共同演唱一首歌。略加思索,选定了一首70年代曾经风靡军营的老歌《真像一对亲兄弟》。事前,两人没排过练,又是临时合唱,但他俩配合相当默契,简直有点“天衣无逢”。这就是曾经当过兵的人,经过熔炉淬火,心有灵犀。 不知谁提议,所有的人一起唱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于是,大家山呼同意,全体起立,齐声合唱: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这歌声,真是久违了,我边唱边有一种穿山越岭、飞江渡海的豪迈激情,仿佛正阔步行走在中华大地上。这歌声,从房间里飞出,在夜空中飘荡,将今晚的聚会推向了高潮! 受环境感染,秦朝元的表哥,也是今晚聚会的老首长官勋联,主动要求唱首歌。老首长今年72岁,68年参军,原为成都军区政治部群工部部长,大校军衔转业。其性格内向,不苟言笑,用秦朝元的话说,自小到大,从来没听他唱一首歌。然而,今晚竟一反常态,委实令人始料不及。老首长开口演唱,又令大家为之一振,他是现编词现演唱,套用“永远是朋友”的曲子:“结识新战友,不忘老战友,让我们永远都是好战友……” 老首长非常有才,年轻时喜好舞文弄墨,常有诗文见诸报端。见我也有此爱好,即席发送一首,我拜读之:《归自贡居》:少年遂壮志,卫国戍江山。驰骋边防线,一去四十年。老来叶归根,重返故旧园。家在新拱桥,位临旭水边。陋宅七十坪,堂屋两三间。前接幼稚院,背靠张花园,喧喧市场近,依依邻里欢。车鸣穷巷中,牌响半夜天。厅堂无尘杂,虚室有悠闲。久别家乡远,今始得安然。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临别时,大家一致决定共同唱一首歌:《难忘今宵》。难忘今宵,今宵难忘!一群曾经当过兵的人,以及曾经当过军嫂的人,放声歌喉,歌唱我们的战友情! 那晚我们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今生难忘!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