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0-5-28 20:42 编辑
清晨,汽车从桂林城区出发,朝龙脊梯田驶去,这是当地旅行社事先竭力推荐的一个旅游景点。 我们一行15人,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人对安排这一景点颇有微词,从千里迢迢的北京来广西,看什么农田?因而,昨日游览完漓江美景后,感觉今日一天便是垃圾时间。在车上,导游小姐例行公事地介绍道:“今天参观龙脊梯田,这是一个以梯田稻作农耕文化为主体,集自然景观与少数民族人文景观相结合的风景名胜区;素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誉。”没有人搭理她,大家神情漠然,都还沉浸在昨日游玩的山水之间。导游不愧是个年轻的“老司机”,似乎猜透了大家的心思,话峰一转,故作玄虚地说:“如果你没有到过龙脊,就不知道什么叫梯田?就不佩做桂林人。”这是在借用陈毅元帅的诗:宁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 这句话倒是产生了效果,把我们的胃口吊了起来,纷纷朝窗外张望:汽车正沿着逶迤曲折的山路踽踽而行,两旁是嵯峨黛绿的群山,长满蓊郁荫翳的树丛和竹林,阳光被挡在了大山之外,一条小河沿公路缓缓流淌。于是,我在脑子里想象着龙脊梯田的模样:是如同大寨那样用石头垒砌的,还是像南方那般在半山腰上用泥土开拓的? 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最终停在了一处半山腰的停车场,这里已密密匝匝停满了车。下车后,便能看到一块牌楼,上书:平安壮族梯田观景区。原来,龙脊梯田就藏在这片深山密林里,如此山高路远能有什么好景观呢?我们内心充满疑惑。进入景区后,跟随导游继续往山上爬行,似乎总有走不完的山路,看不尽的野山,腿脚累乏了,怨气也上来了。本是“秋干物燥”的季节,遇上今天的安排,大家的情绪可想而知!路过一座古朴的木制廊桥时,我们索性坐在里面休息。这时,几位当地女孩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头戴花哨的彩帽,跑过来拉着我们要一起拍照。每照一张10元钱,正当我们怀疑这是导游小姐设的套时,导游小姐催促我们赶紧去参观。
朝前走了不远,出乎意料,真是峰回路转,别有洞天。正值深秋时节,天高云淡,艳阳高照,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由几座大山组合在一起的层层梯田,田园里有灿黄的稻菽、翠绿的庄稼,以及颜色深浅不一的植被。我们立即被那跌宕起伏的构图,行云流水的线条,磅礴恢宏的气势所震撼!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根本无法相信在几座大山之间能够雕刻出如此绝美的画卷。我立即掏出相机为大家一一拍照,尤其是爱美的女士摆弄出各种姿式照个没够。这时,导游催促道:抓紧时间去山顶,那里还有更美的风景。 我们兴趣大增,继续沿着山路往上爬,途中路过一瑶族村寨,又是一大惊喜。这里的房子均为两三层的木制结构,古铜色的木板、灰黑色的方瓦,依山势而建,层叠交错,相互依偎,显露着原始古朴的色彩和别具一格的民族情调。这里家家户户都是店铺,均销售当地绣品、银饰和土特产。我们随意找了一家坐下来休息,女主人非常热情地为我们倒茶。我们惊奇的发现,女主人的头发出奇的乌黑、纤长、亮丽,并盘成非常独特的发髻。出于欣赏和羡慕,同行的人提出与女主人合影,被婉言谢绝了。开始我们以为这是民族习俗,不敢贸然强求;后听导游解释方才得知,是因为她们很羞涩。于是,征得导游的同意,我们趁女主人不备时,抢着快照了几张。女主人发现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避开了。
我们登上了山顶,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远观:从流水湍急的河谷到白云缭绕的山巅,从万木葱茏的林边到石壁陡峭的崖前,都开辟了梯田;随着那绵延起伏、高耸入云的山峰,梯田像一级级登上蓝天的天梯,连接在天地之间。然而,在一座座高山之间,一片片梯田之中,一条条白色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穿过,像一根根银线串起了颗颗玛瑙。近瞧:梯田柔曲秀美,线条流畅、错落有致,如链似带;刚才我们休息的村寨,坐落在山腰之间,四周的梯田似一圈圈的年轮环抱着它,呈现出一派和谐宁静的氛围。 我曾见过许多梯田,但龙脊梯田的规模实属罕见。据导游介绍:最初,人们是为了躲避战乱才逃往这片深山老林,为了生计才在山峦之中开拓了这些梯田。由元至清,历经了600多年,数代人薪火相传,辛勤劳作,最终才有了目前这个规模。我想:愚公移山只不过是传说,而这里的人们却将传说变为现实!伫立在山巅之上,面对龙脊梯田,面对瑶民族村寨,我不由肃然起敬!同时,泛起些许内疚,多年以来,我总是习惯地将故宫、兵马俑等视为凝固的艺术和历史。然而,这里的人们在青山绿水之间创造的奇迹,又何尝不是凝固在中华大地上的艺术和历史呢?这不正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华夏儿女的真实写照吗? 日西坠,天将暮,导游一遍又一遍地催促我们下山返程,我们余兴未尽,懊恼地对她说:“为什么不安排我们在这里住上一宿?”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