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竹 中国人爱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竹已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追求,英国一位学者曾说:“东方文明乃是‘竹子文明’。”国学大师陈寅恪也曾说:“中国文化是竹的文化。”我们曾经用来记载文字的不就是竹简吗。 中国人爱竹,少不了赞竹,历朝历代赞竹的诗句数不胜数,也有很多以《听竹》为题的诗句。小时候背唐诗,就知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写竹,画家画竹,“独坐幽篁里”还是一副中国画,收藏于安徽省图书馆。郑板桥也画竹,也写了三十七首赞竹诗,是历代写竹最多的诗人:“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郑板桥的诗句很多都是名句,至今经常被引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名著中描写竹子最多的莫过于《红楼梦》,元春省亲的时候,宝玉作了一首《有凤来仪》,就写到了潇湘馆的秀丽竹子:“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此处的“秀玉”,就是形容竹子如美玉般秀丽,宝玉用它指代竹子。林黛玉“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潇湘馆遍植翠竹,就是借用竹子的外在形态、和内在寓意,来刻画林黛玉的形象和品格。竹子容貌俊美,形象飘逸而有神韵,竹子纤细、秀逸,就和林黛玉纤巧婀娜的身段一样。莫摇碎那斑斑点点的竹影,甜蜜的好梦正酣畅而漫长。 竹生山野间,远离尘世喧嚣,有淡泊名利之意。因此,道教佛教也崇奉竹子。佛祖释迦牟尼成道后,开坛讲经的第一个寺庙,就是“竹林精舍”。观世音所在之处,就叫“紫竹林”。魏晋时期,嵇康、阮籍、阮咸、向秀、王戎、山涛、刘伶,七人常于一片竹林里相聚。七人志趣相投,又都爱竹,于是以竹自喻,号称“竹林七贤”。在这片竹林中,他们饮酒吟诗,琴棋书画,清谈玄理,不问人间名利。唐朝时,李白和山东名士孔巢父、裴政等六人,曾在徂徕山下的竹溪隐居,世人称之为“竹溪六逸”。他们在竹溪举杯邀月,诗酒相欢,淡泊名利的文人,都喜欢寄情于竹林。 竹子还是寓意“正直、有气节”,是因为它生而有节,且主干挺拔、宁折不屈。北宋诗人徐庭筠写过一首诗《咏竹》,其中有一句就是“未出土时先有节”。《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关羽被困麦城,当时他手下只有五六百士兵,还多半受伤,而且仓里粮草也将耗尽。东吴孙权就派了诸葛瑾去劝降关羽,许诺关羽归顺后即可保全家族。关羽却宁死不降,并大义凛然地说:“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关羽正是以玉和竹自喻,来表明自己宁死不降的正直气节,即便以身殉命,但竹帛可以书写他的事迹而传播于世。” 有句古语“士可sha,不可辱。“士” 的含义非常广,是对品德好、有学识、有技艺的人的美称,知识分子就归其中,还有那些艺术名家。我们经历过得那场荒唐的动乱,多少知识分子受到无情批斗,剃阴阳头、戴高帽,游街、抄家,甚至送进监狱,多少人不堪折磨,走上了“士可sha,不可辱”的不归路,这里还包含不可多得的科学家,但大部分人最终还是熬过那险恶阶段,活了下来。国学大师季羡林后来说了这样一句话:“士可sha,也可辱。”季羡林这句话总结了当时“士人”处境,这句话其实含义很深,没经历过那种处境的人,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之所以在本文提到季羡林这句话,是关联到关羽那句“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竹子自古就被称之为高风亮节、宁折不屈,是不屈不挠的代名词。但笔者看视频,做竹子家具或竹艺术品的工匠,把竹子高温加热,竹子就变得非常柔软,趁热可以把竹子加工成各种形状。这就是说,宁折不弯的竹子在高温、高压下也不得不屈服。看来,很多事情都得辩证看待,都得正反看,在特定环境下,要特定看待事物,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 “士可sha,也可辱。”这句话不是季羡林首创,两千年前的史学家司马迁,因李陵事件,遭汉武帝囚禁,并被处“腐刑”,身心遭受极大摧残。“腐刑”就是阉割,这是奇耻大辱,但司马迁活了下来,他在“报任安书”中对此做了解释。司马迁先说受囚禁遭受狱卒虐待:“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qiang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意思是:现在我的手脚交叉,被木枷锁住、绳索捆绑,皮肉暴露在外,受着棍打和鞭笞,关在牢狱之中。在这种时候,看见狱吏就叩头触地,看见牢卒就恐惧喘息。这是为什么呢?是狱吏的威风和禁约所造成的。又说了:“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人之常情,没有谁不贪生怕死的,都挂念父母,顾虑妻室儿女。至于那些激愤于正义公理的人当然不是这样,这里有迫不得已的情况。 司马迁还说:“况且一个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怯懦的人仰慕大义,又何处不勉励自己呢?我虽然怯懦软弱,想苟活在人世,但也颇能区分弃生就死的界限,哪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生活而忍受屈辱呢?再说奴隶婢妾尚且懂得zisha,何况象我到了这样不得已的地步!我之所以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陷在污浊的监狱之中却不肯死的原因,是遗憾我内心的志愿有未达到的,平平庸庸地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露。”这就是司马迁受到奇耻大辱坚持活下来原因,就是为了让他的史记流传于世。这篇报任安书篇幅太长,本文只能稍作引用,司马迁列举大量实例和人物,叙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即便是百兽都惧怕的猛虎,在落入陷阱和囚笼,也只能摇着尾巴乞求食物。所以只要还有信念、还有理想、还有希望就一定顽强地活下去。这大概就是解释“士可sha,也可辱。”最早版本,也是对“士可sha,也可辱。”最权威解释,令人扼腕、令人感叹!由此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有待商榷的,不分青红皂白去“玉碎”并不可取。 这里由季羡林引出司马迁,就是加强印证“士可sha,也可辱。”虽说“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其实也可以弯曲制作各种人们需要的形状,反证了竹子高风亮节,虚怀若谷的高贵品质。高温下柔软的竹子与宁折不屈的竹子并不矛盾,这是竹子在不同场合下、在不同条件下,采取的不同的存在艺术,是一种策略,是在用不同方式为人类做出贡献,司马迁不屈不挠的高贵品质,是典型的代表。 国人都爱竹,但生活在北方,很少见到鲜活的竹子,笔者直到参加工作,也没有印象见到长在地里的竹子。参加工作后到无锡出差,来到太湖鼋头渚,第一次看到山坡上成片的苍翠竹林,那种心情用欣喜若狂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赶紧留影。可惜当时年轻懵懂,不知还有“听竹”一说,否则一定在这幽静、充满生机的翠绿之中,倾听鸟鸣、倾听微风、倾听竹叶沙沙声、倾听……。此事已经过去五十余年了,手扶竹子留影的情节历历在目,至今不忘。当然,今非昔比,现在城市绿化、庭院绿化,翠竹随时可见。还记得小时候母亲做的笋片炒肉至今念念不忘,鲜美味道深深刻在脑海里,那时猪肉凭票供应,不像现在可以随便买。现在时不时也买干笋或鲜笋,就是脑海在想着小时的记忆,吃过几次自己做的笋片炒肉,每次吃过后隐隐沮丧、失落,怎么就总也做不出母亲的味道?! 前几年搬了新家,就住在一楼,窗外就是绿化带,窗下有一小片不知名的多年生花卉,叶子很宽,但我不太喜欢。一天我自作主张把这些花卉刨掉了,我一面刨地,一面念念有词:“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正是基于苏东坡这首诗,我居住的房前怎可无竹?我可不想做“俗人”,邻居家种了一些翠竹,移来几棵种在窗下新开地里,好在物业也没干涉,与郑板桥一样:“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竹子繁殖很快,每年春天都会冒出一些新芽,现在这些竹子已经簇拥成片,最高的两米多高,隔着窗户就可以听到清风环绕翠竹,发出窸窸窣窣声音,侧耳倾听,就像竹子在诉说它的前世今生。“隔窗听竹”既文雅又享受,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条件体验,王维有:“隔牖风惊竹”诗句,牖,就是窗户;在家里时不时抬头就可以看到窗外绿竹婆娑、婀娜多姿,用贾宝玉的话:“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郑板桥的诗也可以形容一下:“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闲来无事,我常常在竹旁凝视一番,那翠绿、笔直、有节、潇洒飘逸的样子,令我赞叹、令我遐想、令我心醉。现在的我悠然自得,“食有肉,居有竹。”至少,我现在不是“俗人”了。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