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4-10-13 18:37 编辑
【编者按】“二人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走场类曲艺、地方戏,是广泛流传于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的戏曲形式,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风柳、春歌、半班戏、双条边曲等。二人转融合了东北秧歌、民间说唱莲花落、戏曲、东北民歌、笑话、杂耍等曲艺形式,大约有300年的历史。这一篇散文,作者文写条理清晰,以精妙的构思,以递进的手法,以活泼妙趣的言语描写,主题突出。全文从婆婆看《逗你乐翻天》这一剧目引入,再详细地把二人转的曲艺渊源追溯,将那一个个妙趣的场景跃然在读者眼前,让人忍俊不禁。作者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把对二人转的曲艺的喜爱到引为骄傲的过程一一叙说。这篇散文叙事紧凑,栩栩如生,语言活泼,引人入胜,观赏性强,倾情推荐赏读!【编辑:程南】
周六回婆家,一开门就听到优美的曲调。原来是婆婆坐在沙发上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赏东北二人转节目《逗你乐翻天》呢。只见一位身着漂亮服饰的年轻人正在表演手绢舞,两块手娟被施了魔法般上下翻飞,或绕身旋转,或在足尖飘动,像陀螺在手指尖上转动,似飞碟在空中飞旋,如彩云随风飘舞,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世界上有哪一种艺术如此奇妙,它似相声,比相声的表演形式多上几十样;它似杂技,它既有杂技的功夫,又有和杂技完全不同的演唱形式;它似京剧,它既有京剧的严谨,又有大众的通俗……这便是二人转的独特风采了! 二人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走场类曲艺、地方戏,是广泛流传于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的戏曲形式,史称小秧歌、双玩艺、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由此可见,东北人对二人转的喜爱。 关于二人转的起源众说纷纭。据说,二人转起源于明末清初,开始以清唱为主。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 早期的二人转没有女演员,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女装。 解放前,民间艺人在农闲季节,邀集成班,多数是“唱屯场”,演唱在夜间进行。三五日后,请当地乡绅当“齐头”,向各家各户“齐钱”或“齐粮”(即收钱或收粮)。少数是到城镇“串店门子”,在大车店中演唱,在演唱中向观众(多为旅客)“齐钱”。解放后,人民政府关怀、支持二人转的繁荣发展,举办二人转老艺人训练班,新学员培训班,请老艺人向学员传艺,组织二人转艺人互相观摩,使二人转有了新的发展。在演唱内容上除优秀的传统节目外,增加了反映工农兵生活的节目,在表演形式上剔除了“浪”、“逗”等低级趣味的东西。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这也是第一次把二人转艺术带到首都北京。 我们兄妹仨人是看着二人转长大的。那时候没有电视、电脑,生活比较单调,二人转无疑给人们枯燥的生活注入了一味兴奋剂,是村里人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不管哪个村里搭戏台子,总能吸引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来观看。村里搭个戏台子不容易,一定要唱个两天两夜,方才罢休。 “一木不成林,百花方为春。”二人转讲究团队合作,侧台有拉弦的,有敲锣打鼓的,节奏分明,与演员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正戏表演之前多加一个“小帽”。《小拜年》,俗话说“小帽、小帽,排排腔,溜溜调,唱戏的白搭,看戏的外落。”现在,小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二人转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正戏有《猪八戒拱地》《马前泼水》《夫妻串门》《双赶集》《杨八姐游春》《锯大缸》《回杯记》等,不管是单出头,还是拉场戏,一组组演员粉墨登场,男演员嗓音纯厚,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女演员嗓音甜美,如百灵鸟般清脆。伴随着那独特的唱腔、幽默的语言,演员们边唱边舞,有时舞姿如行云流水般运用自如,有时动作表演粗犷泼辣,场面热闹,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心,让人欲罢不能,不时赢得了台下一阵阵的喝彩声! 我们这些小孩子看二人转可不像大人那么专注,一会在左边看,一会又跑到了右边。有调皮的站在高墙上,还有的为了近距离地看到演员,就趴到戏台子边上,任锣鼓震天响,也不怕震耳朵,津津有味地看着台上演员们一个个妙趣的动作,看到高兴处,会情不自禁地咧开掉了牙的嘴,肆无忌惮地哈哈大笑。 我们那时候虽很小,回到家里也学着二人转演员拿着手绢做着那一招一式,并且唱上几句。妈妈听了,夸奖我说:“女儿唱得不错,长大了也学习唱二人转哦!” 爸爸和妈妈特别喜欢看二人转,爸爸便成箱的买回光蝶播放二人转,街坊邻居常常到我们家里借光碟。 在二人转的行当里,数百年来,有很多知名的前辈,有很多蜚声全国的艺术家,为二人转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收集、整理、创作、加工、编撰了那么多优秀的动听的曲调,创作了那么多的演唱方法,编辑了那么多的舞蹈方法,那么多的说口方式,二人转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赵本山老师是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东北二人转教授。他表演时,人物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形神兼备。只要他一出场,搞笑不断,笑翻全场。他的刘老根大舞台第一家就开在沈阳,长春刘老根大舞台是第三家"刘老根大舞台"连锁剧场,在这里,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来的游客,都会来看二人转。 199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出了由潘长江、闫淑萍老师演出的戏曲小品《过河》,二人转首次在中央春节晚会上亮相。200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刘老根》把二人转艺术更深一步介绍给全国人民。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东北二人转”名列其中。 二人转,是乡里乡音的家长里短,是原汁原味的黑土地情话。它的根深扎在广漠的东北黑土地上,它的体肤散发着黑土地夺人的芳香。看一场二人转,相当于欣赏一台综合性文艺晚会。“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给人们带来无限欢乐! 三百多年来,东北二人转就像一朵朴素的野花,在东北民间傲然开放,被一代又一代的二人转演员和表演艺术家传承与发展着。二人转,这个东北人引以为骄傲的曲艺,已经创造了辉煌的过去,它也必将有着辉煌的未来。在祖国戏剧的百花园中,这朵奇葩将会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