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4-11-13 16:32 编辑
“翡翠中华杯”将历史悠久的酒文化带入逸飞网站,使文字也弥漫着厚重的酒香,绝对是一件幸事!重在参与,先将一篇旧作拿来权作支持,再细细想来,原创一篇--题记。
2014年7月中旬,我们在贵州旅游期间,特地前往位于茅台镇的茅台酒厂参观。汽车驶出怀仁市区后,沿途尽是崇山峻岭,高速公路仿佛全部建在高架桥上,道路狭窄而崎岖,车辆颠簸而行。真是“好酒不怕巷子深”,如果不是为了国酒茅台,我们肯定不会专程前往。
驶出高速公路,进入茅台镇,立即能够闻到一股浓浓的茅台酒特有的酱香味,长长的公路两旁全是销售白酒的商店,广告五颜六色、幡旗迎风招展。无疑,这些都是茅台酒催生出来的商业现象,使人们很容易想起这里就是闻名于世的“茅台的故乡”。当然,我们此行并非为了品尝琼浆玉液,而是怀着极大的好奇心要亲眼看看这个孕育了国酒的摇篮。
进入厂区后,导游直接将我们带入国酒茅台博物馆,院内是一组雕塑像,都是与茅台酒有关的历史人物。迎面是一尊汉武大帝身着铠甲、跨骑战马的巨幅塑像,他目光炯炯,雄视前方。然道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也与茅台酒有关吗?导游的介绍解答了我们的疑问。2000多年前,汉武大帝便喝上了茅台镇的枸酱酒,并亲自赠御酒给霍去病等将士出征,从此中国有了酒泉,由此开创了丝绸之路。枸酱酒,为花果酿造,系茅台酒的鼻祖,产于战国时期的北盘江一带,也就是如今的贵州、云南一带。
还有另外三尊雕塑像,描述了三位大文豪与枸酱酒结下的不解之缘,栩栩如生:李白饮酒后飘飘若仙,写下了“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杜甫醉后召唤李白“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然后,酣然入睡;苏轼半仰欲睡,吟诵道“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小小的院落,竟充盈着战国、唐宋酒文化的芳香,使人们深感茅台酒的历史厚度。委实了不起!
“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喝了几十年的酒,今天我才真正了解到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酒文化的历史至少要追溯到5000多年,在我国陆续出土的文物中就发现了距今7000多年的盛酒陶器;甲古文也豁然出现了“酉”字。当然,专家、学者普遍认同的便是猿猴造酒、仪狄造酒、杜康造酒三种。
酒的类别至少10多样,酒的酿造工艺也有10多种,这绝非我等庶民有能力说得清、道得明的。单就白酒的品种而论,就有17种,比如:以五粮液为代表的浓香型,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以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以西凤为代表的复合香型,以桂林三花为代表的米香型,以白云边为代表的兼香型,等等。
国人对酒的偏爱已经上升为行业组织行为,没有哪种食品能够与酒比肩,从1952年至1989年,已经举办过全国范围的五届评比。如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于1989年在安徽合肥举办,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持。获得国家名酒称号的有17种:茅台、汾酒、五粮液、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董酒、西凤、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双沟大曲、特制黄鹤楼、郎酒、武陵酒、宝丰酒、宋河粮液、沱牌曲酒。
一种有趣的现象泾渭分明,北方人爱喝烈性酒,南方人爱喝温性酒。厂家也投其所好,内蒙古的醉倒驴、衡水的老白干,往往达到60多度,且口感辣;贵州的茅台、四川的五粮液,一般最高52度,且口感柔。即便相同的酒精浓度,北方要比南方的呛口,与地域、与气温、与人文有关吗?这学问太深奥了,我无法考证。
那么,站在喝酒人的角度,我认为需要了解的是,怎么喝酒?用文雅一点的话说,就是“喝酒的文化”。因为古往今来,中国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被酒浸泡出来的,最著名的当属四大名著,翻开书页,一缕缕酒香迎面拂来,令人陶醉。《三国演义》将战场的硝烟弥漫到酒场:滴血饮酒桃园三结义,关羽温酒宰华雄,曹操煮酒论英雄,哪一幕不是由酒串将起来?《水浒》将绿林好汉大碗喝酒描述得淋漓畅快:武松酒后徒手打虎,鲁智深醉打镇关西,吴用以酒作饵智取生辰纲,哪一节不是酒的发力?《西游记》大破佛教戒律:美猴王醉酒大闹天宫,猪八戒酒后乱性调戏仙女,沙和尚酒多失态打破玻璃盏,哪一笔不是酒作铺垫?《红楼梦》更是将酒的优雅发挥到极致,黛玉醉酒的娇态、湘云醉酒的憨态、焦大醉酒的怒态、贾琏醉酒的丑态,哪一个不是活灵活现?
喝酒与品茗一样,讲究的是意境,是雅趣!在这种场合,表面是酒香四溢,实则是人际关系的交流和思想情感的升华。数位好友久别重逢,随便挑一处茶肆酒楼坐下,不在乎吃什么喝什么?全凭感觉。没有“对酒当歌”的喟叹,更没有“举杯消愁”的伤感,只有“推心置腹”的愉悦。那白色的琼浆送到嘴里,流进胃里,融入血里,立即产生了飘飘若仙的意境。这时,酒逢知己千杯少,觥筹交错,无话不说,喝至似醉非醉、似多非多,是何等的痛快呀!只有这种状态,才是喝酒人的最佳意境。于是,你的心与灵魂相遇,情与虚幻相约,惟有此时,你才体会到:人生享乐不过如此!
无酒不成席,国人最重视酒席的含量,往往桌外的意义远胜于桌内。春节,一家人团聚,外面炮竹声声炸响、礼花绚丽升空,酒能将亲情和节日的喜庆调和在一起,充盈在餐桌间。结婚,亲人、朋友、同事、同学,从四面八方前来祝贺,最好的方式就是设宴招待;无论婚礼多么隆重,最后的压轴戏就是喝喜酒。至于生日,升官,发财等,必摆筵席,定有美酒充当主角。试想,如果这些场合没有酒作陪?该是多么的败兴啊!
中国,由于地域宽广,各地区有不同的喝酒文化,喝酒的方式千差万别。中国人历来热情好客,唯恐在酒桌上慢待了客人,往往将这种真诚和热情融入在酒杯里。河南人讲究自己先喝一大杯,然后逐个敬客人喝,规矩特别多;山东人讲究陪客,一杯一杯慢慢酌,一酌就是几个小时,直到舌头酌大了为止;内蒙古人讲究边唱边喝,让客人在悠扬的歌声中一饮而尽,充满浪漫情调。
估计绝大多数人最害怕的是劝酒的人以“命令”式的口吻让你喝,往往叫人进退两难、哭笑不得。酒桌上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看起来品的是酒,实则品的是人。确实有这么一类人,上了酒桌就准备喝趴对方,看似热情,其实阴暗。对方喝倒了,他的内心充满成就感,一阵窃喜!酒桌虽小,反映的却是整个社会,这就是喝酒的魅力,喝酒的文化。
酒的医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适量的饮酒能够消除紧张和疲劳、促进食欲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具有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的功效。然而,喝多了不仅没有任何好处,相反对身体有害。所以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这个度往往得靠自己掌握,大凡喝酒的人,没有不醉过的。
见过许多喝醉酒后的众生百相,有的嚎啕大哭,有的咧嘴狂笑、有的废话连篇、有的埋头酣睡,等等。但最有趣的莫过于我的一位朋友,醉后钻桌子、当众撒尿那是寻常事。一次别人请客,我俩参加,散席后他掏出钱非要结账。对方哪好意思,坚持要付款,他开口骂道:谁不让我结账谁是孙子。都是差不多大的哥们,谁愿意当孙子呢?就让他结了账。第二天清晨,他打电话给我,问他的工资哪里去了?原来,他昨天发的工资付了账,回到家老婆向他要工资,兜里空空如也。还有一次在丰台卢沟桥一带喝酒,出门后迷路了,司机问一路人,北京方向怎么走?对方回答,你们正好走反向了,一直往前走通往广州。他跳下车,冲着路人一本正经地大声喊:没关系,到广州去,我那里有哥们。路人莫名其妙地看着他,其余的人啼笑皆非。
酒文化还有一个非常奇妙之处,虽然不是主流,但必须提及。在某些场合不便说的话、办的事,只要酒杯一端就好说好办了。因为在这种场合,酒能够充当润滑剂和助推器的作用,酒杯与酒杯的碰撞能量,能够产生心与心的拉近效应。于是,在酒精的刺激下,耳根燥热,头脑细胞异常活跃起来,心也开始膨胀,脚底随之暗流涌动。不知这是中国特有的,还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反正在我们周围屡试不爽。
一不留神,扯远了点,都是酒闹的,还是回到茅台镇吧。丰茂的赤水河流经茅台镇,养育了这里的人们,也为酿造国酒提供了优质的水资源。好酒离不开好水,历来中国的名酒,贵州、四川几乎占居了半壁江山,得益于那里的山好水好。俗话说,酒是陈酿的好,生活何尝不是如此?生活越沉淀越有厚度,相信国人能够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继续品尝到更好的美酒,酒文化也在中华大地上更加灿烂辉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