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3348|回复: 14

[随笔] 帐篷临水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8

主题

478

帖子

572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23
发表于 2024-11-15 16:37: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邑林樵 于 2024-11-16 10:26 编辑

                   帐篷临水(山道弯弯15)

                               文 / 卢建文


◎芦荟

        拐进山的路口,住着一户人家,四五层楼房,颇具现代风格,占地面积和所处位置令人羡慕。这里离瓦窑坪渡口不远,最明显的是丹霞地貌。瓦窑坪,东江老渡口,现辟为苏仙区一景点,毗邻飞天山旅游区。有人说,“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指的就是这里,我半信半疑。知识不逮,少说为佳,锻炼加饱眼福是我的徒步宗旨。
        门前,年轻妈妈在教女儿游戏。我们的路过,她不以为意。“你没那么聪明,好好做前面的,后面的慢慢来!”她的训斥声十分刺耳,我特意瞟了她。女子三十来岁,穿着时髦,七八岁女儿认真地做什么动作。“你没那么聪明”这句话,成了友们议论的焦点。不恰当的教育语言、方式方法,很容易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阴影,往往被自己忽视,而旁观者清。今天,爷爷奶奶辈的友们,俨然一群合格的老教育家。
        路旁草地上有几株肥硕的芦荟,灰绿的叶片,超过一米长,阳光照射下,显得嫩绿温润,我情不自禁拍了照片,格外的亲切和愉悦。妻子在家里种了两盆芦荟,放在我书房飘窗的窗台上,半死不活、永远长不大的样子,令我反感,几次搁于室外阳台,妻子不高兴,摆回原处。她把室内放置芦荟对人有益的话当成了圣旨,我却烦芦荟长得猥琐不雅,还影响窗台卫生,故始终喜爱不起来,起争执就不如听之任之。


◎丹霞卵石

        湘粤两省多丹霞地貌,丹霞山、金鸡岭、飞天山,都很典型,远近闻名。据说汝城有一处,在文明乡塘下村,规模太小,更不具特色。
        徒步丹霞野山,欣赏祖国免费的自然资源,心安理得。那些名山大川,被少数人把控,由不得囊中羞涩者去染步畅游了。细想“丹霞”二字,任你文思妙趣横生。此为皇帝文学家曹丕“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芙蓉池作诗》之妙得首创。丹霞,指天上的彩霞,古人以丹霞来命名一山岭或世之地理地貌,其卓识远见,堪称至伟。
        山陡杂生,路小难行。岭壁坳入处,山水顺着一大束白色的根须流下,惹我直想喝上一口。落到地面的一个个小卵石被水淋得晶莹发光,这些卵石是丹霞地貌风化后被水冲下来积累的丹霞石。我蹲下身子,仔细挑选,两三个驴友也围过来,左挑右选。后前行无路,折返再经此处,我又停下来挑选了一番,因此掉队在最后,只得快步追赶,途中逐一把玩,最终保留了三块。丹霞石,都为红色砂砾岩,光滑温润,算不上奇石,也没有观赏性。但几千万年(所谓的古近纪、新近纪等)的丹霞石,带回家放置于书桌,不失为一种拙璞或素雅,一种充实或记忆。二十年前登上云南玉龙大雪山,也捎回一块山状石头,石头虽小,旅游的美好意义,无形之中变大了。


◎帐篷临水

        是东江支流,抑或东江之漫水,绕着丹霞地貌,形成的小湖?湖水浑蓝,似不流动。
        人迹罕至的小路边,放着一架帐篷。小帐篷一面依山,一面临水,在阳光掩映、草木杂生的幽森处,异类般的存在。这不足两米见方的区区帐篷,能容纳散漫而执着的垂钓客吗?
        崖壁挂着两个似装油盐酱醋茶的塑料袋。帐篷很小,只能蜷缩着睡觉。透过帐篷细孔,可见凌乱的红毯子。煮饭的小锅里,饭垢被水浸着,烧焦的饭粒焦黄膨胀,不忍直视。钓客不见踪影,离开也属不久。野外的垂钓生活,似乎不如想象中的有趣浪漫。我设想着此垂钓者的各种模样,总离不开清瘦、老者、干练、目光炯炯、精气神,这些字眼。“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幅姜太公垂钓图,闪现出脑际。那些耐得住寂寞的钓客,确有一般人不能达到的心境。
        平时接触的几个垂钓者,都没有吃鱼的特别嗜好。钓客何兄,六十多岁了,自己不喜吃鱼,总把所获之鱼,送亲朋好友,烹饪鱼鲜,却属一流。南朝宋人刘义庆“会心处不必在远”之说: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钓者亲近山水,超外于今之凶凶物欲。“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诚然之论,我亦尊敬。


◎“711”

        顺路“711”,已是下午五点,友们都乐意做短暂的参观。“281”,也叫核工业部三0二勘探大队,本世纪初矿部还在汝城集龙乡,后搬至郴州市区。“719”在江西省,离集龙乡也不远,开车一会便到。这些用数字命名的单位,都笼罩着神秘面纱,不为世人所知。
        国营“711“矿,牌坊高耸,气势骄人。牌坊后建了十多间商店,矿部旧址等。“711”矿,被称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源于它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甚至包括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是711矿成功掘出铀矿原石,才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1964年10月 16日成功引爆,其丰功伟业已载入中华史册。我多年前来过矿区,记忆并不深刻。现在的“711”矿,辟为郴州一特殊旅游景点。进去半小时,匆匆参观、与旧址、钻塔、工人铜像等等合影留念,被催着上班车,返程,仅此而已。
        对矿区的新华书店,我倒有几分兴趣,进店里一看,颇感温馨。在我心里,小小书店,意义真是非同一般,可谓文化进步和精神文明的象征。我两次问美女店员,有没有《籍贯711》一书,作者王琼华,我想买一本。我说,这本书是大写你们“711”矿的,还得了奖,“711”矿自己的新华书店,哪能没有呢。她一脸茫然。我出了店门,心里不免遗憾。
        我与王琼华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在汝城县委办同事。他后来高升郴州市委办,担任过县和几个市局单位领导,从政之余笔耕不辍,去年退休卸任了郴州市文联主席和作协主席职务,文采斐然,著作等身,把初心梦演绎得风生水起,不枉平生。今年3月,获得了“全国第十届小小说金麻雀奖”。他的报告文学《籍贯711——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的故事》,由湖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6月出版。《中华读书报》( 2024年11月6日08 版)做了特别推介。光明网称赞该书是一部711矿人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的英雄史诗。当年,711矿人用自己的生命、鲜血和汗水挖掘而成的不仅仅是中国第一座铀矿,也是一座永远颇有时代感的“精神富矿”。我十分佩服他,相比自己,愚昧懒惰,碌碌虚度了。车窗外的灯火,时隐时现,风吹拂着脸面,有点凉。车内坐着的,都是极普通平凡的一代人。我能点亮哪盏灯火?

                                  (2024.11.9.)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7

主题

1万

帖子

25万

积分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5933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4-11-16 04: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芦荟,山里的人家,如何教育孩子。
黄皮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7

主题

1万

帖子

25万

积分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5933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4-11-16 04: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丹霞卵石,很有特色。
黄皮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7

主题

1万

帖子

25万

积分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5933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4-11-16 04: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帐篷临水,很有创意。
黄皮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来自- 北京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7

主题

1万

帖子

25万

积分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5933

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

发表于 2024-11-16 04: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711”,国营矿厂。
黄皮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8 14: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93

    主题

    4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3897

    优秀管理

    发表于 2024-11-17 20: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芦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徒步旅行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几个片段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文章开篇介绍了瓦窑坪渡口及其周边环境,包括其地理位置、人文背景等。作者用“拐进山的路口,住着一户人家”这样平实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神秘感的场景中。通过对当地地理特征(丹霞地貌)和历史传说(“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的描述,不仅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也为后文的叙述铺垫了情感基调。


    接着,作者描述了一幕发生在路边房屋前的家庭教育场景——一位年轻母亲正在严厉地教导她的女儿。这一段落通过对话展现了家庭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即不当的语言和方式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作者对此表达了担忧,并指出旁观者往往能更清晰地看到这些问题,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儿童成长环境的关注以及对良好教育方式的倡导。

    随后,作者将目光转向路边生长的芦荟植物,通过对芦荟形态的细致描绘(“灰绿的叶片,超过一米长,阳光照射下,显得嫩绿温润”),传达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之情。同时,这段文字也巧妙地引出了家中养芦荟的故事,通过对比户外茁壮成长的芦荟与家中“半死不活”的芦荟,隐喻了不同环境下个体发展差异的主题。

    最后,作者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对于芦荟的态度变化——从最初的反感转变为现在的理解和接受。这部分内容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待事物开放包容的心态,同时也暗示了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我们或许需要更多地去理解和支持身边的人或事,即使它们并不完美。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个人体验,探讨了家庭教育、自然之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等多个层面的内容,语言质朴真挚,情感丰富细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8 14: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93

    主题

    4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3897

    优秀管理

    发表于 2024-11-17 20: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丹霞卵石》通过对丹霞地貌及其卵石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深厚情感。文章开头简要介绍了湘粤两省的丹霞地貌,如丹霞山、金鸡岭、飞天山等,并指出汝城文明乡塘下村的一处丹霞地貌虽然规模不大,但依然具有探索价值。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巧妙地引出了徒步探索丹霞野山的主题。

    接着,作者从文化角度解读“丹霞”二字,引用了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诗句“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强调了丹霞作为自然界美丽景象的文化象征意义。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丹霞地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

    在具体描写徒步经历时,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山路的险峻、溪流的清澈以及丹霞卵石的美丽。尤其是对于卵石的描述,作者不仅注意到了它们的颜色、质地等物理特征,还赋予了它们时间的厚重感和历史的深沉意味。文中提到:“几千万年的丹霞石,带回家放置于书桌,不失为一种拙璞或素雅,一种充实或记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将美好瞬间定格的生活态度。

    最后,作者通过回忆二十年前在云南玉龙雪山的经历,进一步强调了旅行的意义——不仅是身体上的移动,更是心灵上的收获。整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生活哲学的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8 14: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93

    主题

    4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3897

    优秀管理

    发表于 2024-11-17 20: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帐篷临水》通过对一个偏远湖边帐篷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垂钓者独特精神世界的敬仰之情。

    首先,文章开篇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出背景——东江支流或其漫水形成的湖泊,以及周围的地理环境(丹霞地貌)。这种描述方式既营造了一种神秘感,又为下文帐篷的出现做了铺垫。接着,作者详细描绘了帐篷的位置和外观:“小帐篷一面依山,一面临水,在阳光掩映、草木杂生的幽森处,异类般的存在。”这里用词精准,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帐篷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突显了其独特的存在感。

    随后,通过对帐篷内部细节的描写,如“崖壁挂着两个似装油盐酱醋茶的塑料袋”、“透过帐篷细孔,可见凌乱的红毯子”等,进一步丰富了读者对于帐篷主人生活的想象。特别是提到“煮饭的小锅里,饭垢被水浸着,烧焦的饭粒焦黄膨胀”,这一细节不仅让人感受到垂钓者简单朴素的生活状态,还透露出一种真实而不加修饰的人生态度。

    接下来,作者引用了唐代诗人柳宗元《江雪》中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并与文中提到的垂钓者联系起来,表达了对他们能够忍受孤独、追求内心宁静的钦佩之情。同时,还提到了几位现实中认识的垂钓爱好者,并指出他们并非因为喜欢吃鱼而钓鱼,而是出于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平和。这不仅加深了主题,也让读者更加理解并认同作者的观点。

    最后,文章引用了南朝宋人刘义庆的名言“会心处不必在远”,强调了接近自然的重要性,即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往往来自于心灵的感悟而非物质的享受。这句话既是对全文思想的一个总结,也是对现代人忙于物质追求而忽视精神世界的一种反思。

    总之,这篇短文通过对一个小小帐篷及其主人的细腻刻画,传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生活及人性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8

    主题

    9772

    帖子

    8万

    积分

    总编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901
    发表于 2024-11-17 22: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帐篷临水》通过徒步旅行的见闻,展现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结合。作者细腻描绘了丹霞地貌的美丽、钓者的宁静,以及“711”矿的历史魅力,折射出对自然、人生和文化的深刻思考。文章虽是细节描写,却蕴含丰富情感和哲理,让读者在旅途景色中产生共鸣,反思生命旅程及个人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8

    主题

    478

    帖子

    572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2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8 16:31: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一默先生 发表于 2024-11-17 20:41
    《帐篷临水》通过对一个偏远湖边帐篷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垂钓 ...

    读一默站长的赏析文章,是一种享受。目光令人佩服。请您多多指出不足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订阅| 关注 (54)

    左岸飞花,右岸白马,夹岸流逝的情话,只道相思无涯。抬头望,青鸟与鱼,定格成画;扣心问,人生苦短,何必言他!
    21今日 6869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