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黄皮人 于 2024-11-19 06:30 编辑
听风 历代以“风”为题的文学作品很多,像唐朝李商隐、薛涛、韩琮等都有《风》为题唐诗,风和雨往往连用,“风雨”出现诗词中的作品更是不知其数,像: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辛弃疾《摸鱼儿》里有:“更能消,几番风雨、何况落红无数。” 《满江红·暮春》“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王安石诗中有“风”的诗句也很多,而且都是名句,像“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更是把风做了正、反两方面解释,《春风》:“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这风的作用看来得辩证看,唐·李峤的诗也含有这样的意思:“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说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李清照、辛弃疾、王安石的描述都是春风,描写春风的诗词比较多,可李峤诗中既描述了二月春风,它同时也是三秋的风,而且这些风不是微风,是能掀起巨浪的暴风和能吹到一片竹子的狂风。一年四季都有风,夏日的风杨万里在《夏夜追凉》是这样的:“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白居易夏天的风是:“夜里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李白的秋风比较chanmian:“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曹操《观沧海》更是让人读了不能忘怀:“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而汉武帝的秋风大气磅礴:“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兮雁南归。”冬天的风崔参是这样描述:“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寒气蒸。”刘长卿有:“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些冬天的风只从字面看,就能让人打寒战,《幽梦影》把四季风归纳如下:“春风如酒,夏风如茗,秋风如烟,冬风如姜芥。”
除了春、夏、秋、冬这些风,东南西北也有风,李商隐的东风:“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煜的东风有点悲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清照则是西风:“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王安石有:“西风昨夜过圆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李白希望能指挥军队,像一阵南风,一扫而过,就将“胡尘”打扫得干干净净。“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还有:“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王勃的北风在《秋夜长》:“北风受节雁南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岑参的北风:“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曹植比较浪漫:“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郑板桥更干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且不说这些风,还是说司马迁描写的风,他的风可不仅仅只是“萧萧”而已!
用“风”来悲壮送行的莫过于“荆轲刺秦王”,《史记·刺客列传》描写荆轲要出发去刺秦王,宾客都穿着白衣裳来到易水河畔送行,寒风迎面吹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是说宾客为荆轲送行,由于悲愤,都瞪大眼睛,头发都直立起来顶着帽子,这就是成语“怒发冲冠”。司马迁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壮举给与肯定和赞赏:“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古人写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来赞扬荆轲,他们认为荆轲是狭义英雄、千古义士,是典型的代表人物。陶渊明在《咏荆轲》中,写了非常有名的两句“其人虽已没,千古有余情。”意思是这个人虽然死了千年,但是他的那种侠肝义胆的精神,仍然在今天流传。自荆轲刺秦王以来,历朝历代都对此有不同看法,司马光与司马迁看法是不一样的,他在《资治通鉴·卷七》是这样评价:“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扬子论之,以要离为蛛蝥之靡,聂政为壮士之靡,荆轲为刺客之靡,皆不可谓之义。又曰:荆轲,君子盗诸!善哉!”司马光认为:“荆轲被太子丹豢养,去刺杀秦王,不顾家族被灭族的危险,太愚蠢了。”在司马光的眼里,荆轲只不过报答太子丹豢养的私情,并没有把荆轲的壮行看做是为国家、为民族。《刺客列传》是这样记载燕太子丹豢养荆轲,:“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姿荆轲所欲,以顺其意。”意思是尊荆轲为上卿,住上等宾馆,太子每天都上门问候,供应最丰盛的酒席,隔三差五就献上珍异物品,车骑、美女只要需要就送上,就是为了荆轲满意。单看这样的供养,像不像西班牙斗牛士豢养的斗牛,把牛养壮了是要与斗牛士拼命的。更像是古罗马贵族豢养的角斗士,最终是要在角斗场你死我活,只不过这个对手是秦王。司马光用了“豢养”这个词,就是把荆轲当成了家养的斗牛,当成等待死亡角斗士。
而刺杀现场秦王在前面逃,荆轲在后面追,最终秦王拔出宝剑,击中荆轲八处,荆轲受伤倒地,用匕首投掷秦王,不中,中在铜柱上。荆轲刺秦王失败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荆轲出发前在等他的朋友,但不知为什么他的朋友迟迟没有到来,太子丹怀疑荆轲反悔,惹恼荆轲,荆轲被迫出发。如果等来朋友,有朋友协助刺杀秦王,成功概率会大大提高;二是:荆轲临死前说他本来计划是劫持秦王,签下盟约,汇报太子丹。这之前已有先例,“刺客列传”记载鲁国曹沫帅兵抵御齐国,齐强鲁弱,三战丢失大片土地,鲁庄公求和,与齐桓公会盟,曹沫持匕首劫持齐桓公,齐桓公被迫归还侵占的土地。如果荆轲不是计划劫持,而是直接取秦王性命,秦王大概性命不保,这样的结果会改写历史,但历史不能假设。司马光评价这个事,还引用了扬雄在《法言》讲得,要离的死好比蜘蛛、蝥虫一类的死。聂政的死好比壮士,然而荆轲的死属于刺客一类的死,不能算作“义”。紧接着把荆轲按照君子的道德观念来看,就好比盗贼一般。由此看这风萧萧的易水岂是一个“寒”字了得?!
而最流传千古气势恢宏的风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大风歌》,汉高祖刘邦回故乡沛县,《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这首大气磅礴的大风歌是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回师京城路过家乡沛县所作。从这段记载看,刘邦亲自“击筑”,这表明刘邦是懂音乐的、会乐器的;“自为歌”且流传千古,说明刘邦是有文采的;以及“乃起舞”看,刘邦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是一个非常有情感的人,并非传说中的像一个“无赖”,歌中更流露刘邦求贤若渴,怎样才能有更多精兵良将镇守四方!刘邦还免除了沛县人民的税赋和徭役,给家乡的人民送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两千年来这首《大风歌》对后世影响巨大,产生数不清的文学作品,江苏丰县、芒砀山都有“歌风台”,而沛县的“歌风台”最出名,历代很多人以“歌风台”为题留下诗作,唐朝有:“嵩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风词。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宋朝有:“落魄刘郎作帝归,樽前感慨大风诗。淮阴反接英彭族,更欲多求猛士为。”
含“风”字的成语有几百个之多,如风言风语、望风捕影,这成语意思是没有根据的传说和没有根据的盲目行动。但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以风闻言事”,古语“闻”就是听的意思,“以风闻言事”意思是听说的事就可以告发,御史等任监察职务的官员可以根据传闻进谏或弹劾官吏,也泛指据传闻向上检举官吏。风闻言事出自《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五年》:“武后以法制群下,谏官、御史得以风闻言事,自御史大夫至监察得互相弹奏,率以险詖相倾覆。”这就开创了官员互相检举,而且不需要证据,听说的事就可以告发,很多官员不知怎么回事就被告发了。这样的“以风闻言事”令官员极为震恐,清朝康熙也曾搞过“以风闻言事”,让官员们互相揭发、互相斗争,其实是在玩权术,便于最高权利者对官员操控,控制政局。
与“以风闻言事”有点类似的是“腹诽罪”,汉朝武帝时的酷吏张汤创造发明了这一罪名,“腹诽罪”意思是你想说出来,虽然没说出来,有想法就是犯罪,根本就不需要有半点犯罪行为,更不需要证据。这个“腹诽罪”要比“以风闻言事”更令人恐bu。历史上“听风”也有让人舒服的记载,《汉书·张敞传》:“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倾耳,观化听风。”意思是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
“听风”实际是中性词,既可以听见风就是雨“以风闻言事”,也可以和风细雨“观化听风”。市面上有杂志命名《听风》、《风吟》,这杂志名字充满韵味,有寓意,还有一本书名《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这本书是史铁生等华语文坛12位文学大家给独行者的生命之书,告诉我们:人生路上,我们会遭遇风暴、挫折与创伤,但别慌张,它终将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和充盈,从而走向生命的辽阔。
风字起源于甲骨文,“说文解字”风的解释很复杂,本文并未采用。风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虽说还有看风使舵这一说,但要判断风向、风力是要有参照物的,比如我们看旗帜飘向,在空旷地要撒一把土,来判断风向。禅宗六祖慧能有一句名言:“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句话起因是有幡被风吹动,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悟者谓一切从心起,心不起则一切不起,心不动则一切不动,故说心动,亦为悟语。
正因为风看不到,所以我们只能“听风”。“听风”还有很多故事,令人闻所未闻的在洛阳还有“勒马听风街”,这条街实际是一条巷子。传说关羽为了探听消息,骑马来到缠河东岸,看到曹操正在九龙台上点兵,他就勒住战马,想听听风声(曹操的军事情况)。后人为纪念,便将此地称为“勒马听风街”。
我们何不松下听风,月下听琴;风来听风,雨来听雨,人生百味,都经历过了,反而净化了自己的心灵,坦然面对人生。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