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4-11-26 22:25 编辑
【编者按】这是一篇讲述民间手工艺人技艺传承的散文,开篇作者就把这种看似很不起眼的手艺定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告诉读者可别小看过去的手工艺人,他们虽然走街串巷,收入微薄,职业不显赫,但是能为老百姓解忧,便利了百姓的生活。其中有卖香油、豆腐的,有磨剪刀的,有做杆秤的,有捏面人的,有崩米花的等,他们的存在,给我们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手工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有些艺人已无法生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作者提出了解决办法,可以和电商达人合作,借助非遗工坊模式,大力发展相关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等,让我们在绝望中看到了一条生路,犹如黎明的曙光,给人们带来了希望。题材独特,构思精妙,贴近生活,语言精练。精彩美文,推荐共赏!【编辑:莫道不销魂】
由于时代的变迁,现在的乡下很少见到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老手艺人”“老匠人”以及融入他们血液中的技艺,用官方称谓: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人们在屋里忙着家务,不需要出门看,只要听到声音就知道卖什么的来了。自己从小生长在这里,听多了,也见多了,自然就潜移默化了。比如,街上传来木梆子的声音,“梆—梆—梆—”一个节奏,缓慢而又均匀,是卖芝麻香油的。同上若是快速均匀节奏的声音,“梆梆梆……”那是卖肉的。若是一短两长,“梆—梆梆—”“梆—梆梆—”,那定是卖豆腐的。 其实也有不用器具的,比如磨刀匠是吆喝的“磨剪子嘞--戗菜刀--"肩膀挑一板凳,板凳一头捆绑着磨刀石,正像是电影《红灯记》里的磨刀人,不说还以为是接头人。这里客人都是家庭妇女,手里拿出来的不是旧剪刀就是顿菜刀,拿给匠人磨一磨,戗一戗,更好用更省钱。也有不吆喝的,如打铁匠,这一拨客人都是家里的老爷们儿,拿出来已经损坏的,要打的犁铧、铁锹、锄头、镰刀等等,打好了好农作。 印花包袱的,似乎简单一些,他们不是用的蜡染法,基本上是用的套印,这些客人也是我们的妇女们,拿一块儿方正白粗布套些黄红蓝色,添些色彩也增加朴素的美感。“捏面人”也是纯手艺活,围拢一旁的是孩子们,高兴的是有喜欢捏个“孙悟空的”、有喜欢捏个“猪八戒的”。 对于制作杆秤和锔盆儿锔碗儿来说,有点技术含量,称得上真正的匠人。不过他们基本上都是一个人,主打工具陀螺或手拉旋转小钻。一个是钻木铁头钻,一个是钻硬陶瓷金刚头钻。俗话讲:没有金刚钻就不揽瓷器活,没有两把刷子,做不好就不揽这个活,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做杆秤的基本上都是备好的半成品木杆,匠人根据客户的要求,要大斤两的大秤,还是要中小斤两的小秤全都有,也有客户自选现场制作的。做成钱,首先将半成品用标准秤进行测量,找准秤杆的秤星的位置,定准了位置之后,便用木钻打钻眼,用合适粗细的铜丝插入钻眼中,错断。再用粗细不同的砂纸进行打磨再抛光,之后上一层红油使秤杆变为红棕色,秤杆更光滑,外观也更美观漂亮。再校对,无误秤就做成了。但匠人也有少量的成品秤,有怕麻烦的,图省事儿就直接购买成品秤。 有一次我在屋里陪母亲,突然听见外面"砰”的一声,我顿时一惊,急忙喊妈妈,我要崩爆米花,急急忙忙拿上茶缸子舀上一缸子苞米,提上簸箕急忙跑到街上递给了崩爆米花人,只见他打开爆米花机的上盖,将苞米倒进去,盖上盖儿拧紧将机子,搭在煤炉架子上,一手拉风箱,一边转动着爆花机,此时不停地看着压力表,直至火候一到,只见爆米花人,掀起爆花机,对准一个破麻袋。我们周围的小朋友都捂着耳朵盯着这破麻袋,爆米花人手握空铁管,脚下一踩,手上使劲一压,随即,一声“嘭”的巨响,一缕白烟升起,白烟散尽,散着浓厚的焦香白花花黄腾腾的爆米花灌满了麻袋。一些漏网的爆米花,散落在地上,孩童们争先恐后去捡拾。新鲜出来的爆米花,热气腾腾,我迫不及待地捧一把塞进嘴里,既香甜而且能听到让人满足的脆响声。这幅解馋的图景,是物资匮乏年代的特有景象,是我们那个年代的最好吃的馈赠品,更是童年时代甜蜜的回忆。 其实拥有这些“绝活”手艺和手艺人,也是越来越少。在乡村里,这项绝活不一定能够带来多大的经济收益,对于希望艺人的坚守,就更加难能可贵。但他们一辈子都在做这个,对此有着自己难以言说的热爱。 还有更多的乡村手艺人,他们的“绝活”以及创造出来的产品,依旧“养在深闺人未识”。而这项技艺的传承,很多都是子承父业。不管是子承父业或是天赋先行,不管是哪种传承方式,都蕴含着老一代匠人对传统技艺最真实的眷恋和珍惜。随着时代的浪潮,愿意继承父辈技艺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了。 好在我们进入信息化时代,幸运的是他们的坚守,和电商达人的合作,让这项技艺在网络时代走出了乡野。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非遗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训基地如雨后春笋,采用“培训+传承”的模式、“固定+灵活”的就业方式,将传统技艺传承好的同时,也培训带动群众就业创业。 类似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非遗基地和工坊,在各地有很多。在脱贫县,形式多样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和线上传播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充分发挥以传统工艺类为主的非遗在带动城乡人员就业、促进增收方面的独特作用,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助力乡村振兴有效地衔接;借助非遗工坊模式,大力发展相关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我们坚信,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村手艺人,他们的“绝活”必将发扬光大!
原发表在《乡村作家》2024秋卷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未经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