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中文网

搜索
查看: 1313|回复: 0

[乡风民俗] 郭英忠︱桂东生育风俗趣谈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主题

15

帖子

6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6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人文湘南 于 2024-12-18 19:29 编辑

编者按:本文深入探讨了湖南桂东地区丰富而独特的生育风俗,展现了孕妇禁忌、分娩规矩、婴儿诞生习俗以及诸多相关的传统信仰。作者通过对这些风俗习惯的详细描绘和分析,揭示了它们背后的文化逻辑和社会心理。文章不仅提供了对地方民俗的了解,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对传统习俗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

桂东生育风俗趣谈
郭英忠

  桂东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南端,与汝城县、资兴市和炎陵县接壤,是湖南省边远的山区县之一。这里群山起伏,林海茫茫,沟壑纵横,溪水潺潺。大部分山民居住在山沟和小山村中。古语云“入乡问禁”“入境随俗”。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风俗的作用和影响,力求认识并与之适应。以下仅就桂东的生育风俗谈几点研究。

  一、孕妇禁忌

  在古时候,桂东山民对于胎儿的孕育过程并不清楚。看到妇女身体发生变化,肚子渐渐大起来,不明所以。是什么原因导致妇女如此地怀上孕,并最终生下一个孩子呢?对此难以理解,于是便想象是神灵的作用。此外,还有许多关于妇女怀孕是因神鬼感应的传说,比如,妇女的怀孕与龙、凤、麒麟、大鸟、巨人、虹、日、月等有关,或者说是命中注定,是前世的缘分。总之,是由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决定的。这种超然的力量后来就被人们具体化成“胎神”。“胎神”被认为是管胎儿的神灵,通常存在于孕妇的周围。因而对胎神既敬又畏,不敢触犯、伤害它,怕伤到胎儿,导致孕妇难产,或胎损子夭。因此,就产生了许多关于孕妇的禁忌。

  (一)室内禁忌

  怀孕的桂东妇女,在婴儿出世之前,往往日夜待在家中,只做轻便省力的事情。当孕妇临近生产的前一两个月,就要把婴儿所需的物品,如衫、裤、帽子、裙子、棉絮、襁褓等准备好。在室内,孕妇忌动剪刀、针线。因为有人说动剪刀会剪断东西,动针线和锥子会扎穿衣物,如果碰巧胎神在旁,岂不是伤着了它。一旦伤害了胎神,可能会生下无耳朵、豁耳朵、或瞎眼的孩子。据说孕妇在室内捆绑东西也是一种禁忌,如果不注意,小孩可能会有手脚不伸展的怪胎;还有说法称会导致胎儿生产时脐带缠绕在脖子上,导致窒息。在室内,孕妇不准去搬动大型家具、器物,如箱笼、桌椅、橱柜、床凳等,怕触犯胎神,导致流产、滑胎,或生下五官不齐全的婴儿。

  (二)室外禁忌

  在室外,桂东的孕妇也有自己的禁忌。凡身怀孕者,忌讳站在门口伸头缩脑看人。她们把门户和阴户类比、视同,将睡房视为孕妇的子宫空间,这是一种基于相似的原始思维逻辑。故此,认为如果一会儿把头伸到门外,一会儿缩回到门内,婴儿出生时就会伸伸缩缩,不能顺利落地。在桂东,孕妇最忌讳夜晚不归,在外露宿。乡村里的人认为孕妇夜晚外出不归,恐胎儿被鬼煞邪气侵扰。据说夜间有时会有黑虎神、白虎神出没,孕妇如果撞见,对胎儿极为不利。夏夜在室外露宿,恐有妖魔附体,而生怪胎。尤其是在雾夜,孕妇最忌在室外露宿。民间俗语称“雾(误)了胎儿”。桂东的孕妇还忌讳跨过扁担和牵牛绳。认为孕妇跨过扁担或牛绳会导致难产。

  (三)冲犯禁忌

  另有一些孕妇的禁忌,是源于冲犯观念。冲犯观念源自于妇女之不洁,认为妇女不洁会亵渎神明。在这些观念中,以孕妇最为显著。

  一是忌接触嫁娶。由于不洁观念和“喜冲喜”的禁忌,孕妇忌讳接触与嫁娶相关的事物。孕妇不能参加别人的婚礼,也不能观看嫁娶仪式,不能靠近新娘;忌讳碰触新娘的轿子、嫁妆,忌去洞房,忌坐新人床,忌参加喜筵。一般说来,这类习俗,当然也有怕“喜冲喜”而影响胎儿的意图;但更多、更主要的是担心影响到嫁娶的一方,认为孕妇接触嫁娶之事会对新娘子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孕妇被视为不洁因素,被避忌。孕妇,俗称“双尸人”,此时因其异常性和危险特征而成禁忌体。

  二是忌接触孕妇、产妇。在桂东乡下,孕妇忌碰触孕妇、产妇。这里包括了“喜冲喜”的顾虑,也有不洁对不洁越加不洁的想法。还有同类相斥,“二虎相斗,必有一伤”的推导。总之,是担心对双方或其中一方不利。乡间忌讳孕妇与孕妇同坐一凳、一椅或同睡一床。其中除了一般的忌见之外,还怕会与对方“换胎”。假如自己本来怀的是男孩,对方怀的是女孩,据说两个孕妇在一起时,就可能会暗中换过去。

  三是孕妇忌接触丧葬。桂东乡下很重视这一习俗,村里无论谁家有丧事(自己家或亲属家除外),孕妇均不参与。丧葬时做功德、上供、祭奠等,孕妇忌看,认为是“xiong冲喜”,对胎儿不利。在桂东乡下,孕妇忌触棺木,忌看入殓、出殡,忌食丧仪食品,忌受丧家赠物,忌触摸丧葬用具;否则,皆为大不吉利。孕妇忌进坟地,忌入孝服人家。如此一切皆为孕妇及胎儿着想,以为丧葬是xiong事,含有邪气、秽气,怕冲犯孕妇,伤及胎儿。

  四是孕妇忌接触神事和靠近要地。在桂东乡下,由于孕妇被视为不洁,因此忌讳接触神事。一般情况下,孕妇禁忌参与任何祭祀活动。据说孕妇如果靠近神龛、巫祝等,会污染神地。民间还忌讳孕妇观庙建、雕刻神像。据说如果建庙、雕刻神像时有孕妇在旁,那么这庙香火不旺,这神不灵。因为旧社会对妇女的轻视,许多重大活动都禁忌妇女参与,尤其是孕妇更被排斥。民间俗信无论什么事一旦接近孕妇就算是“触了霉头”,十有八九会碰到霉运。因此,民间忌孕妇靠近重要的地方。农村里的大事,比如安门、上梁、建灶等都禁忌孕妇观看,怕冲犯了门神、灶神、梁神。

  (四)饮食禁忌

  桂东民间认为,胎儿的成长,以及日后生下小孩的形象与性情,都与孕妇的饮食相关。因此孕妇的饮食必须注意,不能吃影响胎儿健康发育或造成日后孩子某种不足的食物。桂东乡下有一种说法,孕妇想吃什么,实际上就是胎儿想“吃”什么。这时必须要让孕妇吃到她想吃的东西,最好是吃足吃够;否则,怕胎儿在腹中急出红眼病来。言下之意,便是孕妇忌讳想吃而得不到。

  桂东的孕妇也忌吃兔子肉。这一禁忌在中国流传甚广,已久远。禁忌的理由是怕食兔子肉,会让胎儿长成兔子一样的“豁嘴”。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命义篇》中说:“妊妇食兔,子生缺唇。”由此可知,汉代已有此俗信禁忌存在。熊伯龙在《无何集》中发问:“世间缺唇之母,皆食兔乎?”无疑,熊伯龙的质问是有理的,食兔与缺唇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这种食兔的禁忌习俗中反映的一样是民间一种“同类互感”的巫术mixin思想。然而,桂东乡下,迄今不少孕妇仍忌食兔子肉,怕生下来的孩儿缺唇。孕妇不仅忌食兔子肉,还忌食鳖肉。说孕妇食鳖肉则会令子短颈,生孩子时会难产。

  桂东的孕妇还有忌食鲜姜的习俗。这一禁忌非常普遍。见鲜姜外形“多指”,怕孕妇食后生下多指之子。据说东汉张仲景记载:“妊妇食姜,令指余指。”可见此俗流传至今已久远。又因姜有辣性,孕妇怕食后得眼疾。也有说法称姜可散气,孕妇食后会散胎、流产。总之,姜被视为孕妇禁食之物。

  二、分娩禁忌

  分娩是婴儿脱离母体,降生世间的神圣时刻,是决定大喜大悲的关键节点。若母子得以平安,阖家欢喜;若遇难产,则可至悲剧。因此,此期间人们的心情复杂,既有热切的盼望,也有焦急的等待,还有惶恐和畏惧。这犹如下注大赌局,揭晓时刻到来,心绪纷繁。人们务须做好喜悦、失望、悲伤、遗憾等各种情绪准备,因此必须屏气凝神,不能稍有疏忽,不能失礼。此类场合,禁忌事项甚多。

  分娩时随着婴儿降生,会有血水、羊水伴随而下。民间视之为污秽,认为将亵渎神明,带来灾害,俗称“血.光之灾”。因此,生小孩的地点是有禁忌的。桂东乡下,以往因经济落后,医疗条件差,产妇多在原住地分娩,接生婆接生。现今桂东乡村仍有孕妇在自己家分娩。在桂东,产妇忌讳回娘家分娩。出嫁的闺女已经是婆家的人了,回娘家生子不合情理;若有意外,娘家难以担当;据说还会因分娩中的血污、秽气,给娘家带来“血.光之灾”。同时,产妇也忌在他人家生孩子。乡村人忌讳别家产妇在自己家生子,认为新生儿会带走家中好风水。

  出入产房亦有禁忌。按桂东的习俗,产妇分娩后,将胎盘丢进粪坑;一个月内忌生人入产房。这期间,更忌讳孕妇、寡妇、新娘子、属虎、信佛教、戴孝的人进入产房。即使通常以为是照料产妇分娩最合适的家庭成员,若属于这几种情况,也被拒之门外,因习俗认为这些人会给产妇母子带来灾难。此外,患眼病的人亦不能进产房,否则眼疾加重。

  产妇自身也有许多禁忌事项。分娩后忌冷水、冷风。乡村人说生孩子时产妇骨头关节都张开了,这时如被冷风吹到,或被冷水刺激,会落下病根,一生受罪。因此分娩后,产妇需紧裹衣物,房间门窗缝隙也要封上,出房门必须裹头。坐月子期间,洗手洗脚严禁用冷水。

  桂东乡下,产妇禁忌未满月就到别人家串门。乡俗以为坐月子期间“血污”未尽,秽气重,俗称“血腥鬼”,若走进他家门,被视为“产妇冲宅”“热血扑门”,属不祥之兆。犯了此禁忌的产妇,死后做鬼也要去洗人家的门槛。除非她头顶红布(条),焚香、纸钱祭人家宅神,插柏枝——柏(百)无忌讳,方可消除不祥,得到解脱。

  桂东乡下,坐月期间,产妇忌去寺庙,忌参与祭祀与敬神活动,恐冒犯神灵。产后未满月,忌两个未满月的产妇相互贺喜,恐犯“喜冲喜”之讳。坐月期间,忌夜间外出。即使宅院中,也忌在星星满布下停留。因夜间鬼煞出没多,恐惊扰神煞鬼魅,带给产妇及婴儿不幸。

  三、婴儿禁忌

  婴儿通常指周岁以内阶段。这时人生命力最脆弱,需在各方面严格护卫与细心照顾。桂东与全国一样,尤为看重子嗣,积累丰厚看护经验和诸多禁忌。

  桂东民间重“始”,总以为“始”为“终”兆头。因此婴儿降生时有许多类似卜算的俗信,相信婴儿成长过程中的征兆中,有不吉或xiong厄的,称为忌讳。

  俗信认为在某特定月份生产可兆示婴儿成活与否。通常怀胎十月,正常分娩。如有异常,则有“七生八si”“七成八败九难育”之说。意思是,七个月早产婴儿还能成活,但八九个月早产则难活。此类俗见据称颇为灵验,成为民间对大量早产婴儿存活与夭折经验的总结。在桂东乡下,不少老人相信此说。

  生辰“八字”亦是桂东乡下极为讲究所在,深信“八字”寓人一生命运祸福。婴儿刚落地,其“八字”即已确定。“八字”不过是用干支排定某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出生时间非自定,但中国民间迷.信,人的命运全在出生那一刻。在桂东也不例外,有的人即使文化水平不高,也对自己的“八字”记得很清楚。因不知“八字”,不但无法求人算命,不识前途吉xiong,将来长大后连找对象结婚都有困难。桂东至今沿袭汉民族一些古老习俗,忌婴儿与父亲同月出生。据《风俗通义》云:“不举父同月子,俗云妨父。”故婴儿与父亲同月生人忌。从乡下看,婴儿一出生,就找算命先生排“八字”,算生辰。如果“八字”正冲父母,会改口称父亲为伯伯,称母亲为伯母;或在乡邻中认个“爹”。

  在婴儿出生方面,桂东乡下有几个日子相当忌讳。正月初一、十五;五月初五;七月十五。此皆受中国古代民俗影响而来。

  正月里,是新年闲暇而热闹的日子。若婴儿在正月出生,民俗认为其性虽强,不让父母安宁。好容易新春来临,想轻松,欢乐一回,却生孩子,既紧张又繁忙,还要担忧、害怕、劳苦。故忌讳此时出生的孩子,说是长大妨父母。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观灯玩耍之时,称此日出生者长大后贪玩无管教,并克父母。

  “五月五日生子不举”在中国民间的影响普遍且久远。《风俗通义》云:“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史记·孟尝君列传》载,五月五日生子不举之因是“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而《西京杂记》又云:“俗谚举(五月)五日子,长及户则自害,不则害其母。”民间还认为五月五日出生者因“五、户、父、母”同韵,故有妨“门户”,害于父母之说。实际上整个五月,旧时皆被视为恶月,五月五日为“五毒日”,不吉祥。因此天降生的孩子有“五毒”投胎之嫌,故其间多有弃婴、溺婴之举,实乃迷.信作祟。此习俗影响深广,上层社会如《世说新语》《孝子列传》《宋书》《唐书》也有“五五不举”的记载。据传因此俗之“威力”,连五月五日出生的宋徽宗也改隐生日为十月初十,定为“天宁节”。当然,此禁忌毫无科学根据,古时孟尝君亦反对此俗。虽如此,桂东乡下,仍有些老人信奉。

  七月十五,旧时俗称“鬼节”,认为这天是野鬼还阳日。此日出生的婴儿,被视为野鬼托着莲花灯转世,来害父母。民间忌讳人七月半出生,玩笑或骂人才说:“你是七月半生的。”可见对七月十五出生的忌讳颇深。

  此外,在桂东还有一个忌讳,婴儿新生即大小便,俗称“屙爹尿娘”,此说是婴儿命硬,会克父母。

  正常的婴儿降生,伴随“哇哇”啼声。产房内外,闻婴儿首啼,心中大石放下,皆喜。俗说婴儿初生时啼声紧凑者常寿;若啼声断绝,时断时续,或急促者不寿;啼声散则不成人,深则不成材。

  桂东乡下,还忌婴儿出生时脐带绕脖,忌婴儿始生即有牙齿。俗说脐带绕脖,称“犯锁”,极为不吉,以为该儿难活;或即使活,将来可能被扼sha或遭上吊之厄。婴儿初生有牙齿,更有克父母之嫌。

  四、婴儿出生后的礼俗

  婴儿安全出生,不论男女,皆迎来了新生命,是值得庆祝的喜事,必放鞭炮。接生婆为婴儿拭去身上血水、羊水,剪掉脐带,用襁褓包裹婴儿,递给产妇,祝贺其“长命富贵”“易养成人”。在桂东乡下,若产妇生下了孩子,第一个拜访其家者称为“逢生”。逢生者需被产妇家待,以点心款待。

  婴儿出生后即取名,长辈根据所生辰八字,依金、木、水、火、土,缺啥补啥而定。名多以父姓为基础,添加一字或两字,不得与长辈同字,此名谓之“乳名”(孩子长大后,由老师长辈取“学名”)。婴儿选好名字后,由祖父或祖母抱至厅内的神龛前拜祖宗。

  在桂东乡下,若女人生了孩子,其夫便要到丈母娘家报喜,称作“报外婆”。报外婆宜选好吉日,备齐猪肉六斤、扶子酒一壶和一只雄鸡,送至丈母娘家。丈母娘家仅收酒。雄鸡俗称“带路鸡”,做外婆者还需带三四只或五六只不等的“童子鸡”(即将生蛋的雌鸡),并挑回女婿家,到女儿家去“做外婆”。为母者早备有鸡群,预留咸鸭蛋,还须备好外孙子女的穿戴,如衣帽、围兜、绣花背带、布口枷,讲究者还有摇篮。到做外婆时,与贺礼一并挑入女婿家。做外婆还须为女儿炒制坐月用的菜,俗称“月婆菜”。月婆菜,多为报外婆时送的猪肉,加豆腐干、板鸭、菜干等制成。做外婆时带来。为娘入女婿家做外婆,女婿需餐餐为丈母娘备饭。备饭时,一碗忌一勺装满(俗称一勺装满供菩萨)。北婆入女婿家,村邻也会设席宴请外婆。外婆返家时,女婿家出席宴请村邻,称“广陪”,有陪外婆和感激邻里的双重含义。

  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谓之“三朝”。此日,产妇家的亲友与村邻好友,带鸡蛋与婴儿衣物前来道贺。桂东人称此为“打三朝”。道贺者有以红包为礼,红包上书“汤敬”二字。最先前来的接生婆,来给婴儿“洗三朝”。桂东民俗,婴儿初生时,接生婆只洗净用破布或卫生纸擦拭身上污物,要等到第三日早上,接生婆才来为婴儿洗第一个澡,俗称“洗三朝”。

  “洗三朝”颇有讲究。首先,“洗三朝”的水需用“暖水”。所谓“暖水”,即以老姜苗、石菖蒲、健骨枫、钩藤、半枫荷、枫树球等熬制的药开水,用以舒筋活络,驱风。其次,洗三朝时,需小石块与三片桥木置于“暖水”中。洗完“三朝”后,将石块置于婴床底,称为“胆石”。意即婴长大后有胆识,取“胆大有官做”之寓意。三片桥木,隐喻婴儿通山爬路,遇水架桥,易于成人。最后为“三朝”洗礼需要懂规矩的接生婆来洗。接生婆在澡盆中为婴儿泡暖水澡,从中拾石头,于婴儿胸前轻轻碾三下,对婴儿说:“记住,这是你的胆啊,胆大有官做啊!”然后为婴儿穿好衣裳,转交奶奶说:“奶奶抱啊!”奶奶抱婴儿,头戴烂粽叶半笠,走至屋外晒坪。接生婆左手执木杓,右手握芒槌,尾随其后,“笃笃笃”连敲三声,朝天高喊:“狗——咬岩鹰啊!芒槌响嘀笃,金银财宝堆满屋啊!”继而,接生婆再敲三下,唱道:“芒槌响叮当,金银财宝堆满仓哟!”在晒坪绕圈,回屋,完毕。

  洗完三朝后,接着是办酒席,称之为“三朝酒”。酒席丰盛,最简单不过十大碗。每桌八人,席上盘装红纸染色蛋。三朝酒多为恭贺者参加,包括本家族人,亲友、村邻,众人皆饮扶(胡)子酒,皆大欢喜,酒足饭饱。

  在桂东,这一带婴儿出生满月称“月满”。男孩月满,不管家庭条件均设宴请客,用“做月满”,异常热闹。女孩则冷清得多,不举行仪式。

  月满时,需预约剃头师傅为婴儿剃胎发,按例有一碗鸡蛋酒送。剃下胎发,由母亲用红纸包好,藏在大门楣上,寓意“快长快大,高与门楣齐”。桂东乡下俗信认为胎发十分重要,若遗失,或导致疾病夭折。

  月满后,婴儿开始接触日光,不再局限产房。婴儿月满前由母亲抚养,父亲避月,亦不得见婴。月满后,父亲也可抚育。

  在桂东乡间,若婴儿夜啼不止,称“叫夜”。民间以巴掌大红纸写咒语四句:“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叫夜郎。过路君子念一念。一夜睡到大天光。”然后将其张贴凉亭或桥头路口,让路人走过时稍念。谓如此婴儿即不“叫夜”了。此类习俗难说符合科学,但乡间至今偶见有趣之咒语。

  (作者系湖南省作协会员、桂东县文史研究会会员)

回复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人文湘南

人文湘南

订阅| 关注 (14)

青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本读不完的书
0今日 2429主题

论坛聚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