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篇详细厚重的深情回忆散文。作者有幸与著名作家路遥见面交谈,两人相差一岁,就像兄弟一样,而正是这珍贵、短暂的一面之缘对作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83年4月,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改编为话剧在上海演出。作者回忆了自己见到路遥的经过,两人相约晚上见面,边散步边交谈,一位在全国已成名的作家对一位同样有着文学爱好的青年作家给予了鼓励与影响。虽然后来得到了路遥的热情相邀,但作者未能如愿,在路遥的影响下,作者在文学道路上不断奋进、追求,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直到路遥去世后,作者终于如愿以偿来到陕北,祭奠了曾经的兄弟,参观了相关的故居、纪念馆,进一步了解了路遥的成长环境与人生经历。可是,悲莫悲兮生别离,两人再也不能亲切交谈,聊聊文学、人生了。文末再次回忆路遥语重心长的话语,深切表达了自己对故人的无比崇敬与怀念!人生难得一知己,得一路遥足矣!精彩回忆文章,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莫道不销魂】
在我的书桌上放着已故著名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和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每天走近书桌看书或写作的时候,我总是会面对路遥写的书作,自然地用手轻轻抚摸一下,表达我对他的敬意,因为他是我走进创作之路时遇见的一位难以忘却的朋友。
说到我和作家路遥相识,还有一段难忘的人生故事,一想起就会像放电影似的在我脑海里展现开来。那是1983年4月清明节后的一天,这天午后,我在上海参加一个会议。下午会议一结束,我就乘车去了上海文艺出版社著名编辑谢泉铭老师的办公室。把我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初稿送到他手中,请他提提修改意见。没等我坐下,他接过我的手稿笑着说:“我正想打电话到你单位请你来一次,想不到春风把你吹来啦!”说着他告诉我一个消息,说由陕西青年作家路遥写的中篇小说《人生》,已由上海青年话剧团改编成了剧本,经过剧组人员的精心彩排后,准备在北京东路贵州剧场举行演出,作者路遥也从陕西赶来观看演出,他的话语中带着对青年作家路遥的赞美。
说到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这也是谢老师一直在我和其他青年作者面前夸赞的一部优秀作品。这篇作品发表于1982年上海《收获》杂志第三期,作品发表后,在全国文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作者路遥以真实的笔触,展示了一幅当代农村现实主义的生动故事。《人生》中的人物高加林从一个民办教师回到农村和土地打交道,然后又离开土地,最终再回到土地。这一个过程,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其中他与农村姑娘刘巧珍和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就是故事发展的矛盾所在,同时也体现了高加林面对爱情和现实之间的一种艰难选择。
小说刻画了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张克南四个青年形象,集中表现了进入八十年代青年人在人生道路上的探索和追求,带着悲剧色彩的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这个既有现代青年的自信和理想,又具备辛勤朴实的传统美德,在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时,表现出复杂的性格特征,在小说中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小说中的刘巧珍则是一个真诚、善良、坚韧的农村女性,她的形象与高加林的现代理念形成鲜明对比。作品洋溢着浓厚的黄土气息,展示了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劳动人民的人格美,其人物身上潜在的传统关系感人肺腑。让我们从书中看到了当时的现代化在广大农村起步中的艰难,揭示了八十年代青年一代的精神面貌和对人生的思考,小说充满了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在谢老师谈到这部作品的时候,足见他对阅读作品的细致和深刻。他见我凝望着他,就笑着告诉我,有朋友送给了他一张话剧票,因他要接待一位外地作者到出版社改稿,就把这张票送给了我。当我从他手中接过票的时候,他带着赞美的口气又说:“这个青年路遥很不简单,28岁就写出了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32岁时用了22天时间,以每天写作18小时的执着和坚强毅力,写出了13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在全国一举成名,真是实至名归!”
接着,谢泉铭老师又很有兴趣地给我讲述了他所知道的上海青年话剧团创作《人生》的经过,令我茅塞顿开。原来,上海青年话剧团的编剧程浦林在看了收获上的《人生》以后,觉得这部作品很有时代生活气息和生活基础,决定改编成剧本,他和另一位编剧余伟芳一起,通过加班加点写成剧本,决定要把《人生》搬上上海的话剧舞台。可是当时的剧团正准备演出莎士比亚的《无事生非》。为了把《人生》早日搬上舞台,编剧程浦林经再三考虑,决定用个人向剧团贷款的方式进行排戏,从而通过演出《人生》走向演出市场,解决剧团排戏需的经济问题。程浦林向剧团领导为此立下了“军令状”,通过贷款人民币三千元,竭尽全力甘愿吃苦,终于把话剧《人生》搬上了上海舞台公开演出。
谢泉铭老师讲得头头是道,看得出他对此剧的前后经过了解得十分深透,令我非常敬佩。那天临别时,谢老师笑着还对我说:如果机缘巧合,你还可在前排看到路遥……老师的关爱令我感动得不知怎么谢他才好。临走时,谢老师从办公桌上取了一张印着出版社地址的信封递给我,让我把话剧票装进信封里,可见老师做事十分细心。
是的,在上海这座大都市,每年演出的各种剧目很多,有京剧、沪剧、越剧、淮剧、黄梅戏等,但看话剧,30来岁的我也是人生第一次。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于1983年4月8日星期五傍晚,乘车来到了北京东路的贵州剧场,这时,离开演时间已不到半小时。面对已有70多年历史的老牌剧场,我想,话剧《人生》安排在这里公演,可见其排场是很隆重的。
当我走进剧场时,里面已经人头攒动,几乎已坐满了人。与我同时步人剧场的还有几位认识的报社记者,他们正用手指点着前排中间已经坐着的那个人,说那个穿着中山装的,就是《人生》的原作者路遥。而我的座位就在路遥后面,相距不远的地方。
当我找到座位刚坐下,没一会大幕就开启了,话剧《人生》在上海开始首次公演了。该剧的演出不仅是一次艺术上的尝试,这也是路遥原著登上舞台的一次新尝试,吸引了众多观众。舞台布景包括一口旧式的窑洞、农具、土质的地面和掉渣的墙面,还有挂着的几件衣服和一顶草帽。演出的舞台设计充满了生活化的细节,力求还原小说中的场景和氛围。这些画面的加入,能使观众更好地融入故事情境中,感受主人公高加林当年所处的生活环境。
《人生》话剧的灯光设计在剧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光影的变化,增强了舞台的表现力和情感的张力。在关键情节发展中,通过舞台灯光的变化能够突出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情节的紧张感。同时音响效果和背景的音乐选择也非常讲究,音效设计包括雷鸣声、动物的叫声等,与舞台动作和剧情发展紧密配合,增强了戏剧的感染力,使观众置身于剧情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许多人被剧情所深深打动,几度落泪。
此外,该剧的成功不仅在于舞台设计的精良,还在于演员们的出色表演。剧终的时候,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场,这次演出不仅是对经典文学的现场评价,也是对话剧艺术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面对经久不息的掌声,我看到坐在前面的路遥站起了身,向观众鞠躬致意。我在侧面看到他还不停地用手纸在擦泪,这进一步证明了该剧在艺术表现和观众反响方面是成功的,路遥的举动表明他是很满意的,更是感动的。
那天演出结束后,上海各大报纸的记者对路遥进行了采访,我和几位观众也站在旁边听。路遥激动地说:“首先我要感谢上海青年话剧团编剧把小说改成话剧,这个戏基本反映了小说原作,我所写到的北方人的生活能在东方大都市上海青年话剧团的戏里反映出来,因为北方人的生活被南方人演得很出彩,我觉得很成功,很感动。“他又说:“我认为剧中的音乐配得也很好,特别是高加林走的时候所出现的拖拉机的音响效果,让人边看边能够带着想象,原小说的人物都活龙活现地展现在舞台上,我感动得流泪了……”他还说:“上海是一座文化水平很高的城市,观众的水平很高,上海观众在观剧中的掌声给予了《人生》很高的评价。舞台演员们的高超演艺也很成功,我要感谢大家!”
记者的采访快结束的时候,我觉得时间已晚了,愿本想找路遥聊聊创作上的诸事,但人那么多就觉得不太方便。为不打扰他,就把自己从家中出发时准备要和他见面说的简单心语写在了纸上,通过从谢老师给我的信封递给了路遥,纸页上留下了我在单位工作的电话号码,还把我在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剪贴后夹进了信封内。我希望能和路遥见个面,在他身上学到更多创作的力源。
两天后的一天傍晚,我准备下班的时候,忽然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了,我接过电话,听筒传来了普通话的声音,原来他就是路遥。电话是从马路边的电话亭打来的,我高兴极了。路遥对我说,他这两天实在忙不过来,在他的问候声中,我用简短的话把要向他学习写中篇小说的事告诉了他,并讲了自己在创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说了一些向他学习的诚恳话。他在电话中很谦虚地说:别夸我,我认为创作对我们年轻作者来说,最欣慰的事情,并不是在取得成绩时显耀和沾沾自喜,而是要让作品有人喜欢阅读……他的话立意高,令我感动不已。在电话中,当他知道我比他大一岁时,还客气地叫我大哥。他告诉我,在上海安排的时间很紧,办理好了上海的事后就得马上返回,返程的票已订好了。他还说:你提到的见面聊谈一事白天已经安排不进,欢迎你以后有机会到陕西来。
听了他的话,我动了个脑筋对他说:那么我们在今天晚上找个时间碰个头如何,上海的夜晚就像白天一样。我告诉他,那天看的话剧票是上海文艺出版社著名编辑谢泉铭给我的……就这样,我们约定了在第二天晚上六点前在上海青年话剧团所在的安福路288号附近的武康路口相见。因为武康路距离安福路步行只需十分钟。我高兴得一连说了几个“好”字。
第二天傍晚,为了赶早,我乘车进入市区后,怕误了时间,就又坐了出租车赶到了武康路口,这就是我和路遥在上海时在夜间会见的地方。我下车的地方,便是武康路口。这时,西天的晚霞还没退去,四周灯火已经通明。我看到一位穿中山装的男士站立在路口,正抬手在看手表上的时间,他就是路遥。我大步上前,一边打招呼,一边紧紧握手。
武康路-安福路街区是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之一,全长1·5公里,堪称“万国居住建筑博览街区”。武康路是一条宁静的小马路,当年我作为工农兵学员在上师专的时候,曾在这些地方实习和做有关调查研究,所以对这里的路比较熟悉。
面对武康路,我便向路遥作了简单介绍,告诉他武康路原名叫福开森路,这是一条可以体验上海开埠后的风情之路,这条路上有分量的名人故居较多,房屋式样有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等风格的建筑,极富特色,被誉为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具欧陆风情街区之一,更是一条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沿线有优秀历史建筑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加上马路两边都是像大伞似的高大的法国梧桐树,绿叶葱茏,使这条马路充满了浪漫的风情。在我的介绍下,路遥对武康路发生了兴趣。于是伴随西天的晚霞和通亮的灯火,我便与他一起在梧桐树下的人行道上散步。我们就这样没有距离感的走进了武康路。
走马观花地参观了夜色下的武康路上的名人故居,不失为也是一道夜上海的风景。北起华山路口,可见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丁香花园;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余庆路,与宋庆龄故居相望;武康路99号是曾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刘靖基旧居,这是一座英国乡村别墅式花园住宅;武康路113号是文坛大师巴金故居,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随想录》等就是在这里写成的;武康路393号是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黄兴故居;还有如40弄1号是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旧居,这是一座西班牙风格的独立式花园;117弄1号周作民旧居,274号郑洞国旧居,393号系孙中山先生曾经的住宿地。在这条路上,贺子珍也在此地居住了20多年。而武康大楼(又称诺曼底公寓),则属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的公寓住宅,大楼建于1924年,楼身狭长似船,其前部为骑楼,骑楼形式为连续圈廊,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
一个小时,我们走马观花地走完了这条一公里多长的武康路。在灯光下,路遥对我说:在夜晚的都市马路上看到这条上海马路和这些名人故居,仿佛看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历史人物电影,真是大开眼界。于是,我们在武康路附近找了个茶室的小包间坐下,该店内有咖啡供应。我点了两杯茶,另加小碟装了瓜子和水果。就在我们刚坐下时,路遥从口袋摸出香烟,递我一支。我因不会抽烟,就谢了把烟放在桌上。没多久我看到路遥吸的一支香烟已经被抽掉了二分之一,可见他的烟瘾很重。
路遥见我不会抽烟就问我:“创作人不抽烟,夜间写作怎么办?”他请我介绍一下自己家庭情况和创作情况。我把自己从小丧父,如何靠母亲在艰苦生活中养育长大至读书、知识青年回乡务农、在乡间当土记者写稿和搞文学创作的事,包括以工农兵学员身份进入城市读书等,简单地给路遥讲了一遍。他听了后,喝了几口茶说:我们这一代人,不管天南地北,只要是在农村住过的,岁月留给我们的几乎是相同的记忆。他的话音刚落,我就谈到了他的中篇小说《人生》,对他的努力创作表示敬佩。我赞美《人生》的创作风格和深远的意义,并对他说:“你是我学习的榜样。”
路遥朝我笑了笑,又点燃了烟说:“学习是互相的,我们共同努力,不辜负时代对我们的期望。”说着说看,他也说到了自己的家境和他的情况:原来他写的《人生》构思创作于1981年,创作时离开家甘愿住在陕北的甘泉县,这部13万字的中篇小说从构思到写毕历时近一年,但真正奋力写作的时间实际上只用了22天。他还告诉我说:“其实,《人生》中的高加林就是在写我自己。我们陕甘宁地区属黄河中游,旧社会许多人为了生活都外出去讨饭。小说中的高加林性格的形成,无不同这一地区的环境有关。”在他的介绍下,我了解了路遥的一段人生苦旅经历。
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的12月初,路遥出生于陕北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的一户贫困农民家庭中,那时路遥家中有十口人,路遥出生后,家里给他起名为王卫国。那时家中弟兄姐妹有八个,生活全部靠大字不识的身高一米五左右的父亲辛劳支撑。路遥的生父名王玉宽,身材长得矮小,但他却用他钢铁般的肩膀扛起了支撑家庭的重担。由于生活贫困,路遥的大妹是被饿死的。他的爷爷也靠在外乞讨为生。路遥在七岁那年,父亲将他过继给住在延川县农村的伯父王玉德家中生活。
那年月是国家困难时期,路遥父亲带着七岁的路遥,翻山越岭地走了近50公里山路,把他送给了在延川县城关乡郭家沟村的大伯王玉德做养子。伯父家里虽然没有孩子,但伯父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尽管生活困难,但伯父还是省吃俭用把路遥送进了当地一所小学读书,在那里他度过了艰难的少年时代。但路遥读书很聪明和很用功,他经常硺磨老师说的话,知道只有读书有了文化知识,才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那时候,当地的初小升高小班要通过考试后,才能到县办学校读书。1961年,路遥通过考试,从一千多学生中脱颖而出,成绩名列前茅。可等到开学时,伯父却没有为他准备书包和上学读书的学习用品。他希望路遥帮他一起每天外出上树林子里去砍柴,去附近放羊。在路遥的抗争下,终于打动了伯父的心,换来了读书的机会。到了县城,他的每月生活仅靠二十五斤的粮食度日。在班里,由于贫困,他的穿着等还常受到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嘲笑和歧视。但路遥很有志气,在生存中养成了《人生》小说中高加林式的性格,他要让自己每天强大起来,无论什么场合绝不示弱。后来,养母李桂英也被他的好学精神所打动,为了让他能够读中学,养母每天一早总是摸黑到隔壁县去讨饭,积蓄着让路遥能够多读书,所以路遥从小对养母李桂英充满感激之情。在中学,路遥在学校蒸饭时吃不上菜,就趁着中午或放学后的空余时间,去学校附近的野地里挖野菜,常常在河道边洗涤后洒点盐巴就当菜吃。
为了生存,路遥后来还养成了他所写在小说中的高加林式的刚强的性格,常常咬着牙暗中发誓要使自己强大起来。感到委屈的时候,在没有人的时候,有时也会躲在角落偷偷地抹一下泪,但他的心中立下了志向,要做一个刚强的汉子。
他告诉我:他生活的这段经历是人生中无法剔除的。在这段时间中,他忽然神差鬼使地爱上了文学,悄悄向班里有文学小说书的同学借了看。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和在中学期间,他对看书入了迷。他不仅读了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还读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还有国外作家巴尔扎克写的名作《人间喜剧》、《高老头》。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苏联时期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等作品。还有各种报纸期刊,丰富了他的业余文化生活,再加之以他独特的生活体验,他暗暗下决心:要像那些名作家那样,长大后走文学创作这条路,写出属于自己生活的故事。
1966年我国统一高考制度的取消,路遥与大学校园失之交臂。1969年,路遥和全国各地的学生一样回到了农村家庭务农。在此期间,他当过乡村民办教师、农村新闻通讯员、文艺宣传队队员。1973年,路遥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被推荐上了延安大学。就这样,路遥进入了大学中文系学习,在文学的天空下,他开始了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陕西文艺》任编辑。1980年发表了小说《惊人动魄的一幕》。1982年在上海《收获》杂志社发表了中篇小说《人生》……
面对路遥,我问起了他为何要用这个笔名?路遥笑着给我讲起了笔名的由来。原来,路遥的第一个笔名取的是“缨依红”。在一次文学活动中他遇到了在陕西省《延河》文学月刊任诗歌编辑诗人闻频,他是路遥最初的文学启蒙老师。一次,当他看到了路遥的诗作《车过南京桥》和《塞上柳》上署名为“缨依红”的笔名后,便建议他起一个更好记、好念的笔名,话语中希望路遥另取一个有诗意的笔名。路遥经过一番思考,决定将自己的笔名改一下。那天他在无意翻阅一本杂志时,看到了“路遥知马力”几个字。“路遥知马力”是形容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才能真正认识到一个人的能力或品质……路遥茅塞顿开,决定把“缨依红”改为路遥。他觉得这个名字不仅简单易记,而且寓意深远,而且能表达他对文学创作的坚定信念和对遥远未来的美好憧憬……
他又告诉我:写任何作品,不能轻易下笔,一定要有生活的基础,只要生命许可,他说要永远写下去,并且他希望自己能写出一部巨著。路遥雄心勃勃,听着路遥的介绍,我忽然被他的话感动得流泪了。我为遇到路遥而高兴,是他间接地带给了我创作的力源。就在我感动得抹泪水的时候,路遥突然像想起了什么事似的站起身说:对了,夜里九点,我还要在招待所接待一位朋友。他起身握着我的手说:“认识你真好,欢迎你以后到陕西来。我陪你去延安走走。”
于是,我把他送到了我们会面的路口。临别,我握着路遥的手说:“谢谢你的会见,我会向你好好学习,争取写出人民欢迎的作品。”他笑着说:“让我们共同努力,无论生活对我们的考验有多远,相信我们会战胜一切困难!等我们有了成绩时,我们再约时间一起见面相叙。”我使劲地点点头,于是把从茶室买的一条大前门烟送给了他……怕他不肯收下,我把烟塞到他手里后就转身招了一辆出租车回家……一路上我想:真是幸运,这次与路遥会见,期间的过程就像是在写一部小说。
一周后,我去谢泉铭老师处取稿听意见时,把和路遥见面的事告诉了谢泉铭老师。谢老师笑着说,这次你们的会见很有意义,想不到你办了一件聪明事,用一个信封加上一个电话号码就写成了一个你们见面的故事,若干年后希望你能把它写出来。他又说:文学创作来不得半点虚伪,只有像路遥那样执着和永不放弃,才会写出人们喜欢的文章,成为真正的时代作家。我使劲地点头。
1985年春天,我在创作一部儿童长篇小说《五彩桥》时,接到了路遥从西安打来的一个电话,欢迎我节假日期间去陕西,他说要陪同我去延安走走,我欣然答应。也就在这时,我接到了上海少先队教育专家段镇同志的电话,他告诉我:“经组织讨论,决定借调你到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学组任教,协助办一全国少儿工作干部培训班,这是特殊年代后中央团校恢复招生的第一个培训班。学员都来自全国各省市地方的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共108人。”接到通知,我深感责任重大,于是,我便取消了去陕西与路遥见面的机会。
在团校的时候,为提高学员的写作能力,培训班还专门开设了少儿文学写作指导实践课,请来了在京的著名少儿作家讲课,我作为教学组人员,每次在讲课前就要登门去邀请,先后拜访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广播故事专家孙敬修、少儿作家严文井、樊发稼、金近、李金本、康文信等,并欢迎他们进团校讲课。学员们听了作家们讲的课后,都觉得收获很大。在分组讨论会上,一位来自陕西的学员,在谈到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位学员谈到了他所崇拜的当地作家路遥,并口述了他学习路遥创作的事。
这正是一个巧合,一听到路遥的名字,我便从学员口中打听的路遥在家乡创作情况。在这位学员的介绍下,我知道路遥在《人生》发表以后,又在写一部大书,为了扩充视野、掌握资料,他没日没夜地阅读中外名著,在图书馆翻阅了近十年的报纸以及其他书籍。同时,路遥还奔波于社会各阶层体验生活。他深入陕北农村基层,除了拜访老农,还进入矿井。在创作过程中,他为了保持安静,又一次走进了当地的县城居住,化了超越写《人生》的劲头,没日没夜地写,每天坚持写5000多字,饿了常常用馒头充饥,有时一天常常要写18个小时。路遥刻苦的创作精神在陕北家喻户晓,这种刻苦的创作精神,没有一个人不佩服他……听了学员介绍,我从心底里佩服路遥的执着。
团校办班结束后,我放弃了留校的机会,要求返回上海,继续在工作之余坚守我的文学创作。1988年3月27日中午,我的一位热爱文学和爱听广播小说的朋友,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播”节目频道播出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消息告诉了我,每天播出时间为中午,时间达一小时。当这消息传到我耳畔时,我在浦江之畔默默地向着西北方向,向路遥致贺遥祝,并且专程去商场买了一架收音机,每天中午一有空,都静静地收听一会。在听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被路遥所写的小说故事所感动,同时也一次又一次激励着自己不断深入生活,以实际行动向路遥学习。
1991年3月,我在准备写一部长篇小说,在东海一个海岛采风时,从收音机里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路遥的百万巨著《平凡的世界》已获得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而此前,我听文友说他在一张报纸上看到消息:路遥为坚守写作得了不治之症,但联系不到他。我为他在欢呼的时候也在为他的病情所担心。
1992年进入冬天不久,我在上海市区参加一个会议路过报亭时,在报上看到一条令人伤感的消息: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3岁……看到这条消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默默地站在原地站着为他祈祷。是的,路遥走了,他用文字点燃了整个生命,又用生命闪亮了他的文学作品。在那些日子里,我一有空闲时间就会翻读他的《平凡的世界》,并且进行了品读。他的作品特点和特色为我的写作指引了方向,写下了我对这部巨著读后的一点感受: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继中篇小说《人生》创作后的一部全景式的、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百万字的长篇小说。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人物为中心,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许多普通人的形象,特别是通过描写他们在农村和城市生活中的奋斗经历和曲折,展现了普通人在困境中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平凡的世界》的看点有四大方面。一是小说内容丰富。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通过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的故事,展示了从特殊年代到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农村社会的动荡与变革。二是思想的高度性。小说通过复杂的纠葛和深刻的思考,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三是故事的真实性:小说中每个人物都仿佛是那个年代中的某个人,在故事中的孙少平身上,总是可以看到在农村出身的青年人人走进大学的影子。四是对劳动者奋斗精神的赞美。小说中的角色大多来自农村,他们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不向命运低头,努力工作、努力拼搏、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读者深感敬佩和感动。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在文章中还运用了大量的陕北风土人情的词汇,使得小说的陕北的乡土味更加浓郁。此外,小说中还写进了信天游和哲学语言,为处于不断奋斗中的人们树立起了前进的一座灯塔。为写这部小说,路遥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后来,听文友告诉我:在1988年5月25日那天,路遥写完《平凡的世界》的最后一部分时,长吁了一口气后,将手中的笔扔向窗外,并情不自禁地失声落泪……我听了也顿时流下了泪水。我想这一定是真的,因为这部作品耗费了他生命中的大量精力和心血,当完成这部巨著后的路遥情感自然释放,使得他情绪激动也是令人可信、感动和敬佩的。
是的,听到路遥的名字,我就会相起曾经与他见过面并且与他有过一起散步的记事。特别是他病逝后,每每在我进入文学创作遇到困难和生活风雨时,就会想到他的那种执着坚韧的精神,并将学习他的精神化为创作的动力,在创作中开拓属于自己创作之路,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都勉励自己立志当一位扎根在人民群众中的作家而无怨无悔。对此,我写下了这样的字句用于勉励自己:“在创作这一悠远的世界里,应该学习路遥并记住他说过的话,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自己脚踏实地,才能在写作中充实心灵、坚守美好。要面对生活中的干扰和困惑,要时刻保持一份淡定与坚强,树立永不示弱的信念,做一个真正的文学写作者。”
在50年创作历程中,在全国报刊杂志和网络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儿童文学、报告文学等,文字数达1700万字。出版长篇小说6部,和他人合作出版长篇小说2部,报告文学集2部,儿童文学集6部。多次参加全国文学征文大赛获奖,荣获一二三等奖和特等奖。作品“鄱阳湖畔抒怀”被江西省列为2012年中考语文阅读分析篇﹔主笔主编《班主任常规工作大全》和《辅导员常规工作大全》、《主题队会集锦》、《快乐的十分钟》《自动化一百题》等。儿童文学《五彩桥》《走进黑松林》等先后被上海图书馆、上海大学图书馆﹔美国布朗大学、美国康乃尔大学、德国明斯特大学等国的图书馆收藏。
2017年1月,在著名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樊发稼先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原中国作家协会领导、著名作家束沛德;原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国学大师李荣胜、原文艺报社老领导、著名作家吴泰昌、原中国文联出版社和大众文艺出版社社长、著名作家缪力、原中国辅导员杂志社社长林子云、原中国和平出版社副总编、诗人李金本、中国中学生报主编杜立等的支持关心下;在全国优秀辅导员柴前胜、全国模范教师杨希木、女作家冯云香、燕红妹等到会助力下,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首发并研讨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308万字的自选集十卷本〈长篇小说卷、中篇小说卷、散文卷〔三卷〕、儿童文学卷、报告文学卷、诗歌卷〉。
会上,我向四川、甘肃、安徽、河北、吉林、海南、江西、湖南、贵州等省市的贫困地区图书馆捐书七百余套,向上海各区和高校图书馆等处捐赠一百多套。创作成果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作家网、中国文化传媒网;湖南、贵州、黑龙江省等30余家网站报导。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社会报、中国公益时报、文学报、上海城市导报、辅导员杂志、中国中学生报等专题介绍。
也就是在这年的夏天,我去西安会见正在那里休假的全国优秀辅导员陈家富老师,我们在一起游览和观赏了华山、大雁塔、秦始皇兵马俑等景点后。老友谈到了我的创作,并感谢我多年来关心和为巴中老区留守儿童办实事。夸我这些年来的写作和执着。听他的话又使我想起了路遥。我谈到了想要去一次延安大学后面的文汇山,去看看作家路遥的墓地一事。为了却我的心愿,由陈家富帮我安排了行程,由他请好友亲自驾车前往,因为小车来去比较方便。
那天天刚蒙蒙亮,老友就请他的好友开着小车来接我,然后直奔延安。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行程,我们来到了位于陕西延安市延安大学的文汇山边。于是我整理一下衣装,怀着一颗看望路遥的心,登上一个又一个的台阶,这时的时间才八点半左右。
阳光下的山上就是路遥的墓。我走向前去,只见墓前有路遥半身汉白玉石雕塑,黑色的大理石上刻着“路遥之墓”四个字。墓地的四周有四组石桌石凳,桌面分别刻着“陕北的光荣,时代的骄傲”和“平凡的世界,辉煌的人生”。墓地后侧的墙壁上镶嵌着孺子牛的浮雕和路遥自勉的名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彰显了他一生勤奋写作如牛的写照。这句话不仅诠释了路遥的一生,也感动了来到他墓地看望他的人。
路遥雕像旁,堆满了各地文学爱好者写的各种复印文稿。于是,我走近路遥像前,深深地向路遥鞠躬,并从包里摸出准备好的烟,用打火机为他点了一支,放在石像前面,轻声说:“路遥,我来看你了!”说着,我轻轻地将我这些年写作的情况向他作简要汇报,并把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发我自选集的事告诉了他,还把包里藏着的人民网、文艺报有关报导复印件取出来,放在了路遥的墓前,对他说:这是我向你学习的一次汇报……我以这样的方式看望曾经充实了我写作力量和精神世界的路遥。
离开路遥墓地后,我们又抓紧时间,驱车来到了清涧县委和县政府在石咀驿镇王家堡村建造的路遥纪念馆。路遥纪念馆占地总面积为533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6平方米,纪念馆的建筑形式采用了中西合璧的风格,欧式建筑特点和陕北窑洞风格共融,展现了独特的建筑美学和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设计和布局。使得路遥纪念馆成为了一个集文化、教育和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纪念馆由著名作家冯骥才题写馆名。馆内展厅分为“困难的日子”、“山花时代”、“大学生活”、“辉煌人生”、“平凡的世界”、“永远的怀念”六个部分,展出和收藏了路遥生前生活用品、手稿、信函、影像视频等珍贵实物及资料600余件(张),真实展示了路遥的创作心路和历程,馆内还展出了路遥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各类文学作品,使人们能直观领略到路遥一生的创作成就。这是一处弘扬路遥精神、激励后人奋发进取的人文教育基地。每天吸引着众多文学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接着,我们又驱车来到了延川县路遥青少年时期生活在伯父家的故居郭家沟村,距离延川县城约5公里,这是一个旨在纪念和展示著名作家路遥生活、成长的地方。延川县故居主要分为四个区块,包括路遥当年与父母生活起居过的两孔窑洞,以及陈列着与路遥相关的书籍、书信、刊物、书法家题词、老照片以及《平凡的世界》连环画等的五孔窑洞。故居还设有一尊路遥铜像,以及一个介绍路遥生平事迹的小广场。
路遥纪念馆全馆以路遥生命历程为主线,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路遥精神为升华点,旨在“致敬改革先锋、传播路遥文化、弘扬路遥精神”,成为学习“最美奋斗者”精神的教育基地。在路遥故居还保留了路遥小时候居住的两个窑洞,院子不大,左侧有一盘石磨,窑洞门前的窑壁上挂着蒜瓣和辣椒,院墙上挂着䦆头、铁锨、锄头、木犁等农具,看上去很陈旧;还有一把路遥曾经使用过的铡刀。古居中的文化园,介绍了路遥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文学创作过程和他的文学作品。
纪念馆通过现场讲解、光学投影、实景雕塑重现、观摩影片等手段,真实诠释了路遥艰辛的创作历程和奋斗不息的一生。园区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文学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学习参观的地方。
面对一队队文学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观。我忽然又想起了路遥在上海武康路时对我说过的话:“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最欣慰的事情,并不是在世时成就有多高,而是在他不在的日子里,还有人去怀念他,读他和谈论他写的那些作品,那才算是此生无愧于来过人世。”他还曾对我说:“作家其实是不容易的,不是别人喊你作家了你就是作家,真正的作家一定是一个有理想和有抱负的人。在任何时候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鲜花和红地毯的某些场合迷失了方向,真正的作家不仅取悦于当代,一定还要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我反复地咀嚼他的话,心头只觉得在阵阵发暖……
离开路遥故居的时候,我想:走进纪念路遥人生中的这两个故居,不仅了解到路遥的文学成就是怎么来的,还能体验到他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环境和创作背景,这是深入了解路遥生平的地方,也是激励人奋发向上的地方。
是的,这些年来,无论是品读路遥的书,还是品读路遥的人,他那坚韧、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以及对故乡的深情、包括文学创作精神层面上的提升和追求,都是我们前行的标杆!